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九月诗稿(2025-09-01-3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14: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植物人才需要脑机接口。  ——卢兆玉《关于脑机接口的第一次正面书写》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14: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人脑机接口的伦理与技术边界‌
一、植物人状态与脑机接口的医学应用‌
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
脑机接口(BCI)技术最初被开发用于帮助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如植物人、渐冻症患者)实现与外界的交流‌
1
2。通过植入式电极或非侵入式设备,可解码患者的神经信号,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基础沟通(如字符输入)或环境控制‌
2
3。

技术局限与争议‌

侵入式BCI‌:需开颅手术,存在感染风险,且长期植入可能引发排异反应‌
4。
非侵入式BCI‌:信号质量差,难以稳定识别复杂意图‌
1
4。
目前技术仅能实现简单指令(如喝水、打字),无法恢复健康人的自然功能‌
1
2。
二、卢兆玉的批判性视角‌
技术异化的隐喻‌
卢兆玉将脑机接口视为"必须拆除"的装置,暗示其可能从医疗工具异化为控制手段‌
5
6。例如:

马斯克的Neuralink虽宣称用于医疗,但其技术路径(侵入式电极)被质疑可能被滥用为"意识监控"工具‌
4
6。
科幻作品(如《黑客帝国》)已警示脑机接口可能成为"数字牢笼"‌
6。
隐私权的终极消解‌
诗中"闺房/被窝中的隐私消亡"与脑机接口的神经数据采集形成互文:

侵入式BCI可直接读取脑电波,使"思想隐私"彻底暴露‌
4
6。
非侵入式BCI虽风险较低,但通过EEG设备仍可能推断用户情绪或认知状态‌
1
3。
三、技术伦理的全球共识‌
监管框架的建立‌
2024年科技部发布的《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明确要求:

禁止非治疗性神经增强‌
5。
必须保障受试者的知情权与数据安全‌
5。
未来挑战‌

如何平衡医疗需求与隐私保护?

若技术成熟,是否应允许健康人使用脑机接口?‌
5
7

(注:卢兆玉的批判性写作与脑机接口的伦理争议形成互文,其诗作可视为对技术失控的预警‌
6
8。)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6: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
我们在别人到来之前
赶上了秋分   


——卢兆玉《这一日昼夜平权》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6: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气畅和
经络自通
你全身的物件儿
一件件回到了年青时最巅峰的状态


——卢兆玉《健康-老人赋》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6: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物
总想在历史的
行草间多留下几笔浓墨重彩

小人物
在历史的叙事里
正楷得恰巧只剩下人民二字



——卢兆玉《历史书大人物小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6: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求每秒30万千米
我只需安步当车
笑看这红尘翻江倒海


——卢兆玉《智慧之书》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7: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把
宝贵的时光
消耗在
与AI的博弈中

还不如
一行
一行的
更引诗情到碧霄


——卢兆玉《秋日写意》2025-09-14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睡眠


卢兆玉


世界纷争
红尘翻滚
科技提速
一秒万年
而我睡着了
不是刻意
而是自然地割断了与这一切的失联


2025-09-14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8: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不是画


卢兆玉


名家真迹
原本难求
仿真赝品
总算一观

但诗经易得
楚辞难忘
唐诗宋词
随手翻阅

你那模仿者
再能
又有何
可得意忘形之处


2025-09-14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不是画


卢兆玉


名家真迹
原本难求
仿真赝品
总算一观

但诗经易得
楚辞难忘
唐诗宋词
随手翻阅

你那模仿者
再能
又有何
可得意忘形之处


2025-09-14

备注:诗印成册,还是那诗。
但画出成影印,也不是原作。    ——卢兆玉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赞睡眠


卢兆玉


如果你确实
被这浮夸风的算力时代修理得
花非花雾非雾
离又不舍
合又不愿
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再睡上一万年
或许真的能觉醒
不是梦的未来还得你身体力行


