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49|回复: 8

析首期同题·童年·及童年的几篇诗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1: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题

  经历了诗歌报的临屏之后,在华语现场(今华语前身)我将之衍生为同题和擂台两种形式并在华语运作了一些日子推进了华语的进程可惜未能始终坚持。为了日后对这些标题的再用,我设立了专门的题库,作为存放这些活动的记录,如今回到华语它们还在,诗歌报也有我参与点评的贴子。临屏是花语的,也是很网络的,而它的实质就是长期存在于诗文交流之间以文会友的同题形式,这个形式很重要,对推进文学活动、交流创作经验、激发创作灵感、表现文学天赋都有积极的意义。
  同题写作并不是无聊的写作,也不是凑个热闹,当然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当热闹凑,只是我觉得它是认真的。正如现实原本是严酷的,却偏偏有对之不屑的浪青,文学创作是认真的,却总有人持游戏之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心态无非就是我比你们都行,你们认为了不起的,我比这些了不起更了不起的。这种状况更多地表现为心理的层面,实际上的行为是很难做到很难实现的。真正能实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生活,然而做到了这一点你又不存在了。所以现实就是严酷的,文学创作就是认真的。只是在我青年时也不明白这一点,这其实就是它们的客观规律。每一种大众认可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则和它的合理。
  同题写作有点类似于作文,但它和作文不同,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甚至有老师的指导为先,作文的好坏更多的依赖于老师的好恶,而且会有诸多的限制。同题就没有了这种弊端,它是一群爱好者平等的交流,其评判也是共众的,这就让它避开了个人的好恶,而呈现为一种集体的取舍。
  同题的第一要素当然是出题及其附加条件。出题者心态要平和要顾及大众,不要心存刁钻,以为难他人而作乐,那样就失去于交流的意义而堕入游戏的俗套。一个题目指向要明确,要给习题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其目的就是要激发习题者的写作欲望,而不是让人望而却步,不知取舍,无所适从。因此其附加条件也应免于苛刻。比如文体的要求,长短,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进去的,但过于设限。其二同题的写作当然要切题,不切题,你的文字写得再好也与这篇同题无关,就是所谓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同题写作中最要不得的。切题,一是紧扣着题目做文章;另一个是借题发挥而又不离不弃。注意到了这点你的文彩是大可以发挥出来的。尤其是中成现在所选择的这一诗文同题。把附件降到了极限。

童年

  有了前两次试行的失败,这一次的出题就慎重了些,在时间上也做了点限制。没有时间的制约就会了了无期,从而那可能激发出的写作欲望也会因为久待而不振。
  6月1日是儿童节,是不是再象端午节要求大家给诗和诗人写一首诗那样要求给少儿朋友写一首诗呢?这当然是可取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少儿是人类的未来,是父母的最爱,中成论坛,大家都是大人了,大多都有孩子,有的人都有了孙儿了,在儿童节为小朋友们写首诗当然是应该的。但切入点在哪儿呢?会不会象端阳节那样,原本以为诗友们为诗和诗人写首诗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还是没有几个响应者。因此吸取了这一教训,放弃为少儿写首诗的命题。但那日毕竟是儿童节,儿童节诗文活页正式首期命名怎能和此没一点关联呢?忽然间想到了童年这个词。
  童年,一下子我的思路就被打开了。这可是人人多有的过去啊,而且是挥之不去,无法抹掉了。你可以不想它不思它,把它埋在记忆的最深处,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它是你曾经的拥有,尽管可能会模糊不清。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都是不一样的。尽管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有的可能早已离开了父母,但一个人能长大成人,他的童年就是他的财富,就是他最初的矿脉,他的人生的源头,清澈而流长。
  它可能因为人生的变故而被定格在某一时段,被凝结在那里成为一个结核,但你一旦打开它,你会发现你的人生竟和它密切相关,你的后来总在那儿会找到前因。我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的童儿印八十”。说的有是这个意思。

