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卢兆玉

诗日记(2025-05-)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学的本质


卢兆玉



诗学的本质不是掩盖真相
而是揭示真相,所以一切
的技艺方法都是朝着这一
本质出发的。偏离了这一
本质是诗人对技艺方法的
误用。


    2025-05-1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超出复杂状态的任一个例而在在整体的策略上打通环节,使诗人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再自我囚禁于诸如象征隐喻等技术的自我保护,成为社会的观察者又是坦然相告的直陈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述


卢兆玉


我不是批判者,我只是观察者和对观察的客观陈述人。我的诗除了一些必需而有效的技法再无其他例外。即便是我私生活的记录也是基于这一认知的主体的坦诚告白。正如我在其它章节中陈述的:我没有隐私。
一个透明的现代化的时代没有隐私,也不存在批判,因为每个人都彼此看得见,纵然保持沉默也不是瞎子。而诗人是无法保持沉默的,否则他只能放弃写诗。所以我仍然只能是一个观察者和对观察的客观陈述人。


                          2025-05-1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陈述的案例


卢兆玉

当您看到一群人,围观着严重跌倒者,不是组织积极援救而只是旁观时,而您也在其中(或许您就是那个打电话报警的人,但报警并不需要多少人)您怎样秉承批判?
如果一个人倒在地上,根本就无人问津,而您只是后来的发现者,您施救了,但怎样批判?
……
一切太多的事件背后,都有着更为复杂的因子,尤其在这个本就已经十分复杂的社会——在过于依赖社会化手段时,弱化了人与人关联,甚至每个人都强化了自我保护而非积极的融入社会时,一切的批评都是多余而可笑的。因为它只能适得其反。
如果倒在地上的是您至亲的人,您会顾左右而言其他么?当然不会!
社会构筑了防护栏,人们也学会了更多的自我保护。而如果社会是进一步开放的呢?人与人之间更是坦诚的呢?而这同样不再需要批判。 2025-05-1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


卢兆玉


比较于亲情
同学
同事
战友
师生
师徒
上下级
它缺少天然的维系
也缺少社会的共识
甚至仅仅是一时之欢
偶然的气味相投
但真挚
互信
有好感
就像在水碗里漂浮的两粒米
很容易就凑到一块
此时的意象
你有没有想到在大海里的同舟共济
是的
它们太脆弱了
只要呵一口气就会分开
或者一起沉没
它们的相卜之处
更像两个月亮
但月亮在天上飞
很难凑到一起
何况谁都知道月亮只有一个
哪里来的双月为朋
顾影自怜孑孓而已
倒真的像一撮米
放进水碗里
它们自然的聚集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2025-05-10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沉下心来写作了……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


卢兆玉


比较于亲情
同学
同事
战友
师生
师徒
上下级
它缺少天然的维系
也缺少社会的共识
甚至仅仅是一时之欢
偶然的气味相投
但有好感
就像在水碗里漂浮的两粒米
很容易就凑到一块
此时的意象
你有没有想到在大海里的同舟共济
是的
它们太脆弱了
只要呵一口气就会分开
或者一起沉没
它们的相卜之处
更像两个月亮
但月亮在天上飞
很难凑到一起
何况谁都知道月亮只有一个
哪里来的双月为朋
顾影自怜孑孓而已
倒真的像一撮米
放进水碗里
它们聚集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2025-05-10
   

这是一首很特别的诗,整个写作冒着极大的风险,但当我们从诗中拎出这两组词时——“但有好感 / 它们聚集在一起分不出彼此”这首诗活了。当双月为朋的传统隐喻在此诗中消解之后,我们倒更乐于接受分不出彼此的米粒新喻。——与诗为伍《卢兆玉的诗和诗论》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


卢兆玉


一秒钟能懂的
绝不拖延到一秒之后
因为速度能攻克一切——

光之所以被困在黑洞
里面,是因为光速
比人的意识还是太慢了许多

所以人能成为
驾驭宇宙的上帝
至少人类早已创造了上帝


2025-05-11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降解审美疲劳

卢兆玉


没有审美
就没有疲劳
喜欢的东西
一辈子不会生厌……


2025-05-1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5-5-12 08:09
降解审美疲劳

卢兆玉

这首诗是卢兆玉的自由美学与他的极简主义的完美结合。其完成度堪比李白《独坐敬亭山》杰出的再建。

李白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降解审美疲劳

卢兆玉


没有审美
就没有疲劳
喜欢的东西
一辈子不会生厌……


2025-05-12

——与诗为伍《卢兆玉的诗和诗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I构建基础入门

卢兆玉


在一切的人文领域中
AI始终构建基础入门
并且始终滞后于人力的原创
且受制于线下的传递

当艺术家们不再向线上
倾情传递新的创意
AI只能眼睁睁的复调重弹
而一旦断网AI既是瞎子也是聋哑


2025-05-12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密


卢兆玉

当艺术家们
受限于人工智能的困惑时
其实忘记了
人工智能本身只是借力打力

它的核心机密就在于
当资本左右不了个人的自由意志时
下作般的通过另一部分人
来实现智力的算力转移

造成算力创造的假象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使命


卢兆玉


在时代的语言里谱写新的篇章
这是每一个诗人的使命


备注:
语言的自备更新和发展,其穿透力
超出任一诗人的想象,也超出任何
单一的作品,它是一整个时代新兴
活力的证明。诗人把握了时代的语
言即把握了时代的命脉。否则他的
写作一生中也永远不得要领。


