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1|回复: 0

80、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非常性感的颂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2 07: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非常性感的颂歌》
文/ 山城子

这篇文应当有个副题。有个副题就叫——“爱看和平岛先生的《五月,麦花》”。
《五月,麦花》双语刊登在诗刊《北美枫》2006年第2期18页上。今夜黔中下着阵雨,这样的晚上,读诗比看电视要有情调。如果能读出点儿又喜又伤的情感来,就更好,会觉得这个夜晚没有白白地流淌过去。

《五月,麦花》这首诗,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读了。每次读后都想记下点什么,仿佛又没想太清楚,没太清楚应当用什么词语表达我的喜欢?今夜读后立刻就有了,原因是昨天发现用于读诗心情的一个新词,叫“性感”,而且在它的前面还可以加上程度副词“非常”。于是我直接上了笔记本。

还是先把这首非常性感的颂歌原文录下来吧:

《五月,麦花》
和平岛[加拿大卑斯省]

是美丽新嫁娘的眉睫
把眉心的那点金子陪嫁给你
把骨髓抽出来
把小手腕脱下
全部陪嫁给你

五月,现在我是你的麦花
柔软的真身

风轻轻摇晃着光
一节节开花
你能听到小手腕脱落的声音那么清脆
你能听到骨髓抽芽的声音那么甜蜜

你能看到我腹下的那颗小红胎痣
一点点滚圆的露水
一粒粒暴涨的金子

摘给你,五月,小蜜蜂一样飞起来的
麦花,我是你美丽的新嫁娘

不必说,五月是中国中原大地麦子扬花的季节。那一片又一片,一浪又一浪的麦花向世人表明什么呢?表明汗水,表明劳作,表明奉献。无论如何,诗意的指向也是对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歌颂。所以我说这是颂歌。

歌颂劳动人民的新诗,老一代诗人那里不少见,但都是传统手法写出来的,给人的感觉粗糙而直白,几近口号,缺乏美感。和平岛先生的这一首却别取蹊径,意象新颖而美丽,语言细腻而真切,韵味深情而飘逸。或者应当说开了现代新颂歌的先河。

我这里说的颂歌,非比传统意义上的颂歌。就是说,颂当颂者的诗歌,才是真正的颂歌;颂错了指向的诗歌,是伪劣假冒诗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歌颂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颂歌而这样美,以致我要用“非常性感”来描摹我阅读的喜悦心情,这是因为诗人将他对劳动人民深挚的爱与同情,诗化为新颖而美丽的意象来说话,让象征劳动人民的奉献精神的麦花“我”来说话,并拟为“新嫁娘”这样的一相情愿的身份对五月说话。“五月”被拟为第二人称“你”,越发显得劳动人民对社会对历史对他人的真挚博大情怀。

想一想,“麦花” 的“小手腕脱落的声音” 和“骨髓抽芽的声音”以及它的“真身”,它的“腹下的那颗小红胎痣”、“一粒粒暴涨的金子”,全都奉献出来了。可是它自己呢?究竟从五月那里得到了什么?当下是有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了,但千分之一顶天了。更多的农民呢?而上溯到他们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呢?美丽之后是悠长的历史伤感呀!而伤感之后你、我、他、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读吧!再读读,阅读越觉得诗歌艺术是《蒙娜丽莎》与《维纳斯》的高品格艺术也赶不上的呀!用个“非常性感”,事实上是语言不够用,暂时代之罢了。

2007-3-17夜于文化村小区家里


81、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38]《说同题诗赛,兼评〈春天的羽毛〉》
文/ 山城子

许多诗歌论坛,都设有定期的同题诗赛,这是网络对诗人们一种美丽的馈赠。我在网上时间充裕时,极愿意参加的。尽管总是名落孙山,但能得网友指点,心里很高兴。05年初,我曾在“顶点诗歌”论坛参加过数期,印象深刻。名落孙山,就盼下一期,题目一出来,就有一种兴奋,这种兴奋可以导致灵感的来临,至少是一种动力的来临。记得在“太阳石”,看到利子出了个同题《回路》,我兴奋起来,当即临屏写出,经网友指点,稍有修改,后来被《北美枫》诗刊发表;记不清哪家网站,我碰上了《走进低处,再低些》,也临屏写出一个,后来被《威海晚报》给发表出来。这说明同题诗赛很利于出好诗、精品诗。同时,更可以活跃论坛,为诗友提供一个互相品评,共同提高的平台。因之,应当说同题诗赛在繁荣和提高当下诗歌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的。

《春天的羽毛》,是“汉诗”网今年第7期同题,有三位诗友获奖。他们依次是:为谁`而歌、沙漠和空灵部落。版总轻若芷水嘱我写个评,因有些受宠若惊,竟冒失地答应了,很有自不量力之嫌。因为被指定评什么,与自己选评,完全是两码事。自选是与自身的全部积累相一致的,而由别人指定,就不一定与自身知识构成相一致,若不一致时,就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了。

