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打油诗
宋代李龙高,打油诗之鼻祖
宋代李龙高的诗,挺有意思,诗风辛辣,讥讽,有趣,堪称打油诗之鼻祖,他讽刺苏轼不知家国恨,只忆小妾朝云,他讽刺郑玄不知梅之高洁,诸如。。。。他大多数咏梅诗都是冷眼看世间,自喻高洁,诗名很随意,意似李商隐之无题。收藏数首在此。
苏词
翩翩彩笔赋梅花,只忆朝云不忆家。
为说坡仙休怅恨,昭君犹自弄琵琶。
郑笺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
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梅角
朝暮相催鬓易星,酸风无奈送悲声。
丁宁莫过黄芦塞,月落霜寒客半醒。
卧梅
(袁安,袁绍高祖,有成语袁安困雪)
月横鹤膝影阑干,枕石眠云几岁寒。
宇宙一身今老矣,潇潇风雪拥袁安。
读范谱(范,指范蠡)
刘叟空将芍药夸,欧公浪谱牡丹花。
如君更把丹花品,俗了吴门一范家。
村梅
不入时妆辈行羞,一生槁淡乏风流。
任君约遍宫黄额,莫管村姑守白头。
岭梅
雪立孤标不受霾,世间浪蕊等浮埃。
清高已是无俦伍,更向群山顶上开。
折梅
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竹梅
落落丰标霁月怀,棱棱寒碧隔风埃。
耿恭也有孤高节,岂但苏郎齿雪来。
梅窗
月射云绡印玉腮,风穿罅隙度香埃。
莫将易向花边读,惹得周公入梦来。
茅舍
深村古木路三叉,路外溪流溪外沙。
背水短篱花似雪,遥知不是四娘家。
成都
峡江西去锦官城,闻说梅龙绝可人。
不识年来无恙否,武侯祠柏已成薪。
苔梅
一夜蟠龙裂翠鳞,土花深护玉精神。
苍寒满树黄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料应不为天风冷,自恐冰肌受点尘。
梅屏
含冰茹铁似枯槎,淡月蒙蒙四五花。
多少人家夸富贵,数枝和雪写山茶。
梅台
弹压群芳不敢开,清高地位隔尘埃。
抬头一见风霜面,莫是花中御史来。
半开梅
雪弄新晴月带霜,风窗暗送几分香。
翠禽飞过偷相语,不是徐妃也半妆。
艮岳
鹿衔花去彩云气,万岁山前梦已迷。
萼绿仙人何许觅,断崖枯树夜乌啼。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但是对于他的生平,却是少有记载,他只做过一些很小的官,为人正直,品格高尚,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他在官场上一直不顺,以至于后来,他干脆辞官归隐乡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那他的这首《题临安邸》,也是他早期年轻时很落魄时,由于感慨当时的社会现状内心非常的痛恨,于是提笔在酒楼上,写下了这首诗,从而成为了宋诗里一首别具一格的诗作。
宋代的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地道的乡巴佬。但她面对苏东坡挑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尤为得体。诗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这首打油诗前两句出自苏东坡之口,后两句为老妇人所言。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猜谜诗》-(宋-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大雨哗啦啦地落下,被风吹着打湿了墙壁;诸葛亮无计可施只能找张良想办法。关云长的赤兔马不小心跑掉了,刘备自己抡起大刀就奔赴战场。大家看到这首诗是不是也是一脸懵,不知道诗人要表达什么。这首诗四句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可不正是“驴唇不对马嘴”。那欧阳修作这首诗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欧阳修有一次到一个新开的饭馆里面去吃饭,等到吃完饭馆老板就做个菜品调查问问欧阳修饭菜味道怎么样,欧阳修没有直接说饭菜的味道,而是用这首诗回答了老板的问题。有着这个背景故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首诗,首句“大雨哗哗飘湿墙”,一般的墙壁为了防止雨水淋湿会有屋檐,而诗中的墙壁淋湿说明“无檐”。第二句“诸葛无计找张良”说的不正是诸葛亮“无算计”,简言之就是“无算”。第三句“关公跑了赤兔马”,好端端的赤兔马为什么会跑呢?无非就是没有拴缰绳,也就是“无缰”;最后一句“刘备抡刀上战场”,什么时候主公要自己去战场杀敌?可不就是无将可用之时,这也自然而然就引出了“无将”。
这样的“无檐”“无算”“无缰”“无将”岂不正是谐音了饭菜的味道“无盐”“无蒜”“无姜”“无酱”。不得不说欧阳修不仅有才更有趣,用这样的方式来调笑饭馆的饭菜没有滋味,实在是高明,令人拍案叫绝。
一首打油诗,说尽宋太宗赵光义的一生,他是宋朝最有争议的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在位二十一。 金匮之盟有疑虑,烛影斧声也是谜。 迫使藩王纳国土,扫平北汉成统一。 开卷有益好读书,雪中送炭有仁义。 强幸南唐小周后,弟死侄死传儿子。
宋太宗应该是有宋一朝最有争议的皇帝了。上面这首,基本上把他最为知名的事迹都包括在里面了。简单说明一下: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在位二十一。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原名赵匡义。避赵匡胤的讳,改名为赵光义。登基后改名为赵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继位,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驾崩。在位21年。
金匮之盟有疑虑,烛影斧声也是谜:
金匮之盟说的是赵匡胤兄弟的母亲杜太后死前要求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而非儿子。并命令宰相赵普誊写誓言封于金盒之内。但宋太宗登基六年之后,才有了金匮之盟的记录,所以后人怀疑他是为了帝位的名正言顺而伪造的。烛影斧声是说赵匡胤死前,二人在屋内烛影中争执,依稀见赵匡胤拄着“斧”(一种长柄礼器而非兵器)说:你好自为之。此事为野史记载,用以怀疑赵光义继位的合理性。
