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57|回复: 14

山城子诗创作随笔系列(1-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城子诗创作随笔系列(1-10)

1、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9st6.html

2、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9st9.html

3、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9sta.html

4、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9stc.html

5、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9ste.html

6、《山城子习诗随感录》[1] ——就从今天的《驻足》开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chca.html

7、《山城子习诗随感录》[2]——从《某种保鲜》到《某种远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chcf.html

8、《山城子习诗随感录》[3]——把“新颖、新奇”请到自己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chhq.html

9、《山城子习诗随感录》[4]——接触一回博弈的炼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chu5.html

10、《山城子习诗随感录》[5] ——星子的双语诗观调查有益东西方文化交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726470100chua.html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发表于 2009-9-6 04: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一)



“和煦的阳吻”诗社的同学们:你们好!



山城子知道你们明天就放假了。但这样的非私信件,什么时间读到也还有信息本身的功能存在的。所以今天写了,可以改天到网吧去发。

通过一个月来的网上交流,你们给了我许多感动。让我看到了中国诗界的后继有人,看到了中国新诗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间代、70后、80后之后,90后不可阻遏地必然挺立于中国21世纪的诗坛,而妩媚多姿,而窈窕绽放,而惊艳于世。这样就给了一个迟暮的诗爱者以极大的欣慰与寄托。



你们正在出发,像奔赴一个诱惑的游览区去徜徉花季人生,甚至没来得及悉心准备,就跟着导游(你们的指导老师女夫子)上路了。但这也无妨,可以边走边准备更充分的底蕴和丰沛。

前人的积累告诉我们,诗文的行世,除了“天才”之外,后天可得力于三:一是知识的广博积淀,二是生活的丰厚积累,三是勤奋。我是靠着勤奋,才从青年时代缓慢而又曲折地行进到现在这样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样子的。你们虽积淀尚薄,积累还浅,但勤奋是很具备的了。有了勤奋,就不怕不能广泛涉猎,不怕不能深察生活。所以我说“边走边准备”还是很可行的。

勤奋不仅要多练笔,尤其要多练思,亦即多研究。不要听见“研究”就误以为是专家学者的法宝,这个实在是人人的法宝。人生在世,毕生的事情就是生存与发展。而为了生存的更好,发展得更顺,就要对日常的面临之事,事事研究,时时研究。这当然包括了诗爱者对诗的研究,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研究一样天经地义。

研究的方法也简单,用术语说就是“分析与综合”。打个比方说分析就是把整体一件件地拆开来看,就像把汽车拆开来看发动机,看传动轴,看轮子,看车厢,看他们各部分之间的巧妙连接;而综合就是把拆开来的一件件再组合起来,看它的整体性能与功能。

举个例子说,一首诗就是一个整体,分析就是一行行、一节节地解读,看他们是如何地起兴(启)、过度(承)、展开(转)、落笔(合),且在“启承转合”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哪些技巧;然后再综合,亦即整体地看它构成的意境(主题内容)和意蕴(思想感情)。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也就是分析又综合的欣赏中,能够有益我们提高诗艺的是手法与技巧,是诗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及这些个技巧来建构意境、隐藏意蕴的奥妙。这奥妙、这技巧、这手法一如电脑的软件,具有工具性,他们可以用,我们也可以用。他们用于他们的视野与诗思的个性之中,我们用于我们的视野与诗思个性之中,这就天然地避免了模仿。



我想说千万不要模仿。模仿是个性风格形成的杀手。诚然,我不否认学习绘画艺术过程中的临摹的作用,但那作用依然是让学习者体会基本手法,进而获得基本手法的相当于工具性的运笔能力,而绝非照抄的。习画者获得了各种基本手法的运笔能力,而服务于个人的视野与神思,就会形成个人的画艺风格。

目前,你们接触我的作品多些。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的这些东西,根子是传统,不过在行文的过程中渗透了些拓新修辞的功夫,使句子简约干净、含蓄活泼罢了;而我反映的主题内容基本是个人的所历、所见、所闻的社会现实生活,不过是有意糅进了些个人的思想情感或意趣罢了。我的意思是说:千万千万不要局限于我。你们可以从传统出发,但目标是要走出传统,来创造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目标高远,就不可急于求成。毕竟理想来自于现实,却又远远高于现实,必须的奋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本人非常看重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是时时刻刻陪伴我们的精神慰籍,才是可以潇洒人生的实实在在的雅伴儿。



今天就交流这些吧,改时再续。

真诚地与同学们共勉,并祝假期愉快!



——你们的编外成员山城子2008年7月11日下午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9-6 04: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二)



遥远地问候“和煦的阳吻”诗社的同学们!



暑期,北方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清晨到青纱帐挟持的乡间小路趟一脚的露水了。间或草丛中蹦出两只蚂蚱来,跟草叶一样的颜色,碧绿碧绿的。那时它们修长的翅膀粘了露水还不想飞,比身体还长的大腿儿,高高地拱成两个A字,弹跳起来很轻松。请不要捉它们,捉在手里把玩,就侵害了它们的虫身自由。关键是享受晨光凉润润的舒爽,使脚步亲吻着大地,流畅绰约地走出风景来。



“风景”就是一首诗呀!“脚步亲吻着大地”就是诗歌赖以产生并行走的现实社会生活。这是无需多说的了。

今天想说的是“流畅绰约”行走的风韵,就是诗歌赖以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或者简称为“诗语”。谁要是叫成“诗雨”也通。那样,一首诗歌就是一场阵雨。小雨霏霏婉约迷蒙,大雨如注豪迈大气。不论大雨小雨,从灵感的天空落下来,都流畅而明白。

我是喜欢“流畅明白”的诗歌语言的,而厌恶“艰涩难懂”。“明白”不是问题,只要不将句子写成没有谜格的谜语,且诚心让人一看就懂。需要注意的是“流畅”。

翻着波浪的小河叮咚,那就是“流畅”的本义吧?如果谁把波浪切开个剖面,无疑就是起伏连绵如山的线条,那就是“流畅”的所在。



语言流畅的传统是古典诗词格律。格律是一种保证语言流畅的硬性规定,用“平平仄仄仄平平”等来制约着诗文本的行走。当代新诗,挣脱其羁绊形成自由体。但我认为体以“自由”本身就蕴含了“流畅”的。可以想呀,不流不畅之身,还自由什么呢?所以新诗尽管自由,也还是应当流畅起来才更为自由。