《童年》的几篇诗文

  首期同题能收到这些贴子,作为出题人的我已满足了,尽管我曾有过一次的同题要让我点评整日的经历。但现在不同,现在论坛的行情大不如前两年,这也是鸣之在论坛所发出的“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越来越少了?”的时区所指。今日的论坛在受着纸媒与博客的双重困扰。
  写作最终是要有报酬的,否则人类取之为何?报酬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物质的诸如稿费之类的利,受人景仰的名(名可以转化为利);精神的,可能就是一种近乎于知己者的慰藉,一种圈子式的阅读。也有生前默默无闻(但决对不会没有一个赏识者在给予他以精神的支持)而死后名声大振的。
  论坛的写作,就现阶段来说大多数是无利的,尤其对诗写作这一块来说,可能只要有人喜欢地读就很不错了。一个写手的名在没有转换成纸媒之前,大多数是不能转化为利的,而且网络之名真正受人崇敬者恐怕绝无。他们大多数活跃在纸媒与网络之间。那此成名的诗人,那些份量级的人物,在这个诗的极其困顿的时代所取得的这点成就是不能随便地掷之于公众论坛之上的,博客真正服务的对象就是这一类人。对一般的人而言博客就如你有了我也有了的摆设一样,实在没多少意思,最起码基于对论坛的感悟来说是这样。
  本期同题有这8篇贴子是一个不小的成绩,这对当下的中成·诗文活页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从童年开启人生的记忆,从童年开启诗的矿藏。
1号作者我爱我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他把他的童年定格在伤感的忧郁,这显然超出一般的认界。他的这首诗是优美的,承袭了西洋式的抒情传统。我们姑且不论这之中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但在这首诗里诗人是那样的动情而认真。他对幻美的追求从童年直到如今,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唯美的主题。我喜欢这样的诗,尽管它的技法已有些过时,但依然很诗性很纯真。

《童年》

我爱我国

怀着伤感的忧郁
我的童年
那幻美的邻居转身就不见 

以为她一直和我在捉迷藏
躲在花丛里
或者一座院墙的背后

那一双被吻过的手
故意拨弄花丛 发出些声响
可她没听见还粘满玫瑰刺

我勇敢的翻过那道墙
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只有掉下的墙灰成为永恒的记忆

童年,童年,我一直在追
那不见了的幻美的近邻
如同,此刻我现在的心

09-06-02

2号作者飞来飞去。他将题目稍做了一点变动改为《童年记忆》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一个人的童年原本就在他的记忆里储存。这短短数行表现了一次童年的捉迷藏游戏。只是有点司空见惯,看到前几行就猜到了结果。但诗很短,算不上浪费。而这童趣总是反复地重现在人类的旅程中,如果人类哪一天真的少了童年这一节,那才是真正可恐怖的。童年无诈。这数行文字所阐述的就是这个。如果按照诗来打分,我也只能付之一笑。

童年记忆

飞来飞去

脸冲着墙
倒数10 9 8 7 6...
开始

只剩下最后一个没找到了
我们齐声喊藏好了别出声
他用清脆的声音喊“知道了”

3号作者小小草。童年是一个知性,更是一个感性。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它的独特性,因了这独特便有了它的独立存在。小小草的童年和一对鞋子有关和一双大眼睛有关,和一条小河有关,而重点的细节和小人书的阅读环境有关。也就是这行独特的“松油灯盏的快乐,扑上扑下”让读者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诗贵真诚,小小草做到了这点。本诗以四组场景记录了诗人的童年,真实而可感。

童年

小小草

一对鞋子,离开天空很远
离鹅卵石很近,
浅浅的流水,螃蟹爬上爬下

一双眼睛,离太阳很远
离六畜很近,
一堆堆麦垛,蝴蝶飞上飞下

一本小人书,离梦想很远
离萤火很进,
松油灯盏的快乐,扑上扑下

一条小河,离轮船很远
离脚丫很近,
一缕缕水草,在梦里缠呀缠


4号作者柴进。“为一张纸片哭上半天的”童年,造就了今日大多数诗文为众生写作的柴进。柴进的诗文总伴随着悲天悯人,这是他作品的主基调。在这首短短的童年里也不例外。他的诗质感很强,透过这些表面的陈述,总能让人至达它的内核。“那是我吗?/不像/可就是我/你不说  我也知道”含着思辨色彩。

童年

柴进

说走就走了,
留下的  满脸茫然

于是
一天天想起那不知所谓的日子
那曾经为一张纸片哭上半天的记忆
似乎还在飘来飘去
那时节走在阳光下
脸上满是肮脏的泥巴
所有的事情记得最清忘得也最快

那是我吗?
不像
可就是我
你不说  我也知道

5号作者穆桂荣。这是一首极具印象的诗。童年之后缀以碎片,指明了这是一个特写。一个特写镜头其质感和动感都很强。美,一种意境的幽远深藏于其间。这里的“蓝翎鸟”恐怕就是桂荣所一直在追寻的诗的化身,如同前文我爱我国的幻美,以及大名鼎鼎的“青鸟”。