迫使藩王纳国土,扫平北汉成统一:
赵光义登基后,运用强大的政治手段,逼迫割据福建漳州、泉州两府的陈洪进和割据两浙的吴越王钱俶,纳土于大宋。并派潘美统军进攻北汉都城太原,后又御驾亲征,击溃辽国援军,最终灭亡了北汉,统一了中原。不过后来赵光义曾两次北伐,希图收复丧失辽人之手的燕云十六州,一次征伐交趾(越南),但均以失败告终。
开卷有益好读书,雪中送炭有仁义:
开卷有益和雪中送炭两则成语都是来自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命人编撰了著名的《太平御览》,并规定自己每天要读若干卷,一年内要看完。有人怕他辛苦,劝他慢慢看,他跟人说:看书不辛苦,打开书就对自己有帮助。淳化四年,开封的冬天极冷,大雪纷飞。赵光义命人给京城的老人们送去额外的钱、粮、炭等,以助他们御寒过冬。雪中送炭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强幸南唐小周后,弟死侄死传儿子:
小周后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也是天下闻名的美人。野史记载,宋太宗多次征召小周后入宫。每次小周后回家后都向李煜哭诉,李煜也无可奈何。野史还传宋太宗强幸还不过瘾,命人在旁以画记其事,就是所谓的《熙陵强幸小周后图》。其实宋太宗贵为一国之君,断不会如此不堪。只因其继位不正,后人给他脑袋上扣了很多屎盆子而已。
后半句才是让赵光义广受非议且百口莫辩的。当初金匮之盟中约定皇位传承次序是兄终弟及。也就是皇位根据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兄弟次序传递,赵廷美之后应归还于赵匡胤之子。于是赵光义之弟赵廷美,及赵匡胤仅剩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很“懂事”的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最终使得赵光义可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恒。
综合地说,赵光义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是有功劳的。他真正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政权割据的局面,再次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对华夏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宋一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富裕的朝代,这当中赵光义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但作为皇帝,对于身边的障碍和心病,恐怕就不那么包容了,而且手段很坚决。
《登山》宋·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自幼聪慧过人,思维敏捷。据说,司马光在幼年时,有一次,随两名学士登岭,途中二学士联句,洋洋得意,很瞧不起年幼的司马光,并言:“竖子亦能诗否?”司马光脱口而出,吟了一首《登山》趣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前两句犹如小孩子的口语说话,显然没有什么深文大意,但形象逼真,趣味横生;后面两句先写登山情景,后写登山感受,从而突出主题。整首诗语言运用,亦庄亦谐,雅俗相济,韵味悠长。二学士听罢不由得大惊,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半山绝句当早餐》宋·杨万里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他写诗记叙了这种“趣”事。
《睡丞》宋·陆游
我国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根据张东海的《睡丞记》作了一首打油诗。《睡丞记》云:一日,华亭县丞去拜见一个老乡绅,见其没有出来,就于座位上睡着了。一会儿,主人到了,见客人睡着,不忍心惊动他,遂与客对座而睡。不久,客人醒来,见主人睡得正熟,便接着睡。一会儿,主人醒了,见客人还没醒,就又继续睡。到客人再醒来时,天色已晚,见主人竟然还没有醒。于是就悄悄地走了。待主人醒来时,见客人已经不在了,就走进内室接着睡了。陆游有感于此,遂作打油诗云: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 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
《静坐》宋·苏东坡
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两日。 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才华横溢,耿介正直,但仕途坎坷,累遭贬斥。晚年惨淡,生活无聊,曾作“静坐”诗一首。
《竹笋焖肉诗》宋·苏东坡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东坡号称“东坡居士”,尽管仕途不顺,屡遭贬黜,但其豪放之情不减,仍快乐地尽享美食,东坡好吃肉,杭州名菜“东坡肉”正式苏东坡所创制。
《洗儿》宋·苏东坡
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而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诗中有悖于常情的期待,抒发了诗人对朋党相争之祸、摧残人才之行的不平之气和愤懑之情,是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现实的无声控诉。
兄妹互嘲
传说苏东坡与其妹,一个多须,一个长面,他俩曾互相作诗嘲讽。 苏东坡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一滴相思珠泪下,一年流不到腮边。