2025-05-1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史


卢兆玉


六书内外
汉字它方方正正
像极了一只只笼子

每一只笼子里
既是空间又有时间
纵向叫器横向叫皿

纵横交叉处
正是文字铭记的
结绳记事

日月星辰
生辰八字
金木水火土网罗了一切

天地人和
纲常伦理
易不易变易简易

一部中国文明史
正是中国文字史
由繁至简至现代主义驭繁就简


2025-05-1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拼音


卢兆玉


尽管、我们的当下
正沿着拼音的惯性

有音无意
或有意无形

但根深的文明
蒂固的意识

还是在化解着
外来的趋炎附势……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在世界的交互史中
中国永远独树一帜


2025-05-1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赞微澜的诗


卢兆玉


读微澜的诗总令人猜想:
这是怎样的一位端庄贤淑的女子,不改妆容。



2025-05-1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歌学


卢兆玉




我们暂且将诗和歌分开。
诗作为文本的部分;歌作为歌唱的艺术。
在诗的文本中,有一类的诗体在时间的往返中做一种简易循环,如重言,复沓,顶针,这是押韵之外音律最和谐的部分,我们也可以称这类诗体为歌体,但仍然不是歌唱的艺术载体——歌唱是要有长言这一声乐体现的。而即便在诗的歌体中也难以呈现。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在诗的写作中逐一的用“——”来提示。所以诗中的歌体仍然属于诗。
但由于诗适宜于长言的习性,从而形成了诗歌的合称。



诗是言志的。
这里的言即是语言。在文字没有完善或普及之前,言是诗的主要载体。人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通过言的口耳相授来实现诗的传承的。尤其是人类早期的创世史诗。为便于记忆。所以韵脚非常重要。也许这就是韵文的主要起因之一。在传统的格式里诗是属于韵文的。但韵文不等于诗。当文字发达之后,尤其在普及之后。比如当今的中国,人们对于诗的创作、阅读、赏析、评论基本上是用文字来完成的。
即兴吟诵而成的诗篇已经非常稀罕。所以现代的诗,基本上都是过脑的。属于思想型的(专题留待后续)。
志,志向,兴趣,爱好,追求,目标,理想,抱负等等都是志的这个范畴。诗言志,直指的就是思想中的这个范畴。



中介。
语言是诗的载体,直接的载体不仅锋芒毕露,也简单粗暴且枯燥无味。所以在言与志之间还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人类的情感。当然还有事件、事物,事态的发展、变化……这就有了相对更为显性的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以及更为纯粹些的咏物诗、山水诗、田园诗……随着现代人对于“志”淡泊,以及社会的解禁与人类自身行为的相对开放,抒情与叙事作为中介逐渐形成为诗的主体。甚至抒情演进为诗的本质论。
这个情已经不只是作为方法的抒情,而是与志结合的情志。情绪的起落正对接了志的得失。
至于同样作为介质的事物因未触及更深的描绘与细致的刻画,从而更具了象征与隐喻的属性,成为一种代指或能指。


意象。
我一直把意象分成意与象两个部分的组合。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甜美不必突破


卢兆玉


甜美的歌声啊
具有永恒的魅力
能抵达即是高峰——

邓丽君费玉清
龙飘飘高胜美
这些民国范儿

不在于超越
而在于坚守
即便再多的新人出现也一样林列

真艺术
从来没有拒绝过人多


2025-05-1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晶莹的盐粒
来自大海还是深山
尚或就是那无垠的平原下
曾经海水沉睡过的地方

而最初的盐
肯定来自地壳中的岩石
因为水的流浪
将盐带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和我们体内
矿物的结晶
那流经汗腺泪腺的汗水和眼泪
……


2025-05-14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啊人

卢兆玉


时代再变
人还是那个人

刻意塑造自己的
为自己所累

人去留名的
毕竟只是少数

历史的排行榜上
容不下哪么多名字

99.9%的
人死名也逝

不是我如此消极
是自然的法则本来如此

一整个星系消失了
宇宙也没当回事

人啊人,我不鼓吹
及时行乐,活一辈子容易

不容易的是常常
跨不出哪一道道莫名其妙的槛

但跨过了的
也仍然是常人

时代的巨子
历史的伟人

不是你想做就做
更多的是时势造就的名人

英雄所见略同
有人如闪电大多数人走流水……


2025-05-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