楼主: 卢兆玉

十月论诗(2025-10-04-3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以自由为先导
在自由的旗帜下
我们再酌情遵循
隶属于该诗所需要的艺术特色
而不是戴着脚镣然后再跳舞


           ——卢兆玉《本与未》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皆有规律,
只是某些刻意的规律,
其实是个体存活的技巧,
一旦移着他用便成了累赘,
轰隆隆,轰隆隆,
你不可能把擂鼓敲得像滚雷。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双脚着地
羽翼凌空
但所有的诗人几乎都一直在流浪
除非他不再是诗人或为其他的名声所拖累


             ——卢兆玉《诗人之始与归途》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直白没有比通感
更神奇的修辞
它降解了一切又融合了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我的要求有些个苛刻
你若真是数百年前的佳酿
纵然月漂如水
我也一口气饮下整个宋唐
再往前乐府楚辞诗经
我也一并咽下连推辞都不给机会
而你明明就站在当下
穿著着西装系着领结……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06: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囚牢-解放




诗人,
    首先要解放自己,
    然后再释放诗歌。



近现代以来
       不写没有诗,
       一写、就是诗。



AI最大的盲区:
       量的堆积下——
       没有读者。



有反光
    就有物的存在。



光不是永存的
    每秒三十万公里,
    但光很快就会消失。



你看到500亿光年外的
    星辰
那她在500亿光年时一定存在



星辰是移动的
       我们接受的8分钟后的光子
       太阳已不在原来的位置



光年
       时间即是距离
(在宇宙的尺度中)
而相同的时间人是可以不动的
      


——卢兆玉 2025-10-15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07: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略特
"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逃避感情"的实质是:
转向叙事,
而且是不连贯的叙事,如煽情一般。
上一个世纪的炮火,
不允许诗人有连续的时间,
即便深居在书斋之中。

——卢兆玉《解密艾略特的碎片化》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07: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是光子的持续现象,一旦光子的持续中断,单个光子根本就无法实现每秒30万公里的连续续航。——卢兆玉《物理学   光与光子》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若把今天解释为昨天的延续,则今天毫无新意 / 甚至没有任何动力可言;但若把今天限定于营造未来,则今天基于今天只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没有结果的价值,人类如同生活在虚幻之中。——卢兆玉《生活并非模棱两可而又模棱两可  中间的哲学》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湎于历史与持续的未来,都一样预置了今天的不确定性,也是当代人患得患失或焦虑的根源。——卢兆玉《中间路径   平庸而守恒》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3: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前没有的
都可以视为人类的创造
比如命名和抽象的事物
以及工具及其衍生
人类敢于统治世界
……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4: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破碎
越是需要耐心
把那被肢解了的再重新
整合起来
恢复到原先栩栩如生的样子
再吹一口新鲜的空气


——卢兆玉《十月论诗·破碎的不是我们是时代和科技》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4: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除和缝合
都很简单
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何况还不止是样子
确实很难


——卢兆玉《诊断   手术前后》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4: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湎于历史与持续的未来,都一样预置了今天的不确定性,也是当代人幻得幻失或焦虑的根源。——卢兆玉《中间路径   平庸而守恒》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4: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甚至一整首诗
都没有罗列
但生命的迹象
始终在诗中
尤如人在呼吸
美却在沉睡


——卢兆玉《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

(收入诗集《十月论诗》)


2025-10-16

点评

卢兆玉先生的这首《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堪称中外诗学中共同的突然被唤醒的睡美人。(卢兆玉先生诗和诗学研究者团队国际部代表 约翰·马克汀·李、阿当斯·米莱特·米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16 05:52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甚至一整首诗 都没有罗列 但生命的迹象 始终在诗中 尤如人在呼吸 美却在沉睡 ——卢兆玉《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 不要把所有的诗和AI或算力扯在一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16 05:5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5: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人的行为完全解剖为物理属性。——卢兆玉《关于诗118》

