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我们去诗现场吧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形象诗美学》书稿[12]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你知道电影电视视频为什么
普遍了人们的喜欢
请不要小沈阳似的“为什么呢?”
其实,就因为“现场感”
是的!山,哪里现场了
哪里就潜在着我亲临的容颜
毕竟人们都时空在具体之中
且喜欢具体的和谐可感
事实上,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
一直以来
古今中外
未曾对我怠慢
现实到诗里
我就伴随着诗径直走到人们中间
人们也就现场了一样
一颦一笑
一言一动
都真切眼前
美,那我们就去诗现场吧
我要到那儿认真感受
你吸引人的魅力
你新闻性的新鲜
2、
好的!山,跟定你的步履
任凭今天到哪里
哈哈!两只喜鹊叫喳喳相迎
冬青花浓郁扑鼻
建筑都错落在山上
这个地方我熟悉
你看那位坐在窗明几净里的人
不就是诗现场的黔中客吗
他屏前鼠标键盘地
正把五月的第二期文字编辑
一种适意
悄然他年轻的眉宇
其中套红的“职工文学”
坐在四版右下角默契
啊哈,我看见了!美
两首小诗是整版的唯一
传统手法
都是现实主义
这是山城子近期与诗的亲密
正题为《小女孩笑盈盈地坐在轮椅上》
外一首是《大地》
前者是考虑“5·12”周年将至
后者是闲散中拾到的意趣
关注着人与时事
又着眼社会基础的整体
写的时候
应当想到了诗圣
工部若亲至2009年的5月
面对这些实际
肯定不会游离
3、
山,那我们就深入进去吧
这个小女孩用坚强描绘了伟大
去年央视播出的时候
多少人屏前为之泪洒
是的,山城子在自家屏前
正是洒泪之后
升华了情感
只是那时诗帖太多
没被注意到
今年加了个“去年”字样
依然新鲜
那么,咱俩立刻从头至尾
体会一遍。
——好的!
“去年,我叫不出她的名字
她才长出几叶岁月的鲜嫩
镜头上见她坐着很新的轮椅
被人推上一个集会的台面
下肢被截断在废墟的部位
肯定还在一阵阵钻心地疼痛
她却笑盈盈地面对观众
花一样开放灾后的坚强与乐观
“英雄的概念对她来说
还不知道应当怎样注释
她只知道为了更多人的生还
当时她必须坦然面对锯断
锯吧!叔叔!我不怕痛
还有许多同学在里边……
小女孩笑盈盈地坐在轮椅上
额上细汗昭示一次精神的涅槃”
山,这里从屏前收看的现场
直接进入了灾后集会的现场
又加入了救灾抢险时的现场
其间的“钻心疼痛”
与“笑盈盈”的比衬
最让人掀动衷肠
是的!美,这就是现场感
但语言也关键
古老的赋法
不能《木兰辞》一样同于从前
“几叶岁月的鲜嫩”
比直接说少年增强了美感
“下肢被截断在废墟的部位”
是很别致的简练
至于“坚强与乐观”可以开放
是因喻体前置了条件
说“细汗昭示”
是把主观搭载于细腻的客观
4、
山,那么《大地》的现场感
是否弱些
不!只能说单纯一些
它的二三四七行都是直接的描写
却占了全诗的一半
请看:
“朦胧之际,单纯廓清了整个内部
此时我迈着轻盈复习乡间小路
自由地放逐感觉到足底
亲近蒲公英亲近纯朴坚实的大地
多么让人放心…静静地承载万物
除了晨露的晶莹,几无所取
雀鸟从四面八方震颤它们的喉弦
由衷着谁深深的赞许”
山,这“迈着轻盈复习”
还有“放逐感觉”
及“由衷着谁”
又是赋法悄悄地生长着新的容颜
是的!美,只有这样变异语言
你才会飞出字里行间
在读者面前红颜顾盼
但这一首小诗突出的不是现场感
而是象征意义的若隐若现
现实在“静静地承载万物”
是对劳动人民的由衷热情的礼赞
巧在借景生情
而景来的又极其自然
山,其实那天你复习散步的时候
我就紧紧贴在你的身边
否则哪里会产生《大地》
又这样快地进入了版面
哈哈!美,都是因为
与你
结下了不解之缘
5、
山,记得你好像评过一首获奖的诗
那诗的题目叫作《后审判》
是的!那是典型的新闻性作品
极具现实主义批判的震撼
那是诗人祁鸿升的作品
是一首痛楚而悲美的新诗典范
那新闻的故事性极强
用我的笨嘴给你复述一遍:
三歹徒刀逼女司机欲下车强暴
只站起来一个敢于制止的瘦弱
瘦弱很快被打倒
全车人怯懦不敢出声儿
促成山野里半个小时的兽性狂笑
狂笑挟司机姑娘回来
姑娘推那个瘦弱下车
瘦弱不动,竟被全车的强壮拉推而下
仍下他一人在山野荒郊
姑娘从容发动车子
直把一车人开下高高的悬崖
如一个臭鸡蛋稀哩哗啦碎掉…
就是这样。美,我记得诗人
第三十四行是这样写道:
“但我们看到了原本没有勇气呼吸的乘客
同心协力
将这辆车上唯一的良心
赶下车去”
山城子说:
潜台词是这些人们
已经向车上的“恶势力”投降了,
甘愿当“走狗”了。
不由就想到中国这辆车开到1931年时,
不就上来了关东军么?
瘦弱的张学良站起来,
却被谁拦住了,
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开到1937年时,
汪津卫们不就投降了吗?
劣根性由来已久了。
这可以叫做历史的根源么?
山城子说:
历史已经历史了。
那么,现实是怎么回事呢?
现实的商品社会拉大了收入的差距,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横流,
诱发了人的动物性的生长,
于是黑社会现象产生了,
零零碎碎的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了,
中巴车上三个歹徒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
剥削的存在,
并未消失的剥削阶级人生观的
核心——个人主义,
又有了生长的社会条件,
于是潜移默化在人们的心中,
加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际上的滞后,
所谓的“明则保身”的意识
就促成了这种普遍的麻木,
于是就有了多数人向少数“恶势力”
特定场合下的俯首帖耳了。
就有了“歹徒们笑了,乘客们笑了”。
不是么?
全诗52行,山城子称之曰:
“古乐府诗中崭新出来了现代乐府诗”
当然是强调了现实主义精神
离开现实——美,你说
诗还会有生命力么?
(200行)
2009-5-25于黔中文化村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