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逛逛比拟王国去吧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形象诗美学》书稿[21](第八章 诗的修辞美/ 比拟美)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今天天气心情和乐
  万不可家里与时光斯摩
  就逛逛比拟王国去吧
  我知道那里,你是常客

  是的!山
  那里一直都什么似的欢迎我

  只是那里的人,都不是人
  却都有了各式各样的人格
  各式各样的情感
  连石头都可以跟你幽默
  毛毛草都可以开口说话
  说着说这会把你逗乐
  哈!万什万物都狗样人模了
  显得比人还机灵可爱活泼

  那里的物,却又不是个物
  不是物,却可以具备
  物的形象
  物的本色
  物的姿态
  物的动作
  其实大都是人(也或有动物)
  隐匿于物
  借物以彰显某方面的性格
  或其它的什么

  哦!我明白了,美
  原来不是人的都入了拟人格
  不是物的也入了拟物格
  两个合起来统称比拟格
  只是它们何时成了一个王国
  那就出发吧,美
  我要到那儿去欣赏
  你进入比拟的境界
  是用如何的娇媚展示
  你的情态与姿色


  2、

  山,你看见了吗
  那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
  就是比拟的国土了
  这里最好去的去处
  是白沙庄园里的玫瑰园
  不是芙蓉国里的白沙
  是拥有《玫瑰园》(中国文联出版社)的
  侗族的精通英文的白沙

  噢噢!美,我想起来了
  那园子
  我曾单独梦游过一回
  若有若无的芳迹
  似隐似现的思缕
  步步惊 纷然如夏雪
  未曾感的一种别样灵犀

  山,那时你
  是不是都不想醒过来了
  当时我就在你的梦里
  陪着你听那首《迷离曲》
  不信,我给你回放:

  “走出八月,天空疲惫
  草因此一再穿透

  “大地纵容它的疯狂,新长的爱情
  带着痒、血丝和抓挠的欲望
  对于大海,对于不肯歇脚的云
  她仰躺的姿势,如此雍容——


  “八月是一只踱行的蜗牛
  拿什么倾听和眺望:它背驮的小房子里
  一万台的机器轰鸣
  和初潮后的月白”

  哦!“草因此一再穿透”
  是什么草呢?是光吗,还是射线
  以物拟物
  美呀,这是白沙的创新哩
  我是仅见

  “天空疲惫”,天就人格了
  可“一再穿透”什么呢?
  隐隐的桂香一样
  不在意浓浓郁郁
  在意时又觉得缥缈
  (哈!效果就是这样的美妙)

  跳到第二节才知道
  是“爱情”的“穿透”哩
  且是大地“纵容”的呢
  芳迹已现,湿漉漉的
  “带着痒、血丝和抓挠的欲望”
  青春的涌动厉害哩
  但面对海与云的诱惑
  自是岿然不动
  很从容呀
  “她仰躺的姿势,如此雍容——”
  哈!大地也人格了
  云也人格了
  它(草)也人格了
  不然诗境如何这般美好

  都走出了“八月”到九月
  为什么又回到“八月”呢
  哦!是回到女孩子必经历的
  “初潮”上来
  “拿什么倾听和眺望”
  是用蜗牛的人格化
  来暗示少女的不懂
  而毫无准备……

  而妙笔生花的效果在于
  诗人是以暗喻的手法为前提
  大地——有着生理和心理机能的身体
  疯长的草——少女涌动的青春期
  八月、九月——初潮与初潮后的时序
  蜗牛——难熬的时间
  一万台机器轰鸣——是惊惧
  然后,然后邀来
  比拟
  让比拟直接参与
  诗文本才美成了迷离之曲

  山,你的分析很实际
  ——不过说到就到了
  请你把对梦的回眸隐去
  咱们准备一下心情
  进入白沙
  进入《玫瑰园》的实地


  3、

  美,这个园子真大呀
  竟然还有《并行的铁轨》
  咱俩也走一走
  品味一回并行的滋味:

  “一节日子在飞
  更多日子穿着镶边拖鞋
  落下许多金屑
  头上冥王星的天顶
  此刻看起来明亮

  “那是不肯熄灭的灯
  抑或余晖斜照的彼岸?