格律的“平仄”,如果用现代汉语拼音来注释,其实就是“四声”:

一声阴平、二声阳平==(古代的)平;

三声上声、四声去声==(古代的)仄。

事实上遵循平仄也好,注意四声的协调变化也好,无非是收到一个“抑扬顿挫”的朗诵效果。而“抑扬顿挫”实际上也图解了四声。亦即:

{抑==阴平、扬==阳平}==平;

{顿==上声、挫==去声}==仄。

汉语拼音的四声我们很熟悉,抑扬顿挫我们也很熟悉,这样语言的流畅也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只要在诗文本的行进中,始终保持平或仄两三个音节(至多四个)的连续,就要变换。这样不断交替的变换,就自然形成了抑扬顿挫,形成了节奏感,形成了音乐性。音乐性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古今中外的诗界一直推崇着。这是因为一首诗如果消失了音乐美,至少也弱了诗的整体审美功能。



啊哈!说完了“流畅”。那么,什么是诗歌语言的“绰约”呢?

应当说那是诗歌的风韵所在。一如舞台上的模特表演,起伏的猫步行走是流畅,而眉宇间闪烁出的气质与情怀,肢体间流荡出的灵动和默契,就是风韵了。

比喻只可神会,不可言传。一定要化成语言传达,那么也可以用个等式来说明:

绰约==语言的{简约而精彩+明丽而含蓄+朴实而灵动}

追求这样的绰约风韵,不在用口语还是书面语,抑或是半文半白,就像不论是操东北方言还是闽南话,抑或京腔,都一样地可以庄重可以诙谐一样,都可以实现“简约而精彩+明丽而含蓄+朴实而灵动”的。那么什么样的语言现象可以图解这绰约风韵呢?我们不妨举出几个例子来看看:



例1、“木头常常咆哮着推搡雨季滚滚而来”(周承强《营区变得一条河流》)。这个句子简约在把“雨季来临的时候,洪水暴涨”省敛为“雨季”,精彩灵动在把拟人了的动作“推搡”直接衔接在“雨季”上。这是一种创新了的修辞方法。

例2、“幸好  它滴落在一首诗里/ 带着芳香/ 鲜明的鹅黄”(利子《果汁》)。该句的简约在于把“它滴落在我刚刚写好的一首诗的纸页上”省略为“滴落在一首诗里”,精彩在以实接虚,明丽在“芳香”、“鹅黄”这样色彩鲜丽的词汇的运用,含蓄在“芳香”、“鹅黄”的寓意里(暗指倾注在诗里真挚的美丽的情感)。

例3、“蘑菇撑着伞  寻找浪漫/ 一头撞进了小姑娘的竹篮”(穆桂荣《灰色的梦》)。这个句子灵动在以拟人手法写来,以及“浪漫”一词的名词化效果;精彩在于不说小姑娘采蘑菇,却说蘑菇“一头撞进”,且“一头撞进了小姑娘的竹篮”、“ 蘑菇撑着伞”这样的口语入诗朴实又活泼。

恕不多举,能够体会出诗歌语言绰约风韵的意味来,也就有所得了。



请同学们写诗一定要重视语言,乃至珍视语言。毕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毕竟诗文本需要流畅绰约的行走,就像你们摆动着裙袂赤脚轻盈地走在夏风拂过的溪畔草地上,如我看见了你们从红晕里透出的渐趋成熟的窈窕与蕴涵。



遥祝大家暑期快乐无边!流畅绰约而行!



——你们一个老龄的朋友山城子2008年7月12日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9-6 04: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三)



问好“和煦的阳吻”诗社的同学们!



遥想你们愉快的暑期生活开始了。回到了家,见到了父母,相逢了儿时的伙伴,一定很开心吧?

知道你们上网困难,这些信件肯定会迟到。那也没关系——正值盛夏,茶水凉了也解渴。问题是我传达的一些意思,如果真的能帮你们消暑解热,则真是我的欣慰了。

第一封信主要交流了如何研究具体的一首诗,并通过研究来提高自身;第二封信说的是如何驾驭诗歌的语言。这是第三封信,想说说我对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意象的理解。



究竟是哪一位专家学者最先提出“意象”这个概念,我尚不知。我接触到这个词,是上网之后的事情。开始有些模糊的认识,仿佛那就是朦胧在雾中影影绰绰的仙山楼阁吧?一角伸出来的飞檐,一枝横穿过来的古松,看不分明的一座六角亭等等,就都是。

如果上网去查,可能查到不同的定义。但,就别查了,查出来也都学术得很,都是一派学问高深莫测的模样,生怕你立刻明白了,就抢了他们饭碗似的。既然意象在诗中,还是到诗中去体会为好。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一句俗语,一直深刻我心,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好在诗歌不是虎穴,我们入进去抓些意象出来,掰开来看看不就知道咋回事了吗?



我觉得进入别人的诗歌,不如进入自己的诗歌更能历历在目。所以现在就与同学们进入你们见过的一首,就是贴在博客上——2006年我发表在《情诗》季刊秋之卷上的《花季旧事》。我们先把诗文本输入进来:



我知道她擦了雪花膏

芬芳的想法躲在眉梢眼角

课堂上谁也不好吱声

只有肘与肘的对话悄悄



班里暗传我们俩的故事

说是座位排的恰好

她不说那话,我更不说

心里不好割舍比较



我被挤在墙头两面顾盼

一边是家乡的打碗碗花

一边是城里的红桃

无论如何断了一根肠子



伤疤,常在后来的雨天

疼痛……



14行分四节。

第一节4行由“芬芳的想法”与“肘与肘的对话”两个意象构成;

第二节4行由“暗传故事”与“不说那话”两个意象构成;

第三节由“挤在墙头”、“打碗碗花”、“红桃”与“断了一根肠子”四个意象构成;

第四节2行是个“伤疤”意象。

全诗共有9个意象综合完成题旨。



现在我们随意抽出两个意象来单独看看,它到底为什么可以叫成了“意象”呢?

“我知道她擦了雪花膏/ 芬芳的想法躲在眉梢眼角”

——这是第一个意象。第一句是叙述,第二句是虚实结合的描写。两句透出“她”欣喜于对同桌的吸引。这就是“意”,而这个“意”是含蓄在“擦雪花膏”和“躲在眉梢眼角”的“象”里的。那么,这个含了“意”的“象”,可不就是“意象”了吗?

