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12、2015年自由体赏美【6】 -梦溪流老师遗作《一朵菊的思念》
 喜欢伊老师童话般的语言——悼念梦溪流老师
 作者:山城子
 
 睡前,我总是一个网站一个网站地浏览。
 浏览到“左岸”,忽然看到了对谁的祭奠。
 不敢相信诗人梦溪流(伊炳顺老师)他竟然与世长辞了。
 急忙点击“北诗”查看,果然。
 昨天木站发的帖子,我居然错过了第一时间。
 许多诗友都写了祭祀的诗文,我哽在喉头,有些茫然。
 含泪读他的遗作,就写篇文吧,沉痛悼念。
 ————————————————————
 一朵菊的思念
 文∕梦溪流
 
 蝴蝶兰的藤蔓,爬过了季节的篱笆墙
 一滴秋露的眼神,褪去夏的狂热
 挽住秋,一路低吟浅唱
 
 沿一条火红的叶脉,找回童年
 和二妮藏起来的雏菊,正在酝酿着
 一朵心事,构思霜降来临之前
 制一盏小橘灯,用夏的热烈
 秋的缠绵,将童年的私语点燃
 
 蝉鸣声声,咬破了八月的风       
 我推开一池秋水,徘徊在季节的门槛
 走不出,对一朵菊的思念
 
 2014-08-21
 —————————————————————
 读这样的诗作,一如读纯净的童话。梦溪流老师的语言,所以这么童话,首先是童心——回忆童年或回到童年的心,使然。其次才是语言艺术手段的渗入。比如“一滴秋露的眼神,褪去夏的狂热/ 挽住秋,一路低吟浅唱”这个语段,连续拟人。而连续使用拟人格,是童话的表达方式。再如“…雏菊,正在酝酿着/ 一朵心事,构思…”也是连续使用拟人格。后面的“秋的缠绵”“ 夏的热烈”“ 咬破了八月的风”,还是拟人格的使用。
 以纯净的心,回首童年纯净的事,而选择这样纯净的笔法,这是梦溪流老师,留给我们宝贵的诗的抒写经验。
 人,不幸地离开了我们。诗,和抒写的经验,以及他的纯净的谦和的人格魅力,却留给了我们。
 仅以此篇,深深地悼念和怀念伊炳顺老师。
 
 2015-1-9深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