苏小妹诗: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髯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茅里有声传。
《弄瓦》宋·刘骥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弄瓦”诗,弄瓦是生女儿的意思。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反映了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是不可取的,但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
善作打油诗的苏东坡,也曾被人戏弄过。贬到惠州时,当地有一位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地道的乡巴佬,一次被苏东坡调侃,她反唇相讥,出口成诗。诗云:
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 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这首打油诗前两句出自苏东坡之口,后两句为老妇人所言。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兄弟发奋终成器》
宋代曾巩、曾晔兄弟,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每次都名落孙山,落第回乡。当时一些幸灾乐祸的人编了四句打油诗嘲笑他们。诗云:
一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这诗的意思是曾家兄弟,岁岁参加科考,年年扫兴而归,活像房檐下两只燕子,一双飞去又一双飞回,没有一个考上,结果只是空忙一场。
曾巩兄弟起初面对讥讽,羞惭抑郁,可是母亲始终在劝慰、鼓励他们,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从此,他们把别人的奚落置之脑后,锐意进取,潜心攻读。历经十五个寒暑的苦学之后,曾巩与三个弟弟、两个姐夫一道赴京应考,终于如愿以偿,一门六人全都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后来,曾巩更是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太学生“打油”讽奸相》
南宋末年,奸相贾似道,利用职权,从外省运私盐到临安都城贩卖牟利。为了防止官府搜查,成百艘船上都插上了旗子,上书“相府用盐”。见此,清查私盐的官员都不敢过问。当时有位太学生便作打油诗一首,予以嘲讽。诗云:
昨夜江头涌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 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题灯诗》
据说,宋朝福州太守蔡君漠,为了讲究排场,竟在元宵节强迫百姓每户张灯七盏。曾有人在灯上题诗讽刺太守道:
富家一盏灯,大仓一粒粟; 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缺妙曲。
官贼难分 宋 郑广
据岳珂《桯史》载,宋代福建沿海有一海寇头领,名叫郑广,自号“滚海蛟”。他率众在风浪里出没,拦截达官富豪的过往船只,官军多次剿捕,未能如愿。后来,郑广被朝廷招安为官。同郡僚属皆以他曾为海盗而不屑一顾。郑广见此,心中郁闷,十分生气。一天,众官员聚在一起谈诗论词,仍是没人理睬郑广。这次,郑广再也按捺不住了,便上前说道:“我也有一诗,说出来请诸位大人指教。”说罢,朗诵道: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诗句虽然语言粗俗,也不合平仄,但却极为坦率,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封建官场的实质。诗中,郑广毫不回避自己的出身,以为贼与官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当场剥去了那些道貌岸然者的画皮。现代官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论在职还是落马,哪个贪官不是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宿山房即事 北宋 诗伯
据《古今谭概》载,北宋雍熙年间,有个所谓的“诗伯”曾作《宿山房即事》诗,句为: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诗句将同一人、同一物、同一时、同一动作重复好几遍,令人读来好笑。其实,此诗的内容极其简单,只用“孤僧掩扉,夜啼子规”即可。
还有另外一首: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问,龙钟衰朽驻高年。
咏啄木鸟 宋 魏野
啄木鸟是除害虫的能手,有“森林卫士”的美称。宋代魏野的诗是这样写的: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喂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能同燕雀,惟解占高梁。
啄木鸟终日辛劳,乐在林间啄食蠹虫的献身精神,令梁间燕雀黯然失色。这首打油诗,是一首生动形象的啄木鸟颂歌。
但也有借吟咏啄木鸟,讥讽贪官污吏的,最典型的是宋代马道所写的:
翠翎迎日动,红嘴响烟萝。
不顾泥丸及,惟贪食得多。
才离枯朽木,又上最高枝。
吴楚园林阔,茫茫争奈何。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惟贪食得多”、“又上最高枝”的啄木鸟形象,而实际上是借鸟喻人,讽刺贪得无厌、攀权结贵的贪官,马道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马啄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