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七月正值盛夏(诗稿2005.07.01-3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适与高雅与低俗
这在一切的艺术领域中都是并置的
连诗也不能例外
恰如当某种行为被过于标榜时
众生就会出现压抑与心里生理的失衡



有时
就是个例外。

                         ——卢兆玉《警觉》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诗学之差异(提纲)




中国诗钟爱于精短
西诗则偏爱于长构



中国诗是国民之诗
西诗则多精英之作



中国诗擅长于写意
西诗更侧重于素描



若中国诗水墨结构
则西诗无异于重彩



墨有七色,中国诗
更在意语言的自带张力

西诗则在修辞中尽
展抑扬格或扬抑格顿挫



中国诗是限言的
限言甚于平仄对偶

汉字方块的视角
无异优于西洋字母组合



中诗:诗意中的叙事
西诗:叙事里的诗意



同样是哲理
西诗更逻辑化
而中诗则很结晶



中国现代诗源起的西化
无法改变汉语言尤其是汉字的根本属性


2025-07-1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写作习惯,还是阅读习惯,“长”在中国几乎是不太受欢迎的。诚然,长是有量的,中国以五六十行以上便为长,而西诗大多五六十行才是个起点。(读者:花儿红)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与实体


卢兆玉


数字可以一分钟完成长篇大论
却不能将生米煮成可供食用的熟饭
所有的线上平台其实物的来源
还是取决于线下生产、物流、配送……
当数字经济真的被捧上天的时候
这个世界除非都在盛行皇帝的新装


2025-07-1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的噱头


卢兆玉


如同主义的曾经流行
如今数字铺天盖地

其实让一个人活起来
走动走动
他立马呼吸到不是数字的新鲜空气

就像下雨时出门
数字终于代替不了雨衣雨鞋……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科学的测不准原理
现代焦虑
 改变不了生物的属性

人,还是那个人
贪婪、手游、好闲
和平时代不可逆的歌舞升平


——卢兆玉《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既赋万物以名,
就当以直呼其名、最为亲切。


——卢兆玉《现代诗学》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子巷纪事


卢兆玉


马子街对面
一条巷子口
石头在歌唱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起于兴而止于兴的诗。实属今古罕见之作。以“石子”命名,可证巷子的古老,而“石头在歌唱”一语,已开合不言自喻的古今沧桑……仿佛滔滔不绝……(读者:赵林)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兴即是绝唱,恰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之妙境。只是作者立意不同:孔雀东南飞,讲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自然须娓娓道来,而此作为即兴抒情,古老的命名本身,即已包含历史的沧桑、无尽的诗意……故而只须听见石头仍然在开口,那就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先生此作梦笔生花。(读者:山尚)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在歌唱”如同数字时代的硅基唱片永远留声……脱离了此诗之境:马子街对面 / 一条巷子口  ,石头在歌唱的喻意也许就弱了许多……(读者:全以溃)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的时候,历史讲述的就是一部部大同小异的书,而“石头在歌唱”的起式本已构成历史叙述的又一个版本。当然正如全以溃学友所言:若脱离了“马子街对面 / 一条巷子口”之境,则“石头在歌唱”之诗意大减……。意境,我们常说的意境二字,先生却妙手为境生意的结构。正如赵林老师如言:此作布局今古罕见。  (读者:王三石)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现代建筑之前,更多的巷子口都是有座石的。其喻意甚多。直接命名为石子巷的也不在少数。但卢兆玉先生道出了常人所未道写常人所未写……且结构精妙绝伦。这或许是叙事诗难敌抒情诗的又一例证吧。(李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港口


卢兆玉


船舶的时代未必都是巨轮
一叶扁舟
也可航渡

被澛汀河
环抱的古镇
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为何命名为港口
然而它却就叫港口

四百年的盛衰
到今天早已易名
曾经的港口镇
港口区已沦落为港口村


港口港口它就叫港口
沦落为自然村
它还是我的港口
即便在一整个泰州市境内

大凡从港口走出的
你问他是哪里人
他决不会说是华港的
一定说是港口的


一条夹河
从垛田间穿过
避免了垛外的风浪
绕行、夜泊……

而沿河两岸
已经是商铺林立
餐饮盐油布匹药店
农工商戏社庙会娼优

最古老的灯火
催生夜的斑斓
白天大大小小的船舶
更是南来北往


南桥口北桥口
东泊沨西泊沨


仿佛一个标准的兆字
一条人工开凿运河从中间穿过


……
……

怎么也难以想象
一九五四年为何将这条夹河填平
填平很简单
繁荣却不再

……
……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诗象叫卢兆玉。(读者:赵林、子辛、全以溃、山尚、李洱、马小马、欧阳舒华、王三石、花儿红、马力、小余、吴山河、约翰马克汀·李、王若兰)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卢兆玉


风起兮尘土飞扬
落定后
尘还是尘土还是土

低空
像试擦过的
玻璃般透明晴朗……

而高天
湛蓝却更遥不可及——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红尘滚滚到海天一色


卢兆玉


凡扬尘处定不在海域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寄语


卢兆玉


忽悠了这么多年
互联网
到底做了什么

除了将线下的
搬到线上
互联网到底做了什么



2025-07-1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识的流动
是现代诗常新的缘故

甚至,我在想
刻意的创新是否必要

当形式
做为载体

一生的沉淀能自由地表达出来
足矣足矣……


——卢兆玉《诗之密》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这首诗无疑已入化境。而自由仍是现代诗的本质“一生的沉淀能自由地表达出来”此现代诗核心之密旨。(读者:王三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