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31|回复: 31

关于诗与【三人行】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与【三人行】书

诗所表现的就是生活的形态。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将诗人的精神状态孤立起来。这是当下诗坛一个极其不好的流弊。这不仅不能复原一首诗的本真,也误导了一些诗人的写作和他们对待艺术与人生的态度。一个野村山民的孤独和优哉游哉的诗人的孤独是不一样的。因此诗人的精神状态只有切入到具体的生活形态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解读。如果一味的虚无——如假大空或假小空,都是导致诗失众的因果。一些诗人从语言、艺术、技巧甚至“思想”均表现上乘的诗,之所以不能走向读者,就在它们与受众的隔离。
一个诗人的孤立,不是他的困苦,也不是他的无法表达,而恰恰是他的表达所呈现出来的自我束缚——各式各样的包装或伪裸露。我真想跟诗人友好一些,但我不得不说,诗人是一群既自私而又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他们或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缺陷,但他们不归结到自己,而是指向给他人、社会,或者他们用另一种形式来掩藏包裹它们。其实诗人的优点应当是很多的,比如学识、修养、包容、友善、爱,这些都可以注入更多诗篇给予更多人的东西,却因为自私与狭隘成为了一些诗人的贪婪。
他们底心里的欲望——其实也无异于常人的欲望,但他们总以为与众不同。不了解大众,又不解剖自己,结果连自己也不认识了。什么是诗?我是谁?这类问题一定反复的拷问着一些诗的作者。前几天我读了诗刊今年壹期下半月刊冠名谢冕、霍俊明的一篇——写在诗刊社青春诗会36周年之际 的文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出自谢冕先生或霍俊明的手笔。在回顾或梳理了32届青春诗会之后,所提出来的“诗人在高原,在精神的高原,在语言的高原,在思想的高原。这是我们的期许。”所期许的到底是什么?但我以为高原不是荒原,也不是崇山峻岭或冰天雪地,更不是诗人俯视四方。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意思吧?但无论多高,诗人的身子,是足踏着大地且人烟稠密的地方。这样的诗人和诗作,才是我们所期许而现在又较为稀缺的。
诗人一旦觉得自己站在高处,很难不把自己当着一道风景去搔首弄姿——以为这样可以得到谁谁谁的欣赏,谁啊?
在审视诗坛现状时,我们应当实际一点、切实一点。
当下一些诗人诗作的表现无力、苍白、空洞、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是不是这一高原情结的高原反映呢?
自“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到今天,我们的一些人还在继续地引导着诗人,远离生活、脱离大众,到底是出于对诗的考量,还是要继续地维持着那个崛起的新美学呢?诗人下到平凡的生活中来吧。你看伟大的李白不是也有《赠汪伦》吗?

2017.02.08
发表于 2017-2-9 1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是多么广阔
文/ 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发表于 2017-2-9 1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请走下“高原”吧!——就这样拟题,作为“卷首语”!

点评

谢谢山城子老师! 原本是一篇随笔,却被山城子老师冠以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标就标吧,我确实不认同这“高原”的召唤。高原之上有景点、有人文、也有生活,但明确的喊出了精神高原,就有些“指明方向了”——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2 10:49
发表于 2017-2-9 2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地生活,接地气地生活。
活着,自由呼吸。
活得本能,脚踏实地。
真的踏在地面,才会看见祟高。
最高的,还踏在生活的支点上。

诗歌高原?哈哈。
诗歌是诏泽更好点。
一条河流的出处。

爬出淤泥,或者说一身泥水,
向我们走来,
从生活的泥潭。



发表于 2017-2-9 20:5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个人。
善于生活。
善于爱。
然后,带点诗意地劳作,
写作。

诗意,
去创造财富,
去得之有道,
去延年益寿。





发表于 2017-2-9 2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诗人的孤独,
会误导很多人。


发表于 2017-2-9 2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诗人的孤独,
会误导很多人。


发表于 2017-2-9 2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要孤独!
要诗!
要赤裸裸地书写,
爱,
大声说出尘世的秘密
发表于 2017-2-9 2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要隔膜!
要捅破!
要撕掉画皮,
看见性真。
善,
美!

点评

请哑哑把你的这些,整在一起,自己贴到选稿帖的《编后》,与《卷首语》遥相呼应!haoma???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0 12:56
点破了诗和诗人与社会生活的微妙关系。对诗创作不无引领作用!功莫大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9 21:50
发表于 2017-2-9 21: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哑榴 发表于 2017-2-9 21:22
我们不要隔膜!
要捅破!
要撕掉画皮,

点破了诗和诗人与社会生活的微妙关系。对诗创作不无引领作用!功莫大焉!

点评

谢谢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9:33
发表于 2017-2-10 1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哑榴 发表于 2017-2-9 21:22
我们不要隔膜!
要捅破!
要撕掉画皮,

请哑哑把你的这些,整在一起,自己贴到选稿帖的《编后》,与《卷首语》遥相呼应!haoma???

点评

好的。最近没电脑,只是手机发的。。。。回头弄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1 19:35
发表于 2017-2-11 1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7-2-9 21:50
点破了诗和诗人与社会生活的微妙关系。对诗创作不无引领作用!功莫大焉!

谢谢同感!
发表于 2017-2-11 1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7-2-10 12:56
请哑哑把你的这些,整在一起,自己贴到选稿帖的《编后》,与《卷首语》遥相呼应!haoma???

好的。最近没电脑,只是手机发的。。。。回头弄哈

点评

好的-----辛苦你了!!  发表于 2017-2-11 22:27
发表于 2017-2-11 1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诗人,身体,是物质的。诗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物质中来。物质之运动变化,形态和轨迹,用诗意来描述,成为诗歌。诗歌的作用,与所有意识形态存在的思想一样,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谓诗意栖居,指的就是这种形态和轨迹看起来更加富于动感,富有生气,让人活到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生状态。
发表于 2017-2-11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之状,总是与理想之状存在较大的距离。诗款描述生存,也绘制理想。这其间的距离越是漫长,诗人走在这条道上遇到的艰难越是凸露,诗之历程也愈丰富,诗之内涵和张力也愈丰富和强大。人生之历程决定了诗之轨迹!人生之实践丰富了诗歌之创作!诗在诗外,在诗外下功夫,让人生精彩起来,诗歌也会跟看精彩起来。
发表于 2017-2-11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诗歌写什么?描述状态和轨迹。当现实不能滿足抵达理想之登梯,理想之国仍在诗中。让生存更强大,生出更加有力的翅膀,这是诗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让更多状态接近诗歌,让更多轨迹抵达诗歌。诗意之世界一定是理想之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有诗,还有强大的寄主一一诗人!
发表于 2017-2-11 2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梦为马。指的还是一种理想状态。梦走得再远,一觉醒来终归是梦。现实的泥泞你走了多长的距离?梦得再美,可以入诗,可以玩味,但一旦破灭,才发现两手空空,两眼泪花。诗人还是要以足为马,以手为浆,以心为翼,与时俱进。以梦为马,一觉醒来,还要下地干活。没有人愿意白养一个诗人(哈哈)。
发表于 2017-2-11 2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相信纯粹的思想者。思想源于实践,诗歌源于生活。痛的感觉因为受伤了,流血了。你无法体验别人的深痛,除非你己痛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