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回放:2019-4-22以来在中诗论坛主题帖及回帖(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3:41
您好;越人的话,楚王子听不懂,译成楚语,就是今天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今天的汉语,是一个大融合,其中就有音译过来的外来词汇,也有意译的。而整体上继承的则是宋元以来的白话,这是和文言的主要区别。而全部的汉语则包括了古今汉语言……所以《越人歌》这一特例,应视为特例吧,还不足鼓励人们去用多音节的外语写作。毕竟语言是一种通用的工具,在一个民族,一定区域内,还应当以普遍的语言为主使用。而现代所谓的“翻译体”的写作,并非是使用另一种语言。
当然,如果夹杂些非汉语也无不可。像郭沫若的早期诗作中就有。但还是受到一些人的批评的。……呵呵,还是不细究的好,否则话就多了……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4:33
今天的汉语,是一个大融合,其中就有音译过来的外来词汇,也有意译的。而整体上继承的则是宋元以来的白话 ...

歌未竟:

您好;单音节字,有不足之处,由其是翻译外语,,,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3:45
您好;是打造,文化大国的,国家计划,,,有据可查,,,略,,
...

是这个啊,恐怕离诗还远……

主要的是诗人与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着的格格不入还在持续,边缘化问题不解决,诗就难以摆脱自朦胧诗之后的困惑及其困境。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4:37
是这个啊,恐怕离诗还远……

主要的是诗人与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着的格格不入还在持续,边缘化问题不解决, ...

歌未竟:

您好;感觉,诗人的宇宙意识,地球意识,世界文化意识,,,,如果上升的更高一些,就可以,立足本土,尽己所能,使诗歌更加,在语言和意境上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我相信,联合国,会成为未来,人类共同的政治经济机构。期待中国,会出现,万国来朝的盛世,,,,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影 发表于 2019-5-5 13:59
诗歌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都赋予时代使命,把生活中的某一面一点高度集中概括,夹带着作者的情感抒发,使其 ...

哈哈,诗歌从来也没有高于生活过,更莫言照亮生活了……

如有,请举例一二。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眼中不掺砂 发表于 2019-4-30 19:15
学习!问好

谢谢,问好!互相学习!请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3:29
您好;比如,您主持的,策划的,资助的,包括影视,广告。与诗有关的所有产业。很多,,, ...

有时时间来大诗界玩玩,下面是我近日刚发的一则同题帖。

【诗舞-同题】   五月  初夏


提示:

1、题目自拟。
2、但标题中必须镶嵌进“五月”或“初夏”或将“五月”和“初夏”同时嵌入标题中。
3、一首诗理应表达新的内容,要有时间的印记,时代的情绪,诗人是跨越时间的人,但他的立足点和出发总是在他身处的当下。没有立足点和出发点的诗都是伪诗。因为伪诗如空穴来风。
4、大诗界是【诗舞-同题】网络的发祥地之一,起于建站之时,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现在。大诗界不仅有诗舞同题的实践还有诗舞同题的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
     a、诗舞同题,重在参与。
          实质:互动-参与群体的亦娱亦乐,诗艺的实践、提高,作品的临屏切磋,诗人的接踵较量。
     b、同题写作必须切题。
          如果跟题目没有一点关系,或风马牛不相及,写得再好也归入不了诗舞同题。
     c、切题下的借题发挥。
          诗的写作原本就是极富想象力的事,一个题目可以是她的题材,也可以是她的主题,甚至是她的引子——如果连引子都不是,那当然和诗舞同题无干。
5、宽泛的标题是为了参与者更自由的发挥,而严格的制题则从内容到形式都设置了框架。诚然在有限有的框架内,而要让作品透而不渗于框架外,其诗质必定具有放射性。
6、本期同题体裁不限,长短不论,更欢迎组队式的诗舞作品。同题是每个参与者对标题的独立写作,诗舞是对同一题目的不同作者的联篇而至……
7、时间2019年5月30。(提示:如以五月为题,则五月内发生的有意义的“事”都可以择其写出诗内。)





这个或许对解决您提及的处理“拟题”与应题写作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4:49
您好;感觉,诗人的宇宙意识,地球意识,世界文化意识,,,,如果上升的更高一些,就可以 ...

良好的愿望!!!


宇宙意识从屈原时代就有了……

写诗,一定是少数人的事;诗的读者也始终是个少数,这两个少数,后第一个少数必须比第二个少数要大得多多。
写诗和读诗,一旦成为大多数,诗就一定不是诗了。但,诗(大范围内)一定要能够通俗。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4-28 09:09
您好;在以前,我们有双音节字,一些字,还是双音节字的残留。有据可查。
...

