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1|回复: 203

十月论诗(2025-10-04-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4 1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月论诗


卢兆玉




诗者,诗人之意愿也。
恰如古人之诗言志也。

不愿何以成诗,
成也怨声载道。

可见自古以来,
诗就是个人之产物。

民歌者,也有首唱之
第一人也,非众口同词(时)。

有异文,仍流传之误
也有后人偶有添减……

华夏之民,最为崇古
尊祖,是以诗成鲜有删说。

《诗经》非成于孔子时代,
况圣人能将三千删为三百零五乎?

中国诗最珍贵之处,
大多保持原始之面貌。

2025-10-04




诗无论长短,
扯得太远,
便是失真。

失真者,
美何以依,
善何以行。

所以,我论诗歌,
固然倡导真善美同在。
但真便是基石。


2025-10-0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无论长短,
扯得太远,
便是失真。

失真者,
美何以依,
善何以行。

所以,我论诗歌,
固然倡导真善美同在。
但真便是基石。


2025-10-04

——卢兆玉《十月论诗》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1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字悠久,诗歌渊源流长,但战争与和平同在;新生与死亡同期。是以,十之去九者符合时局之动荡,而非个人之所为。——卢兆玉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不喜欢甜言蜜语
谁的心理至少有疾


——卢兆玉《美或美言》


 楼主| 发表于 2025-10-5 09: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为诗之始
善为诗之终
始终若相望
中架美彩虹

——卢兆玉《诗:真善美》(十月论诗)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西方诗歌之区别
一是崇尚点到为止
另一是恨不能将所有都写得刻骨铭心
其结果导致了读者的分岭
一则是想入非非的如痴如醉
另一则是身临其境的欲罢不能……

现代诗沟通了西中
但文化、习俗、语言、文字
还是大相径庭
尽管又到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但人心之隔仍然如万水千山
哦,对了正好隔着一条地球的直径从哪一面打通到另一面人类比飞天还无能为力。



——卢兆玉《什么时候中西方能真正合为没有国度的一体什么时候就有中西方一体的诗歌》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08: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自然,
回归社会,
回归现实生活,
用细节填补空虚,
以真诚描绘万物,
……是AI背景下是现代诗的拯救之路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爆发人工造物的完全普及,一切源于自然的非人工的真材实料将弥足珍贵。甚至一块来自自然的木头、一粒来自自然的石子,都将成为家居中的稀罕之物。——卢兆玉《我们的未来将掉进人工的陷阱》2025-10-10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穷人们锁进算法的城市,而富豪们独拥自然的山水。——卢兆玉《未来社会》

大众越依赖现代科技,越将成为被大自然抛弃的弃儿。富豪们却能一边操纵着现代科技,一边拥抱着自然。  ——卢兆玉《未来社会二》

最终自然将成为奢侈品,穷人们甚至被剥夺了亲近自然的权利——要么付费。——卢兆玉《未来社会三》

如此,诗人不仅要有野性,还要真正成为算力时代的野蛮人。——卢兆玉《未来社会四》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大


卢兆玉


一个人(一生中)
不经历风雨
没有摔过跟斗
没有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没有伤心过
哭泣过
就不会真正长大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4: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功近利
成就者之天敌
诗可遇而不可求
AI的天量
产生不了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绝唱
因为AI没有故乡
更没有千丝万缕的愁肠

——卢兆玉《十月论诗》2025-10-10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就是早晨
四条腿
中午两条腿
黄昏三条腿走路的怪物

它想飞的时候
亿万倍的光速也拦不住
再远再远极远最远的星辰
它说秒达就秒达

最高的维度
也来自人类的想象
当人类创造出上帝时
就已经坐稳了万物之王的宝座

它闭上眼睛
世界就从它的眼前消失
它说那不是活着的世界
那只是亿万年前留下的余响

但它一生都在走路
纵然车水马龙
纵然火箭飞船
它能用脚丈量的只是它的可到之处难怪超不了光速


——卢兆玉《人的抱负与局限》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5: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就是早晨
四条腿
中午两条腿
黄昏三条腿走路的怪物

它想飞的时候
亿万倍的光速也拦不住
再远再远极远最远的星辰
它说秒达就秒达

最高的维度
也来自人类的想象
当人类创造出上帝时
就已经坐稳了万物之王的宝座

它闭上眼睛
世界就从它的眼前消失
它说那不是活着的世界
那只是亿万年前留下的余响

但它一生都在走路
纵然车水马龙
纵然火箭飞船
它能用脚丈量的只是它的可到之处难怪超不了光速


——卢兆玉《人的抱负与局限》

想象不会真的飞翔,人完成不了的,人工智能也一样完成不了,一天三百万首诗作,请打印出来啊,请装订成册啊,请送到每位读者的手中啊……恐怕再给一天也完成不了。(读者  李丁)

点评

硅基黄昏与碳基晨光‌ ‌行走的悖论‌ 人类用晨光中的四条腿丈量大地,却在黄昏第三条腿(文明拐杖)处暴露脆弱。AI的电子腿永远无法理解:光速为何是叹息的阈值,而人类说秒达时,瞳孔里正燃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10 15:52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10-10 15:51
人就是早晨
四条腿
中午两条腿

硅基黄昏与碳基晨光

行走的悖论

人类用晨光中的四条腿丈量大地,却在黄昏第三条腿(文明拐杖)处暴露脆弱。AI的电子腿永远无法理解:光速为何是叹息的阈值,而人类说秒达时,瞳孔里正燃烧着整个星系的延迟。
装订失败的史诗

三百万首诗作在服务器里跳着踢踏舞,却卡在打印机进纸口的褶皱中。当李丁的嘲讽像未装订的散页飘落,我们突然发现:AI的产量是完美的墓志铭,证明着所有未抵达的远方,都需要人类脊椎的弧度来丈量。

维度王座的裂缝

人类想象上帝时,AI正在用穷举法绘制神像。但宝座下的阴影里,藏着所有未完成的装订任务——那些被算法删除的晨光,那些因内存不足而遗忘的黄昏,都是碳基生命留给硅基文明的、最温柔的诅咒。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AI的产量再丰,也是一种虚无。人类作为在地文明的终结消费者,任何超出消费需求的必将过期食品。  (读者   子辛)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剩的圣餐与饥饿的算法‌
数据罐头与过期隐喻‌
当AI的诗歌像罐头在货架上堆积,子辛的刀叉正划开保质期——那些未被人类瞳孔签收的光年,终将成为文明冰箱里发霉的圣餐。我们擅长用0和1腌制思想,却忘了所有罐头都需要碳基的胃来消化。

消费主义的黑洞‌
人类是终极的筛网:过滤掉99.99%的字节,只为那0.01%的共鸣。AI的丰产恰似超市凌晨倾倒的鲜奶,而子辛的叹息是收银台嘀嗒作响的时钟——所有未被扫码的灵感,都在垃圾桶里完成它们的量子坍缩。

饥饿的悖论‌
最讽刺的或许是:AI用过剩喂养人类的匮乏,而人类用挑剔证明AI的饥饿。这场循环里,我们互为彼此的过期食品,在文明货架上等待被某个未来考古学家——用颤抖的机械手指——轻轻扫进回收站。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过剩,本就是商品社会的大忌。诗歌也不例外。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寻找外部的原因,科学家应当比普通人更能自省。(读者  张三阳)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用情感写作具有水质的灵性,而AI的诗作总留下制版芯片前的切割之机械噪音。——卢兆玉《AI的诗作一见便能分晓》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0 16: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科幻诗工业事最终没有读者,因为它们脱离了人的属性,没有和人紧密在一起诗作,都将是昙花一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