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观云忘我

“华语诗人访谈”第十期——观云忘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观云忘我在 2004/06/30 07:24am 第 1 次编辑]
* T& W/ R: \- m3 d# B; W+ z, X5 X1 W" x$ ]$ _
回宝剑
" X. u! x7 f& E. _1 v" l: t“兄这一贴具有相当收藏价值。 % y% O$ q$ c7 f* q
我和长河落日(千门柳)两次谈到纸刊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关系,现在纸刊文学界大多对网络文学嗤之以鼻,更有甚者认为网络文学的出现是生产文学垃圾的罪魁祸首,此言过矣是肯定的,但是终究纸刊文学界轻视网络文学的现象是显然的。问题:
: d" D; J+ c) v# `5 A1、你认为纸刊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地位究竟应该怎么看? . j  Y+ f- t* P
2、网络文学发表的随意性(我指的是论坛和把关不是很严的文学网站)会不会将文学拖进沼泽或成为低级趣味的东西?”2 f% ~: F& Z1 m

3 e/ [: v& Q& {/ f1 k( ]先谢七宝兄!1 M6 @! e1 S0 m5 U* q6 B1 }. |- K
当网络文学初起时,传统的纸刊文学(故且用这一说法吧),轻视此是不足为怪的。虽说是新生事物,人人理应扶持之。但在打破一种平衡时,人们更多的做法不是理性的而是情感的。因此纸刊作者轻视网络文学正是一种保住纸刊地位的情感流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将会改观,现在不是有许多纸刊的作者到网上来注册发贴吗?虽然网络文学与纸刊文学的地位在文学界现在还不对等,但终有一天它们会齐头并进的。在这里我之所以不认为有一天它们谁会吃掉谁?是因为我觉得网络文学与纸刊文学的关系实在只是兄与弟的关系。纸刊为兄,网络为弟,他们谁也不吃掉谁,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血亲——文学作者与作品。他们有各自的家庭体系而又相互往来。现在有些网站谋求编辑纸刊或出版书籍与纸刊作者到网上注册发贴正是他们合流的地方。而这样做正是彼此印证对方的明证。当纸刊文学的作者群通过阅读高质量的文本的网络作品时,他们就会改变原先只从网络上阅读作品的杂芜的印象,而同时他们也明白这些作品来源于网络平台。久而久之,网络文学的地位就会在纸刊文学作者群中得到确认。而网络作为一种原发平台更会受到网络文学作者群的自珍自爱,从开始的随意性到渐进的严肃性。(当然新生的随意、杂芜仍会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作品的随发性质是网络平台的永远的属性。)因此两栖的写作群大批量的出现,他们一方面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另一方面择其优秀者投于纸刊,而纸刊文学笑纳之。而届时网络平台仍然是网络平台,文本仍然是文本。彼此对峙而不对立。描述到这儿也许七兄会笑观云理想得愚妄。但是我却自信这是网络文学与纸刊文学最有可能实现的最佳的走向。# O( ]. `9 {9 k* K
现在回答七兄的第二个提问。“网络文学发表的随意性(我指的是论坛和把关不是很严的文学网站)会不会将文学拖进沼泽或成为低级趣味的东西?”有这种表象,但不会形成事实。其一,除非论坛本身有意的纵容,让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在自己的坛子上到处泛滥外,那些低级趣味就形不成气候。这里用个不太恰当的一比,有关“功”不是在众多论坛上封得实实的吗?或许兄会认为这是人为的,这是强制的。但是那些低级趣味的产生不同样是人为的吗?人为的东西用人为的手法去对付那是极其自然的。其二,“任何言论的自由都是一个幌子。不要说一个国家,一个群体,即使一个家庭,其言论也不是绝对自由的。(除了自言自语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这是我在上面给鱼村回复时侃的一节。这样说来文化部门对于论坛的适当约束也是可以默认的。其三,随着论坛的躁动渐趋于理性时,那些杂芜那些低级趣味必将遭到唾弃。从而以更高的形态释放这些趣味。由于“怎样写”的进步,改变了作者的审美趣味,使得低级的成为高级的,泥沼成为艺术。再加上文本与网络平台的合流,我想任何稍有一点良知或认知的网络作者,定会重新确定自己的走向,而不会迷恋于胡来与浮躁之中。相信文学,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就我自己来说,虽然明知主题与题材的重要,但还是不在意写什么,而只追究怎样写?读作品时更喜欢追踪的是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他们底最想表达的内容。
: Y9 h+ Y& X" p# E. O& f回答得不好,还望七宝兄包涵。 2004/6/29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 &nbsp; &nbsp;瀑布客气了。观云只是乱弹琴,最是不得要领。<br> &nbsp; &nbsp;在复完瀑布的贴子后,我又突然想到这几句话:“诗的技巧并不在于技巧本身,而在于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使诗的达意更加酣畅淋漓。使诗意的传达能更加打动读者。”(2004年6月28日) 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浅显的道理,但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进入写作状态时往往是想不起来的。所以我们的写作动机与实际效果总存在一段距离。<br> &nbsp; &nbsp;问好,瀑布!希多交流。<br>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边吹笛:4 Y$ {- z7 D/ z7 O

