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卢兆玉

说什么好诗歌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23: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德贵 发表于 2012-4-23 13:26
1 ?8 g% D; D7 g3 N* {最纯粹的诗,也不能说没有政治倾向。
* [4 P) g5 k) @0 Z+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既然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经济生活,因而也无法摆 ...
$ ?* {  p( O* H3 q

8 s/ q' D+ X" r, d7 D城子老师,我看这里的“政治倾向”,可改为“政治经济立场”,或“政治经济意识或潜意识”,倾向者,偏向某一方也。很多时候,人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主体,也会具有显著的个体特色,人服从于政治经济影响也改造着社会经济,这样,不是所有人有明确的的“倾向”,有的可能只是一种潜在意识,这种意识是可变化的,也可能是左或右,也可能居中而不存在倾向。当然,阿麦这首诗是存在“倾向”的。
& j3 ^) a; T. |, W
; `6 H/ N% o6 ?) p! ]5 B) q) K/ ?阿麦这首诗,我与之有过QQ交流,他是比较乐于见到大家的争论的,并非不敢直面。多数时候,作品本身出发点、初衷、创作背景,经由评价,早已“物是人非”了,似乎不具备政治社会意义,是万万不能的。
0 t, m6 w9 o, z6 t4 d* L有关这首诗的类似形式和句式表达,阿麦不是第一人。当然我不是说阿麦有意借鉴他人作品。单就阿麦而言,这种表达无可厚非,亦无可推崇。在这首诗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反复表述的两句“世界是静谧的”,个人以为这是一种潜在的向往,既暗示了“时间”、“场景”不同,也明确了作者的心境。这与标题是契合的。如此,我以为诗的方向不是表达对祖国爱还是不爱。
6 w- a* D# B9 |' f4 V但诗里用“只爱”二字,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人认为这是“突出之笔”,芥一笑置之罢了。平和之心,看平和之事,世界是静谧的。& @2 x5 R( I( [/ `
另一方面,这首诗先写了“啃过树皮的大哥走了”,并用“五姐也走了”加重了表达,之后又写到“野史”记载,粮食给了苏联人,显然是有意识的对比,经“马驹吮吸着乳汁”引渡,最后落笔“妈妈,我只爱你,而非祖国”,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表达了一种个人政治情绪,或者说立场。作者将动物之抚育、人之抚育、祖国对人民之抚育结合在一起,反映的情绪虽无可厚非,却也不值得推崇。套用一句话:马儿岂知祖国之志也?/ `0 D' h8 P+ s8 p# \: q" J: X
我所看重的正是观云所说的“真”与“敢”,经由那些“政治意识”下的对比,这种“真”应该不是矫情的。
. {2 y1 k+ _0 Z7 S. Y总之我以为,何必过于在意那些俗定,作者并非刻意表达爱和不爱,一种情结耳。! T) ~+ l' N; c4 b3 o

; N. y$ S9 v3 @# z
发表于 2012-4-24 1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芥 发表于 2012-4-23 23:27
; N* n7 L4 S* X1 X6 Y/ d0 x: `* z城子老师,我看这里的“政治倾向”,可改为“政治经济立场”,或“政治经济意识或潜意识”,倾向者, ...
( A' V) p) L% G
谢谢王芥写了这么多,让山城子慢慢消化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