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841


赠卢征君昆弟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
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
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
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翻译/译文
贤明的君主招徕人才,隐士都已经出了。
你们两兄弟竟然不应诏,皇上对你们可是佩服得紧啊。
今日我很高兴在黄河边遇到你们,我们对修炼有共同兴趣。
那里还要去什么仙乡,这里就是了,我们一起观化天地玄密吧。
水落涛平静,我们乘坐在鲸背上观览仙山美景
与你们一起出神入化,携手遨游太空去。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842


赠郭季鹰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古诗简介
《赠郭季鹰》为一首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赞美了其友人高洁的品质。

翻译/译文
你就像汉朝的隐士郭有道,与世隔绝无争,飘若浮
你德行高迈,我望尘莫及;你清光独照,我世尘满心。
你认为与群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
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赏析/鉴赏
唐朝文学,尤其是繁荣的盛唐文学,亦可称作政治文学。此时期的人及其文学作品大多以服务政治为目的,诗人们企图通过诗文一方面为自己造名气、树声誉,另一方面为唐朝的科举考试做准备。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一朝出名登第,踏入仕途。毫无疑问,李白是这些诗人中的一员,并且是非常活跃的一员。但李白注定与众不同,由于受到道家思想及不拘于儒学经典束缚的个性影响,他企图通过走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入仕的愿望。李白在二十岁前后还未远离过四川绵州居住之地,他这时广交特异之士,活动都与蜀地道教相关。出川前的准备为李白出川后踏上仕途打好了基础。
出川后,李白一路东行,吴楚漫游,隐安陆,其中遇到了许多文人墨客,和他们饮酒赋诗,结伴而行。这使李白结交了很多朋友,同时诗名远播。但这种看似闲适的生活没有堙没李白求取功名,建功立业之雄心。所以,大约在开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经南阳向长安出发,目标直指一登仕途。由于受终南捷径思想影响,李白这时的活动也少不了隐居一事。他隐居于洛阳附近的嵩山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成了人们笑称的“随驾隐士”。他一边做隐士,结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边写诗投赠给当时的高官显贵,可收效甚少。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动,约经历两年左右,以无结果而告终,不禁发出了“主人苍生望,假我青翼。风水如见资,投竿左黄极”的愤世呐喊。李白失势却不失志,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可见他仍然很高的抱负。在四处游览、走亲访友、干谒高官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宝元年,李白终于时来运转,迎来了重大喜讯。玉真公主向皇上举荐李白,玄宗乃下诏徵离京归家的李白入京。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843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翻译/译文
尧帝去世已经三千多年了,至今古庙中青松依然郁郁葱葱。
我在这里用芳香的桂花为你送行,也随便祭奠祭奠尧帝,再高歌拜舞一番,可以澄净心灵。
日色不早了,在催促你起程,我一再为你高歌献酒,频尽金樽。
不懂事,叫什么叫!你我真醉了,也用不着再说什么分别的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844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赞。绘画最讲求神似,写画赞怎样将达到神似境界的画中形象在画赞中转述出来,是相当困难的。李白写的画赞,不显雕琢,状物写貌,能用传神之笔勾勒出画中人物的精神貌、人物的性格特征,恰与人物的社会地位相吻合。这首《观佽飞斩蛟龙图赞》就写得很出色。此诗描写佽飞为了保护全乘客生命,不顾个人安危,奋起下水斩蛟,声势壮烈,使人惊心骇目。
这个故事原载《淮南子·道应训》。原文就写得比较生动,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克服自然灾害的幻想。画家形之于丹青,意境已很显豁。诗人又形之于笔墨,这种艺术创作之再创造,要作到形神均似,是很困难的,而李白却表现得极为完美。


结语“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画龙点睛,使全诗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赋予诗篇以歌颂古人见义勇为的思想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845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赵叟得秘诀,还从方士游。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
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



