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5|回复: 8

关于《中成诗界》寄语中成同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6 1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成诗界》为同名论坛网刊,至今已出十期,曾用名《中成诗文》出刊五期。全部用于刊发中成会员诗、文及评论原创主题。与诗为伍、山城子等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天荒一隅,以其全部的十期刊目,奠基了《中成诗界》的文本格式,为网刊的每期推出付出了他人不可替代的辛勤,值此仅表达我个人的崇高敬意!7 l( x7 e( l, V0 ?
5 G) A; [. x" J' R- [) w- S
    《中成诗界》所彰显的是中成论坛对应时期的论坛状态,是对中成诗界“诗况”的忠实反映与纪实,也是中成未来运作的一个极好的参照和中成会员自己足迹的求证。它的定位不同于标准式的文本取样,也不迎合任何个人或团体的趣味,甚至诗时尚的趣味,它的唯质是取——是基于会员作品的客观存在和诗学原理的双向结构,以其动态的眼光看待诗歌和作者。
0 _2 t3 Z& ^; A
, C( Q7 a8 ~0 O$ {, C) b    因此,《中成诗界》永远也不会成就精品和精英意识,精品和精英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产生于其间;我们不会以其虚荣的高标,将任何可以入选的作品拒之在外,以掩盖选编者的偏颇,展示入门的“高贵”。《中成诗界》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场——一个诗的原生的现场,如同矿藏一样,我们为读者打开一个诗矿的截面,让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进其间,互生互动,金子与砂石共存,雅与俗同赏,实践与纹理互现。/ H0 R8 t" C' c' S6 T
+ K0 w% t; y, |% s3 I) {
    《中成诗界》洞天自然的眼界,看待诗歌现象,而不刻意于人为的区分和取舍,并视诗、诗歌写作、阅读、批评为一体,视诗的作者、读者为一体,视诗人与诗人为同道,构成诗的现实的诗矿,在时间的河床上一起流动。只要是诗,就无分于小草和松柏的非彼即此。“高者如松柏,低者如小草。松柏不以高为贵,小草不以矮为贱。小草从来没有说过:去吧,松柏。老松从来没有说过:去吧,小草。它们彼此地生长着,朝着自己的方向……而那些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也必来。现实的喧哗与历史的沉静,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留在后人记忆里的,是名字、断章、摘句、全篇,对作者本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曾经为诗所做的贡献。摇旗呐喊是人类的行为,也是他面对自然界的羞愧。”+ `9 V3 D. p1 `! p) O# M% |9 C: Z

& K. X4 G: Y0 m    《中成诗界》将无愧于诗,无愧致力于诗的每一位中成会员。新朋老友,共筑诗界,同建中成。每一笔真诚的文字,每一篇倾情的诗章,每一条智慧的语录,都将存入《中成诗界》的页码。是会员的继续努力,不是会员的文朋诗友,请赶紧注册,书写你的诗章,留下你的笔迹。《中成诗界》将汇编三年选本。
. J' J# f( [) K& G9 o3 X$ ]( p8 Q9 d, K* C
                                                        观云忘我# P! i! {5 g+ Q7 y( F$ M+ w8 A
                                                       10年6月2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已作为卷首语,荐给六月网刊。
发表于 2010-6-26 2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此仅表达我个人的崇高敬意!' D2 y5 ^! p) \$ h) I

' \, c, y* p; y% L6 O4 {) m3 \- F不是个人,而是中成诗界全员。此语在收进网刊前务必修改。
发表于 2010-6-26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成诗界》所彰显的是中成论坛对应时期的论坛状态,是对中成诗界“诗况”的忠实反映与纪实,也是中成未来运作的一个极好的参照和中成会员自己足迹的求证。它的定位不同于标准式的文本取样,也不迎合任何个人或团体的趣味,甚至诗时尚的趣味,它的唯质是取——是基于会员作品的客观存在和诗学原理的双向结构,以其动态的眼光看待诗歌和作者。
: |3 H3 `1 }: e7 o0 A* Q9 O    因此,《中成诗界》永远也不会成就精品和精英意识,精品和精英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产生于其间;我们不会以其虚荣的高标,将任何可以入选的作品拒之在外,以掩盖选编者的偏颇,展示入门的“高贵”。《中成诗界》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场——一个诗的原生的现场,如同矿藏一样,我们为读者打开一个诗矿的截面,让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进其间,互生互动,金子与砂石共存,雅与俗同赏,实践与纹理互现。8 H" w6 {% N9 Q6 L( [/ b
# b0 @! M5 o) G' b  \" r
这样的定位比较务实,也将网刊和论坛紧密在一起。是人人参与而人人有份的。如同诗的写作,对每一个诗人都是一样的酬勤。4 i& H. }* S" ?  F! r- A. Y4 W

8 X) I* R. [/ y4 {0 n1 u6 a此外,没有天生的“大”与“小”的区别,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
发表于 2010-6-26 2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者如松柏,低者如小草。松柏不以高为贵,小草不以矮为贱。小草从来没有说过:去吧,松柏。老松从来没有说过:去吧,小草。它们彼此地生长着,朝着自己的方向……而那些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也必来。现实的喧哗与历史的沉静,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留在后人记忆里的,是名字、断章、摘句、全篇,对作者本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曾经为诗所做的贡献。摇旗呐喊是人类的行为,也是他面对自然界的羞愧。”
6 n9 \6 V/ B# O' |! T: A* x5 l: f, p' T7 V0 K& b8 N
这一节文字很机警,但做一个诗人请不要急于为自己定位。因为人类的生存不同,你所视的高度,可能只是一个起点。我极欣赏这一句“它们彼此地生长着,朝着自己的方向……而那些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也必来。”观云的这些文字是从当下的诗况所发出的敬示,丝毫也不介意小草与松柏的区别。/ n) U. y- K3 H; K
这个比喻有点蹩脚,但我又无法论述用在这里不好。总之小草与松柏是客观存在,但它们有理由抵达“相同”的高度。……
发表于 2010-6-27 09: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这个明确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 a% l% t6 e& u
$ K, O# ]/ V0 |5 S* D
学习并努力。
发表于 2010-7-1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成诗界》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场——一个诗的原生的现场,如同矿藏一样,我们为读者打开一个诗矿的截面,让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进其间,互生互动,金子与砂石共存,雅与俗同赏,实践与纹理互现。9 G! H- Q$ i) b* o- c1 `6 b% T& Y

9 W# Z6 q! _9 G6 n3 Z1 e——只有这样看待诗况,才是通往大众读者的桥梁!!!
发表于 2010-7-13 1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视诗人与诗人为同道,构成诗的现实的诗矿,在时间的河床上一起流动。
. q6 t: V7 V( S& U7 T" G; ]----------
9 K( B1 [& A, H! h: r& X坐下来,慢慢欣赏,领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阅读。7 M* {6 k6 ~, T+ c$ Q
! E/ X( w% D% b* `
远握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