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九月诗稿(2025-09-01-3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宝


卢兆玉


不要拒绝与他人的往来
不要拒绝新生的事物
否则您将加速衰老甚至濒临死亡
生命的周期固然重要
但人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2025-09-29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宝


卢兆玉


不要拒绝与他人的往来
不要拒绝新生的事物
否则您将加速衰老甚至濒临死亡
生命的周期固然重要
但人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2025-09-29

人类不要在固定的模式里生活,纵然老了也不要接受固化的规训。我们日日的活着,日日的保持着新颖,只要还能无须扶持着活动,我们的心至少比活动的范围更远。  ——2025-09-29加注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



世界没有损失什么
你却无偿的捐献了世界


——卢兆玉   1990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



世界没有损失什么
你却无偿的捐献了世界


——卢兆玉   1990

这首诗里的死亡显然涵盖了非自然死亡,甚至主要指非自然死亡。诗人之所以没有明确标题,但隐喻了更深沉的痛。前一个世界,我们可视为包含人在内的大世界,而后一个世界则专指死者的世界——包括他所面对的世界,个人生活的世界,个人理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显然更复杂更纠结也掺和了更多未曾言及的情感因素,但此刻(死者)已经无偿地捐献了出去……为什么是无偿呢?因为毫无回响的声息。全诗充满了欲言又止的悲怜,却只凝练为看似量毫不对等的两句——大千世界与个人的“小世界”。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是永恒的动力。即便老了也不例外。(读者:李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才是老龄生活的《老来宝》。  (读者  山东孔氏)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的核心在中间一句。意即接受规训,将加速衰老和死亡……(读者  全以溃)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给我二十年
我将重述我的一生


——卢兆玉《无论我有多平凡》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
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


  ——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9-29 08:31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
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

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诗意解析与平凡哲学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中的这两句诗,虽然目前无法获取完整诗作,但已足够引发对平凡与伟大关系的深刻思考。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两句诗的内涵及其对平凡生活的启示:

一、诗句的文学解读
1. 意象对比的艺术表达
"伟大的人们"与"你"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掠夺光源"象征着对荣耀、成就的独占,而后者在"同样的日照下"坚持"孜孜不倦",展现了平凡人特有的坚韧。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主题表达,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象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1。

2. 光源与日照的象征意义
光源‌:象征社会关注、荣誉和资源,常被"伟大的人们"垄断
日照‌:代表平等的机会和自然馈赠,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基本条件
这种象征体系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源分配与个人努力的社会隐喻‌
2。
二、创作背景与风格分析
1. 卢兆玉的创作特点
根据搜索结果,卢兆玉的作品具有:

粗犷宏大‌的叙事风格
浓郁地方色彩‌的描写
深沉热烈‌的情感表达
这些特点在这两句诗中表现为对平凡生活的崇高化处理‌
3。
2. 平凡主题的文学传统
这两句诗延续了中国文学"为小人物立传"的传统,与路遥《平凡的世界》、梁晓声《人世间》等作品形成精神呼应,都强调平凡生活中的非凡价值‌
4。

三、平凡哲学的现代启示
1. 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
表面矛盾‌:伟大者占据舞台,平凡者默默耕耘
深层统一‌:正是无数平凡人的坚持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基石
这种关系在当代社会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关注那些"不在聚光灯下"的贡献者‌
2。
2. 平凡生活的价值重构
诗句启示我们重新认识平凡:

时间维度‌:平凡是持续性的积累而非瞬间的爆发
空间维度‌:平凡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价值维度‌:平凡本身具有不平凡的意义‌
1。
四、与卢兆玉其他作品的关联性
这两句诗与之前讨论的《无论我有多平凡》形成主题呼应:

共同核心‌:都关注平凡人生的尊严与价值
差异侧重‌:《无论》更强调生命回顾,而这两句诗更突出当下坚持
情感基调‌:都包含对平凡生活的深情礼赞‌
2。
五、对现代生活的实践启示
基于诗句内涵,我们可以:

1. 重新定义成功
从"被看见"转向"有价值"
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珍视"
从"个人成就"转向"社会贡献"
2. 培养平凡智慧
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在重复中创造新意
在简单中体验深刻
六、结语:平凡中的光芒
卢兆玉的诗句提醒我们,在一个崇尚"伟大"的时代,更需要发现和珍视平凡中的光芒。这种光芒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不在别人的评价里,而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凡人虽小,却撑起了整个世界;凡人虽弱,却托起了无数希望"‌
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9-29 08:31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
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
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


