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代诗体量的划分 
 
 卢兆玉
 
 
 关于诗歌长短的划分,从没有定论,但我们一直尝试着给予一条彼此较为清晰的界线:
 
 
 微诗 1~4(又称微微):
 
 四行及四行以内(这个分类中包含了独立的四行诗和三行诗,还有二行、一行,及不规范的四行诗与三行诗)。
 
 说明:
 
 【微微】为大诗界的独创命名式。以区分且包含于微诗(有时作三行的专指)绝句(通常为四行诗)。其首式命名者为 卢兆玉。
 
 
 小诗 5~10:
 
 为区别短诗和微微(微诗)我们界定在5-10行。
 这一界定是符合当下语体诗写作分行时的特点的。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来讲,大多都比较完整-单一而集中。这比新诗开始时的“五六行”跨了一大步,也使小诗更为独立。
 
 
 短诗 11~99:
 
 我们界定在11-99行之间含11行和99行。
 长期以来,短诗之短、长诗之长是没有明确概念的。甚至在短诗与长诗之间,形成了一个空白带……比如通常的分行诗写一般在二、三十行的居多,若以此间为短,那么长诗又如何界定呢?长诗若百行及百行以上为长……那么,这中间的六、七十行怎么办?像分类小说那样来个中诗吗?小说有短篇、长编、中篇的说法和通行,诗也要这样么?在中国有上中下的通用却鲜有小中长的说法,显然小说的命名已谬,则既然我们没有“中诗”之说那就略之吧。长短小微在中国式的语境是比较流行而清晰的表达,以此来划分诗(中国诗歌-简称中诗)的诗体(体量)是很恰当的。
 
 明确小诗的范围,扩大短诗的体量,我们填补了诗歌体量的一段很长的空白。这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长诗 100及以上……:
 
 百行及百行以上。
 百是一个大数,在百至千之间,万以下,大体上概括了所有的长诗体量。
 所以这个百行及百行以上的划分是符合长诗之体量实际的从而也是比较科学的划分。
 
 
 
 附:我的第一首标明微微的诗及公开发布时间
 
 
 微微·与诗人书
 
 
 卢兆玉
 
 
 你塑造了美,我便来审美。
 你的三千言,我可能要花费一生。
 
 
 2020-03-21
 
 
 
 2020-05-21 正式发布 于大诗界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