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1|回复: 1

[探索] 的,地,得以外的标点(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9 15: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歌未竟 于 2019-12-20 10:57 编辑

         说实在话,绝大多数人都会注意使用标点。尤其用于表达情感!我们可以
在书面语言里,“有限”延长句子及标点的位置。不会有人在很长的文字里,不留一个
停顿的标点符号做一“了结”。试想,如果没有标点。我们如何去读一本书,一部长篇巨著!
         书面的语言标点,只是凭个人的喜好添加。我曾经提到过即使没有标点读者也会自然的在阅读里
产生类似标点的停顿。如果我们为了减少标点给我们的写作带来麻烦而是不停的写下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再加标点。
势必会给阅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窘迫感。
          那么,“中国人平时是  怎么说话的呢?”我特意在“是”与“怎”之间产生间隔,就是源于中国人说话(普通话)的习惯。
就这一句话,由于停顿,会产生好几种说法。中国人  平时是  怎么   说话的呢?,,中国人平时  是   怎么  说话的呢?
中国人平时  是怎么  说话的呢?,,,   
         我们在默读时,实际也是在“发声”的状态下朗读。在阅读时,自然而然产生停顿。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平时是怎么
说话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有感情地读诗呢?没有人会在读诗时像写字一样那么随便为所欲为说话一样随随便便,,,,
        其实,我只是想说,我们的诗写,能不能让读者,体会到,视觉上的诗写,同样是听觉上的诗写。而不用读诗者,去刻意的
假想诗者创作地感情与初衷。
       分行为节省标点提供了便利,一行里究竟要多少个字,更合理,更适合朗读,希望众诗友就中国语言(普通话)的特性,提出更
好的意见与建议,为中国诗歌发展尽一己之力,敬茶!
发表于 2020-1-6 0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是很有见地的。但可惜未能展开,没有更充分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