童年碎片

一朵涟漪中看到了
自己寂寞的童年
脚尖飞起的石子
落入水深处
溅起一只美丽的蓝翎鸟,多像
隐藏在诗行里的预言
梧桐叶,捂不住一粒露珠的轻叹
哽咽的寒蝉在我的手心找到了温暖

6号作者飘然而至。飘然自入中成以来,他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总能给人以动态而直接的享受。和他的名字一样,飘然而至,使你在不觉之间和他走过了一段行程。这是一篇很好也值得一读的文字。它的前记是这篇短文的指导思想。这篇短文集评、议和叙与一体,浑然不觉,在流畅的文字间找不到疏漏,细密而严谨。

童年
——快乐的童年,无忧的童年,无论贫与富,都是我一生的财富。

飘然而至

  想到了这个,我的心便飘然起来,飘到了它的浑然不觉的来处,飘到它的人生的入口。童年,从母亲的怀抱里下到人生的地上,一步一步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步一步在人生的道上介入成人的行列。一步一步地从无到有,储藏人生的记忆。童年就象一块吸水的海绵,你可以凉干它,但你挤不干它。谁会把孩时的童年凉起。
  每一对双亲,总是那样不顾一切地呵护孩子的童年,生怕稍有闪失他会摔倒,于是含在嘴里,捧在手上,搂在怀里,放在心尖尖上。童年是无忧的。童年是快乐的。快乐的童年是大人的财富。
  因为我的快乐,所以我的父母总感到富有。他们常常从我的手上把别人的孩子同样需要的东西递过去,或者叫我传递过去。而且,我总是想都不想就让两只空手回来拥抱笑嘻嘻的妈妈。然后她努力地把我举起来,举起她的骄傲。
  在那个物质馈泛的时代,人们互通着有无,没有储藏,没有隐瞒,谁家的需要就是左邻右舍的需要。谁家的孩子都是左邻右舍的陔子。孩子总是会打架的,打得过分了就难免有伤痛,伤了自家或别人家的孩子,大人们的脸便阴雨起来,有时会一连有好几天。但尽管天还没有放晴,那打架的孩子早已滚爬在一起了。他们是父母脸上的六月的天。
  我的父母从没有为我的打架操过心。因为我是一个不打架的孩子,我讨厌打架,那一身泥,一身土,一身的破皮烂肉。尽管打架的并不一定都是坏孩子,尽管他们后来都比我有出息。但我还是不喜欢打架,正如到今天我也不愿和别人争吵。
  我的富有是我的双手经常空空的童年,是我长大后仍然常常地空手回家,迎来的仍然是母亲的笑容。母亲,从不问我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是的,母亲从来不问。去年母亲临走前的数小时,叫我打开了她的一个小包,把里面不多的钱让我收起来。我以为她让我代为保管,可母亲却说:“这钱用掉它还会来。”我至今收藏着这些钱,不肯将它们用掉,我知道这些钱用掉了它们一定不会再来。
  虽然,到现在我连属于自己的住房都没有,但我仍然感觉很富有。童年,快乐的童年,无忧的童年,无论贫与富,都是我一生的财富。
 
                09-06-02

7号作者小雪。小雪一篇没有写完的《小雪情话》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欢。而这篇《童年》又再一次再现了小雪文字的灵动与鲜活。他(她)的思绪的活泼,她(他)的鬼精灵。难怪小时候谁也劝说不了的嫂嫂会听她(他)的摆布。这篇《童年》的缺憾在第三章稍为弱了些。“童年,是一枝春芽插在树梢上,童年是绿色的。”仅此一句的小雪也就可以夺冠了,何况还有下面那些可爱的文字。小雪和飘然的那篇童年一样,都兼写了大众与个体的经验,并反复地游走在两者之间,这就能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共享作者的文字。文字的过于私密化是危险的写作尝试。我们应当从飘然与小雪的这两篇短文中获取正解的启迪。

童年

小雪



童年,是一枝春芽插在树梢上,童年是绿色的。
在母亲的孩子里我是最小的,我插在哥哥姐姐之间,我是绿色的。绿色的我无忧无虑,绿色的我总让人喜欢,让人喜欢的我,心里总装满喜悦,无论我走到哪儿我就把歌声带到哪儿。
唱歌不仅可以有糖果吃,也可以有煎饼吃。呵呵,你别小看了这煎饼,主人也不一定舍得吃呢?但她拿煎饼换我的歌听。如今她早已不在了,此刻我多么想回到从前拿我的歌换她的煎饼吃,直到她笑哈哈地说:够了够了……



