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5|回复: 2

美,你烤过炭火盆吗?——《形象诗美学》书稿[1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1 1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你烤过炭火盆吗?——《形象诗美学》书稿[104]
3e163439x6cc0091b56ce&690.jpg 女诗人白沙在云雾山
(第十三章 新诗赏美<17>// 白沙《成炭》)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冬天了。你烤过炭火盆吗?  
给你说我与炭火盆最亲密的一次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参加中文本科函授期末考试
呵呵,北风凛冽,刮着清雪
逼袭那个中学教室的破乱不堪
手伸不出来不知如何答卷
函授站的老师们临时筹措来几盆炭火
每考场两盆,监考老师成了义务员
每隔几分钟就挪动一回
终于到了我的身边
心里先自就融融的暖
那殷红的炭火会说话似的
说噼啪噼啪孩子们答吧
我在心中乐:孩子?啊哈
——我都不惑有余了
我从未对木炭的原材料发生过兴趣
只知道是树的枝丫烧成的
至于是什么树的,无意于认知
这就比不上土生土长在黔东的
青年女诗人白沙留心,因而知道
有一种炭是木兰花枝烧成的:

  难以相信,它们的前生
  曾是那些鲜活的木兰花枝

  作为活过一回的凭证
  当我们捡起焦糊的一截
  在大地的某处写下“一生”
  那些背向风的花瓣
  已挣脱了枝头的拥抱
  云髻高挽
  去到远方
(白沙《成炭》)


2、

山,我说哦“它们的前生”
这是借用佛家的轮回说
把烧炭的过程喻作一次涅磐了
前生是木兰花枝,今世就是炭了
前生很不错哩——那一树一树的花枝
一春一春的催开了多少花蕾呀?
诗人用“鲜活”来饰
就可以想见一个青春烂漫的人生
正如这木兰花枝似的


3、

是哩!美,看接下来的第二节
一截焦糊的炭,是“活过一回的凭证”
不尽就想,我们迟早也都可以称“活过一回”的
但能留下什么凭证哪?
说“某一处”,就适合了一切的社会人
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才能意义出一个凭证来呢?
这前三行如果是一种设问
那么后边的四行就是回答了。

山,是回答,那也是一种思考一种设计一种体验
“背向风的花瓣”是说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青春年华吧?
“挣脱了枝头的拥抱”,就是离开生己养己的父母及其呵护了
这种“挣脱”很从容
很从容是从“云髻高挽”的象征性描绘呈现出来的
“去到远方”,是指求学及尔后的求职吧?
“远方”是理想的所在
事实上这也正是白沙及更多的知识女性
走过青春历程的简洁描摹和精炼写意吧?

  
4、

美,好诗深层次的审美
需要回过头来回味
回到第一节去,就是要把今世
“鲜活”成木兰花枝一样的人生
因为这样的人生
孕积了“成炭”的条件
可以福祉后世人类呀
领略到这里,事实上
诗人已经很艺术地一面鞭策自己
一面也告诉朋友们
人生价值的高雅追求
不仅要奉献于当世
也还要延及后世哩!
至于用什么来成就
当然是岗位不同而殊途同归


5、

山,读罢小诗,余兴未尽
咱们和她一首如何?

美,那咱就合起来和她吧
我先和第一节:

  窗外所见,一株梧桐树
  满树的枯叶还依恋着今生

山,看来也得往人生上说了
我就承包了第二节吧:
  
我看它瞒不住的心事
  是粗壮的枝丫默默孕育
  一个如煤似的“炭”化过程
  岁岁球花飘雨而落
  恍若青春而一去不返
  轰然脆断
  载入民间

美,好一个“轰然脆断”就炭化了
那咱们这首就叫《化炭》吧
虽然比不上白沙**的原诗
但至少可以给她陪衬呀!
   
**白沙:贵州作协会员,某中学教师,有诗集《玫瑰园》出版。
(91行)
  2010-11-10于文化村
发表于 2010-11-23 14: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特意前来看长诗写作,发现老师很擅长这方面的写作,真是刮目相看,大饱眼福。其实我也很想写长诗,但迫于水平不敢尝试,以后要经常前来学习。好诗真美!欣赏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辽宁老乡多提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