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忘我· 读诗也是需要灵感的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我们的生存并不专为诗歌,尽管我很想早日成为一个专职诗人。然而,纵然成为专司于诗歌写作的诗人,我们的生命也不是只围绕着诗歌。
  生命总是在新陈代谢中持续,它的新陈代谢少不了衣食住行,却可以忽略诗歌。因此,一个普众的生命体内若包含有诗歌,则这就是一个具有灵性的个体。
  诗的写作是需要灵感的,那时的文字才鲜艳多姿,充满活力,否则纵然雕章琢句也是死水一潭。
  我们读许多名家的作品,如果不是受其光环的辐射,我们会觉得有很多诗章其实是极其一般地占有了诗性、诗意的,有的甚至连这些都没有。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认可这些是诗。因为这是一个大众公认的诗人,是史上或现存的名家,甚至主导着当时或现在的诗坛。在我们的意识中,潜意识里,诗就是象这些名家所写出的这些文字。

  郭沫若就曾对年青的朋友说过:“郭老不算老,诗多好的少。”这是一代宗师所难得吐出的话语,也是真理。我想这既不是郭沫若的谦逊,也不是他的虚伪,更不是只说他个人的事,而是泛指了名家包括众多的大师级人物在内的诗歌史实情。
  当你读完了全唐诗之后,你竟然发现了似曾相识,但你记不住全唐诗,你只记住了那些令你铭记最深的诗章,正如你读过文学百科全书,但你记不清所有作者的名字,而盘恒于你脑际的也仍然是那些名家大师。
  诗是要创新的,这创新有待于灵感。但灵感不是创新意识,更不是先锋意识,它是人与自然与诗在突然间的默契。
  诗是要总结的,这总结既包含了过去,也删节了现代,包括删节了你自己的似曾相识,当你成为这总结的集大成者时,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宗师。

  诗总是存在着,纵然这个世界不再有人写诗,那具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也会时不时地感受到诗的袭击所引发的心灵的震撼。
  然而,诗其实是有限的,尽管人类文明史上有那么多诗人那么多诗章乃至于今天的网络一天的数量就超过了若干年前的总和。但诗还是有限的,守恒地延续着。诗不可能象大生产或现代大工业那样,说增产就增产,说扩展就扩展,诗不是增加几条流水线就能制造出来的。听说有专供写作的软性,只要点点鼠标就能无限地生产出诗来,只是诗不是时尚的产品,不是生活之必须品,诗人不是当下追星族的猎物,否则发明这软件的人一定大富大贵的。

  如果我们排除了每日里那太多的重复,看看还剩下多少,如果我们排除了有史以来太多的重复,看看到底还有多少,题材啊,体裁啊、情感啊、欲望啊、理想啊、人生啊、酸甜苦辣……后人所不断重蹈着的前人的脚印,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生的诗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的,如同转世重投喝了孟婆汤一样地没有前世前身的记忆。如果诗也是这样,人文也是这样,没有历史,没有那留下来的那么多如山如海的记忆那多好啊……
  可事实上,我们既生存在当下又忘记不了过去,我们在历史的重负下——历史不是我们的骄傲,那是前人的光荣榜。历史所召示的正是你穷极一生的探索与创新。

  在论坛上我多次说过:诗意不等诗。但有的时候就是那点诗意就让我们不亦乐乎地快活起来,这是因为诗确实不等同于生活,她远远地高于生活却又屈尊在生活的地平线之下。诗就是这么怪异。在王权时代,除了王者之诗,有几个名家不是屈尊于王权,为王者欢欣,为权杖欢乐,或最终选择孤吟。今天我们是有幸了,生活在一个诗被政治放逐了的时代,但我们仍然念念不忘的是诗曾有荣耀,这荣耀和王者和权杖和此起彼伏的胜负连在一起,民主啊,自由啊,国计民生,这哪一个不是权杖先帜起的旗帜。政治家兼诗人或者美其名曰社会活动家兼诗人,他们将诗带到了人生最亮丽也最黑暗的舞台上让诗成为罂粟花。诗人总是贪婪的吸毒者。而今我们解放了,自由了,实现了诗与诗人的统一,可我们在获得了诗的书写自由的同时却又在放逐诗歌,使诗成为不可名状的艺语。我们的生活真的竟如此这般吗?诗坠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没有绝对的东西,我所陈述的也只是个大概,但既然是大概就代表了一般,一般的便有了普众的特性。当下到底是什么人在写诗呢?这是个问题,这真是个问题,如果我们弄清楚了,我们也许就会明白当下的诗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国成人诗文论坛网刊 发布时间: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