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781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
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
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
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古诗简介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是唐代李白作,格式为古体诗,五言。本书是围绕李白身边事情的记述。

翻译/译文
自笑客行太长久,我的行期定在几时。路边桥太绿杨已可攀折,我攀取了最长的那一枝。杨柳袅袅,彩蝶翩翩,戏弄春色,我却身倚树干,久久引颈悬望,欲寄相思。谁会贵重杨柳枝呢?我却认为它比玉琼草还珍贵。昨梦见谢惠连了,一早起来就高吟谢公的诗篇,我也有灵感来了。东牵引着碧草,不觉之间就长满华美的池岸。正在赏玩的时候,突然夕阳天,夜间杜鹃又在悲哀地鸣叫。眼看春天就要归去,庭院里的红落尽,更加怀念你了。

注释
⑴李昭:李白族弟,曾任宣城(今属安徽)、邠州(治所在今彬县)长史。
⑵琼蕤(ruí):玉花。
《文选·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京洛多妖丽,玉颜侔琼蕤。”
张铣注:“琼蕤,玉花也。”
⑶惠连、谢公: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方明之子,谢灵运族弟。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782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
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
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
黄金满高堂,答荷难克充。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翻译/译文
水清可见溪中白石,仙人从小就赏识青童盖还。
祖籍安陵的盖夫子,十岁时神思便与天相通。
口若悬河,精深微妙的言辞滔滔不绝。
二千石太守抚着你的肩背,惊叹你的天赋聪明。
你挥毫写新,在东是第一高价。
至今也使平原君的门客,羡慕你高洁的品格。
你从北仙人高如贵天师学道,在蕊珠宫传得书写道书真箓的绝技。
丹田了了升玉阙之白气,思绪白日天一派空蒙。
为我草书的真箓,天人看了也自惭你的妙斧神工。
犹如七元洞豁落大方,八角星虹辉煌闪烁。
北极星荡平三灾,卑贱的身子如蛟龙顿时生长出羽翼,换了新生。
举手感谢天地,与天地虚无共始终。
即使用堆满高堂的黄金,也难以报答你的恩情
敢笑世上人,死后沉魂到北罗酆山受审判。
昔日万乘皇帝的高坟,如今只是一丘蓬草。
赠言一语,重于华岳嵩山

赏析/鉴赏
公元744年秋冬之际,李白先后与高适杜甫分别后,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箓的信念,李白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箓,并特意作此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来纪念。
诗共三十二句,可分两段。前十六句,描述盖还道士的功能及在山东的影响;后十六句,写盖还为自己草真箓的作用和批判世人追求名利的虚无下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实踏实地地回归道门的平静心态,此时此刻,他完全摒弃和否定了常人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和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783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
三军论事多引纳,阶前虎士罗干将。
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
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
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古诗简介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0卷第20首。

翻译/译文
绣衣御史真是仪表雄伟,气宇不凡,戴铁冠,执白笔,横扫秋霜。
三军论事多引纳你的意见,庭阶前罗列虎士干将。
幕府里虽然没有二十五个老智者,但有一老翁名叫钱少阳。
眉如,和商四皓一样,调笑之间就可以安保储皇。
潘君能礼待这样最下等的士人,内九州拭目以待你们的清光照耀。

注释
①绣衣:指御史。
②柱史:即柱下史。昂藏:气宇不凡貌。
③白笔:古时御史替白笔。《御览》卷二二七引《魏志》曰:“帝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左右不对,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者直备官,但珥笔耳。”
④干将:宝剑名。
⑤二十五老者:《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⑥储皇:太子。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784


赠崔侍郎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古诗简介
《赠崔侍郎》(郎一作御),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两首同题酬赠诗,酬赠对象是同一个人,但不是同时同地之作。李白集中,现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除了两首之外,其余都是在金陵一带写的。李白《赠崔侍御》的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仕宦的殷切。

