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26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究回到了对诗人的定位。
他的价值不一定在当时,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讲没有价值。
但这不意味着诗人应当放弃大众和时代。
任何一个诗星闪烁的时期,必定有其特定的理由和成因。
退一万步说:一个执政的领袖是诗人,并在他的执政期间仍然在写诗,诗及其诗人能不受关注吗?即便诗人的命运很惨,也是社会的热点。
随着“中心”的转移,人文已在退化,何况诗呢?它不与政治、社会合拍,只能成为弃儿。——或另一种说法:边缘化后的流浪者。
中国人口众多,诗人或热衷于写诗的人,永远也不会太少。在这个不会太少的群体里,也定然有与时代、社会积极合拍的作者,他们是时代和社会所需要和欢迎的。但他们的成就一定要跟上诗内在的审美判断。不然一样不会被看好。
所以如果是伟大的诗人,更应当关心人生和社会。这就又回到了我上面所提及的“人与群体及社会关系”的三种模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诗人治不了天下,那就多一份爱心和颂歌吧!
毕竟,人类(社会)比一个人更不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