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面别开——学习村姑翠儿的一首儿童诗
文/ 山城子
【原载《大诗界》网刊第83期】
巴布与温妮
* 村姑翠儿
(一)
巴布,巴布,把手伸进我的梦里来
我给你看,大人们丢失的小闪电
他们藏在我的身体里
你用手指碰一碰,她就会一闪一闪
笑弯了腰
巴布,巴布,这一根小小的木棍
我们可以做成通天的梯子
闪电宝宝想家了,我们一起爬到天上去
把她送回月亮的城堡
(二)
温妮,温妮,栅栏里的海水,还不够蓝
你要不停地搅拌,用你睫毛上的小雪花
我怀里的小火苗
再蓝一点,我们就出发
乘坐,我们亲手制作的小木舟
温妮,温妮,鸟儿在船头
梳理洁白的羽毛
我们坐在船尾,就能看到
海底的儿童节,鱼儿们
像不像,狂欢的大人
脸上都带着
五彩斑斓,虚情假意的面具
【山城子学习】
早年,我在省内外数家儿童文学刊物上先后发过二十余首儿童诗。但与村姑翠儿的这首,没法相比。若比,我那肯定不是诗了。
我还热爱着儿童诗,所以我要学习。看看翠儿她是怎样,以两个小孩子的身份与心情,竟然把儿童诗写得这样地儿童。
两个小孩子,已经做了标题,就是巴布与温妮。诗分两部分,用括弧序号标识。
(一)“巴布,巴布”的连续反复和隔节反复,表明是温妮在喊巴布——跟他说悄悄话呢。
(二)身份对调,亦然。很新的结构布局——两孩子对话。对话,不说谁谁说,但在文本中那样一反复喊名字,就了然了。
对话,自然得是孩子的对话——儿童语言,亦既符合儿童心理的话语。这还不够,因为是诗,那儿童的口气中又必须诗性。
诗性,就是语言的艺术性——亦既简约精炼含蓄生动活泼形象或幽默诙谐新颖灵气隽永或跌宕跳跃具有张力等等的艺术呈现。
这样的——就是语言的儿童性与艺术性的两方面因素,翠儿做得都到家了。真盼她走进华语的儿童文学界,中国儿童之幸啊!
好奇,因好奇而引发的童话般的想象,是儿童心理的重要特征。翠儿正是抓住这点实现语言的儿童性的。请看:
“巴布,巴布,把手伸进我的梦里来/ 我给你看,大人们丢失的小闪电/ 他们藏在我的身体里”。手儿伸进梦里,多么童话呀!
“我们坐在船尾,就能看到/ 海底的儿童节,鱼儿们/像不像,狂欢的大人",海底也有儿童节?嘿嘿,成人如何想得出?
语言的艺术性,一是靠语言的明朗流畅和谐(这个一看就知道了),二是靠巧妙的积极修辞来呈现的。请看翠儿这诗里:
“你用手指碰一碰,她就会一闪一闪/笑弯了腰"_拟人格的自然呈现,诗句立刻活泼得如孩子了。
再如“像不像,狂欢的大人/脸上都带着/五彩斑斓,虚情假意的面具”这里用的是设问式的明喻了,彩鱼儿们就很生动了。
更多的就不说了,我觉得反复地读几遍,不必说儿童,我们成人的心,也立刻被净化了——就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2016-7-2于观山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