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3|回复: 0

73、学习林静让语言鲜活起来的“词类活用”技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2 0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3、学习林静让语言鲜活起来的“词类活用”技法

让诗歌语言鲜活起来的技法很多,其中古已有之的“词类活用”是优秀诗人常用的技法之一。

诗人林静的诗歌语言很鲜活,原因之一就是她能娴熟的运用“词类活用”的技法。我们不妨从她的长诗《死與火》第一部《幽歌》中,选些句子学习。

“/無數巨大的墳塋下掩埋的隱匿/”
——这是行为动词的名词化用法。“隐匿”本是行为动词,在与动作动词“掩埋”的连接中,用结构助词“的”,就使其具有了名词的性质。名词化了的“隐匿”,已是“隐匿的东西”的意思了。

“昔日的王宮/ 聚斂漫長的悲憤/”
——这是情态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悲憤”是一种心理情态,性类属于形容词。用“的”连接于形容词“漫长”,就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悲憤”在这里已是“悲憤的事情或事件”的含义了。

“目送著僅剩的最後一艘船/ 駛入無邊的黑暗”
——“黑暗”是形容词,被“的”结构后,既名词化了,是“黑暗的大海”的意思。

“一道激烈無比的閃電/ 徹底擊垮夜的囂張”
—— “囂張”属状态形容词,被“的”字结构,也名词化了,义为“嚣张的气焰”。

“述說風 / 和大海的纏綿”
——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缠绵”已是“缠绵的情意”的意思了。

純淨之火 / 和純淨之光 / 再次重顯於孤獨者的執著/ 和他執著的眷戀 “
——“執著”是形容词,被名词化,成为“執著的精神”的含义了。

不须再举。动词与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是诗歌造句力求简洁、精炼、含蓄,乃至朦胧的要求,而产生出来的修辞方法。
这种技法,实际上是把本来用短语表达的意思,缩小为词来表达,自然就简洁精炼了;同时,因为省略了本应出现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就有了某种含蓄的意味和朦胧的趋势了。
当然,也就使常态语言,变成了诗性语言;常态叙述,变成了诗性叙述。

感谢林静,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得好教材。

2007-3-3晚上于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