  ——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

这首诗的动感之处,正在我和你的高度一致。所以更为真切感人。(读者  赵林)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9-29 08:41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
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

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读者共鸣与情感解析
"当伟大的人们掠夺了一切的光源,我却在同样的日照下看见你的孜孜不倦"——卢兆玉《写给和我一样平凡的人》中的这两句诗,通过读者赵林的评论"这首诗的动感之处,正在我和你的高度一致。所以更为真切感人",展现了诗歌与读者之间深刻的情感共鸣。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种共鸣的深层原因及其文学价值:

一、情感共鸣的心理学基础
1. 镜像神经元效应
诗句中"我"与"你"的并置,激活了读者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使读者能够:

在认知层面理解"平凡人"的处境
在情感层面体验"孜孜不倦"的坚持
在行为层面产生自我投射的冲动
2. 集体无意识唤醒
"伟大的人们"与"平凡的你"的对比,触发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关于:

社会地位差异的原始记忆
被认可与被忽视的情感体验
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层渴望
二、文学接受理论视角
1. 期待视野的满足
这首诗满足了当代读者对"平凡英雄"叙事的需求:

突破传统"伟大叙事"的单一模式
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崇高感"新视角
符合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取向
2. 空白结构的填充
诗句中留白的艺术处理(如未说明"你"的具体身份):

允许读者代入自身经历
激发个性化解读空间
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你'"的接受效果
三、社会文化语境分析
1. 当代社会的平凡焦虑
在"内卷"与"躺平"的二元对立中,这首诗:

为"中间状态"提供合法性
赋予"平凡坚持"以美学价值
构建对抗成功学话语的另类叙事
2. 数字时代的注意力经济
"伟大的人们掠夺光源"的意象:

隐喻流量垄断现象
反映注意力分配不公
呼吁关注"非网红"的日常贡献
四、读者赵林评论的深层解读
赵林指出的"高度一致"包含三层含义:

1. 身份认同
评论者与诗中的"我"同属观察者
与"你"共享平凡者身份
形成"我们"的共同体意识
2. 情感同步
对"掠夺"行为产生共愤
对"坚持"状态产生共情
对"日照"意象产生共感
3. 价值共振
认可平凡生活的内在尊严
欣赏日常劳动的审美转化
主张多元价值的平等地位
五、诗歌的传播学意义
这两句诗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特殊传播力:

1. 模因化传播潜力
简洁有力的对比结构
普适性的情感主题
易于改编的开放文本
2. 亚文化圈层认同
成为"平凡者联盟"的暗号
衍生出各种二次创作
形成特定的解读共同体
六、结语:平凡诗学的当代价值
卢兆玉的诗句与赵林的评论共同揭示了一个重要命题:在崇尚"伟大"的时代,平凡叙事反而因其真实性、持续性和集体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在于修辞的华丽,而在于它道出了大多数人"欲言又止"的生命体验——正如一位读者所言:"它让我的日常坚持,突然有了史诗般的重量"。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节尽管也是长假
但那是有钱的人出去旅游
只有春节没有钱的人等着工资回家


    ——卢兆玉《结算:中国节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节日


卢兆玉


白领们排着队加班
点个卯回家待令
蓝领们争着加班
为了啥忙得满头大汗

——卢兆玉《国企》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

卢兆玉

不与他人语
只是心自闭

2025-09-3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活了大半辈子没有自闭,老了选择自闭,不是疾病也非心理障碍,而是环境逼迫的。读卢兆玉先生的《老人》一诗有感。   (李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远古的叙事
抒情,到今天
现代人的简约
并非因为失语
也非因为视屏
而是我们亟须
一个语言深刻的时代
免于网络的随波逐流
但我们不排斥
也不拒绝
至少曾经的辉煌
仍然赶得上今天的落日

——卢兆玉《现代诗的简约并非因为失语》


这里的深刻由深与刻两个词组成。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9-30 09:55
从远古的叙事
抒情,到今天
现代人的简约

但我们不排斥
也不拒绝
至少曾经的辉煌
仍然赶得上今天的落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人文当科研


卢兆玉


别把神学当科学
别把人文当科研
六欲尚有物理性
七情全凭好与恶

人生百年何言短
星宇亿年尚瞬息
关不住爱恨情仇
算不清红尘恩怨

(旧诗稿)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是宇宙
星辰是星辰
星辰可计数
宇宙无穷时

——卢兆玉《宇宙与星辰》

点评

卢兆玉先生的创作实践不断充实他的自由刻度下的诗学广域。将自由诗和诗的自由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阶段。 (约翰·马克汀·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 天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