翻译/译文
其一
三尺长的黄河,通常居住在孟津关一带。
跳不上龙门,就点染额头,归来与凡作伴。
咱们是老相识了,承蒙你慧眼识珠,极力褒奖。
如果今后还有际会的可能,希望能青直上九重天,高居天之颠。
其二
好男儿仗剑行天下,杯向天歌。
你就是古时候洛阳人名嘴剧孟,我们对床而宿,话古论今。
以前光知道你身段佼好,玉树临,今谈话以后,才知道你韬略深厚。
此次在长安重新见面,此夜一叙,贵比千金
你是外交副使臣,我在翰林待诏。
真是秀木出于林,风必摧之。
你今天趁兴坐车来访,真有点后访戴的意思,但是,你今天居然进我的门了,没有过门不入。
希望有好风相借,一起扶摇上青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咱们谈笑纵横,不输张仪,但是,情况就点不妙啊,有人捣蛋啊,让我想回老家了。
可怜这美好的明之夜,秋风传来阵阵捣衣声,怎么不叫人伤心肠断呢?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虽然同题,但不是一时一地之作。
赠崔侍郎其一
这首诗以黄河之鲤作喻,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结尾两句,气势磅礴,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赠崔侍郎其二
这首诗以豪放起,以忧郁结,情绪跳跃,形象鲜明,好句叠出。同时,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具有李白史学价值的诗歌,说明当时李白有同行相妒,有人暗中放箭中伤。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785


饯校书叔云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惜别且为欢,徘徊桃李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古诗简介
《饯校书叔》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属五言古诗

翻译/译文
少年时代浪费了不少时光,自认为朱颜常在,高歌欢笑空度日。
不知不觉当中发现忽然已经衰老,今天见到你来,又感觉春风回来了。
想到上要分别,心里难过,且多饮几杯吧,我们徘徊在桃李间。
看着儿饮美,听着鸣飞临晴
到了晚上林一片空寂,却正是闭关的好时间

注释
(1)《晋书》: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2)闭关,犹闭门也,江淹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786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其二】
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古诗简介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一为五言诗,一为七言诗,表达了兄弟的别情,也透露了作者的心情。

翻译/译文
【其一】
秦地已经是春天,碧草满地,我唱楚谣为你劝,一定要干掉这一樽。
你手举酒杯却不饮,你在想什么?在想故乡南园的鹧鸪啼叫?
我想去罗浮隐居,可是明主的恩情尚未回报,一时间也走不了。
我思想踌躇,还留恋朝廷,辜负我希望隐居的诺言。
但是我毕竟是无心之,终究要与你上同飞翔的。
估计我们相会的时间不会太遥远,幽香的桂花树毕竟有自己的芳根沃土,不与小人同污。
【其二】
你家住那里?在遥远的潇湘,长江边的青莎白石是你生长的地方。
你昨一定梦见江上的红日把江边的儿照耀得那么绚烂,东窗前的儿也怒放了几枝,妻子想你了。
睡醒以后是不是就恨不能上飞回家乡?心情悠然,你的魂儿早就随越飞回南天家乡。
连山就像海涛相接,桂林山水渺茫,难以跋涉。
此地送君回,君去令人愁,帆茫茫,隔着河洲。
家乡春潭的琼草正绿得可爱吧?别忘记折几支,西寄长安李白收,我天天在这里喝酒,定能收到。

