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1|回复: 0

研习百年新诗展播-【18】从雪,走进老秋的诗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1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习百年新诗展播-18】从雪,走进老秋的诗情结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在网上见到老秋这个名字,朴实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仿佛早就熟识的老同事,见面就乐哈哈地打个招呼。大家都很忙,加之我网上时间紧(一直是在外隔三岔五打游击),常是匆匆而过。真正学习诗人们的诗,还是坐在家里泡上一杯茶,翻开书刊,连诗带茶一齐品。
接到《情诗》2006春之卷(总第三期)已经一个多月了,每从头翻起,就是《老秋的诗》,就是《雪》。记不清读几遍了。今天从容,决定总结一回。学习是需要总结的,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懂这个理,我28年的中学教师就是瞎混了。就从《雪》进入吧!


在越过冬季,钟声悠扬的时刻
我听到雪落大地的声音
朴素且平和
掩埋内心横流的物欲
让一切享受安详


这是第一节。诗人写出中国当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心境。背景以冬季为喻,尽管严酷,却有“雪落大地”的坚持。作者自然是坚持者中的一员,且以“平和”“安详”的心境处之,籍此隔开“横流的物欲”。这使我触摸到了诗人的诗情结。


热爱这场雪吧
我们无法探望这种光芒
雪止之时
封住所有的道路
我们恪守青春,铭怀英雄


第二节诗人直接号召,加入到这场诗运动中来吧!尽管现在还不能说清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于人的心灵净化作用(光芒)究竟多么巨大,但作为一个心灵工程能够告一段落(雪止)时,必将会封住所有的不良心理趋向(道路),从而让青春充满正义与良知(铭怀英雄)。这节诗承第一节以“雪落”喻诗创作和诗活动,充分展示了诗陶冶人性灵的巨大作用。题外活,只可惜十几亿的中国人爱诗与爱钱的比例实在不好计算,真不知该如何坚守,且以自己的形式扩大影响。


汉语里一双明眸
梅和箫才是知音
在踏雪无痕的情节中
我打开窗户,看见雪的姿态
像诗人的背影
清瘦而明净


第三节,也是末节。前两行言简意赅,借代而喻而拟人。诗人是将最高雅的文学形式诗歌,放置于中国五千年文明(以“汉语”借代)的灿烂中,来展示其价值的。喻为明眸的“梅”和“箫”,当是“梅兰竹菊”与“笙管笛箫”之省写,并暗喻为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和音乐舞蹈艺术,用以象征高雅的人文品格和精神享受。“知音”一词的拟人,是说只有“梅”与“箫”所喻所征的艺术与品格,才可比及诗歌艺术。实际上诗歌一直是引领文学艺术的先锋,所谓“领风骚”者是也。
最后的四行,作者从价值的比较中,走进了诗现场,使诗人与诗融合为一体,“消瘦而明净”。“消瘦”既是诗人清贫的写照,也是诗歌艰难生存的暗示;“明净”则是喻示诗人品格的高尚,也是诗歌净化心灵价值的强调。

浏览学习老秋的诗,他的诗情结总是时隐时现于字里行间。请看:


整个夏天,和红蜻蜓对视
我的内心涌动层层细浪
是什么使生活的细节真实生动
若诗篇和音乐
这两只高大的杯盏相互碰撞


这是《红蜻蜓》一诗中的第三节。看来老秋非常喜欢音乐与舞蹈,将其喻以“红蜻蜓”的形象,然后拟人以“对视”,再把对视的两端拟物为“两只高大的杯子”,“相互碰撞”(就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来提高技巧和陶冶心性。可见诗人的诗情节,用心不舍须臾,听歌看舞也要联想到诗歌上来。所以这样理解,因为我也喜欢听歌,边听边看歌词优劣,像夕林写的歌词,其实也是很精品的诗歌。


天空由谁写下优美的诗行
蝴蝶,这可人的舞者
一路拾来
彩色的芬芳


这是《蝴蝶》一诗的第一节。这里蝴蝶又成为诗人与舞者融合一体的形象。“一路拾来/ 彩色的芬芳”,显示了诗人灵魂的游走,浪漫而美丽。当个诗人吧——形象仿佛飞过我的面前。我一直都梦想当个诗人,现在就从零开始吧!

兰,你的歌谣/ 不得不让我怀念曾经初恋的少女// 一天风露,兰花若雪/ 兰,我至亲致爱的恋人/ 你也逃脱不了时光的蹂躏/
我感到暖意,兰并没有失去……/ 只等春天的阳光/ 摇出一片色彩斑斓的天地//

这是《兰》一诗中的两个片断。兰在这里既是诗的形象,又是具体某个诗人的形象。将诗看成恋人,可见情结之真之挚。尽管被时下的“时光”冷落,或者被痞子毁坏,但依然感到“暖意”,并且充满希望——“摇出一片色彩斑斓的天地”。可见情结之执之着。
或许,有人将《兰》读为爱情诗,那也是可以的。毕竟当今诗的精品,都有多维审美的艺术效果。但我宁愿从我的喜欢去理解。相信老秋是不会介意的,毕竟他于诗的情结,感染了一个诗爱者,感染了一个徘徊在圣殿之门台阶上的朝圣者。我正在虔诚的合十,允许我进去么?你们——我尊重的高洁朴实的仙圣们!

2006-5-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