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1|回复: 0

[诗话] 三条底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2 0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条底线


诗不是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手段,这些手段是用于美和向美的倾诉,是爱和表达爱的抒情,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某些诗化的记录。
不写诗,诗人的日常生活仍然过得很好;写诗,诗人尽了一个诗人的本分。
中国历史上的诗人,大多数是从政的文人,这一点直到“朦胧诗”前,都没有改变。所以中国诗一直具有极强的倾向性,这一倾向性代表的不是诗,而是诗的外化作用。翻开中国的诗史,我们发现,所有的大诗人都和政治有关。连李白这样的平民诗人也和皇帝扯上了关系。所以,中国诗,总有人不忘她的政治化所属而探测诗中的言外之意。
自朦胧诗以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中国诗正式进入了平民时代。这一时代所体现的是人人可诗的时代。难免有些杂芜,有些庸俗,有些粗糙,有些碍口,有些“不文明”,它们直接、坦然,介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人生的七情六欲。这些诗的数量是庞大的而且会继续庞大。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一些文人化的政治情结。如果没有政治他们就觉得怪了,社会仿佛就不存在了,人就分不出三六九等了,他们做为精英和草根的界线呢?仿佛也就模糊了。
我是希望模糊的。我希望诗人们都回到“是用于美和向美的倾诉,是爱和表达爱的抒情,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某些诗化的记录。”之中。当然,如果你爱政治,也无妨直接式的政治抒情,过分的隐晦曲折,所扭曲的是读者的心灵,所损伤的是作者身心的健康。一些诗人的一生忧郁寡欢,早逝,是和这点不无关系的。


什么是美?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就是美,自然造福于人类就是美,社会令每个人进入自己的角色而又促使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美。
没有歧视,没有三六九等,没有精英和草根的差异,没有集团化、集权化的政治经济模式就是美。相对于财富的平均,没有资本家就是美。
而爱呢?一个诗人能对自己所不爱的人和事表达爱的抒情么?我说能!如果他想到自己是一个诗人,想到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光辉、每一件事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合理的部分,想到存在的价值,想到人一离开这个世界就化作灰烬,想到历史和历史学家们留给世人的空页仍然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他就会倾向于对尘世和人类的爱慕和抒情,而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过多的挑剔。


自然的抒发和倾诉。这是诗作为诗的最关键的部位。也是诗美的所在。一首诗如果不自然,作者表达不自然,读者阅读不自然,批评家的评论总感觉别扭,那么这首诗的诗美是缺席的。因此自然而流畅的表达是诗的基本要求,一首诗写好了,诗人自己不妨多阅读几遍。把那些生涩得连自己都要反复梳理才能明白的东西尽最大可能弄晓畅了再发出去。一首作者本人感觉别扭的诗,读者一定感觉别扭;一首作者自己明白的诗,读者不一定明白。所以如果发表,诗人一定要想到读者能否明白。不要担心别人说你直白,李白就不怕嘛,屈原也没有怕过。屈原在《离骚》中就直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于全篇展示的就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而我国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不是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直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么?所以诗人不要怕读者明白自己的写作,直白有直白的明白,朦胧有朦胧的明白,含蓄有含蓄的明白,通感有通感的明白,连象征也应有象征的明白,不明白,你写什么诗?不明白你发什么表?

纵观诗史,不明白的大多从读者的记忆里消失。


2017-12-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