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40|回复: 2

[散文]哈海手记(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7 23: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游归来已近月余,一直想写下旅途见闻,然而炎炎夏日,心燥气短,又惰性复燃,笔头生硬,故而久不能书。现权且将旅时之随身所记附上,不求遣词用句之精,形人喻物之当,草草贴出,以释心憾。来日敢为素材,成文当概。

  ●6.20
  今日,酝酿了一个月的哈尔滨·海参崴之旅终于成行。我们一行十人一大早齐刷刷地立在了总公司门口。7时30分,老总过来说:“比开会准时多了,上车,出发!”大家嘻哈着正准备上车,门卫走过来,对其中一位熟人说:“嘿,今儿衣冠楚楚的,当心让俄罗斯小娘们拉住不放呀!”那人到是口快,接口道:“去!一边去!别到处汪汪,小心用链条拴了你!”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机场记)
  
  虽说这是第9次坐飞机了,我依然不能自己地陶醉在这无际的蓝天白云之间。一时间觉得自己竟超脱了燕子,好不迷醉!从机窗望下,朵朵白云洁白如棉,而它们就在脚下!!整个人飘飘然如置仙境。遥望,又觉突然被人投入了茫茫雪原,“满山遍野”银装素裹,雪山千奇百态,“云漫雾浸”,抬望眼,依然天蓝如洗,日光炽烈。忽有突出的云朵,如南海天门,瑶池桃源,云中云,雾中雾,端有仙人居乎?(空中记)

  飞在大连上空时,突然云开一逢,婉延出条形的蓝空,明明就是条刚刚解冻的冰河!河岸虽是白雪皑皑,但近岸的雪隐隐约约融化了,冬去春来--对,就这个感觉。河间是游离的小云,边缘空蒙,那不是未全融化的浮冰吗?还有极小的成群的碎云,那不是洁白的天鹅吗?继续前行,河面起发宽广,只见一只白龟浮在水面,慢悠悠,极逍遥。那是为唐僧驼经的神龟吗?(空中记)

  16:10分,至大连,机票丢。下机休息时费了点周折,上机再寻,原来夹在书中。哈哈~~马大哈一个!

  16:40分,至哈尔滨。一下飞机,就觉出这里比中原温度低出了许多。但不冷。接机的果然是位美丽的小妹,东北味的普通话一套套从她嘴角溜出,一听就是背熟了的台词。她叫张琪,大眼睛,有点黑,她介绍哈市为冰城,辖八区十一县,四季分明,但早晨亮得早,约三点半,晚八点半天黑,气温17-25度,哈为重工业城市,有哈药集团为支柱产业。哈工大全国高校排名13。等等。

  在我们的一切要求下,张导教了我们不少东北话。如:这嘎子那疙瘩——这里那里,贼——特别,说到“贼”,她讲了个故事,说从前一位外地旅客到哈市,问哪儿旅店多并且好,有人热心地告诉他“往这嘎子去,旅店贼少,住那疙瘩,贼多”旅客当然就选择了“贼”少地方,结果白绕了一大圈。我说,那张导可是“贼倩”呀!满车哈哈。

  晚,住市中心龙工大厦,食雨村酸菜,味一般,可惜,损伤了我对那首“咱们那嘎东北人勒”之歌的感觉。夜晚有出门溜达去了,有聚众斗地主,我知来日方长,选择了后者,结果小赢。嘻嘻~~回头洗涮完毕,记之,以期向盈盈汇报。

  我一直想着有机会到能东北一趟,今日如愿,心情一直是激动的。来前听人说此处很冷,特意备了加厚的袜子。现在看到满街裙衣飘飘,我知道,如今只能背着这厚袜子玩了。这里的夏天,给我的感觉唯一不同于中原的是:风是凉的。(20日晚,被窝记)

  ●6-21
  早6:00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裸脚奔到窗前。满以为3点多就天亮的哈市的人民,会因光线原因睡不着,而早早地跑到大街上,可是,隔窗望街,车少人稀,几无喧哗。看来这样的日象并未影响咱们东北人的休息。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早三点做梦最多,记得也最清。而东北人,这么一整,不是天天在做白日梦吗!!

  习惯开窗透气,却惊异地发现窗居然是三层的!这样的设计不难理解:冬天保暖,夏天隔热,并且隔音效果良好,睡到三点乱不醒。不足的是通风效果差,但别担心,也许是凉气也忙着钻屋里来暖和吧,这里的空气还算清新。

  同事在睡,想起自己的“呼噜”一定让这哥们吃了苦头,就轻手轻脚地打开电视,音量放在最小,想看看有无天气预报。然而入眼的竟是动画片,这可是我特爱的东东。

  动画说的是王献之向爸爸王王羲之学习书法的事。开始只让练“一”横,没完没了,献问何故?羲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来自以为写得不错,贪玩。一次朋友来唤,出时“鹅”字最后一点未写,三点而去。后取来送母,母曰:“我儿学字三千个,只有一点像羲之”,原来那一点让羲之补上了。乃不敢自大,虚心练墨18缸,终与其父齐名。看完动画,给我感觉最好的到是羲妻,如此了解丈夫,三千字中寻得一点,其爱心之甚可见一斑,偶若得此良妻,成不了书圣,儿子总可以成了。