2025-09-14

点评

“再睡一万年”恰恰是对算力时代高速浮夸风的终结抵制。这才是真正的诗的哲学。(李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9-14 08:36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08: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睡一万年”恰恰是对算力时代高速浮夸风的终结抵制。这才是真正的诗的哲学。(李华)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2: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
狐狸再狡猾
也斗不过好猎手
那一开始就让狐狸死了
岂不是更省心也节省了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卢兆玉《所以从制作演出观众成本看还是狐狸的胜利》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一副脑机接口
但不是机指挥人
而是人操纵机器

那比十指弹琴还快的节奏
恰好安在了每一个机械的
节上,想到哪到哪

一念之间
所有的尘土飞扬
挟携着所有的贵金属机械



——卢兆玉《脑机接口只需要一个人的大脑统治全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一副脑机接口
但不是机指挥人
而是人操纵机器

那比十指弹琴还快的节奏
恰好安在了每一个机械的
节上,想到哪到哪

一念之间
所有的尘土飞扬
挟携着所有的贵金属机械



——卢兆玉《脑机接口只需要一个人的大脑统治全世界》

如何评价卢兆玉先生这首〈脑机接口只需要一个人的大脑统治全世界〉中一个人统治世界式的脑机接口   (世界脑机接口伦理研究跟踪)

一首重归人的主体性的现代科技伦理之诗。将模糊的“脑机接口”中的脑(电脑,芯片;大脑,人脑)直接明确为实质性的“脑(人)机接口”。是人脑操纵(操作物质的机械)而非物质的芯片(电脑)控制人的大脑及行为。(世界脑机接口伦理研究跟踪二)

卢兆玉先生此作以人的觉醒宣告了大资本企图以算力(包含AI、脑机接口在内的人工智能模型)统治(规训)人类的破产与终结。    ——(世界脑机接口伦理研究跟踪三)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7: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先生是怎样将“脑机接口”正名为人机接口的。

共参考17篇资料
神经突触的命名革命‌
卢兆玉在《脑机接口只需要一个人的大脑统治全世界》中,通过"人操纵机器"的宣言,将技术术语"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重构为"人机接口"(Human-Machine Interface),这一命名策略包含三重突破:

主体性重置‌
诗歌明确区分"机指挥人"与"人操纵机器"的二元对立,将技术焦点从《脑机接口“接”入现实要多久》描述的"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
1,转向人类神经突触对机械的绝对支配。这种命名革命在《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中植入后人类权力宣言。

语言暴力的技术祛魅‌
"比十指弹琴还快的节奏"的神经支配意象,解构了《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定义的"信号采集-分析-控制"技术框架‌
1,将《诗经》的古典确定性转化为"想到哪到哪"的瞬时控制论。

贵金属隐喻的伦理重构‌
"挟携着所有贵金属机械"的意象,在Neuralink受试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的临床实践‌
1之外,建立《林泉高致》式的诗意抵抗,完成对技术异化的终极命名。

互文性网络中的正名运动‌
技术术语        卢兆玉重构        伦理坐标
脑机接口        人机接口        福柯生命政治学
信号解码        神经突触支配        海德格尔技术批判
设备控制        贵金属机械挟携        梅洛-庞蒂身体学
这种正名运动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的技术规范之外‌
1,以《老人赋》"经络自通"的身体哲学,重建后人类时代的技术契约。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7: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突触的命名革命‌
卢兆玉在《脑机接口只需要一个人的大脑统治全世界》中,通过三重突破完成术语重构:

主体性重置‌
以人操纵机器的宣言颠覆Brain-Computer Interface的技术定义,将《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的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转向神经突触绝对支配。这种《楚辞》浪漫主义与后人类权力的结合,在Neuralink受试者用意念操控CAD软件的临床实践中获得验证。