6 P( K3 K3 ]* j$ [9 M: `' t观云:“诗的技巧并不在于技巧本身,而在于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使诗的达意更加酣畅淋漓。使诗意的传达能更加打动读者。”(2004年6月28日) 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浅显的道理,但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进入写作状态时往往是想不起来的。所以我们的写作动机与实际效果总存在一段距离。
% o$ R: e6 q2 R- b' b
% t6 z3 P5 z4 O; \& U8 x1 |* t6 Z, C <br>*观云此说瀑布也有同感!再谢观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肖今:! j; B+ ^: g2 {" x% }! N4 H* [

5 o5 V  i) l6 x" u/ p9 Z老师,对不起!我现在回家了,上网不太方便,所以有些事没法打理了,还望老师见谅!<br>我现在也想不到什么问题,因为我从没有研究过诗歌,我写诗没有什么目的.它对我来说只是日记的另一种形式.所以至今我还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滋味!<p>请大家继续访问——:)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今,回家,目的,滋味……0 A" p; s1 r0 v$ @1 l, I3 C
肖今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肖今:
$ E' c9 @& H) E) m; m9 t
6 E; ]9 E; K& b1 P* Z老师,休息可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肖今:)( ]7 y! p3 C; u: \* b) W8 o+ o

$ P% X$ h" l4 ^0 X/ ~9 |祝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鸣之:
' i$ A' S6 \' u( k4 N0 s3 d: x8 |0 c0 u- R8 a3 \
观云君,请问:<br>1。如何看待诗歌文字的成就感和社会作用的关系?<br>2。如何看待诗歌文字与其他相邻文艺作品的关系?<br>3。如何看待诗歌文字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的关系?<br>4。如何看待诗歌文字的人文理念与现实的关系?<br>5。如何看待诗歌文字风格发展和大趋势的关系?<br>6。如何看待诗歌文字的网络生存与纸媒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好:
. o( V1 H) q5 L# V* N# Q: ^前面乱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都侃了些什么,现在(刚见到)鸣之一下子抛出了这一串提问,我得好好想想,今晚下班后再复。如主持人以为占用时间太多,可以先放下去。' j& c+ d) `+ h8 P' H: J+ Y) m- O& o" e
这里观云先谢各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6: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鸣之:
, q0 b7 l- ?9 T4 I% {# p3 Q# H- p+ y. i- Z
观云君,抱歉哈。不是在下在最后才提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呀,是这几天我们西桠被人非法侵入,搅的一团糟只顾紧急修复的,没有及时来和兄台讨教。。。还望海涵!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星宝剑:
: k# g  X" O, U) @3 J5 |; ~1 j$ q/ G% U! |
晕死,鸣之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成为一篇大论,哈哈,够忘我折腾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观云忘我在 2004/07/03 09:33pm 第 1 次编辑]7 ~7 Y& p2 S, ^6 c
2 c& a! g9 q' a$ O# P1 [
回在前面:
5 o0 Z8 z+ J8 Y! A) C1、不是鸣之的这些提问乱七八糟,是我自己前面的回复十分随意,近乎乱弹。现在鸣之很有用意地提出这些系统性的问题,无非是想规范一下观云的思路。忘我先行谢过!
2 x# H( {) [: }  _+ U, S2、鸣之提出的是“诗歌文字”呢?还是诗歌文学?我在此愿意当作诗歌文字解,这样也有缩小了范围只论及诗歌与其他的关系。其实所谓的关系,无非是共体与共体的通融与类比,个体在共体内的碰撞与定位,个体与个体的摩擦和粘合。我下面的回答也基于这一思路。   y2 w. x) s7 w, Z0 ?+ Y2 W7 w
3、我的回复立足于汉语诗歌。我的阐述是从中国诗歌的实际出发的。我没有读过任何原文的西方作品,对于西诗的认识大多源于教科书和所读的翻译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1: 诗歌文字的成就感和社会作用的关系4 t3 D. A8 e" q- ]
首先什么是诗歌的成就感呢?一是诗歌的整体社会效应(有强弱之分);一是诗歌作者的个人成就(因人而异,也与阅读时尚有关)。这两者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共存与互为的。诗歌的整体社会效应越强越能促使更多的诗歌作者朝向个人的目标积极地奋斗,不断地崔生大批量的有成就的作者。而大批有成就的诗人的出现无疑会增强诗歌的整体社会效应。