  早餐吃到东北黑米粥,黄瓜蘡,极香,味淡而生浓。
  饭后和张总上街小溜,人已增多,十之七八为女同胞,均匆匆忙忙,想是赶着上班。不知男人干什么去了,难道在家做主妇?笑问张总,张总说这儿就是怪,昨晚大街问路,当地人竟皆不知东南西北。我不信,问数人,竟全部不知南北。其中有人回答说“我们这儿只分前后左右”,可笑忹称“东北”了。后来问了导游才知,原来这里几乎没有正东正西街道楼房,难怪人家说不清楚了。

  ●圣·索非亚教堂

  9:00分,“哈一日游”开始了,贼倩的张导今天更贼了,穿了一身雪白的连衣裙,举个小旗子,活生生一个参加学生运动的小领导模样,然而,第一站竟把们领到了老毛子的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

  这个俄国人侵略中国的铁的见证,如今依然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导游说此教堂专门选中了哈尔滨的龙脉而建,压住龙脉,就破了哈的风水。嘿嘿,老毛子还懂得咱们的国粹啊?其实,他们不就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文化吗,中国人总爱自欺欺人,好找些安生的理由。

  这里人管纯俄罗斯人叫老毛子,有一半俄罗斯血统的叫二毛子,四分之一的叫三毛子。这样称谓他们,我挺喜欢的,真是毛贼--哈哈,偶也自欺欺人一次,过过嘴瘾。

  这是个典型的欧式建筑。导游介绍说圣·索非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俄随军教堂。它的上面是个巨大的“洋葱头”绿帽子。帽顶上有一个雪花状十字架,十字下有一斜杆,据说这样更有利于上天堂。现在,这杆杆是鸽子息脚的好地方。主体为红砖结构,到也巍峨壮美。教堂前有一绿地,鲜花盘种了一周,鸽子四处翩飞,让广场看上去显得非常详和。

  加斜杆的十字架是东正教的标志。东正教是是基督教的分支,是俄罗斯人的普遍信仰。它与基督教的区别是:基督教只敬奉圣主(上帝),而东正教敬奉圣父、圣灵和圣子三位一体的上帝,并相信天堂、地狱和末日审判。

  ●太阳岛冰灯

  太阳岛,因歌曲闻名于世。它位于松花江北岸。因盛产鳊花鱼而名(当地人称鳊花音同“太阳”)。素有“不到太阳岛,就等于没到哈尔滨”之说,也有“天鹅顶上的珍珠”之称(“哈尔滨”为女真语“天鹅”之意),由此可见太阳岛之美了。

  这里的主要特点是只一个“绿”字,间有小湖,湖上有木桥,九曲婉转,亭桥相映,可惜的是,荷花。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岛内的冰灯馆。这是一个大型冷冻室,室内温度-15,冰气凌人。穿上薄薄的鸭绒袄,别人直冻得打颤,我没有,我被里面栩栩如生的国粹吸引了。
 
  这些冰雕绝对是艺术精品!到现在我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这一奇观。它们是由松花江的原水原冰精雕细刻而成,线条交叉,雕痕清晰,在光线反射下,尤显玲珑剔透,斑斓绚丽。特别是那冰桥,人扶冰栏可通过,但一定要小心,你可能摔到下面的冰河里!你见过七彩的发光的滑梯吗,这里有!坐上去整个人不由得躺下,因为滑起来太快了。还有那些人物雕刻,栩栩如生。这些“冰式建筑”,远看近视,都让人如置一个神秘国度。用手摸摸,凉彻心底,上面寒气聚而不散,真怀疑在此呆久了,修炼成什么“冰魂大法”也不定。

  没有人不佩服这些作品的精工细作,若是我,雕是十年八载,也难成一角。赶忙频频留影,以求永记。并拉了一个东北女孩,圈了皮帽裘巾,自觉成了雪山飞狐中的胡嘎嘎啦。

  ●东北虎林园
  下午到了太阳岛毗邻的东北虎林园。我们被安排在专门的车子里。用导游的话说,这不叫观虎,而叫虎观人----我们关在笼子里。东北虎就在外面“虎视耽耽”地看样你!

  单说印象最深的。在园内一个湖中,一只老虎慢慢地靠近水中的三只黑黑的小小的可爱极了小鸭子,每个人的心都悬起来。别担心,老虎怎么会有鸭子游得快呢,它屡屡扑空, 恼羞成怒,看我们笑它,直冲我们的车奔过来,骄捷异常,速度惊人!一车惊叫(包括导游),司机开车就跑……(不知是什么时候记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2: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其实,在当时拿本子记录下这些,本意就是想将来有空把这次旅行写下来,但是,当我把它们整理好后,突然发现,其实保持原样也“很不错”,我这人本身懒得可以,将就着就发了,见笑!
发表于 2009-7-1 2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王芥的勤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