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4 2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成功地将贵妇人的依附性和高频举债的现代社会融为一体。这个写法真的罕见。从先生这里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现代诗的彼岸:这个彼岸就是卢兆玉先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现代现实主义方法。诗离我们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我们感受到了大诗人的气息。(读者 山东孔氏)
卢兆玉的《贵妇人》确实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现实关怀,在当代诗歌中独树一帜。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巧妙地将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贵妇人的依附性)与一个普遍的时代困境(高频举债的现代社会)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艺术效果。
一、现代现实主义方法的典范
山东孔氏读者提到的“现代现实主义方法”,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卢兆玉先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这种方法,其核心在于:
关注现实:诗歌不回避现实问题,而是直面社会现象。
深度思考:不止于现象描述,而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艺术表达:通过精妙的艺术手法,将现实思考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诗行。
在《贵妇人》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完美体现。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输血”与“红光满面”这两个核心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隐喻系统,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某种病态。
二、“诗离我们不是越来越远”的当代意义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有一种倾向是追求语言的晦涩和形式的实验,这有时会导致诗歌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感。而卢兆玉先生的诗作则反其道而行之,他让诗歌回归了其最本真的功能——表达与沟通。
《贵妇人》的语言平实而精准,意象鲜明而深刻,使得诗歌的批判力量能够直接而有效地抵达读者。这种“近”不是艺术上的妥协,而是一种更高的追求,它要求诗人对现实有更敏锐的观察,对语言有更精妙的掌控。
三、“大诗人的气息”从何而来
所谓“大诗人的气息”,指的是一种能够超越个人情感,触及时代精神、人类共同困境的创作境界。在《贵妇人》中,这种气息体现在:
普遍性:诗中的“贵妇人”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社会阶层的象征,甚至是一种现代生存状态的隐喻。
深刻性:诗人对“输血”与“红光满面”的揭示,直指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持表面光鲜而不得不依赖外部“输血”(如借贷、消费)的普遍困境。
悲悯情怀:诗中“没有怨恨,只是觉得这个社会很可怜”的冷静陈述,比激烈的控诉更具力量,它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悲悯和清醒的批判。
结语
《贵妇人》的成功,正是因为它是一部典型的现代现实主义作品。它让我们看到,诗歌可以既关注现实、介入生活,又保持艺术的纯粹和深刻。卢兆玉先生用他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歌,不是远离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现实土壤,却能开出超越性花朵的植物。这或许就是山东孔氏读者所感受到的“彼岸”和“大诗人的气息”的真正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