赏析/鉴赏
此二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三年)之前,创作时间应该早于《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李白有很多送别诗是对自己的亲戚、家族写的。族弟李襄,生平不详。从诗题看,是作者同王昌龄共同送别族弟李襄离开长安去桂阳隐逸时,每人各作两首诗。
这是一首充满南国情调的作品,也透露了李白的心情。罗浮是晋代葛洪隐居修道的地方,现在广东增城县东有罗浮山。李白表明归隐是长时间的愿望,同时表示眼前归隐不能实现的现实。“犹怀明主恩”表示他忘不了英明的君主对他的恩宠,“踌躇紫宫恋”表示他对宫里的依恋难忘。此外,看来对罗浮似乎有特别的想念。后来,有朋友去此地时,李白不禁透露过去的回忆。从组诗中可知,此时作者虽然有思归心情,但不急迫,也没有明显受排挤的情绪,语言也比较幽默,说明情绪还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787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
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隔。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翻译/译文
长久卧青,几乎成为了青山的客人。
山深白更好,赏弄直到日夕。
衔在楼间的山峰,清泉漫流在阶下的山石上。
在此处可得素心清净,真趣只可体会,不可言说外惜。
刚刚立秋,鼯鼠在香桂树间啼叫,灭的时候,天籁归寂。
缅怀洪崖公的仙术,想去寻找却被沧阻隔。
仙人的七彩云车为什么还不来,抚着几空叹息。

注释
⑴《周礼》:善沟者水漱之。
⑵鼯(wú),飞生也。《正韵》:“鼯,一曰五技鼠。”
⑶《初学记》:“吹万物,有声曰籁。”
⑷《广韵》:“缅,远也。”《神仙传》:卫叔卿与数人博戏,其子度世曰:“是谁也?”叔卿曰:“洪崖先生。”
⑸魏武帝:“乘驾云车,骖驾白鹿。”古诗:“轩车来何迟。”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788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
阎公汉庭旧,沈郁富才力。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宁期此相遇,华馆**息。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古诗简介
《酬坊州王司与阎正字对雪见赠》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此李白自南阳(郡治为古宛县)至关中所作的一首酬答诗。

注释
⑴司,正字,皆为官名。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析鄜州之中部、鄜城二县,置坊州,取坊为名,隶关内道。州有司一人,从六品。《唐书·百官志》:司经局正字二人,从九品上,掌校刊经史。按《宝刻丛编》,天宝中(742—756)太子正字阎宽,撰《襄阳令卢僎德政碑》,未知是否即此阎正字。
⑵游子,指李白自己。宛,即南阳县地。在周时为申伯国,战国时为韩之宛邑,秦为宛县。至后魏时,改上陌县,后周改上宛县,隋改南阳县,唐因之,隶邓州。


⑶《世说新语》里有王子猷乘小访戴安道以及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的故事。这两句说碰到你们两位真是三生有幸,这个是客套话。
⑷沈郁,即沉郁。
⑸《汉书》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谢朓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吕向注:“重门,帝宫门也。”
⑺《尚书·洪范》:“建用皇极。”孔安国《传》:“皇,大也。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

赏析/鉴赏
王司马,阎正字,是此诗酬答的对象,名不详。开头八句言其往日未能得见二人,此时终于会晤之欢欣。中间八句称赞对方才力、声望。同时点题。最后四句由称赞对方到表明心意,谓主人之才德不但为黎民所倚重,且可引荐自己,而自己一旦获得机遇,则会即刻放弃隐逸之打算,而像当年姜太公一般尽力辅佐帝王以大济苍生。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789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
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古诗简介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翻译/译文
【其一】
邯郸四十万俘虏,被白起一日之内坑杀在长平。
谁能施展造化笔,也许有一人生还。
【其二】
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并没有堕井,堕井的是同名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参并没有杀人,杀人的是同名的曾参。
三次虚言假语误了公子的清白,使得曾参的慈母也投下织布的机杼,越墙逃跑而去。
白璧双双,宛如明,才知道玉石的真实。
【其三】
虚传一片风雨,枉作阳台之神。
纵使在梦里相随而去,却不是襄王梦中的倾国倾城美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790


宣城哭蒋征君华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徵君。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
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



古诗简介
《宣城哭蒋徵君华》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司马相如和延陵季子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友人去世的深切悼念之情。

注释
敬亭上埋葬玉树,就知道是你蒋徵君。
那里有什么司马相如的书的草稿?只剩有一篇规谏汉武帝的封禅文(用司马相如逝世的典故)。
从此池台之无人懂得欣赏,词赋谏书也没有人看得懂。
独有我是你的知音,我把我的宝剑挂在你的墓前,陪你千年(用延陵季子挂剑的典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791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翻译/译文
君是国家天赐的英雄良将,城府深深
计谋如同江不竭,源源而出;意气飘逸,如
大丈夫就应该象你这样,登高一呼,三军披靡
与你相比,卫青与白起只是小意思而已.