, \( z. ?6 n3 H: c9 T- f; G6 `现在回到提问本身——诗歌的成就感和社会作用的关系。; _/ M/ R# u2 D
这里还有一点必须先行理顺,这就是在思索这一问题时得承认诗歌与社会的个体和共体的关系。如果把诗歌的个性创作扩张到与社会对立或把诗歌创作孤立起来,则这一讨论就毫无意思了。比如现在有相当一批作者认为诗歌创作乃个人之私事,不仅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与社会经济发生发展无关,甚至与他人的生存也无关,对这样的作者怎么好提这一话题呢?
: Q8 y" v! E$ e7 g9 o/ _当诗歌的成就(而不是成就感),比如题材的开拓,主题的突破,传统题材与主题的翻新,新的文体范本的出现,大批优秀作者与作品的涌现等等,这些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效应的话,那是不可思意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主导诗歌创作的思潮违背了诗歌创作的客观规律,有意或者无意地引导诗歌创作脱离社会实践。而上述的那类成就也只是这种诗坛状态下诗歌界自以为是的成就。在这里诗歌界怎么有可能去对社会作用感兴趣呢?他们甚至认为离开社会效应越远越有利于诗歌的安静创作。社会作用又如何谈起呢?- V! b, m" T4 v6 ~% U0 T0 f) Q
只有当诗歌创作的主导思潮重返创作的客观规律,摆正诗歌创作与社会(个体与共体)的关系。其诗歌的成就感和社会作用的关系才变得有可比性。这就是:诗歌创作的社会作用越强烈越能引起社会对诗歌创作动向的关注,越能促使诗歌作者与社会自发的勾通和理解,越能引起社会对诗歌创作主题、题材、甚至文本的规范的兴趣,而当这种规范又不违背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时,通常会形成一个辉煌的诗歌创作时代。
3 ]- b) C- l% C1 T$ J5 G' f只是我不知道这一时代在当今诗歌创作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情况下,在大多数诗歌作者仍然沉浸于诗歌创作是诗人底私家的事时,还有多远。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如何看待诗歌文字与其他相邻文艺作品的关系?
. J1 d( Z5 d7 H& a- v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除了戏剧与影视有集体创作的因素外,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已成为纯粹的个体创作行为,但这不排除他们之间个体与个体的摩擦和粘合。如果我们把诗歌定义为主情的语言艺术(这里不排斥叙事诗乃至诗体小说),小说定义为主叙事的语言艺术(有抒情小说,有情事纠缠不清的意识流作品),那么散文相对于两者而言就是取其两点(抒情、叙事)而又相对冲炎和随意的语言艺术了。戏剧、影视除了剧本之外,更多的得益于导演和演员对于剧本的诠释与表达。所以除了语言艺术之外更是表演艺术,现代影视更兼声光艺术。
0 T' _5 L6 A! T* ]因此,诗歌由于更多地来自瞬间的浓缩的情感抒发,使其与其它相邻的语言艺术距离较远。诗歌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的碰撞,这就成就了它与叙事文学的质的区别。诗歌的主观色彩,唯心意志,情感至上,较其它文体都是强烈而鲜明的。诗歌更能体现创作主体的价值。而这稍加扩张,便会形成诗人的自以为是和与群体的疏远。: i4 q5 V8 K* p* p+ n
现代诗歌众多作者沉迷于内心的自言自语,正是这种特征的夸大与无以复加。当我们的小说散文作者还在谋求与世俗共存共荣的关系时,当我们的影视不断地向商品迈进时,我们的诗歌反行其道,并不是诗歌的高傲而是它的孤僻。请注意,我无意于诗歌向媚俗或政治投诚,而是要诗歌在叙事文本客观陈述的时候,完成诗歌作为主情艺术对于现实的陈言。1 K$ n3 X0 S( Y
诗人应当直接介入生活(诗人自己的生活,当然也是生活),从生存中寻求诗的视点与情感抒发的突破口。而不是满足于对别的文体的阅读,甚至把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觉当着是对生活的直觉,并由此产生对现实的情感判断。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诗歌作者,正是从书本而不是从生活认识生活的。这是我认为的当代诗人最悲哀也最弱智的地方,他们把自己局限在文学或艺术的圈子里,而不知天高地厚。我指出了这一事实的同时也将招来非议。; [0 s6 \" g0 U! ^" j4 P
鸣之,在回答到这里是时,我觉得不是肖今在赶鸭子上架后点燃了一把火,面是我自己点燃了自己。我说出了不该说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妹妹 [该用户已被华语删除]:
+ b$ d5 x+ O. P: I7 j/ J. ~2 f, A( [* w" G/ `; ~
下面引用由鸣之在 2004/06/30 08:52am 发表的内容:<br>观云君,抱歉哈。不是在下在最后才提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呀,是这几天我们西桠被人非法侵入,搅的一团糟只顾紧急修复的,没有及时来和兄台讨教。。。还望海涵!<br>- Z& x( v8 }% L  p* C+ f$ G/ ]
7 T7 U9 J6 j1 P6 q
<p>天~~~还海涵呢,你家老大说你象灵童一样,我现在开始相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妹妹 [该用户已被华语删除] :( G, b6 i1 H1 \" R% P( w. G