  “浓烟还挥舞着虚无
  沿途我们放弃山河
  飞驰、轰隆……
  直到无物可以抛下 像我们
  与岔道纠缠着的前半生

  “你看他们说的沧海,不过是,车身下
  我替一队走累的橘子脱下风尘
  多汁的肉身
  得以再次沦陷”

  美,这说的是两个人的日子吧
  只是这不太像咱们俩
  很可能是坐在火车上
  凭窗或没凭窗有感而发

  山,你说的倒也不差
  白沙又用了隐喻的手法
  “并行的铁轨”隐喻婚姻
  然后借助系列的拟人表达

  是的!于是你就微笑其中
  “穿着镶边拖鞋”潇洒
  灯也“不肯熄灭”有了意志
  浓烟也会“挥舞”什么了
  岔道居然也能“纠缠”
  橘子们也都“走累”了
  哈!若是没有这些不时地
  生动活泼新颖的穿插
  美,你还会在两根枯燥上
  同我徜徉吗

  嗨嗨——你寻思呢


  4、

  美,你怎么飘下了铁轨
  要到哪儿去呀
  等我一会儿

  山,这里有个什么馆哩
  快来,我带你参观

  什么馆呀
  你让我跑得吁吁气喘

  这是个人生价值馆
  有园主人的大作《成炭》

  噢,噢!门左的壁上果然:

  “难以相信,它们的前生
  曾是那些鲜活的木兰花枝

  “作为活过一回的凭证
  当我们捡起焦糊的一截
  在大地的某处写下‘一生’
  那些背向风的花瓣
  已挣脱了枝头的拥抱
  云髻高挽
  去到远方”

  美,你是说这里
  白沙以成炭喻人生价值吗

  山,那你以为不是嘛

  谁说不是了,我说当然
  写得太奇妙了——

  开头“前生”这个拟人的运用
  一下子拟活了全篇
  前生是木兰花枝哩
  今世就是炭
  前生很不错哩——
  那一树一树的花枝
  一春一春的催开了多少花蕾呀
  用“鲜活”来饰
  就可以想见一个人生的青春
  正如这木兰花枝的烂漫

  哦!“活过一回的凭证”(拟人)
  是一截焦糊的炭
  不禁就想,迟早我们也都可以称
  “活过一回”的
  但能留下什么凭证在人间
  说“某一处”
  就适合了一切的社会人
  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度过
  才能意义出一个凭证来

  这前三行如果是一种设问
  那么后四行就是回答了
  是回答,也是
  一种思考
  一种设计
  一种体验
  “背向风的花瓣”
  是说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青春年华吧?
  “挣脱了枝头的拥抱”(拟人)
  就是离开生己养己的父母及其呵护了
  这种“挣脱”很从容
  很从容是从“云髻高挽”(拟人)
  之描绘呈现
  “去到远方”(拟人)
  是指求学及尔后的求职吧?
  “远方”是理想的所在
  事实上这也正是白沙
  及更多的知识女性
  走过青春历程的简洁描摹和精炼

  美呀,一首好诗
  深层次的审美需要回头回味
  ——回到第一节去
  就是要把今世“鲜活”成木兰花枝
  因为这样的人生
  才能孕积“成炭”的条件
  可以福祉后世人类呀
  领略到这里
  事实上诗人已经很艺术地一面鞭策自己
  一面也告诉朋友们:
  人生价值的高雅追求
  不仅要奉献于当世
  也还需要向后世蜿蜒(比如诗)
  至于用什么来成就
  岗位不同而必殊途同归焉


  5、

  哇——收获大呀
  比拟的王国比拟的玫瑰园
  美呀,我今天领略到
  你特别的媚眼与美艳
  艺高的人
  从来用格不轻易简单
  白沙善于背景成隐喻
  之后拟活主体形象的性格与情感
  遂使审美效果
  格外地魅力
  格外地留恋

  美,我还明白另一个道理
  某种表现手法
  某种修辞方法
  某种语言方式
  之于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所发生的作用与影响
  既是诗的创作规律
  也是具体的美学规律

  说得好,山你说得好呀
  真是难能可贵的体会

  (250行)
  2009-7-2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国成人诗文论坛网刊 发布时间:20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