赏析/鉴赏
就而论,不错,大气豪放.至少,李白没有给安禄写同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792


清平乐·禁闱清夜词牌名清平乐|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翻译/译文
深宫秋夜光探进了窗缝里。帐边(形似鸳鸯的)香炉烧兰麝,时时落下灯烛灰。
其女一人独睡,想后宫三千美女,哪一个不阿附皇上?帝心为谁所痴迷?

注释
1闱(wéi):后宫妃子住的地方。
2罅(xià):空隙。
3鸳鸯:类似鸳鸯状的香炉。
4兰麝:用兰花制成的麝香。
5灯:烧灯芯时的余烬。
6灺(xiè):烧蜡烛头时的余灰。
7六宫: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
8罗绮:一种丝织品,这里以物喻人,穿这种华丽丝织品的娇媚、佳人和妃嫔。
9百媚:献出媚宠,阿附皇上。
10宸(chén)衷:帝王的心意。(这里“宸”原指北斗星的居所,唐朝时引申到皇帝的居所,后多指帝王。
这里“衷”原指初衷,后引申至心情,心意。)
11教(jiāo):介词,“为”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793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后拜横南将军。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余壮之,遂作诗。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古诗简介
《历阳壮士将军名思齐歌》是盛唐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作品。此称赞勤将军的“神力”,诗人用大部分文字描绘孕育勤将军乡土之灵秀。

翻译/译文
历阳郡县历史悠久,远古即有,但是曾经整体下陷成为湖泊。
山水曲折幽深,郁郁葱葱,是个龙盘虎踞,韬晦之地。
经过千年蓄集风水际会。
终于诞生了勤将军你这样的天生将才,神勇无比,以一当百!

注释
⑴游击将军:古代武官名。五品以上散武官。
张说:公元667—730年。唐洛阳人,字道济,封燕国公。郭元振:公元656—713年。名振,字元振。曾任睿宗朝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⑶化为洪川:《搜神记》: 历阳之地,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述异记》:和州历阳沦为湖。昔有书生遇一老姥,姥待之厚,生谓姥曰:“此县门石龟眼出血,此地当陷为湖。”姥后数视之,门吏问姥,姥俱答之。吏以朱点龟眼,姥见,遂走上北,遂陷焉。洪川,当指此湖。
⑷郁盘:萦回盘旋。
⑸秘:隐藏。
⑹蓄泄句:言湖泊存在时间之长。蓄泄,积聚和排泄,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于“蓄”。
⑺霮薱(dànduì,“薱”原字形为上下对):浓密布貌。
⑻特:特意。

赏析/鉴赏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载于《全唐诗》的第166卷第16首。历阳,唐历阳郡在今安徽和县境内。从王琦引用资料得知,这位将军姓勤名思齐。前六句写地灵,末二句写人杰。“特生”一词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即灵秀之地特生人杰。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794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翻译/译文
杜秀才度翩翩?吴王也赞许你像颜回一样贤良,
暂时离别庐江郡守,将去游览见识京兆府——首都长安
落日景宜人,秀水寒烟引人如胜。
欲待金銮殿一举折桂,中得进士,还回到吴王的庭园楼阁为你庆贺。

注释
(1)庐江,郡名,即庐州也。隶淮南道。《通典》:雍州,开元三年改为京兆府。凡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
(2)《晋书》:郤诜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3)《西京杂记》:梁孝王筑兔园,园中有雁池,池间有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795