翻译/译文
回家晚上没事,你可以打坐内视,看到五藏的内部结构,一览无遗。
赵叟你得到如此秘诀,还与方士一起四巡游。
当你回家途中西过获麟台的时候,为我吊唁吊唁孔老夫子。
想到我们上要分别,又想起老孔,我不由自主潸然泪流。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846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翻译/译文
往昔曾经为襄阳城外大堤的游客,也曾经过上公楼。
开窗是满眼睛碧绿的山峦,拂镜映入清清江水流。
我那时戴高冠佩雄剑,长揖不拜荆州韩朝宗。
曾经在此地与夫子你离别,今日思念旧游又看你来了。
你依然是朱颜未老,我却白发先秋。
流逝,壮志蹉跎,功名却如浮,难以掌握。
归心急迫,远梦悠结,落日时光,引发春愁。
羊叔子感叹人生苦短,岁月功名难留,至今让我思索,如何不堕泪在岘山山头。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847


赠刘都使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东平刘公幹,南国秀馀芳。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古诗简介
《赠刘都使》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选自《全唐诗》。此应为干谒之作,故极称刘都使好似汉朝东平的刘桢,不吝溢美之词对其大加称赞,希望获得刘都使的接见、举荐和收留。诗中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语言行流水,低回婉转,历来广泛传颂。

翻译/译文
你好似汉朝东平的刘桢,是南国一秀。
一鸣惊人,五十岁还封了官。
从事边塞幕僚,如今衣锦回到华美的水乡。
铜官县有好几万人,却没有多少诤讼,衙门玉堂清冷。
吐言说话如泻珠玉,写文章落笔如回扫霜。
而我却承谢明主之恩,衔哀投郎流放。
获赦后归家,讨债的人特别多,门庭客人粲然成行。
四座贵客高谈阔论,一日要倾千觞酒。
关键是银子不够用了,裘轻狂的日子快结束了,悲惨。
如果你不救济救济,明天一早我就出发去浪迹五湖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848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注释
⑴《太平府志》:隐静寺,在繁昌县东南二十里。隐静一名五峰寺山,有碧霄、桂、鸣磬、紫气、行道五峰,寺当五峰之会,巑屼拱合,林木幽奇,古涧委折,殷轰地。相传寺为杯渡禅师所建,飞锡定基,江神送木,现诸神异。寺外有十里径,传禅师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势若虬龙者,即师手泽。又尝取新罗五叶松种寺西,迄今尚存。旧志又言,寺有郎公橘,杯度所携频伽一双,皆晋、宋遗迹。又有木、米、盐、酱等池,言创寺时,诸物皆从此出。旧额云“江东第二禅林。”按繁昌县,南唐时析南陵分置,在唐时尚属南陵。
⑵杯渡,一作“杯度”,南北朝刘宋时期的僧人。《释氏要览》:《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法苑珠林》:晋沙门于法兰,高阳人也。尝夜坐掸,虎入其室,因蹲床前,兰以手摩其头,虎奋耳而伏,数日乃去。


沈约《法王寺碑》:“振锡经行,只林宴坐。”锡,释家所执锡杖,一名德杖,一名智杖,有金环绕之,作锡锡声,行时以节步趋者。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849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翻译/译文
折一枝什么赠给你们呢?那白花香郁郁的青桂花树枝最好。
今晚的月亮真圆,光华如夜雪,我突然想去一个故事。
王子猷在阴剡溪见逸兴大发,连夜乘舟百里去看望戴逵。
明天就出发来看望你们俩,省得我白白吟颂了《招隐》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850


题江夏修静寺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古诗简介
江夏修静寺是李邕旧宅。全语气亲切,缅怀之情显而易见。特别是“我家”二字,将李白与李邕的“隔阂”一扫而空。在经历了沉浮之后,李白不但并未记恨李邕,反倒为李邕所遭受的不平待遇而哀伤、惋惜,并深切怀念这位长自己二十余岁的故人。

翻译/译文
太守李邕是我本家人,把住宅捐为南江滨的佛寺。
现在庭院空空,没有高树;只是高大的殿堂上坐着默默的僧人
青草丛中还可以看到曾经捆书简的布带,琴堂里却飘满了白色尘埃。
你一生提携后进,桃李满天下,可是却都默默无闻,很少成材。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851


