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七月正值盛夏(诗稿2005.07.01-3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不减当年


卢兆玉


我不办公
我只是写作

当心血来潮时
我便将浊浪拍岸

也不知人生能有几回
这样不管不顾

不管风吹
不管浪打

一万年太久
海天一色

你一瞬间屏息的
不是记忆是灵感

风向标在别人的手里
与你何干


2025-07-20  新居首作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AI时代,卢兆玉先生的这首《自由不减当年》每一小节都是硬指标,铿锵有力。显示了不与时代同轨迹的个体立场。   (皖 · 李华)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即人学。一个局限于修辞的文学是可怜而又卑微的文学。诗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个性的张扬。——卢兆玉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华在评价卢兆玉先生诗作〈自由不减当年〉中所方“不与时代同轨迹”并不意味着与时代的一味对抗,甚至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个人与社会的螺旋式纠缠中的自我飙升。(读者:山尚)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为何不接正题却喜欢东扯西拉

卢兆玉


其实,这不是AI独有的现象。新时期以来我们有太多的不接正题东扯西拉的诗歌评论。说是评论,其实尽扯些与此诗无干的事,表面上好像是从是诗说开去,却越扯越远越扯越远,到最后形成一篇自圆其说的“美文”然后竟然自诩为读者的再创作。尚若只是读者,不做评论尤其不以评论家的嘴脸做评论也就罢了,可偏偏又摆出一股评论家封神的大姿态。
表面上这样评论很有文采,却服服贴贴的不切实际。有没有诗人的那首诗,找几个词一样的会洋洋洒洒展开起来……评论家成为“美学家”。这种批评之风自然是很有些人喜欢的,否则也不会流行得这么久,以至于AI的模板也照此类推。
都说是批评的丧失,论文却不少见。评论家更是多如牛毛。会码字的都会写评论,能写成文章的都是评论家。且貌似学识渊博



 楼主| 发表于 1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语言都朝向语言自身
然后在不经意处突然脱轨而出


       ——卢兆玉《诗的解析》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是无效的防御
就像岩石附近的漩涡
你想离它越远却越来越近
直到眩晕掉进漩涡的失重

——子辛《拒绝与拥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