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七月正值盛夏(诗稿2005.07.01-3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3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的写作是一淘汰制
然后呢

那些被淘汰的
又被浊浪簇拥着推向了沙滩

那时的沙滩
布满游人的足迹他们本想捡到扇贝结果却拾到了诗句


——卢兆玉《现代诗写作》

卢兆玉先生的诗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与不着痕迹的流畅,这是网络诗歌所无法比拟的。(赵林荐)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让艺术纯粹一些


卢兆玉


平台到平台
手机到手机
我们能否让艺术表现得再纯粹一些
而不是总受广告打扰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诗》序


卢兆玉


人啊、完全的人
饱满了七情六欲


2025-07-14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尿急


卢兆玉


这确实是一件
无奈的叙事

他满眼的张望
却寻不到厕所

而旅行车又
再一次急按喇叭

他只得在就近的
树丛中随地解决


(旧诗稿·人之诗十七)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下半身垃圾派的表达完全不同卢兆玉先生是这样叙述一次《尿急》的。这诗中虽然还包含着一些辩护和规训的存在。但能将〈尿急〉这样体面的放到诗集中,并非容易。(山尚、子辛荐)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先生这首诗的反制能力,我想即便圣人看到了这里也不会提出异议。毕竟总不能撒在裤子里与游伴同行吧。那圣人不是更龌龊了么……(读者:全以溃)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直白而通情的陈述,不仅没让读者感到不适反而心生赞同。(读者:花儿红)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也是垃圾派,至少这样的垃圾派是不会让人生厌的。(读者:约翰·马克汀·李)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对批评的缺席


卢兆玉


没有批评
那就自建、自证
与读者合谋
删除中间原本就不必存在的高大上的批评模式


2025-07-14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言


卢兆玉


如果你喜欢码字
你就可以成为作家

而要成为诗人仅
依靠码字是不行的

因为诗不只是含
蓄或直率还很透明


2025-07-14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僧


卢兆玉


鼓声已远
木鱼
却还在笃笃笃……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登灵隐寺


卢兆玉


游人如织
山间林隐
寺越来越近……


1980


说明:80年春季实习期间,我连假都没有请,就作了一次短期的出游。这也算是我的第一次叛逆吧。  ——卢兆玉

说明:80年春季实习期间,我连假都没有请,就作了一次短期的出游。也是这次出游,作为硬指标的实习未能及格,但在我的努力下,学校最后还在给予毕业了。这也算是我的第一次叛逆吧。  ——卢兆玉

补充说明:我是七七届高中毕业生,参与于当年底全国恢复高考前的部分省市高校试考。
我们学校当时是县区的重点中学之一,所以七七年及七八的高考都是在本校完成的,其后的就不太清楚了。没有监控,至少那时对考生来说还没有作弊的念头。即便如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也没有把高考当作生死来衡量……

说句玩笑话,当时我要是有一点歪心事,现在说不定还稳稳的住在哪间办公室里呢。因为当时我是班长,想搞点小动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问题是绝对不会那么做。
这是个秘密,有两场考试,在我前排的那位考生,确实悄悄地询问过相关试题的解答。……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那位考生后来虽然算不上飞黄腾达却也能到达了主持教材编撰的地位。而我还是写我的永远不名的诗。倒是今天自题了一首《名言》。

申明:上述AI的叙述错了。〈诗刊〉是一九七六年复刊的而不是一九七八年。我至今还有一九七六年复刊的诗刊。——卢兆玉

1976年诗刊复刊是当时文坛的重大事件,是经过中央广播电台全国通报的。复刊号是由邮局直接发行的。我当年是在邮电局直接购买的。
那时不接触到诗,或许我不会坚持到现在还在写诗。虽不名而孜孜以求。——卢兆玉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新题


一生中,
可能会试做许多许多的事,
历很多很多的情,
但唯有归之于日常的才是你本真的部分。


卢兆玉2025-07-17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鸿篇巨制,优秀的短诗是不需要解析的。它有先验的与读者直通的灵性。——卢兆玉论诗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歌功颂德中所建立起来的诗章
再也超不出创世的记录。

              ——卢兆玉《论颂诗》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歌功颂德中所建立起来的诗章,
再也超不出创世的记录。

              ——卢兆玉《论颂诗》

这段“论颂诗”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的颂歌再也超过不了对创世的歌颂。因此,和平时代颂诗的失语,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所以我们远不必再迷恋于往日颂诗的繁荣。(读者:山尚)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底色


卢兆玉


诉苦
诉愁
以和平为底色

若天灾
若人祸
若战乱

向谁诉说……


对不起,到今天我才参悟到
和平时代的真谛:

那就是能够听到
各种各样的声音


2025-07-15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糢糊诗学-科学测不准原理


卢兆玉


世界之大和个体关键否






从一生下来
就具人形

这已经跨越了
数百万
乃至数千万年的进化


而第一声
长啼




人类欢天喜地
人类同舟共济



人类载歌载舞
人类与时俱进



人类拥抱梦想
人类规划未来


科学不是真理
信仰不是愚昧



生存之道可道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掌心的爱
呵护所有的稀缺
而不是仅仅
依赖语言的填充

——卢兆玉《历史残片》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适与高雅与低俗



这在一切的艺术领域中都是并置的
连诗也不能例外

恰如当某种行为被过于标榜时
众生就会出现压抑与心里生理的失衡


                                    ——卢兆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