“课堂上谁也不好吱声/ 只有肘与肘的对话悄悄”

——这是第二个意象。第一句是叙述,第二句是描写。两句含蓄了“我”与“她” 的亲密相爱之“意”,而这个“意”是含在了碰肘传情这个“象”里的呀!所以不就可以称之为“意象”了吗?



我们阅读和欣赏诗歌作品,实际上就是透过象,去发现意。当意被发现,就是读懂了象,读懂了句子。一般说成功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如果读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没有美可言了。所以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意,要含蓄得恰到好处,浅一寸可能失之直露,深一寸可能陷入艰涩,那都不能算作好诗。

我们懂得了意象,事实上更有利于我们创作活动的自觉性,就是自觉地所谓“用意象说话”,亦即把所要表达的意,尽可能都含蓄在、朦胧在、抑或模糊在事物的现象中、景象中、情境中,来构成意象,切忌直说。



今天就说这些吧。祝同学们今后用意象说话!



你们的一个快乐的交流者山城子2008-7-14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9-6 04: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四)



“和煦的阳吻”诗社的同学们,暑期快乐!



山城子在上封信里,与你们交流了对意象的体会,用意在“用意象说话”。但具体怎样说,其实还没谈及。就像我们一起参观了一个房间,获得了印象,但如何按着我们自己的意志来布置,来使用,乃至重新设计各种功能的发挥,还没有个要领。

今天黔中的天气很风凉,很高兴铺开稿纸继续和你们交流,焦点就集中在“建构意象的策略”上吧!或者叫成“含蓄策略”也行。因为含蓄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用含蓄的各种手段或方法,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含而蓄之到具体的景象、形影、情境当中去,意之象,也就被建构出来了。



那么,“含蓄的各种手段或方法”毕竟有哪些呢?这具体到诗歌创作中,怕是不能像手上只有五个指头那样固定,因为它会伴随着不同诗人的不同创新,而层出不穷的。我现在只能说说我常用的也见别人常用的几种手法。



首先是喻法(或称隐喻)。

从修辞格上来说,主要就是暗喻与借喻格地运用。比如“芬芳的想法躲在眼角眉梢”(《花季旧事》),芬芳的气味是美的,很美的想法,不直接用“美”,而借用“芬芳”来喻。这就是喻法的语言形态了。

其次是拟法。

其实就是比拟修辞格的运用。比拟可分为拟人与拟物两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想法”属于人的意识,它是不会“躲”的。说它“躲在眼角眉梢”,就是人格化了。

所以用这个例子说明,是想顺便提及:喻、拟两法往往并用,或者交替使用。这种情形,我常常在评文中说成诗文本的“喻拟行走”。

再次是张法。

具体操作是利用夸张修辞格或选用有张力的词语来表达思想感情。例如“无论如何断了一根肠子”(同上)。这句虽然不新,不过是“断肠”或“肠断”的铺张,但肠子毕竟没断,说“断了”就是夸张,就是张法的运用。

所谓张力,就是这个词语可以引起读者的深入联想,或者产生合情合理的多义效果。例如“说是座位排的恰好”(同上),“恰好”一词就具有深入联想的效果。因为具有暗示作用,可以让读者想及在本班同学看来,诗中的“我”与“她”,即或不排在一桌,也是天然的一对儿。“芬芳的想法躲在眼角眉梢”中的“躲”,则既有暗藏(悄悄地爱慕)的含义,也有(眼光相碰时含羞)而躲闪的含义。所以这“恰好”、这“躲”,都是张法的具体运用。



第四是赋法。

就是“兴、比、赋”的“赋”,就是叙述,用到诗里可分为直叙与诗性叙述。这是谁都不能离开的常用方法。“我知道她擦了雪花膏”(同上),这是直叙;“课堂上谁也不好吱声”(同上),这也是直叙。“一边是家乡的打碗碗花/ 一边是城市里的红桃”(同上),这是与喻法及排偶格相结合的叙述,因为有了排偶与比喻,就比较诗性了,是为诗性的叙述。



第五是描法。

就是描写。描写是文字直接作用人的感官,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效果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的感官效果,显著地区别于叙述。说“芬芳的想法躲在眼角眉梢”(同上),这个句子不仅仅“喻拟行走”,同时也是描法的并行。因为“芬芳”具有嗅觉的效果,而“躲在眼角眉梢”如特写镜头一样地具有视觉效果。“只有肘与肘的对话悄悄”(同上)的视觉效果也很明显,是描法与拟法的结合。



如果按着赋法与描法这样的表达方式分类类推,还可以有议论法、说明法、抒情法。“伤疤  常在后来的雨天/ 疼痛……”(同上),此句渗透了比较强烈的情感,应属于抒情法;“她不说那话  我更不说”(同上),此句是交待,自然应当归属说明法;“心里不好割舍比较”(同上)是表明观点的句子,当然属于议论法了。

如果按着喻、拟、张法这种以修辞为主要表达特点的分类类推,也还可以有代法(借代格)、典法(用典格)、排法(排比与排偶)、通感法、对偶法、顶针、复沓、回环、双关、移就、拈连、易彩法等等80多个修辞格近10种的词类活用的修辞手段,都可以把诗人思想感情含蓄到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的对象(写作素材)中去,从而完成系列意象的建构。



明白了以上这些道理,剩下的就是亲笔实践了。



祝同学们迷上意象,迷上建构意象的这些“含蓄策略”,写出更好更美的诗作来!



——你们心里普通的朋友山城子2008-7-15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9-6 04: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和煦的阳吻”的非私信件(五)



亲切地问候“和煦的阳吻”诗社的同学们!



上封信说了“含蓄策略”问题,亦即如何具体地建构意象,从而使我们的诗文本用意象行走,临了还让你们赋诸实践。但绝不是让你们背上五种表达方式、80余种修辞手段、近10种词类活用的方法的沉重行囊出发,那就违背了诗歌创作的临场规律。

诗歌创作的临场规律,是灵感的爆发,是审美情绪的持续高涨,是思想情感的急于表达,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里的词语反映。这个时刻,或这一瞬间,诗人激情滚滚,天然裹挟着推搡着谙熟于心的语言,夺唇而出,顺笔而下,哪里有暇顾及什么表达方式与什么修辞格与词类活用啊?正是这样的呀!我写《花季旧事》的时候,只是一心要把浮现出来的当年与同桌同学的微妙不可言传的情感接触,如实地情动于衷地用文字复制出来。并没有考虑用什么手法建构意象,何况当时还没有接触“意象”这个诗歌理论的用语;同时也没有考虑要用什么修辞格的问题,何况那时我对修辞格的认识还限于中学课本上介绍的十几种,不过也就懂个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眼目前的这些。

即或现在我已经研究了意象,且很细致地研究了修辞格的发展现状与词类活用的类别,但灵感来时,这些就统统不见了。情景确实如此的!



