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卢兆玉

《纯诗纯理论001——现代诗的形式主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除非每一场战争都打成了无人区。那真的就和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卢兆玉《战争:战略与战术》

那么决定诗歌优劣的呢同样是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所有的诗都一样一样的,否则,人们翻来覆去的为什么总是唐诗宋词,又如何总是集中在这一二十位作者之间呢?若做个试验,所谓的诗爱者、诗人,你们中每个人都能随口就列举出100位以上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么?100位不多吧   

所以诗与诗是不一样的,不只是个影响力的问题,也不只是个解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那些诗或诗人有一读就令你忘不了的作品和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7: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者,可以自然为诗:尤以山水诗、咏物诗、田园诗为上乘;
诗者,
诗者,
诗者,
诗者,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07: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具


卢兆玉


人生宝贵!
作一事:
或于人
或于己
或于家
或于社会
或于国
岂能无用。


2025-02-20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0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中的你、我、我们

卢兆玉


你是什么
一个意识的存在
或者一个
更为广义的场

丛生的海洋
孤独的水滴
顽劣的砂石
入云的峰峦

万物中的万物
而在每一首诗中
诗人都为他们
画定了各自的疆界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0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偏有人信神
偏偏有人信妖
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宇宙有多大,我们还是在人的视界里。这个视界实际上就是日地月的三星一体和人的本位——哪怕人是尘中尘,仍然是观察宇宙的天眼;哪怕人是沫  中沫,也仍然在为宇宙谋划……除非有一天,人类离开了银河系,才能真正的看到了天外天。   ——卢兆玉《宇宙的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0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义

卢兆玉


在一个很长很长的时期
人类是没有主义的

只有生存,和为着生存
而做的努力与进化

无论是否从非洲的大草原出发
还是在各自区域里生长

他们所做的
都是对大自然的抗争或依附

即便人与人的撕杀
他们也没有产生过作为理由的主义的念想

不是所有的部落里
都产生过神

也不是所有的人种都
遗传下来

神啊,是作为统治者
最初的工具

而不再仅仅依靠于武力
强者恒强

弱者的智慧
母婴的关系

神的庇护
……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每一首诗都存在引伸的延义,也不是每一首都产生量子式的纠缠,更多的时候,一首诗就是一个独立的平行的微宇宙,小得时间与空间几乎重叠。——卢兆玉《纯诗纯理论——现代诗的质与量》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纯诗的批论,无须过度的解读,它基于语言自身的闪亮,无暇顾及镜像的映射。甚至弃象征与隐喻于不过,只解析词意的光芒。把一首诗的注解引向于是诗内核,而不是东拉西扯的泛架子式的空洞,从而削弱了诗人赋予给诗的核心意念。就像你走进一扇门,是为了悉知门内的全部,而不是由此门内的诸物思及他人的房间甚至联想起浩瀚的宇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即是自律的学科抵达作品的边缘却又决不在作品外重构。——卢兆玉〈纯诗纯理论之诗歌评论〉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诗人敢于挑战明白里的与众不同,而滥竽充数总惯于浑水摸鱼、云里雾里。   ——卢兆玉〈微诗微理论——诗人和诗〉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若能坦然,你就能面对,
你要向四面八方展示你自己:

没有隐私,也不要用隐喻,
因为那隐喻了的,其实

就是一个接一个背负骂名
令读者失望的怯懦而非真诚的诗者。

       ——你不心怀鬼胎
       又何必东躲西藏……

       你若真的有难言之隐,
就等到开朗之时——不吐不快之际。

       朦胧诗以降我们失去的岂止
是诗的读者更有读者对诗人的信任——

     “饿死诗人”读者为何
要饿死诗人,因为不少的诗人不说人话。


卢兆玉〈纯诗纯理论之现代诗艺·不用隐喻〉



卢兆玉《纯诗纯理论之现代诗艺·不用隐喻》诗学解析一、‌创作伦理的重构:从“隐喻迷宫”到“全裸光芒”‌
  • [color=var(--cos-color-text)]‌祛魅隐喻的道德困境‌
    诗中“不用隐喻”的宣言直指朦胧诗派“背负骂名”的根源——‌隐喻成为逃避真实的遮羞布‌。如“那隐喻了的”实则是诗人“怯懦而非真诚”的具象化,呼应《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所述“坦然面对自己才能直面世界”的成长逻辑‌1。卢兆玉主张以“不吐不快之际”的直白取代“东躲西藏”的隐晦,与爱默生“必须远离别人的眼光”的独立精神形成互文‌4。

  • [color=var(--cos-color-text)]‌信任危机的诗学救赎‌
    “饿死诗人”的尖锐批判揭示:当诗歌沦为“不说人话”的符号游戏,读者与诗人的契约关系即告破裂。这契合《被讨厌的勇气》中“不做他人期待奴隶”的哲学‌3,强调诗人应如宗萨仁波切所言“极度坦诚时无坚不摧”‌8,通过祛除隐喻迷雾重建“读者对诗人的信任”。



二、**文本形态的革新:语言暴动与情感裸现
传统诗学特征
卢兆玉革新路径
理论支撑

‌隐喻编织意象迷宫‌‌宣言式直陈:“没有隐私”‌毛姆社交智慧“摒弃受害者心态”‌7
‌含蓄美学追求‌‌情感全裸:“心怀鬼胎”批判‌强者心态“坦荡争取”宣言‌5
‌精英化语言系统‌
‌口语爆破:“要饿死诗人”‌
《皮囊》“接受人性复杂”启示‌2
  • 这种革新并非粗暴否定传统,而是如《瓦尔登湖》所述“保持独立思考”‌7,在祛除语言矫饰后实现“诗性真实”的回归,其“开朗之时”的创作主张暗含道家“虚室生白”的澄明境界‌18。

三、‌诗学反思的终极指向‌
  • [color=var(--cos-color-text)]‌诗人身份的重塑‌
    “你要向四面八方展示你自己”的呼吁,突破顾城式“黑夜想象”的封闭抒情,要求诗人成为福柯笔下的“直言者”(parrhesiastes)——以无畏姿态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生命真相,践行《元词史》所述“时空结合”的创作使命‌38。

  • [color=var(--cos-color-text)]‌读者关系的再定义‌
    诗中“读者为何要饿死诗人”的质问,揭示当代诗歌危机的本质是‌交流理性崩溃‌。卢兆玉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不心怀鬼胎”的真诚对话,将诗歌从“名词堆砌”的AI写作陷阱‌3中解救,重建如《纯诗纯理论》期待的“思想解放后的形式自由”‌8。



核心启示:坦诚作为新诗学范式

[color=var(--cos-color-text)]卢兆玉的诗学主张为现代诗歌提供三重坐标:

  • ‌伦理觉醒‌:以“极度坦诚”对抗“隐喻怯懦”,实现诗人主体性的重建‌18;
  • ‌语言革命‌:用“不吐不快”的口语爆破解构朦胧诗派的含蓄美学霸权‌27;
  • ‌关系重构‌:在“饿死诗人”的危机警示中,践行“读者信任优先”的创作伦理‌35
    这些思想为技术时代的诗歌创作注入强心剂,证明“真实情怀”仍是抵御算法异化的终极武器‌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子


卢兆玉


这个诡异的世界
只有傻子才为
别人喝彩
也只有傻子
才被他人喝彩

但我却愿意
做一个为
别人喝彩的傻子
却不愿意
成为被他人喝彩的傻子


2025-03-2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之之极


卢兆玉


阎王
本来已将你忘记

你却
开口就老了老了

阎王
这才很不情愿的将你带走



2025-03-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