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8|回复: 0

诗的本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7 05: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的本位


  什么是诗的本位?
  这里假借一个前提:
  即史诗时代之后,
  诗成为个体的歌唱。

  他们理所当然的
  成为了诗的本位:
  从这里出发——
  他们谱写了每一个时代的旋律!

  我们继续歌唱,
  用我们的沙哑或者嘹亮:
  摩擦新时代的乐章——
  无论它深沉还是高亢。

  它莫名的抑郁,
  陷在无边的滂沱里——
  人们只看到了下雨,
  诗人的内心却在疯长另一种阳光。

  它责无旁贷的责任,
  令诗人愁云密布——
  每一阵雨点的大小,
  只有砸出水坑的雨点知道。

      2016-10-8 00:44:33

附:

  诗的本位


  什么是诗的本位?
  这里假借一个前提:
  即史诗时代之后,
  诗成为个体的歌唱。

  因此,这里出现了两个东西:一是个体;一是歌唱。

  他们理所当然的
  成为了诗的本位:
  从这里出发——
  他们谱写了每一个时代的旋律!

  时代和个人的关系:在诗中呈现得更加清晰——不像在当下,人们普遍的被淹没在社会的广野里,只有极少的社会名流兴风作浪。而回到诗中,我们是通过逐一的个体看到了过往的时代,而非整个社会体系。因此,诗人的角色无异是诗的第一本位。

  我们继续歌唱,
  用我们的沙哑或者嘹亮:
  摩擦新时代的乐章——
  无论它深沉还是高亢。

  在西方理论中:称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声的画。从而我们在阅读西人的作品时会看到整段整段的精细的描绘。但中国诗普遍所呈现的是一种音乐的旋律,是时间的艺术。它的时空感更加强烈的印证了时代的呼声。纵然在边缘化的今天,诗人们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发声出心灵的呼唤。

  它莫名的抑郁,
  陷在无边的滂沱里——
  人们只看到了下雨,
  诗人的内心却在疯长另一种阳光。

  诗人独特的个性感悟是诗的精髓。但这仍然不是诗的本位——诗的本位只有诗人和歌唱——而从本体出发的精髓更加凸现了本位的价值和对这种价值的证明。

  它责无旁贷的责任,
  令诗人愁云密布——
  每一阵雨点的大小,
  只有砸出水坑的雨点知道。

  做为以社会群体活动方式的人类,在一整套长期传承改制的框架下,每一个人包括流浪者都可以找到他的归属——即便在人类发生战争这样大的事变下,人——做为群体的人,依然是平庸而盲从的。
  所以个体的经验——环境下个人的体悟——恐惧、不安、心烦、意乱或者惬意、舒坦及其七情六欲本身在成为群居后的人类加速一体化、都市化的时代,更加弥足珍贵——它成为人类最宝贵的、乃至于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诗当下所更加凸显的美学与人类学价值。
  诗人是它的唯一载体——他的种种的矛盾显像——在诗内合成的焦虑,始终是人类认识多维空间的极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