送殷淑三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海水不可解,连江夜为潮。
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
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
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
其二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其三
痛饮龙邻下,灯青月复寒。
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翻译/译文
其一
水是不可分开的,连着江水夜为潮。 突然间海岸江滨变得辽阔,离岸已经遥远。
惜别的时候就合适取醉,醉了就高兴得敲着舷高歌。
等天明的时候你就应该离去了,那时肯定有顺船吹到。
其二
白鹭洲前的明,天明的时候请送我的客人回家。
青龙后面的太阳,别太早浮出海来。
流水可以无情而去,征帆却要儿吹开。
怎么舍得你离开?干杯,干杯,更干杯!
其三
我们在龙筇丛下痛饮,灯光青幽月光阴寒。
时值半夜,醉歌惊起白鹭,飞过沙滩。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852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其二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翻译/译文
【其一】
长沙陈太守,逸气飘洒如凌青松
皇上任命你为出行配五,你真是天池飞龙
湘水九曲回旋,遥望衡山五峰。
荣耀的太守信由缰,踏着优雅的节奏而去,真想多陪你走几程。
【其二】
长沙古国统辖七郡,南边连接湘水滨。
汉定王喜欢看垂袖长舞,就感觉地窄回不过身。
莫小看太守二千石的俸禄,也能安定这远方的百姓。
洞庭湖虽然离故乡路远了点,但是我很羡慕你有锦衣还乡之荣誉。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853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
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
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翻译/译文
清晨离别寻阳凌烟楼,贤豪们挤满我的行舟。
黄昏来永华寺投宿,宾客散去,我独醉在
我想把九江流水,化为我的万行泪。
写封信给庐岳的朋友,你们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一切都是天命所定,不必苦想愁思。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854


题楼山石笋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古诗简介
《题楼山石》是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唐诗,此描写了楼石笋壮美景观。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其中诗文中的青天比喻秉公执法的人,诗人用楼山石笋抒发对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怒之情。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现已收藏于唐诗宋词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855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
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
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
提携袴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诚。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
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太古共今时,由来互哀荣。
伤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赵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闲从博陵游,畅饮雪朝酲。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



注释
⑴广平,唐时郡名,即洺州也,隶河北道。邯郸,县名,初隶洺州,唐代宗永泰中(765~766年)改隶磁州。
⑵毛苌《传》:“白黑鬣曰骆。”骆,一作“”。
吴均诗:“聊为路旁人,写鞚长揪北。”《韵会》:“鞚,勒也。”
⑷相如章华巅,用蔺相如于章台见秦王事。
⑸《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朕共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夏续嬴氏记,号曰秦嬴。
⑹《史记·蔺相如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相如出,望见廉颇,引车避匿。舍人相与谏,相如曰:“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独畏廉将军哉?顾强秦之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可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为刎颈之交。《索隐》曰:负荆者,荆,楚也,可以为鞭。


⑺《赵世家》:屠岸贾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夏索之,奈何?”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曰:“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许之,发师随程婴攻杀杵臼与孤儿。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崇。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具以实告。景公与韩厥谋立赵孤,召而匿之宫中。诸将人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协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遂攻屠岸贾,灭其族。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遂自杀。
⑻用毛遂自荐脱颖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⑼《说文》:“磊,众石也。”《太平寰宇记》:邯郸县有石子冈。《隋图经》:历陵城西十里有石子冈,实也,而高大,有冢如砚子,世谓之砚子冢,是赵简子冢。
⑽《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⑾诸贤,另指当时贤豪死葬于石子冈者,故下文以“太古”“今时”双承言之。
谢灵运诗:“碑版谁闻传。”
⒀《史记·信陵君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徒步从此两人游,甚欢。
⒁易水,在燕地,去邯郸甚远,用之此处,恐误。《元和郡县志》:丛台,在磁州邯郸县城内东北隅。
⒂陶潜诗:“提剑出燕京。”
⒃《汉书·贾谊传》: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颜师古注:贾谊书谓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仓库、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856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注释
(1)《中华古今注》:晋时斗牛间常有紫气张华知是剑气。乃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县狱深,得剑两枚,一送与张华,一焕自佩。后华死,子韪佩,过延平津,跃入水,使人寻之,乃见化为龙也。雷焕卒,子亦佩之,于延平津,亦跃入水,化为龙矣。
(2)《方舆胜览》: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或曰峰势如雁之回。《湖广志》:回雁峰,在衡州府城南里许,相传雁不过衡阳,至此而回。然闻桂林间尚有雁声,知此说非矣。或谓之形势如雁回转者,是也。南岳周环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857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
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
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
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古诗简介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作》为李白送从弟李昌峒赴任鄱阳司信手而作。着笔写的是兄弟之间的情感,而描绘的沿途景色却淋漓尽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令人倍感亲切。

