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2-4-23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在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在没有战争、瘟疫、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天灾人祸(那几年其实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应该是因为领导者的失误——特别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领导者,难道一亩田到底能够产多少斤粮食都不晓得么?
% [' L8 r: m8 w- ~1 g L7 w# M4 q) p, o2 t- c6 D! E' w
而在那样的情况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整风、反右,打击一大片,搞大跃进,大兵团作战,大炼钢铁,搞大冒进,造成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大减产,造成大量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死亡。这样的历史教训确实是值得反思和做历史总结。4 o3 g, |, t& \% U: j6 Q
1 i+ x7 ?- M, { 家乡属于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中的天府。可是家乡的乡亲死亡不少。死绝户也好多户,造假搞什么亩产万斤——实际是让我们学生娃娃(本人亲自参与)和村民,把好几亩田里已经含苞抽穗的稻子拔了,一起搬到一块田里,说这块田能够亩产万斤,按照村的田亩计算,可以打多少多少粮食,娃娃可以躺在稻谷上睡觉........就这样浮夸,虚报。弄得我们整个村子的水稻颗粒无收!
" ^. t! B( r$ e5 V3 ?) m. P, }' F6 G. D
就在那年,我参加了工作,第二年,又亲自参与了纠错的整风整社运动,去到死人最严重的雅安、永川、江北等县,搞生产自救、搞退赔.......遏制再度饿死人的事件。
( b1 I& r$ M1 Z7 U) \/ x9 g' l+ q0 p# g# H9 n+ C
而且本人也因与农民们“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达两年时间,吃不饱,穿不暖 ,也得了浮肿病、停经等属于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3 v) ~" f g2 B0 k' l6 X9 Y- E
{! k+ q Y& O z8 g7 O
再后来,我又为历次运动的受害者平反昭雪从事了十三年的落实政策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量之大,工作难度之大,只言片语难以言表!
/ O4 ~8 u# |; |; G8 _& P9 _, ^. Q5 Q+ b5 T8 f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切身体验,缺乏历史史实材料(这方面也缺乏真实与祥实的文史报道)因而道听途说,难免有些笔误(比如说粮食给苏联)。* [: s- B7 c- G& g; K7 T3 u
! K8 [8 f6 b: C* W: b/ `4 w 对诗歌的评论,本人无笔墨点评,不过觉得百家争鸣比一个腔调好!; l& O, F; z7 m, Y* M/ V
" [' M/ h2 K% @+ t" b, r" a4 J
同意城子兄的看法,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作为儿女,应该容纳母亲的犯错,作为母亲,胸怀更是宽大和仁厚的!也应该容得下儿女的言行、对、错!, j* b1 f3 V5 M* n0 s* ~+ j
2 g; i2 G# e0 J. Z* y5 z 但饿死大量的人,我是亲眼见到的,特别在四川的山区,饿死的大多为青壮年,因为青壮年需要的营养比老弱妇孺的需求更多。妇女因营养不良得了子宫下垂,那腥臭引起饿狗来追咬病妇的惨景,真是惨不忍睹!死绝户比比皆是!/ R' o A) `! ]6 t( B8 T
8 E# z2 ?) Y+ E4 c. J 当时,四川也不是没有救灾粮,可是中央指示要保北京、上海,不能够在这样的大城市饿死一个人!为国家丢丑!至于让人死在山旮旯的说法无从言考,只是道听途说,也许属于权宜之计吧!" r! a& r7 X" W
9 K \+ e5 W' }' T, L2 B
从而调走了四川的救命储备粮出川!有人说是当时在任的李井泉为了讨好卖乖,这些我无权评论。可是顾全大局和服从,也是作为地方领导者的作为!这些,我个人理解,可那段史实,应该一点也不虚假!
, G4 [0 D5 Z X9 N i e7 P. D4 U; M/ s% i& I
7 M" F5 Y Q- L' ^5 m* m
8 [: ^: `4 ]+ H9 S"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