那么,灵感来时的“统统不见”,而走后所留下的分行文字,又何以见了“喻拟行走”,或者诗性的叙述呢?个中的奥妙,也如魔术一样,一经点破就呵呵“这么回事呀!”是的!下面我就点破它吧。



原来五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起始于我们的呀呀学语中,已经天然地深植于我们的表达能力中了,何须再去想它?

至于包括词类活用在内的积极修辞方法,不过是人们在表情达意时,一种几近本能的欲望使然。这个欲望就是要把心中的意思表达得更好更美,形成诗就是如何更诗性罢了。

看看,这是何等简单的事情呀!

对于后者,我们当然可以展开来说一下:事实上所谓修辞,它的功能就是能让、能保证我们的语言表达得——

明白、流畅、韵味、波澜起来,

简约、精炼、准确、干净起来,

含蓄、朦胧、模糊、陌生起来,

生动、活泼、新颖、形象起来,

机智、幽默、诙谐、趣味起来,

美彩、漂亮、明朗、灵动起来,

深邃、厚重、扩张、蕴籍起来。

哈哈!我一口气请出28个双音合成词来描摹汉语修辞的作用、功能与效果。这是很确实的。但当我们具体处于语言的“夺唇而出,顺笔而下”的那一刻,也是从来不去用心想有28种的功效要求的,而只是“一吐为快”罢了。只是在“一吐为快”的进行中,模糊着更好更美更诗性的理智罢了。而这“三更”的理智实现,只能依靠创新,创新的语言、创新的手法、创新的意象。唯创新才是诗歌的生命所在。



明白了以上这些情形,还是有很大益处的。一则写诗不再处于盲目的状态,二则写完之后自己可以根据这些知识作些必要的调整,三则主观模糊着的“更好更美更诗性的理智”,将更加理智,从而走出个人的创新之路。



最后,祝同学们都走出个人的创新之路来!



——你们的学诗同路人山城子2008-7-16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09-9-6 04: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习诗随感录》[1] ——就从今天的《驻足》开始

文/ 山城子



小序:

山城子到网上学习现代诗始于03年冬,而真正认真起来是06年的5月8日。这天看到北京大卫树发表在《北美枫》上的《花瓣诗:轻轻,轻轻,拍着我的江南入睡(十四行)——献给我永远的花瓣公主及爱人》,美得令我感动,于是就随笔记下了学习的体会。至今还感谢大卫树,是他的诗精品开启了我的真正的关于诗歌创作的学习。15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学习已经有了98+58+17==173(篇)的纪录。这是《山城子阅诗随笔》、《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徜徉爱苑——山城子品情诗》三个系列。一系列已经冻结,二系列未至小寒,三系列才是暮春。现在萌芽四系列,动因在网上诗友的留言,说还应当写点创作谈和随感。我想“创作谈”那是作家诗人们的事,我一个诗爱者与名分太远,至于“随感”还是可以勉强的吧。恰今天没事填充我的“诗歌体日记”,填出一个《驻足》来,于是这个行程就开始了。



关键词1 :写诗==想说什么意思 + 怎样说得好听。



我一直想说诗歌如何植入生活土壤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已经在我的《聊诗》中接触到了,比如“源”的问题。但那是随笔的样式。我想换成诗的样式来说。但一直没有碰到“好听”的切入点。



事情往往可遇不可期。每天晚餐后都与老伴散步夕阳黄昏。最近黔中的天气几乎日日有雨,田坝的几条路线只好休眠,被启用的是进厂的宽阔笔直的水泥路。

路两旁有树,其中近厂大门的一段,全是30年前栽植的阔叶白杨,排开足有500米的样子。徜徉之下仰视,躯干直指苍天,边缘的阔叶就贴在了薄云上。我每每驻足,用手掌拍一拍它们的粗糙,坚硬撞得我掌心生疼发麻,总觉得这里深藏着诗意。我想,它们这样的排列本身,不就是一章壮观大气的诗篇吗?低眉到根部,周围的水泥方砖,早经拱起或塌陷,是根须深扎的遗露。诗不也应当这样生长么?



其实,天天早健身晚散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那末这一块土壤也是可以生长出什么树来的呀!事实上也一直在生长。今天就生长出一株《驻足》来。现复制如下:



悠闲黄昏

不经意就通感了一些收获

驻足一排大杨树



谁的巨笔写得这样粗壮有力

阔叶举到天上

不时掠过翅翼

不可动摇的表皮

词语坚硬

隐喻一层层历史与现实的阅历



不必寻根究底

人行路水泥方砖已经凸凸凹凹

是秘密  也不是秘密

蒋氏终究不是著名诗人

怀想润芝沉郁大气马蹄声碎

源自深植的底气



哦哦!一排大杨树

就这样发表在我的审美天空

一株株无法窜动位序



来自生活,诗就有了底气。光有底气是不行的,还须有“好听”的传达。好听的乐曲是由乐句构成的,好听的“意思”是由意象组织的。

“黄昏”、“收获”、“一排大杨树”是第1节诗的意象,它们以暗示和暗喻的方式,共同组织起诗的起兴。

“巨笔”、“阔叶”、“翅翼”、“词语”、“阅历”是第2节的意象,以树喻诗,以飞鸟喻读者,以树皮喻语言,以“阅历”喻诗旨。是为从大自然的现象起势。

“水泥方砖”的“凸凸凹凹”、“秘密”、“蒋氏”、“润芝”、“底气”系列意象,则组织了第3节诗的意境,高势走入了诗的宗旨。

“一排大杨树”、“审美天空”、“位序”三个意象落笔,定论作者的一种诗观。



关键词2 :生命植根大地土壤 // 革命植根人民群众 // 诗命植根社会生活。



从“意思”上说《驻足》这首诗,可以绕过起兴直抵第2节。第二节的“意思”在于“生命植根大地土壤”。或说:不是“万物生长靠太阳”么?那也没错,但光合作用毕竟是后来的事。一粒种子埋入土壤,黑洞洞的不也发芽么?关键是土壤里有物质的营养与水分,有生命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只有根植土壤,才会茁壮一排大杨树,茁壮满坝的稻谷,茁壮森林草原,或碧秀一棵小草,艳丽一朵小花,清香一丛艾蒿。——这是大自然启示我们的呀!