上清宝鼎诗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古诗简介
《上清宝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在苏轼诗集中,以《李白谪仙诗》为题,人或疑为苏轼所作。但苏轼集中《李白谪仙诗》有“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一首,行文判若泥,恐非一人所为。考苏轼五古,格与李白相差甚大,苏诗五古好逞其才学,李诗五古则纯任自然,苏以意趣,李以神气。这两首诗无疑非苏轼所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796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古诗简介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赠别》是唐代伟大李白的作品。此诗极力赞美郑太守的人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翻译/译文
你是大梁贵公子,豪气可盖苍梧
若无三千门客,谁敢称为信陵君?
先救赵国又救魏国,英威天下闻名。
在邯郸能卑躬屈节,在赌徒中寻访毛公和薛公。
在夷门得到毛公和薛公俩隐士,并与守城门的侯生亲密无间。
要知道那宰杀牲畜的人,就是袖藏铁槌杀将夺兵符的豪杰。
喜好士人而不尽心,怎么能保全其身?
贤君你一诺千金,我们意气相合。
你乘五华车入江夏北市门来找我,金鞍照耀城郭。
忘记了你的太守虎符的尊贵,与我这个荷衣之人相乐。
你此行又去桃花源,什么时候才可以再见到你啊?
你我相思之情无终极,想你想到像朗江猿一样肠断。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797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古诗简介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是李白在金陵送别朋友张十一所做的一首,当时张十一准备去东吴游学,诗人因别离而十分惆怅,同时借与朋友分别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渴望着与亲人的再会。最后,“贾生泪”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朋友相顾,相怜凄然之情油然而生。

翻译/译文
你本家张翰的“黄如散金”的诗句,领引了流五百年,
如今谁人可以继承他的佳作? 大概要算张夫子你这个举世称贤的人了。
你这次乘再游东吴,还准备乘入海吗?
春光将白门染绿,正好送行;霞光熏红了赤城天,天也热情迎客 。
分别总是悲伤的,我也想念家乡的亲人,不知道何时再见到她们。
贾生被贬,空流伤心泪,你我相顾,相怜之情凄然。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798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
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
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古诗简介
《自汉阳病归寄王明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

翻译/译文
我在流放去郎的道路上,基本没有写什么歌,琉璃砚中的墨水很长时间都是干枯的。
现如今在巫阳获大赦归还,我的生之笔又恢复了青春,宛如蛟龙一样生气勃勃。
圣主一定还想听听《子虚赋》,司马相如却想与圣上论论文章的要诣。
我愿扫荡鹦鹉洲,与你大醉一百场。
啸声激起白,飘飞在梦七大湖泊,歌吟声震撼三湘的渌水。
别可惜只,拿它沽来美酒,咱们一一船地喝,为买春芳,咱们千金一掷不为多。

注释
①王明府:即汉阳县令王某。
②去岁:即乾元元年(758)。
③巫山:在今四川巫山东。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巫山时遇朝廷发布的赦免令而得释。
④鹦鹉洲:原在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沦于长江。东汉末年,祢衡作《鹦鹉赋》,是以得名。
⑤七泽:今湖北境内。
⑥三湘: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

创作背景
本诗收录于《全唐诗》,是李白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被贬去夜郎的路上,听闻自己被赦免,高兴之下兴致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799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江上送行无白璧,
临歧惆怅若为分。



古诗简介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是李白作的首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情怀的歌。

翻译/译文
衡山色的天空下愈发苍翠,从上俯视着南方升起的老人星。
剧烈旋转的吹散了南岳五峰上的,轻絮的儿飘落到了洞庭湖
在这样的清爽气氛下,山岳更显得秀气俊美,陈郎将一家都披上铠甲。
他门下的食客就像浮那样多,世上的人都把他比作昔时的孟尝君。
江上为你送行时连一丝波浪都没有,在分别的时候似乎连惆怅都分开了。

