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回放:2019-4-22以来在中诗论坛主题帖及回帖(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4-29 08:44
您好;我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手段,刺激年轻人,让他们参与进来,一分一秒也是好的,,,学校是一个最好的 ...

最好的帮助——是诗人们的诗表现现实的生活,让读者能够从诗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获得审美及其情感之所需——从而喜欢诗、爱诗,一个只以“冥想”为题材的诗界,注定不会受到诗外读者和社会的欢迎,又如何实现诗文化的振兴呢?所以诗文化传播的根本出路还在诗和诗人自身。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4-29 09:15
最好的帮助——是诗人们的诗表现现实的生活,让读者能够从诗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获得审美及其情感之 ...

歌未竟;

您好;诗歌当中,很多具有歌唱性,诗者是否应该通晓音律,做为一种诗的基础,或一部分。自古,无君子不养艺人,您说;诗人可以,成为艺人吗?或是一部分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既有的事实:

诗人,在远古的时代,即是艺人。他们为宫廷之所需,为帝王而歌唱,并伴随在帝王的左右,宋玉是,屈原起先也是,李白还有数年的宫廷之经历……古希腊、古罗马及其中东、西亚的君主们都曾有过对诗人歌手的保护——诗是宫廷的需要,而诗人则是文化的象征符号。
人类现有的史诗,大多数是帝王和英雄史,便是一个证明。甚至欧洲的中世纪,诗人们也得为宫廷或教廷歌唱,乃至于形成彼此的对立……
近代的工业化革命,人实现了很大程度的自由,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诗人的出现。如果惠特曼是野性的,那么这之后的诗人,便是自觉的人文的。人文主义的光辉,正在以人为本,诗人也是人,所以诗人的独立性甚至超过了诗写的意义。
自由之所以成为诗的旗帜,首先是因为诗人们在坚持高举着,一些人为了自由甚至不惜去损害诗。……
现在,诗人成为艺人,就得有人因为喜爱而愿意奖掖诗人……这样的诗人呢当然不可以只有自我。诚然在诗艺的追求上,诗人走自己喜欢的路。
本与末,就看诗人们把什么当本,把什么当末,和怎样的取舍?!!而回归生活,远离颠倒梦想,才是当下也是未来新诗最广大的道路!诗艺术是可以学习和练习的,是可以成熟和提高的,但生活的课程啊永远捉摸不定……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4-29 10:58
这是个既有的事实:

诗人,在远古的时代,即是艺人。他们为宫廷之所需,为帝王而歌唱,并伴随在帝王的左右 ...

歌未竟:

您好;能被更多人,称为经典的,越来越少。和人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应该有关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4-29 10:58
这是个既有的事实:

诗人,在远古的时代,即是艺人。他们为宫廷之所需,为帝王而歌唱,并伴随在帝王的左右 ...

歌未竟:

您好;能被更多人,称为经典的,越来越少。和人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应该有关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趣。

诗人不去激活大众的情感,怎么会有更多的人来喜欢呢?

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及对美的追求是一种大众情怀吧!
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同样是大众情怀吧!
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下子就赢得穷书生们的拥戴!
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哪一个不是既大众又美好的情怀呢?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拜,对改善现实生活的强烈欲望……这些在我们今天的诗歌中,几乎已经失去了明确的题旨,有的只是不着边际的虚无的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自由主义者”式的迷茫的盲目追求——这种追求(极端的)企图否定人类既有的一切美好,你(面对此)又怎能幻想得到很多的人去认可呢?

一个只关心自己而凌迟大众的人,却要大众去拥抱他,你不觉得这是天真得可笑么?当下的诗界自所谓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持续的非非非以来,就已经注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诗及其诗人必为大众的视野所抛弃。
所以在接下来的自娱自乐里,诗人们自己也玩厌了……一些人才想到了诗的出路(当然,这已经是一种觉悟了,更多的诗人仍然沉浸自我的陶醉中),而出路在哪儿呢?
在我们曾经来过的地方——那个广大的包罗万象的生活和现实的广场(到处是出口)而不是诗(私)人的密室。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4-30 16:36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趣。

诗人不去激活大众的情感,怎么会有更多的人来喜欢呢?

