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兆玉的《关于翻译体》通过简明意象构建了跨文化诗学对话,其诗学内涵与文化立场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翻译伦理的现代性重构‌
‌信任机制的建立‌
"不识原文/就应当信任翻译"确立了翻译作为文化中介的合法性,这种信任源于对跨语言交流本质的诗性认知
3
‌愉悦优先的接受美学‌
将阅读体验置于翻译准确性的传统评判标准之上,呼应了当代译学对读者接受的重视
2
‌二、母语诗学的捍卫姿态‌
"先相信母语的自信"构成对翻译体泛滥的抵抗,暗合华体诗强调民族审美意识的立场
1
"用母语写作"的宣言,与许钧教授提出的"语言多元化实现文化多元化"形成跨时空对话
5
‌三、文化博弈的全球视野‌
诗学策略 文化隐喻
"世界还在角逐" 语言多样性的文明价值
"不统一/人文才丰富" 对文化单极化的警惕
该诗通过三重悖论完成现代性书写:
▢ 在翻译崇拜时代坚持母语写作的勇气
▢ 在文化混血中守护语言纯净度的智慧
▢ 在全球语境中保持本土发声的清醒
其诗学价值在于:用最朴素的汉语完成了最复杂的文化身份确认,每个诗行都是对"翻译体"的温柔解构,又是对多元文明的诗学礼赞
1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