注释
⑴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官也。衡阳,唐时郡名,即衡州,隶江南西道。
⑵《京氏易传》:《易》曰:“旅人先笑后号啕。”又曰:“得其资斧。”仲尼为旅人,国可知矣。《周易》:“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周易集解》:“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政事,以避小人之害也。荀爽曰:明在地下,为坤所蔽,大难之象。文王君臣相事,故当大难也。”王弼《易注》:“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⑶《高唐赋》:“登高望远,使人心悴。”
⑷《晋书》:左思赋《三都》。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王羲之《与谢万书》: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
⑸《方舆胜览》:南岳,一名衡山,在衡山县西三十里,晋因山以名郡。《湘中记》:度应斗衡,位值离宫,故曰衡山。又名霍山。《南岳记》: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翌轸,铃总万物,故名衡山。下踞离宫,统摄火乡,故号南岳。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逮于轩辕。以潜、霍二山副焉。《长沙记》:衡山轩翔,耸拔九千余丈,尊卑参差七十二峰,岩洞、溪涧、泉石之胜,交错其中。又有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六源、八桥、六井、三穿、三漏。此最著者。七十二峰最大者五:祝融、紫盖、云密、石禀、天柱,而祝融为最高。《水经注》:湘水又北径衡山具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禀,一名容峰。容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陈云,自非清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峋嵝山,为南岳也。《魏书》:发响九皋,翰飞紫冥。


⑹《史记·天官书》:“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晋书》:“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景;春分之夕,而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
谢灵运诗:“回飙流轻。”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怀金拖紫,退就散辈。”《后汉书》:“圣恩横加,狠赐金紫。”章怀太子注:“《汉官仪》曰:二千石,金印紫经也。”金紫:是唐代的官服和佩饰。即金袋和紫衣。
⑼《史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盂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⑽《吕氏春秋》: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酒酣而送之以璧。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4: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800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古诗简介
《玩金陵城西孙楚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是公元七五三年出版的一本作,作者是李白

注释
⑴《景定建康志》:旧传秦始皇时,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乃凿方,断长垄为渎,入于江,是曰秦淮。按《实录注》:本名龙藏浦,其水有二源。一发自华山,经句容西南流,一发自东庐山,经溧水西北流,入江宁界。二源台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秦皇所开,或曰,方山西渎直属土山三十里是秦开,又凿石硊山西,而疏决此浦,因名秦淮。《江南通志》:秦淮在江宁府上元县东南,以秦始皇所开,故曰秦淮。有二源,一出句容县之华山,一出溧水县之东庐山,合流,由方山埭北流,西入通济水门,南经武定、镇淮、饮虹三桥,又西出三山水门,沿石城以达于江。胡三省《通鉴注》:石头城在今建康城西二里。张舜民曰:石头城者,天生城壁,有如城然,在清凉寺北覆舟山上。江行自北来者,循石头城转入秦淮。《六朝事迹》:吴孙权沿淮立栅,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城,名曰石头。尝以腹心大臣镇守之。《舆地志》:环七里一百步,在县西五里,去台城九里,南抵秦淮口,今清凉寺之西是也。诸葛亮论金陵地形:“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正谓此也。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⑶绣衣,御史所服。
⑷紫绮,紫色绫也。古诗:“紫绮为上襦。”
⑸王子猷乘舟访戴安道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⑹《诗经·国》:“谑浪笑傲。”
⑺应劭《汉书注》:“阳侯,古之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能为大波。”
⑻《后汉书》:“王霸至市中募人,市人皆大笑,举手歋愈之。”章怀太子注:“《说文》曰:歋愈,人相笑也。歋音弋支反,愈音逾,或音由。”此云揶揄,语气轻重不同。
⑼《广韵》:“桡,楫也。”
⑽《绿水》,古歌曲。

赏析/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七五三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李白离开齐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宣城(今属安徽),又一次回到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写李白与金陵友人饮宴游乐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酒仙”李白的豪情。《旧唐书》曾撷取了一个片段来展示李白饮酒姿:“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这时李白名扬天下,来到金陵后,前往邀请赴宴的人络绎不绝,李白也展示出了他非同一般的饮酒能力。《旧唐书》叙述的这次饮酒,时间就长达两天一夜。这首诗清晰地记录了这一历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6-16 23:27 , Processed in 0.7713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