面对这三首同题诗《春天的羽毛》,今午我一边嚼着馒头,一边琢磨,心里一直钻不出春笋来,惶惶的没有把握哩!但为人要诚信,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做好做坏,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还是尽量来做。

“春天的羽毛”这个题,用的是拟物格,想到春天是个大鸟,鸟才有羽毛呀!鸟要飞所以羽毛生的极轻。看来诗人们要在“轻”字上做文章了。
为谁而歌这首,正是从“轻”入手,先来个物我化(拟人)——那羽毛就是“我”,“我”就是羽毛。这实际上是借用羽毛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请看原诗:

我那么轻,像春天的羽毛
像我一直无法抵达的密林
像风和愿望,一路向西
在西南方,我只到过被光照亮的坝子
那纵横着溪流、瓦房、麦地的高原
正成为我失去青春的故乡

我太轻盈,上升
就是积雪,终年不化
躺下来,就是草甸子上的羊群
擦亮天空和牧羊人的眼睛
连绵在空气中的泪水,被阳光包围
被风软化。这是彩虹诞生的一刻
梦越过春天的樊篱,我要提前准备
在丰沛的雨水中脱去外衣
与半坡上的月亮相依相随
深井似的天空,我那么轻
愿望那么轻,像羽毛
而我终须说出心里的话

像这像那的就飞起来了,一直飞到诗人想念的地方——祖国的大西南——诗人的故乡。所描的“坝子、溪流、瓦房、麦地、草甸子、羊群”,与我现在的毛栗坡酷似。诗中的“高原”看来就是云贵高原了。诗人以化羽为线索,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但还没完,主体形象“我”还有更重要的情要抒,那就是“我要提前准备/ 在丰沛的雨水中脱去外衣”,深切地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有了后续这个意思,从全诗来看,就是一个跻身两种题材的并蒂莲了。或许,以后面的感情去裹挟前面的感情,而使题材单一化可能效果更好。

下面是沙漠先生的:

在冬天下潜的,又抬起了头
并有飞扬之势。你怎么也可以这样
毫无理由地美丽起来,把我的目光
从厚旧结实的诗书上挪开
昨日像一段没有结尾的文字,我一次次
走进陷阱,让时间的颜色填满空白

我要说的话,都凝结在一片平静的玻璃上
细微的纹路,像羽毛划出的痕迹
引领着阳光和雨水。你从不怀疑这沉静之美
就像不怀疑炊烟的纯粹

上山和下海的人,肩上沉重,笑声爽朗
风中的感激和忧郁,都是蔚蓝的
我也从不怀疑,这样的天空中
你是可以长出翅膀的

开头两行,说的是初春的感觉。“你怎么也可以这样”是欲赞而责的口吻。接下来通过一些意象虚写个人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可以从“填满空白”读出。“平静的玻璃上”说的是电脑屏幕,“纹路”就是敲上的诗行了。“引领着阳光和雨水”说的是追求积极向上的创作吧?我是这样理解的。每天都静静地沉浸在这样的美丽中,进一步证明精神的富有。自然,任何精神生活也须物质的保证,诗人也要维系生存与发展,因此就要在“上山”追求诗艺的同时,还须“下海”养家糊口而两不误。所以快乐着。结尾更信心十足,一翎羽毛,就可以生出翅膀来。该诗从对春天的感觉起笔,衔接严谨,可以感染读者也阳光起来。当然是朦胧得可以的,初学者读来怕是困难些吧?

空灵君的诗歌以短小精悍见长,本首同题亦然。请看原诗:

被风无情地折断
在那片梦寐的湿地
儿童的笑声,从此迷失
在那一件新衣上。没有光泽
像浮起的风尘

我的骨骼在响
像穿过了风
带着我跑向干裂的冬水田
去找一粒发芽的谷子

首行就出语惊人。好端端的春天的羽毛,竟然“被风无情地折断”。我不禁要问我的老朋友,你要说什么呀?我必须动用我所有的积累来寻觅答案。但也只能从我熟悉的领域来推断了,因为诗写得朦胧而跳跃,又惜墨如金。但即或我猜不中,也可以自圆其说的。
我是从事大半辈子教育的人,如果说当下的教育,确实致使青少年学生与生俱来的美好憧憬,暗淡于甚而泯灭于应试教育,如何不迷失“笑声”呢?我作为教育者,也确实响着我的“骨骼”在荒寒的干裂的冬野里,寻到了“一粒发芽的谷子”。这就是我与我的学生们创立于15年前的“自学互教”全新的教学法。这是素质教育方式的不泯灭学生天性的教学法,堪称是一种冬天里的发芽呀!
但我知道空灵君不是做教育的,他的诗肯定另有象征,且是我所不熟知的,因之不敢妄加揣摩了。还请老朋友多多体谅才是。
读的还是很兴奋,觉得一首比一首更美丽,更有诗质,更值得我借镜。
2007-5-16中午1-2:30于毛栗坡小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