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陪你去拜会白沙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形象诗美学》书稿[52](第十一章 诗的创新美// 修辞创新美-2)
1、
美,今天环城漫步
陪你去拜会白沙
金阳到乌当没有多远
就脚踏实地去吧
她的《玫瑰园》里
有诸多修辞创新的奇葩:
“小别的湖面 今夜
明晰如我 恬静如我”
——(白沙《不是为了告别》)。
山,这应当是比喻
却与一般比喻迥异
这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创新
定个名,当叫“逆喻”
美,古代有倒喻与反喻
只是我一时说不出例句
不知是否也是这样逆着打比方
就像用你羞红的脸
比方苹果的鲜丽
反正这样的逆果
别样美气
你看通常应是:
“今夜 我(思绪)的明晰
我(心情)的恬静
一如波澜不惊的湖面”
但,这样的表达
审美就远远不如原句
原句强调了主体形象的内质
而不是湖面这个客体
2、
美,我更喜欢她的那句
初读时
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那样傲慢地 尘灰说出了风”
——(白沙《尘灰行》)
山,这不是一般的拟人
尘也好,灰也罢
作为细小物体也不会违背惯性定律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处于惯性,其改变必须受到外力
现实里尘灰是被动滴
风是主动滴
但到了该句,恰恰相反
“尘灰”变化为主动滴
而风处于被动滴
因此,与拟人格揉为一体滴
还有个“变主”格存在滴
或者叫作通过拟人而“变主”
这样一来,就像通过比喻而夸张
最终要判断为夸张
那么此句就应当判断为“变主”句
下个定义就是:
描写中的变被动事物
为主动事物的
修辞方法叫“变主”格
哈哈!你说可有理
3、
美,还有一句,请你分析:
“我不可以把内部的憋闷喊出来
而一面鼓却可以 ”
——(白沙《我读不懂的真实》)
哦!通过对鼓的拟人
就与“我”并列在一起
鼓喊——可以
“我”喊——不可以
多么鲜明的对比
反衬得又何其有力
但,山呀你也知道
人的憋闷与一面鼓
不相对立
也不是一事物两方面的对立
因此无法符合对比的定义
同样也不合衬托的定义
可明明又比又衬了
情形就像“包2奶”本来重婚了
却找不到条款判重婚罪
如果不修改婚姻法
不妨出台一个《包2奶处罚条例》
这不不就行了吗
我这里就出台一个叫“比衬”
意思就是对比与衬托别样的合一
有什么不可以
而且可以这样定义:
将非对立事物并列一起
进行对比又衬托
的修辞技艺
美,我看非常可以
4、
还有呢,请你继续分析:
“远眺是黄昏
这里是广场 ……”
——(白沙《暮色》)
哈!谁都看得明白
这样偶句(排偶格)的排列整齐
如果恢复非诗性叙述
应是:“黄昏,我站在广场远眺。”
这样单句结构是:
状语-主语-谓语-(介词)-补语
而诗人简单为两个分句
简单成:“主-谓;主-谓”句
但这样第一个分句“远眺”主语
却是偏正结构双音合成的动词
而现有语法规范中的主语
是名词、代词及名、代性质的短语
但句子被诗化以后
则动词蛮好地充当了主语
一种陌生感,从文字里流溢
别样的馨香,令人玩味不已
应当说这是语言艺术的又一个新技艺
一种新修辞的技艺
从构成上看就是句子成分的错置
打乱原有句子的成分排序
重新组合我们不妨就叫它“错置”格
如果下个定义
当为:错置格是指为了强调某种动作或性状
将其错置为主语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为了强调“沉静”的氛围
我可以写出“沉静是夜深”或“沉静是海底”
嘿!真好,真好
深深地领教
5、
美,还有一段路,咱们继续:
“她忍耐一切
忍耐我,忍耐没有粮食的锅台”
——(白沙《旧城》)
这又是一个发明
技法上的发明
修辞上的发明
诗人为突出人物性格
并凸显生活窘境
就特意模糊了“忍耐”
其典型的例句就是“忍耐我”
忍耐我什么?
一点具体也不透露
不透露
是现代诗朦胧趋势和主张互动的内在要求
这三个字的一句诗
是以“我”模糊了“忍耐”
从而造成朦胧的审美效果
同时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
而实现互动。我想:
是忍耐我的调皮?
忍耐我的因为饿而纠缠不休?
还是忍耐打破了一只瓷碗?
但如果如我想到的具体依次排列出来
诗意就大减
正是为了争强诗意
遵循朦胧和互动
所以诗人就处理为这样的模糊语言
就叫“模糊”格吧
哈哈!当然不与“模糊象征”的创作手法混同
手法是手法
修辞是修辞
模糊修辞格是指:
为扩大某个动作或性状词语的张力
从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故意省略多种可能的具体细节的
修辞方法
山,你认为可以吗?
太可以了,美
我又想到另一个句子
“他们伸出手,想阻止什么”
——(白沙《妈妈,让我来照顾你》)
这里是通过疑问代词“什么”
实现模糊的
山,收住吧,乌当到了
看前面云下,翠竹依风处
就是诗人白沙的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