第3节诗从自然跳向了社会。“意思”是“革命植根人民群众”。中国革命无论如何都轰轰烈烈的写进了历史。不管当初国民党是如何强大,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躲到台湾已经流水落花成马英九的模样了。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才缔造了一个逐步强大起来的中国。这不需多言,我们要的是社会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一节诗,是高度概括作者有关诗歌创作的一个意思:就是“诗命植根社会生活”。诗,说到底是一种意识,一种社会意识,一种社会的语言意识。因此它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特别不能离开社会的主流生活。主流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反映人民群众才是一切艺术形式的主体构成,才是中国现代诗题材的构成、内容的构成,乃至形式的构成。



走出《驻足》说一点题外的意思——我并不反对以个人精神为题材为内容乃至形式的诗创作。我看诗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诗人”,另一种是“自我诗人”,具体到个人不排除有两栖者。以个人精神为题材为内容乃至形式创作诗的人,就是“自我诗人”。他们花费时间在自我精神的家园里自欣自赏,总比那些花费时间去腐败堕落以身试法沦丧道德的没了人性的东西好百倍千倍哩!所以主张是主张,不反对是不反对,两者都有理性的思考。

2007-9-6
发表于 2009-9-6 04: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习诗随感录》[2] ——从《某种保鲜》到《某种远去》

文/ 山城子



这个标题表明我今天修改诗歌的过程。只有天才不修改自己的作品。我可能是个地才,所以我得修改。

原诗是《某种保鲜》,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要忘记夫妻之间在漫长的坎坷崎岖中永保爱情青春的欣慰之情,以励自己更好地走好夕阳黄昏。

原诗记在我2007-9-1的电脑日记里。复制如下:



《某种保鲜》



某种保鲜常常翻动夜晚

圆月高高守着青纱帐

如红娘会意的微笑

看走在深夜的一对恋人回家

准确说是妈妈的家

还不是咱的家

看的什么电影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夜风很甜



某种保鲜常常散步黄昏

不再是辽西杨柳堤岸

而是黔中田坝之间

稻子扬花幽静点染一片蛙声

视线牵引话语浅淡

天色暗了下来

心里依然明亮着现在过去

坎坷的路渐去渐远



某种保鲜的露珠是泪珠

那时不肯落咬着牙关

两双手支撑一个点

相依苦涩惨淡的一年又一年

荒芜被开垦成园子

播种汗水天天

日子曾是怎样泥泞着生存

终于迎来干爽的岸



某种保鲜

某种保鲜

千万不要删除当初的设置

如何能腐败最宝贵的财产

(未时记)



隔天贴到我常走的几家诗网。昨夜浏览回帖,得了一些宝贵意见。其中“酷我”的值月总版星子说《某种保鲜》这个标题并不新鲜。这我没想到,原以为新鲜的呢。新鲜就是别人没有用过,或者即使没人用过这样的标题,但这样的比喻已经被人用在了诗的文本当中,自然就不新鲜了。既然她这样说,我想我还是改了吧!再就是“华语”超版清泓的意见。他的意思我理解是后面直露的结束,仿佛一下子什么就被挡住了,不如换虚词使诗意开阔辽远起来。两位都是华界知名诗人,先前我分别学习过他们的作品,是视为我的网上习诗老师的。老师的批评,我怎么能不重视呢?于是今天我就有了事情做。

老伴曾经做过几年裁缝,最不情愿给人改衣服。她说改一件衣服比做一件衣服费事得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改诗何尝不是呢?因为这要突破一些原有的设计,打补丁的地方最好不显眼。难哩!事情正是这样。但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总算憋了出来。请看:



★★某种远去



某种远去常常点击夜晚

圆月高高

守着青纱帐

守着红娘一样的可意

守着深夜一对恋人回家

是妈妈的家

什么电影已经不在意

在意夜风很甜



某种远去常常散步黄昏

不是辽西杨柳堤岸

是黔中田坝之间

稻子扬花扬出一片蛙声

视线牵引话语浅淡

天色暗了下来

心里依然明亮现在过去

颠沛流离缠绵



某种远去泪珠如露

咬着牙关不肯落地

两人支撑一个巢

苦涩惨淡年复一年

荒芜喘息成一块绿色

汗水播种天天

日子泥泞着生存

执着屏蔽了无声的呼喊



远去…远去…

…不肯远去

岁月太多的欣然与怅然



标题我想了足足有半个点,终于也寻觅不到切意的新鲜。于是求其次,不新鲜也要准确才好。“远去”比“保鲜”要准确,因为四十余年的日子毕竟是一天天地远去了。“保鲜”仅是片面的强调“不能忘记”。这个意思的保留,我在修改中就托付给“不肯远去”了。

那末,如何实现清泓的意见呢?我知道那是个高标准,凭我的诗力是难以企及的。但我必须努力接近。就先把那个“直露”的结束“终于迎来干爽的岸”抹掉。抹掉后想如何模糊一下让其止而不住呢?还得回到经历的日子上去。与日子斗争,与生存斗争,我们两人领着三个孩子经历的煎熬是同代人所未曾有的,但感情未曾有过丝毫的波动。这在第二节末尾增添的一句“颠沛流离缠绵”可以概括。承接这个意思的理性词语就是“执着”。正是执着压倒了一切生计的考验。这样就组成了“执着屏蔽了一切无声的呼喊”。

末节依标题的修改而修改,并注意到了尽可能的余留空间。或许不够理想,但比起原诗末节的说尽,应当是好多了。



谢谢星子!谢谢清泓!谢谢更多的关心我的习作的网上诗友们。

2007-9-7
发表于 2009-9-6 04: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习诗随感录》[3] ——把“新颖、新奇”请到自己家



学习别人的诗,感到他哪里新颖、新奇,就借鉴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来,这是拓宽风格、提高诗艺的良策之一。

我特别注重的是句子的新颖和手法的新奇。欲请回家来用,就要认识它,认识句子何以新颖,认识手法何以新奇。注意:不认识到“何以”的程度,你是请它不来的;只有“何以”了,它们才乐于前来做客,甚而至于成为你的诗家庭成员。