歌未竟;

您好;您怎么理解。'无君子不养艺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

您好;我们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媒体体系,诗歌强大,指日可待。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0: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

您好;很钦佩,您对诗歌的论述,真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类似的讨论,中国的诗歌,如何是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4-28 09:09
您好;在以前,我们有双音节字,一些字,还是双音节字的残留。有据可查。
...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基本上是一字一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谓联锦词,是指汉语词的一个特殊的构成形式。包括双声、叠韵。此外还有一种格式即叠字的使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即是一个代表,但这不是联锦词的主要构成,只是单音节词重复。

所以当您提出“如何运用双音节文字”时,我一下子有些个纳闷了。

如何运用联锦词,依我的看法主要的还是依据表达的是否需要,才能恰到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0: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1:22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基本上是一字一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谓联锦词,是指汉语词的一个特殊的 ...

歌未竟:
您好;知道“越人曲”嘛。楚辞的源头,,,心悦君兮君不知,,那是双音节字,翻译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4-30 19:15
您好;您怎么理解。'无君子不养艺人"

这个问题,上面已经略带回复了。

我现在要说的是:
当今有君子吗?
我个人以为当今没有君子,有的只是太多的精英和忙人——他们一要表现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一要追名逐利……哪里还谈得上养艺人呢?

更何况新文化以来更新至朦胧诗以来,诗人的独立性几近成了诗人的共识。这也是一遇上以颂为主题的诗作时,就会受到诗界批评之声的围攻或嗤之以鼻的诗象之一。

所以,若想成为一个诗人就别指望投怀送抱了……当然,若一厢情愿也无不可,毕竟自己的事自己作主。


远握!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3:04
这个问题,上面已经略带回复了。

我现在要说的是:

歌未竟;

您好;一切都会好的,,,有个2035计划,您可以参考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4-30 19:19
您好;我们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媒体体系,诗歌强大,指日可待。

网络不是吗?
网站和自媒体不是吗?
以诗刊为代表的纸媒不是吗?

如果不是,歌未竟诗友能描述一下这个强大的媒体体系的概貌吗?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3:21
网络不是吗?
网站和自媒体不是吗?
以诗刊为代表的纸媒不是吗?

歌未竟:

您好;比如,您主持的,策划的,资助的,包括影视,广告。与诗有关的所有产业。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1:32
您好;知道“越人曲”嘛。楚辞的源头,,,心悦君兮君不知,,那是双音节字,翻译的作品。。{:loveliness ...

哦,我对汉语言上古音的了解很少。一个字的读音演化也不曾有过研习,惭愧了……
至于您所提到的这首《越人歌》有人指为异性或同性的恋歌,有人理解为一种政治的互喻。我想这和双音节字的阐述应当是另一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3:35
哦,我对汉语言上古音的了解很少。一个字的读音演化也不曾有过研习,惭愧了……
至于您所提到的这首《越 ...

歌未竟:

您好;越人的话,楚王子听不懂,译成楚语,就是今天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19-5-5 13:11
您好;一切都会好的,,,有个2035计划,您可以参考一下,,,
...

真不知道“2035”这个能具体到诗歌的计划是个什么样的计划,希望得到您的陈述!!!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5-5 13:43
真不知道“2035”这个能具体到诗歌的计划是个什么样的计划,希望得到您的陈述!!!
...

歌未竟:

您好;是打造,文化大国的,国家计划,,,有据可查,,,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0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9-4-22 08:02
大鹏早上好!

诗在表现生活时,其实首先展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其次是对生活的认知,是自发而自觉的 ...


竹影:

诗歌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都赋予时代使命,把生活中的某一面一点高度集中概括,夹带着作者的情感抒发,使其发光照亮生活,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凡是文艺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不争的定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