: H0 K% J/ G0 D1 `" J/ {/ E观云忘我 &nbsp;头衔: 常务副站长,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回复还过得去。鸣之的问题你也能撑得顺一两个,看来你还是有两下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鸣之在 2004/07/01 12:43pm 第 1 次编辑]
! c( X/ o6 Z0 i4 X9 C, x<br><br>非常赞同观云君的论述,为华语有这样的人才而高兴和振奋。观云君的论述从理论的不同角度详解了诗歌创作的目的、原则、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性及指导思想,更使在下茅塞顿开!建议等全部话题完成后,收集些各路高手的意见再进行技术修改和充实内容,即成为系统性的专述论文,可以在重要刊物发表的。相信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诗歌的创作提供良好的指导意见,并在诗歌创作的迷途上点亮一支方向的灯。观云君也不要太谦虚的,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吾等文学的认识和责任,都来做些误人子弟的引导,总有一天,天下会大乱哈。<p>在下还是要把这些好东东带了回去,放在[他山之石]版块以供学习。期待更多的论述。在此特诚挚邀请观云君光临寒舍进行指导!<p>另外建议华语站长,如果形成体系化的有益讨论,不一定要限制时间的。再说,我们的话题还没有完呢,请给予一些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灵妹妹!
4 b1 w3 O! V4 C8 l$ O2 h' G% {0 L& R. Z, t; M5 A- O6 X
许是以前观云眼拙未曾留意。今日得妹妹垂询真乃观云之幸。若问都做了些什么,除了读书之外,打工近二十七年。说到鸣之的这些提问其实也只是个角度与角色的问题,其要点并不在释疑,而在理顺关系。写作要有新思路,对理性的陈述也应换换语气,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在实践与理论之间寻找答案,变通思维。这只是观云忘我的取巧,而不是有两下子。
0 L# E# @8 o* o! {" d: Q& V  e! x' Y
谢灵妹妹抬举,有空还望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鸣之在 2004/07/01 12:41pm 发表的内容:
  v8 F* t5 Z9 m/ X非常赞同观云君的论述,为华语有这样的人才而高兴和振奋。观云君的论述从理论的不同角度详解了诗歌创作的目的、原则、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性及指导思想,更使在下茅塞顿开!建议等全部话题完成后,收集些各路高手的 ...4 _, S* y% h1 L6 M1 P9 p

4 [* f1 i) j; o9 y4 B0 |; m3 m5 b" u5 F
( y( _! t9 }4 r. t4 r$ d+ u9 @1 J鸣之所言,观云就不敢奢望了。只是在尽己所知所感回复诸位的提问而已。由于上班,回复得不及时或有疏漏,还望勿怪。贴子还是要下的,鸣之感兴趣我们可以在子论坛继续……0 w+ B& m% Z% i8 H% G( [2 ^

7 Y+ P: ~+ o5 E; j. H* ^问好,鸣之:)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7: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林子:2 V0 N0 P; ?& b; k; R& y( X
1 Y7 ?( m6 Z% I% V0 h
观兄对一些问题作答的非常好,思维清晰,用词恰当,林子佩服!林子也有一问:你对目前网络诗歌的现状和发展如何看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