句子新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位著名诗人阿吾和周承强。两位给我寄来的诗集,我不知翻阅多少遍了,其中的美句都被我加了***点的。周承强的新颖句子在于对修辞格的拓展和创新。为此我称他的诗集《宁静时刻》为“新语言造型艺术的圣殿”(见网帖《山城子阅诗随笔》第7辑)。阿吾句子的新颖在于借代辞格的旁扩,是传统中不曾有的种概念代替属概念的修辞方法。我称他的诗“是一帜革新诗歌语言,因而也革新了诗歌样式的旗帜。”(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0])。两人的“新颖”,不时就到我的习作中来,帮我点亮一两个句子。



手法新奇当然还是阿吾。由于用语概念的人为放大,致使意象模糊,又由于摒弃修饰,就模糊成一种客观的叙述。所以我想称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为“模糊叙事”的手法。利用这种手法,前不久我也练习过几首,贴到网上其中的篇什也不乏诗友们的鼓励。例如下面这首

《从观至眺》:



建筑物的硬腰带上

有一个圆柱形物体

从观至眺



一米之外是桂树

以远是槐的冠

以远是楼的半个脸

以远是不规则的山巅曲线

以远是远天

以远是光年……



此时的物体

忘却了还是不是圆柱形

傻傻地问

观到了什么?

眺到了什么?

无法逃离……



有铃声传来

圆柱体移到建筑里去了



这首诗是今年5月得的,当时要罗嗦得多,今天用它来说明问题,觉得胡子拉查,就收拾一回,干净干净。那是下午第一节课前几分钟,我站到二楼向南依次移远目光,初夏的景色很美,但厌烦近一年的机械教育打工,未免孤寂情绪的申延,茫然之际觉得有些诗意,却又“欲辨已忘然”。那几天我一直翻着阿吾的诗集,我就移来其法,把“忘然”的东西找了回来,就成为这种“模糊叙事”的样子了。



一周前又在网上遭遇另一种新奇,是轻若芷水的组诗《得鲁依》。她在《汉诗》论坛贴出当日,就引起激烈的争论。我是第三天看到的,学习研究之后,觉得是很新颖的诗歌精品。所以写得这样好,是诗人采用了我还未曾见的一种新奇手法。我为其总结为“模糊象征”的手法(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57])。于是有意实践这种手法。

“有意”那天,刚好是9月1日。这个日子在共和国,一直以来是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先前我是要欣然走进学校的。今年却不能了,那个地方正从我的现实里一步步走远。

我是35岁改行从教的,直到退休又返聘又被喊到私立帮忙。30年的教学生涯感慨良多。可欣喜的是我在红湖学校执教的28年里,一直是随心所欲的不按常规教学,以致创立了学生“自学互教”的反传统的教学法,完全实现了单科的素质教育方式。对教育教教学的研究,让我有200余篇教育教学文论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这个数字是绝大多数的特级教师也未曾达到的。同时于10年和7年前就写出了两部素质教育专著,却无从出版(出版的那些都是商业操作的合集,未见有产生于实践的专著)。再看看中国的教育现实,已经被商品冲击成什么样子了?插着“素质教育”的旗子,干着蹂躏禁锢学生的应试勾当。个人力量的单薄和气馁,致使我从03年冬开始迷恋网诗了,不再去想教育的事,多少该总结的东西都成了烂尾楼,摆在我心的街景里,不屑一顾了。

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日子,我想抒发一下。又不想明说,于是就借助轻若芷水新奇的“得鲁依”的“模糊象征”来一首。这就有了《那个位置》。移帖如下:



外面一直下着雨

那个位置就一直被天气淋着

那个位置上站的人很多

虽然不挤  声音有时枯燥甚至烦躁

那个位置本应是个好位置



那个位置也可以好听出另一种声音

雀鸟窜枝觅食  蜂蝶停花采蜜

那时太阳也会给我露一下面

让我单独地欣慰花圃林园

这样的时候可惜普遍不了



那个位置被人尊重又被人鄙视

那个位置上的人机敏又迟钝

那个位置至今摆放的也还不是位置

那个位置被洪水冲得七扭八歪

那个位置一直被政府打捞



尽管如是我还是爱着那个位置

爱着那个位置又远离了那个位置

远离了那个位置还惦记那个位置

特别是阴沉沉雨蒙蒙的今天

那个位置曾一直释放我的光辉



讲台是一个位置,反过来位置太多就不一定是讲台,于是就模糊了。网上读者谁知你写的什么位置呢?这时,对我来说,那个位置就象征着我站立了30年的讲台了。这就是“模糊象征”的手法。具体行文也不能直白,只能打哑语般的比划。

第一句写实起兴,第二句虚写教育界氛围。

第二节写我的孤单的教学革新。

第三节写教育的地位与遭遇和教师素质的参差,以及政府对教育不很到位的领导。

末节写个人之于教育的心情。

帖子已经贴出一周的时间,查了一下回帖,很高兴地看到至少有七、八位诗人的首肯。其中有著名诗人蔡利华先生,他在“酷我北美枫”网说这是我写的最好的一首诗,因此还给以加精的鼓励。又有福建的著名诗人马兆印,他在“诗歌蓝本”网留言说“这首写的好”。两三年来,他常看我的帖子,这样说还是第一次。还有著名诗人清泓,他在“华语”网留言说看了三遍,意思没挑出什么来,无哲跟帖意思清泓挑不出我也……反正是认可的了。



注意多借鉴别人,把别人的“新颖”“新奇”请到自己的家里来,只有好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提高技艺水平,还可以丰富手法与风格。

2007-9-8
发表于 2009-9-6 0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一回博弈的炼字

——《山城子习诗随感录》[4]

文/ 山城子



上周学习解读美籍华人博弈先生的两首小诗(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1]),贴帖于《北美枫》网,有幸接触一回博弈先生的炼字精神,这在当今华语诗坛泥沙俱下垃圾成堆的情形之下,实在令我感叹和惊慕。



这是由小诗《尘世》中的一个字引起的。这个字镶嵌在第5行“眼瞳里绰注的惊红翠绿”。我在文章的初稿中说:

“细捏每一个汉字琢磨,若是将‘翠绿’易为‘柔绿’,那个活脱出来的‘惊’字就不孤单了。先生若将来结集出版,我看还是宁‘柔’勿‘翠’的好。”

——我以为我的建议是万无一失了。因为“惊”与“柔”匹配,都能活脱出人的情态,进而浓化诗的情境,而“翠”字只能显示颜色,没有情的揉入。但我错了,博弈先生留帖提出了当初用“翠”的理由:

“惊红翠绿, 為了平平仄仄故(陰平陽仄的, 圖像上我看平字像個男人,仄字像女人,陰陽調和吧), 隔對酒红发,绿胡茬。欲保留平仄,容再思何字換翠。”

——先生的最后一句,宽释了我。看来我的建议没有全错,先生已经考虑“換翠”了。换什么字呢?他寻我亦觅,他先贴出帖来:

“即思, 驚紅翠綠, 你說的有道理, ‘驚’字孤单了, 改‘驚紅詫綠’ 如何?