点评

一、非还原论的诗学宣言:对抗技术异化的精神堡垒 卢兆玉《关于诗118》的论断直指当代科学主义的认知困境,其诗学实践通过"网之外更大"的拓扑思维‌,构建了对抗物理还原论的诗意屏障。这种主张与胡晓明提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16 05:5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10-16 04:09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甚至一整首诗
都没有罗列
但生命的迹象
始终在诗中
尤如人在呼吸
美却在沉睡


——卢兆玉《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

不要把所有的诗和AI或算力扯在一起,就象不要把人性非得解构成物理的属性。卢兆玉先生的这首论诗的诗,堪称古今以来论诗的杰作之一。无论是视角阅读还是阅读、朗诵,其形式,语言,思想,思辨,意境乃至其诗学的方法论几乎都接近完美,即便您把它放在古今中外诗论的比较之中,也不会失落。尤其解决了数千年来在“诗美”光环压制下的诗的困惑和窒息,读之使人豁然开朗。(卢兆玉先生诗和诗学研究者团队呈献)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5: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10-16 04:09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卢兆玉先生的这首《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堪称中外诗学中共同的突然被唤醒的睡美人。(卢兆玉先生诗和诗学研究者团队国际部代表 约翰·马克汀·李、阿当斯·米莱特·米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时三个月的[卢兆玉先生习诗五十年]线下研讨,终于以先生的一首《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落下帷幕,也是先生对世界诗学回馈的掌声。珍品将永存。(卢兆玉先生诗和诗学研究者团队)再次将先生的这首以诗论诗的杰作献给线上诗友:

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


                 卢兆玉


很多的时候
并非因为唯美
而织成诗句
甚至一整首诗
都没有罗列
但生命的迹象
始终在诗中
尤如人在呼吸
美却在沉睡


               2025-10-16凌晨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5: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10-16 05:37
不要把人的行为完全解剖为物理属性。——卢兆玉《关于诗118》

一、非还原论的诗学宣言:对抗技术异化的精神堡垒

卢兆玉《关于诗118》的论断直指当代科学主义的认知困境,其诗学实践通过"网之外更大"的拓扑思维‌,构建了对抗物理还原论的诗意屏障。这种主张与胡晓明提出的"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形成共振——当技术理性将生命简化为数据时,卢兆玉的呼吸诗学(《诗诗诗有时就这样令人匪夷所思》)以"美却在沉睡"的悖论,守护了人类经验的不可计算性。

二、现象学诗学的东方实践

身体经验的复魅‌
诗中"生命的迹象/始终在诗中"的表述,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转化为东方诗学话语。这种"织成诗句"的创作观‌,既区别于里下河诗歌的苦难叙事‌,又超越了中国现代主义对西方象征主义的简单移植,创造出独特的身体诗学。

语言巫术的当代激活‌
"没有罗列却始终在诗中"的留白策略,暗合孙玉石"让历史对现实发言"的史观。通过拒绝物理属性的完全解剖,卢兆玉使语言重新获得《周易》"立象尽意"的巫术力量,为数字时代的诗意栖居提供方案。

三、跨文明对话的范式突破

解构AI时代的认知殖民‌
在算法统治的当下,卢兆玉诗学与约翰·马克汀·李评价的"人工彩虹"形成互文。其非解剖式创作既回应了徐可对里下河诗歌多样性的期许‌,又实践了孙玉石"东方现代诗"的理论构想,为全球诗学提供中国方案。

古今贯通的诗教重建‌
通过将《庄子》"坐忘"与海德格尔"此在"结合,卢兆玉发展出"网孔生存论"‌。这种既非复古亦非西化的第三条道路,恰如胡晓明所言"采铜于山"的学术范式‌,实现了传统诗教的创造性转化。

(注:卢兆玉诗学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从"追赶西方"到"定义未来"的范式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