注释
[1]桑落:桑叶枯落。中是洲名,在湓城东北大江中。汉属彭泽县,唐属都昌县,宋属安徽宿县。
[2]沧江:诗中泛称江水,江水呈青苍色。
[3]剡水:水名。曹娥江的上游,北流入上虞,为上虞江,在浙江嵊县南。亦名戴溪。
[4]子猷:子猷即王徽之。宋·洪迈作《寄题兄景伯清閟堂》有注。王子猷居阴时,朗,乘小访戴逵,至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答 曰 :“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子猷船即出此典故。
[5]无二诺:有成语一诺千金。无二诺即遵守诺言。
[6]惠连:南朝宋谢惠连能文,为族兄谢灵远所赏识。后来诗文中因以惠连作为“从弟”的美称。李白称昌峒(真名不详)为从弟。
[7]康乐:南朝宋谢灵远袭封“康乐公”,封地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康乐即指谢灵远。诗中李白自谦,我则比不上谢灵远,愧为你的兄长。


[8]朱绂白银章:朱绂,红色的祭服或朝服,又指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绂,绶也。银章:银质的印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谓刻曰 :某官之印章。
[9]上官佐鄱阳:上官,指大官,言昌峒曾是个大官。如今却辅一个地方官。司,隋唐时,州府佐吏有司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诗中有大材小用之意。
[10]石镜:石制之镜,又指如镜的山石。诗中指庐山石镜。
[11]吴山对楚岸: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江西位于吴地上游,楚地下游。古代,九江、鄱阳均属楚地,但鄱阳近吴地。诗中指鄱阳、九江两地。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858


重忆一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古诗简介
《重忆一首》是出自《全唐诗》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者为李白贺知章在世时对李白赞赏有加,是李白的至交之一。得到故人去世的消息李白必定十分悲痛,写下了这首

翻译/译文
我想到江东去会见老友(中途才知道老友已去世),去和谁举杯痛饮呢?
会稽四明的贺老已经仙逝,无人可尽兴,将酒掉头,归去来兮!

注释
⑴将:与。
⑵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赏析/鉴赏
这首《重忆一首》,根据唐裴敬《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原题应是《访贺监不遇》,以 “重忆一首”为题, 可能是后来编者所改。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正贺知章还乡,李白作《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二诗送别贺知章回乡不久去世。李白或许还不知道贺去世的消息。公元746年(天宝五载),他思念故人,决定南下会稽,不远千里,前去拜访贺知章。不料,半路上获悉贺知章已去世,只得乘返回。大概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贺知章在世时对李白赞赏有加,是李白的至交之一。得到故人去世的消息,李白必定十分悲痛。可以看出,当时李白写这首诗时,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惆怅。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860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
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



古诗简介
李白在听到谢杨儿作猛虎词后所作,夸赞谢杨儿。

翻译/译文
同在一州,相隔秋浦河,昨听闻有人在河边高吟猛虎词。
今天早晨过河向人一问,原来是你这个聪慧的谢杨儿。

赏析/鉴赏
作者在江边听到有人吟描述猛虎,顿感惊奇,经过询问才知道是谢杨儿,表现了对谢杨儿才华的赞赏。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2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861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
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
多惭华省贵,不以逐臣疏。
复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翻译/译文
皇宫的凤凰丹禁里,鸿雁衔出紫泥诏书招我为翰林待诏。
往昔流放到三湘边远地区去,如今经历了万死才回来。
和仙郎你分别很久了,客居在外,就别问住那里了。
涸辙中的龙思念的是浩瀚的流水,浮飘荡,早失旧居。
你不以我是逐臣而疏远我,又很惭愧住进你华美的官舍。
又仿佛回到我们当初在竹林七贤的聚会,荣幸地陪侍在豪华的客宴上。
希望你能生出羽翼,点化我成为北溟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6-17 01:27 , Processed in 0.73456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