驚酒押聲, 詫茬亦押聲, 驚對詫, 紅對綠, 詞性也合。”

——从这可以看出博弈先生炼字的标准是极高的,既要考虑同行文字的平仄,又要考虑上下行对应字的押声。这在现代诗中极其罕见,押韵大多不讲了,还押什么声呢?然而先生要押。这样的炼字精神使我震撼,也立刻让我认真起来。我于前夜也有所思,也首先想到了“姹”字,但觉得“惊诧”两字义同,不能区分现场情态的男女差异,所以又想到“畅”字,回帖供先生参考。先生很快跟帖说:

"驚紅暢綠"妙, 驚暢有對比空間, 好, 就"驚紅暢綠!" 句接也比其它更順乎文法. 若它日真要集詩, 必將此文收錄. 評的好, 改的妙.

——又令我叹服的是博弈先生为人的平易和虚怀若谷,竟欣然接受了一个网交不久的普通读者的提议。



博弈先生为诗的炼字精神还表现在精心配字成词上。例证还是这行“眼瞳里绰注的惊红翠绿”的诗。就是第四、五两字“绰注”。我的初稿文章跳过了这个妙而又妙的用词,因为我弄不懂“绰”字在这里的含义,又懒于网查资料姑息自己的不求甚解。或许先生灵犀在心,未点亦通,就在帖中给我说明:

“這首小詩, 我比較高興的是找到‘绰注’ 二字(琴声自下而上为绰,自上而下为注), 又绰起(立起,竖起), 注字, 本义:灌入,注入. 當其時, 音樂與動作具有吧?”

——说“找到”,我理解是没有先例的新词天成。真是妙而又妙呀!“音樂與動作”何其和谐生动于天地呀!这样的美词饰于“惊红畅绿”,便直抵“當其時”心情神态的惊喜与畅快了。可谓文美字精,情确意达了。这样的精神鼓涨着我,不忍我文章的缺漏,于是复帖商量修补事宜,先生欣然同意,我既在页面上针线了一回,算作定稿了吧!



这样的交流令我非常的珍惜。珍惜到行动中来,今后为诗,必以博弈先生为榜样洗词炼字,且要注意声的抑扬顿挫,至少不可四、五字连平或连仄,行文中设法能有“找到”的快乐,语境中亦能有张力到双关甚而多关的惊艳。否则,以何颜面对待“心动为行列文学而高雅的语言艺术”呢(非引用,却也未达“找到”)?

2007-9-17



附:博弈先生《尘世》



野餐

毯着蓝天,床着黄土地

扬起的酒红发,闹着我的绿胡茬

轻轻地把你压着,搂着

眼瞳里绰注的惊红畅绿

突然

你的小撒野



一把火

自下方烧上来



(原载《北美枫》第三期)



附:诗原帖的跟帖:



博弈 写到 wrote:

艾唷, 這怎麼好意思, 謝謝啦. 沒逃過您的法眼, 有機會找你菸酒去. 非馬要罵人的.



這首小詩, 我比較高興的是找到"绰注" 二字(琴声自下而上为绰,自上而下为注), 又绰起(立起,竖起), 注字, 本义:灌入,注入. 當其時, 音樂與動作具有吧? 惊红翠绿, 為了平平仄仄故(陰平陽仄的, 圖像上我看平字像個男人,仄字像女人,陰陽調和吧), 隔對酒红发,绿胡茬. 欲保留平仄,容再思何字換翠.



山城子:

——学问家何时有机会,不妨光临寒舍,农家烧的苞谷酒还是很香的!

——先生将古韵移植新诗难能哩!我是从词性的对称提出建议的,没想到背后站立着调呢!

——“注”字我晓得,“绰”字我不知有“琴声自下而上”之义,因此解读时就跳过了。——不期被主人给抓住了!哈哈!长知识了!

-------------------------------------------------------------------------------

白水 Moonlight 写到 wrote:

悄悄在一旁读. 看来我得改变自己对古韵细到炼字, 对新诗旷仅炼篇诗歌准则. 看来新诗也要惜字如金啊

“看来新诗也要惜字如金啊“——我很受教育呢!



博弈:

山城先學厚愛, 學問上, 其實我就是個好奇的頑童,

不是什麼家. 您的《山城子阅诗随笔》, 纯文学启蒙歌谣《文学史歌》

才是宏篇巨著, 可成一家, 我也暇時常讀, 個人覺得, 這兩著作甚值我輩學習.

還有對老伴的愛, 在物慾橫流的今時, 更值年輕人細嚼. 典型不必在夙昔, 現在就有!



博弈:

即思, 驚紅翠綠, 你說的有道理, '驚' 字孤单了, 改 驚紅詫綠 如何?

驚酒押聲, 詫茬亦押聲, 驚對詫, 紅對綠, 詞性也合.



山城子:

博弈 写到 wrote:

山城先學厚愛, 學問上, 其實我就是個好奇的頑童,

不是什麼家. 您的《山城子阅诗随笔》, 纯文学启蒙歌谣《文学史歌》

才是宏篇巨著, 可成一家, 我也暇時常讀, 個人覺得, 這兩著作甚值我輩學習.

還有對老伴的愛, 在物慾橫流的今時, 更值年輕人細嚼. 典型不必在夙昔, 現在就有!



——谢谢先生如是说。“典型”与“家”不敢承当,惟“爱”之于老伴实在!



博弈 写到 wrote:

即思, 驚紅翠綠, 你說的有道理, '驚' 字孤单了, 改 驚紅詫綠 如何?

驚酒押聲, 詫茬亦押聲, 驚對詫, 紅對綠, 詞性也合.



山城子:

昨天夜里下网想到两个字,其一正是“姹”,对得很正,但于诗境考虑,两字也许不该同义。又想到“畅”,声韵合,词性合,意境亦当合吧?仅供先生参考。

——遥握!

-

博弈 写到 wrote:

即思, 驚紅翠綠, 你說的有道理, '驚' 字孤单了, 改 驚紅詫綠 如何?