纳兰容容:

比如:兛,这个字,读音为“qianke”。越人的语言,更为复杂,一个字有多个音节。中国的文化,是华夏文明为主,来源也就是中原地区。何止是语言,服饰、礼仪,都有很大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容容 发表于 2019-5-5 16:16
比如:兛,这个字,读音为“qianke”。越人的语言,更为复杂,一个字有多个音节。中国的文化,是华夏文明 ...

歌未竟:

您好;卌,如念成四十,我想很多人不会写“四十。”要不,先人的发明,岂不浪费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下一代,会不会改变呢?,,,,感谢你的阐述,中国是不是要,重新审识简化字,,,以及文字的,部分复原,,,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5:40
良好的愿望!!!

歌未竟:
您好;事在人为,,,,会好的,诗写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5:27
有时时间来大诗界玩玩,下面是我近日刚发的一则同题帖。

【诗舞-同题】   五月  初夏

歌未竟:

您好;可以有五月和初夏的意境,如果必须还要有相关的词,势必,影响诗者的情绪及想象力,,不妥,,见谅,以够使未提,起步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6:52
您好;卌,如念成四十,我想很多人不会写“四十。”要不,先人的发明,岂不浪费了,,,国人 ...

纳兰容容:

汉字是文化的承载,内涵是源远流长。简化字在今天,更方便使用,但不能为此,完全丢弃它们的来源。不然,古代的文化历史,怎么去研究呢?比如,“牛”这个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和我们现在的人写的,几乎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容容 发表于 2019-5-5 17:30
汉字是文化的承载,内涵是源远流长。简化字在今天,更方便使用,但不能为此,完全丢弃它们的来源。不然, ...

歌未竟:

您好;赞同诗友的说法,我们废除了最后一批简化字。如草字头加个才,念菜。觉得应该废除“义”字。用“義”,文字的简化,是不是,同时简化了人心。以致,见利忘“义”瞎猜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杨杨:

古今中外成一统,是必然。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杨杨:


我总是觉得古诗,外国诗和现代诗没什么区别,因为思想是通的。剩下的就是语言游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容容 发表于 2019-5-5 16:16
比如:兛,这个字,读音为“qianke”。越人的语言,更为复杂,一个字有多个音节。中国的文化,是华夏文明 ...

纳兰容容好:

欢迎你一起参与讨论。

中国汉字中确定存在一些由词而合成的单字。但这些单字的频繁使用,显然不利于现代白话-普及的初衷。包括一些异体字,生、冷字词的使用,我以为也只能是偶然为之的好。

若是提倡用这种双音节的汉字写作,或许会有多一些合成字的出现,但于汉语的由繁至简并无多少益处。

现代汉语词汇之丰,字数之多,最宽泛的视野是可以包括自先秦以来所有的文字和词汇的,甚至不排除新字、新词汇的继续出现……但我们写作的实际用字量,其实是很少很少的,极少有超出一万个汉字的作家或诗人。

诗人的写作,自觉不自觉的有一个自我遣词造句的偏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如果刻意,那就如同引经据典而至掉书袋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杨杨 发表于 2019-5-5 17:56
我总是觉得古诗,外国诗和现代诗没什么区别,因为思想是通的。剩下的就是语言游戏了 ...

但场景不同,环境各异下的书写,其情思及其诠释也不同。


谢谢杨杨杨!!!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8:16
纳兰容容好:

欢迎你一起参与讨论。

纳兰容容:

您好!

多音节字,不是词组成,是一个字,读成多个字。何况,少数字,不能等同整体汉字的繁简。

汉字不只是用来写诗,还有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科研、医学等领域。汉字的发展,也不只是简单的由繁到简。例如: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铭文不到500字,内容抵得上一部尚书。其书法艺术,让现代人为之倾倒。现代的汉语词典,比《说文解字》收集的字数多。有的简化字,即使连笔画,不比繁体字要少。看看繁简字对比表,就知道了。

关于汉字的繁、简,聚讼纷纭,没有定论。以我的知识,没有能力回答。现在用简化字居多,我也是能说出很多的优点。不过,相对于繁体字的千年,简化字还很年轻。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诗人啊需要一双永不折断的筷子
夹食着人间的烟火
酸甜苦辣咸和人生的火候啊——

琴群;

好诗。欣赏。问候诗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