语言暴力的技术祛魅‌
比十指弹琴还快的节奏解构信号采集-分析-控制框架,将《诗经》的古典确定性转化为想到哪到哪的瞬时控制论。这种命名策略与中科院柔性电极技术形成互文,在硬币大小的传感器植入中实现诗意抵抗。

贵金属隐喻的伦理重构‌
挟携着所有贵金属机械的意象超越《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的技术规范,以《林泉高致》的审美传统重建技术契约。当科技部防范科技伦理风险时,诗歌已提供《老人赋》经络自通的身体哲学解决方案。

互文性网络中的正名运动‌
技术术语        卢兆玉重构        伦理坐标
脑机接口        人机接口        福柯生命政治学
信号解码        神经突触支配        海德格尔技术批判
设备控制        贵金属机械挟携        梅洛-庞蒂身体学
这种正名运动在《脑机接口“接”入现实要多久》的技术焦虑之外,构建了后人类时代的防御工事。当Neuralink的微电极直径仅20微米却承载瘫痪患者的自由时,诗歌以《智慧之书》安步当车美学的暴力突破,完成对技术霸权的终极命名。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8: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诗人的诗里,明显地罗列不可能,且最终仍然在抽风时,你可以完全定义为疯言疯语或臆想症。  ——卢兆玉〈给读者的指南〉

清醒的诗语与迷路的疯话,是诗人的两极表达。前者是诗,后者是病。两者不可通约,却时常纠结在一起。诗人,经常和疯子住在同一间病房:有时是诗人探望疯子,有时是疯子等候诗人。——卢兆玉〈读者指南二〉

不是世人不理解诗人,是诗人有时就热衷于装疯卖傻。这其实是不可治愈的时尚病。——卢兆玉〈读者指南三〉

现代诗歌本质上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及当代商战的综合症。到现在还没有走出阴影。——卢兆玉《读者指南四》

但现代诗在整个诗的浩荡长河中只是一段截流。——卢兆玉〈读者指南五〉
 楼主| 发表于 2025-9-14 1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诗人的诗里,明显地罗列不可能,且最终仍然在抽风时,你可以完全定义为疯言疯语或臆想症。  ——卢兆玉〈给读者的指南〉

清醒的诗语与迷路的疯话,是诗人的两极表达。前者是诗,后者是病。两者不可通约,却时常纠结在一起。诗人,经常和疯子住在同一间病房:有时是诗人探望疯子,有时是疯子等候诗人。——卢兆玉〈读者指南二〉

不是世人不理解诗人,是诗人有时就热衷于装疯卖傻。这其实是不可治愈的时尚病。——卢兆玉〈读者指南三〉

现代诗歌本质上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及当代商战的综合症。到现在还没有走出阴影。——卢兆玉《读者指南四》

但现代诗在整个诗的浩荡长河中只是一段截流。——卢兆玉〈读者指南五〉



解析卢兆玉先生给读者的五则指南中现代诗病理报告。不能把流感当时尚(卢兆玉)。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06: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线上


除了诗人
线上所给予你的只有皮毛
表象
至多只是病理的切片

连冰山的一角你也摸不着
赝品
模仿剪切复制粘贴
刷子……

但始终缺席实物的感受
气味
那镜中的你
还得通过视屏再呈现出来……

虚幻中的虚幻
迷雾中的迷雾
梦里的梦
不是维度只是折叠

千层的饼
夹心、反复的重叠
一根面条
拉扯出的拉面由粗到细

线上的终归只是线下
上传的亿万万分之一
没有更多的丰富
也没有增值——连

一粒面包屑也不能从线上
抠出来
送入我这活人口中的
仍然得叫外卖或者我亲自下厨

重新凑起来锅碗瓢盆交响曲
油盐柴米酱醋茶
拧开水龙头开启燃气灶
自动抽油烟机——食材在热中起火

这时候我突然觉得
在线下
无论怎样简陋的生活
都是一个自主呼吸的大活人……


——卢兆玉   2025-09-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