驚酒押聲, 詫茬亦押聲, 驚對詫, 紅對綠, 詞性也合.



山城子:

昨天夜里下网想到两个字,其一正是“姹”,对得很正,但于诗境考虑,两字也许不该同义。又想到“畅”,声韵合,词性合,意境亦当合吧?仅供先生参考。

——遥握!



驚紅詫綠(同類當句對), 驚紅唱綠(倒裝), 驚紅暢綠;

"驚紅暢綠"妙, 驚暢有對比空間, 好, 就"驚紅暢綠!" 句接也比其它更順乎文法. 若它日真要集詩, 必將此文收錄. 評的好, 改的妙.



山城子:

我想将文中的诗,改成那个“畅”字。还想将我躲过的重要妙词“绰注”解读进去,不知可否?等待博弈先生的赞同!



博弈:

——贊同並感谢!
发表于 2009-9-6 04: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子的双语诗观调查有益东西方文化交流

——《山城子习诗随感录》[5]

文/ 山城子



加籍华人青年女诗人星子,一直活跃在《酷我北美枫》网站,不仅自己用双语写诗,还一直坚持把西方诗人的好诗译成华语诗,也将好的华语诗译成英语诗,正在不遗余力地做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工作。最近她当值9月总版,更其活跃,一面在“天涯情思”版选图配诗吸引诗友打擂,一面又在公告栏发起“诗话东西方大家谈”活动。进入这个帖子浏览,觉得十分有益,遂笔者也参与进来,回答星子有关诗观的调查。现将我的跟帖答卷录如下:



《关于诗的七问七答》



星子要做个调查,就诗的问题列出三项共7个问号。

坐在屏前,阳光拂窗,桂香满室,心情愉悦,我欣然答卷。



1、什么是诗?

答曰:诗乃心动而行列的文学和语言艺术。

——心动于喜怒哀乐,谓之抒情;动于事件,谓之叙事,动于涵盖,谓之哲理,动于器物,谓之咏物,动之景点,谓之旅游。

——心动实于内,言表纹于外,诗乃成。



2、诗对你的意义?

答曰:我人生的雅伴儿。



3、你的灵感从何而来?

答曰:小从生活琐碎,大自天地人生,心有动而来。



4、能谈谈什么样的诗,评委们欣赏?

答曰:评委们都带着贵重的眼镜,须弄清颜色,综合近似的多数所呈现的色彩,小心翼翼地涂上你的分行。(太费工夫,行为品质的折射也不宜诗人操作。得奖的人大约都不研究这个问题——因为一心为诗而没有时间想这个问题。)



5、如何写好诗?

答曰:标准实难统一。但在自己的水平线上,有所突破,就是比较好的诗。

——问题是如何突破?一要扎实生活,二要扎实功底,三要学习借鉴,四要心无旁骛,五要反复修改。



6、你最喜欢什么?

答曰:我最喜欢诗人们把用心结成的集子寄赠给我,且能让我爱不释手。比如周承强、李长空、、利子、、阿吾、穆桂荣、罗锡文、杨光、白沙、北野等等。



7、谁是你喜欢的诗人?

答曰:这个代词“谁”,在这里对我是复数。那些逝去又活着的没想当诗人而成了诗人的诗人我喜欢;那些活着的不能平视他人、游离百姓的诗人我不会很喜欢。(2007-9-15下午临屏。)



这样的答卷,也是对自己诗观的一次梳理和公开。梳理是总结,公开是交流,于人于己都有益。为有益于己,我读了现有的几个跟帖,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还是很有所悟的。



例如:星子说:“要写好诗,必须读优秀诗人作品。”是的,我非常赞同。而且我想是要着重读优秀诗人的代表作。比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姆》,研读之后受益匪浅(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22])。那里渗透的情,挚烈在大量的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格当中。这为如何写出好诗,参照出两个起码的标准,就是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情实感,一定要有娴熟的为诗的技巧。比如周承强的诗集《宁静时刻》,其真挚的军旅情怀,都是用别致的出新语言表达出来的(见网帖《山城子阅诗随笔》第7辑)。研究了他的出新,我进行习作时,就反复在语言上下功夫。对100余诗人精品之作的学习研读,使我的习作比之先前,自认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还不能称得起好诗,但搜索到一些被转帖于私人博客或区域网站的作品,我还是受到很大鼓舞)。



又如:肖今说:“心态平衡,文体平衡,生活平衡,身体平衡的人,才真得明白生命的意义。”我理解就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仅对诗,也对一切事物。生命不过是生物的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诗相伴(自己的诗和别人的诗),自始至终为过程的审美增添亮色,并在这亮色当中怡然其乐,岂有它求?



再如:风动说:“诗,是一朵花,精美的语言是她的绿叶。诗的语言是浓缩的外衣。恰如其分的语言是体现美的外形。内涵的深邃必须借助语言的隧道抵达思想的圣地,必须借助语言的翅膀翱翔在意象的天空。”很赞佩这样的意见。风动在这里强调了诗的语言。事实上被多数人认同的好诗,都是在语言上下的工夫大。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种类中最高雅,最能静静地通过语言符号深入人心使之共鸣或使之进入审美情绪的精神雅伴儿。语言,语言,当灵感来临之际,诗人的凭借就是语言。



不再列举更多的发言,已见其这种交流的意义。这意义的不断扩大,当然首功在于星子,参与者次之。倘能延续,深入扩展更多更具体的话题,其潜移默化的功效,必存于东西方诗界之间矣!

2007-9-18
发表于 2009-9-6 0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的这些文字为什么特别珍贵,特别有可亲度。
因为这是诗歌网络活动的奇观。
如果不是网络,六十岁的老人重拾写作(诗),他所得到的信息和他的反馈一样不可能是如此新鲜的,但他却特别地新鲜和灵动起来,充满了活力。
如果不是网络,他所传出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的快速又那么同样快速地反馈给他,并一再地激发他新的写作冲动和实践。
如果不是网络,六十岁的老人,就很难想像地实现六十后与十六岁的链接,智慧与情感的共振,青春与老成的和鸣。
如果不是网络,山城子这一奇观或许难以出现。出现,他的路程也将会更长。
……

问候城子兄!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看到观云的留言——令我感动!
——所以不能离开网络!——但恨我们住进来的这个小区,迟迟不给安装网络设备!!
——明夏回平坝就好了,我可以在家天天上网!
发表于 2009-10-6 0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4: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平凡人生!——互相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