童年,是大人的开心果,是母亲的倾诉,是奶奶的叮咛,是邻里的桥梁,是父亲从乡下回来必须搂在手里的小可爱。童年象一个迷彩的球,在大人们的身边滚来滚去。
童年,我的话比哥哥的话管用,比母亲的话受听,童年,一发生纠纷谁的话也听不进的嫂嫂,只要我一劝,她一准就会从床榻上起来吃饭,然后什么事也没有似的一路风赶去上班。
邻里们事后笑话嫂嫂,母亲也在笑,哥哥也在笑,可嫂嫂毫不介意。我也记不清我每一次都说了些什么?但我想,那时我一定搔到了嫂嫂的痒痒。虽然多少年过去了,也不知发生了多少可以改变人生的事,但一直没有改变我童年的记忆。



童年,是少年的弟弟,是成年的天使,是中年的传书,是老年的记忆,是返老还童的仙丹。童年是上帝送给人生的最珍贵的礼品。它包裹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释放它永恒的绿——直到成为一片明净包容憔悴的人生。
童年是绿色的。绿色的我无论走到哪儿都把歌声带到哪儿,无忧而无虑,一如你所说的天真。

09-06-01

8号作者卢兆玉。纯即兴之外。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拆解了他人的题材做为自用,并引出了童年它还在我的心里这个主题。文字简练而工整。和我爱我国的诗一样都属于过去的诗。

童年

卢兆玉


听小雪唱歌
想到了我的童年
童年一支快乐的曲子
不需要作曲家谱写

看飞来面墙
知道那是捉迷藏
迷,藏在童年的心里
它没准会蹦出来

我飘然而至
躲在你们的后面
捂住自己突突的心跳
童年,它还在里面

09-06-02

首期同题有这些,观云真的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文字放到哪儿也不会逊色。但愿下一期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更多好的率真的作品。呵呵,真的有好长时间不捣鼓这个了。本期的批评选择从宽,以表扬为主,不过表扬也得有被扬之处。批评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它必须忠实于作品忠实于阅读。

                观云忘我
                09-06-03于中国成人诗文网
发表于 2009-6-3 1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辛苦了!

问好!
发表于 2009-6-4 0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把这篇析文的重点放在“同题”足见了观云的用心。

是“诗文活页——同题与擂台“的进一步拓展的指导思想。他又讲解了本期同题的前前后后,包括《童年》的产生过程,这一看似远离诗文赏析的偏题析文才体现了坛主对论坛的远视。一期同题诗文的质地其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关键是正视同题写作的意义和参与这一活动的主观意图以及作者出题者的心态与智能,只有健全这些“同题与擂台”才不至于成为一时的热闹而能更长久的存在。观云为什么有如是之想,就在于他早已经历了这些,并看到了它的症结。
“本期的批评选择从宽,以表扬为主,不过表扬也得有被扬之处。”短短一句既表达了本期析文所持的宗旨又从总起上毫不含糊的肯定了本期的参与作者及其诗文。
“批评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它必须忠实于作品忠实于阅读。”中成是一个非常注重于回贴和批评的论坛这和观云本身具有极大的关系,也是这初生的中成必将凸现于网络的基石。中成的批评持忠实而温和的态度,不主张呈现偏锋是批评之大道,棒杀与捧杀从来都是被批评者的大敌。
观云的文字始终是精辟的,没有多余的话,那些看似题外的从容谈吐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别具意趣。我选择中成是我的幸运,因为自入中成以来我一直受益。观云是贤者。
发表于 2009-6-4 0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观云兄的批评!
我将努力于结构的完整与匀称。
发表于 2009-6-4 0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8号作者卢兆玉。纯即兴之外。作者的高时之处,在于巧妙地拆解了他人的题材,而做为自用,并引出了童年它还在我必里这个主题。文字简练而工整。和我爱我国的诗一样都属于过去的诗。

童年

卢兆玉

听小雪唱歌
想到了我的童年
童年一支快乐的曲子
不需要作曲家谱写

看飞来面墙
知道那是捉迷藏
迷,藏在童年的心里
它没准会蹦出来

我飘然而至
躲在你们的后面
捂住自己突突的心跳
童年,它还在里面

09-06-02

接受批评!
发表于 2009-6-6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观云的批阅,明白。辛苦了!
发表于 2009-6-28 2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愧不如!
观云苦心天地可鉴。
发表于 2010-2-10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来,这时候怎么把这个贴子提起来呢?

中成的同题,无论质与量总是那么的不如人意又有什么好提的呢?

问好了……祝新春快乐!学业有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