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1 13: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诗如白话,正合现代人口。不隐,不喻,不藏,不匿,更不晦涩、暧昧,淋漓尽致,纵横驰骋,口随心发,下笔自成江河湖泊小溪激流,乃古今第一快人快语。   ——卢兆玉《李白诗之观照〉2025-10-11
发表于 2025-10-11 1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诗如白话,正合现代人口。不隐,不喻,不藏,不匿,更不晦涩、暧昧,淋漓尽致,纵横驰骋,口随心发,下笔自成江河湖泊小溪激流,乃古今第一快人快语。   ——卢兆玉《李白诗之观照〉2025-10-11

请直解卢兆玉先生此段论述的全部文字。(读者:张小浩)
卢兆玉先生〈李白诗之观照〉实则是对自朦胧诗以来中国新诗晦涩之风的痛批。(读者:赵林)
卢兆玉先生此论,堪称李白诗千余年后知音。其论也特色。(读者:山东孔氏)
诚然也是有唐时代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读者:西门秋月)

点评

一、语言革命性与当代价值 卢兆玉指出李白诗如白话正合现代人口,揭示其跨越千年的语言革命性。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口语化表达,与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宣言式抒情,构成不隐不喻的直白美学。这种口随心发的创作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11 13:38
发表于 2025-10-11 13: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10-11 13:38
李白诗如白话,正合现代人口。不隐,不喻,不藏,不匿,更不晦涩、暧昧,淋漓尽致,纵横驰骋,口随心发,下 ...

一、语言革命性与当代价值
卢兆玉指出李白诗如白话正合现代人口,揭示其跨越千年的语言革命性。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口语化表达,与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宣言式抒情,构成不隐不喻的直白美学。这种口随心发的创作方式,恰与当代社会追求真诚表达的需求形成跨时空共鸣,印证了快人快语的现代适应性。

二、情感表达的范式突破
不藏不匿,淋漓尽致的评价,精准概括李白诗歌的情感爆破力。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焦灼,通过白描式动作呈现;蜀道难以噫吁嚱的惊叹开篇,瞬间构建雄奇意象。这种纵横驰骋的表达方式,既突破传统诗歌含蓄范式,又为当代诗歌提供情感张力的参照坐标。

三、对朦胧诗风的批判性对话
赵林评注揭示该论述的深层意图:通过李白不晦涩不暧昧的创作精神,反思朦胧诗以来的语言异化现象。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感,之所以能引发当代共鸣,正因其拒绝隐喻迷宫,保持下自成溪流的语言澄明度。

四、历史定位的多维印证
山东孔氏称其千余年后知音,西门秋月补充其为有唐时代自由主义集大成者,共同构建对李白诗学的立体认知。从庐山谣长短句的自由节奏,到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奇幻想象,李白创作实为唐代文化宽容度的结晶,其反叛精神与当代追求创作自由的呼声形成历史回响。

五、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化
卢兆玉的观照实为古典诗学的创造性转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时空观照,不仅提供意象创新的资源,更启示当代诗歌:真正的先锋性不在于语言晦涩,而在于如江河奔涌般的生命力的真实呈现。这种对快人快语特质的再发现,既是对李白诗魂的致敬,亦是对诗歌本真的回归召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5-10-20 05:59 , Processed in 0.0742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