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86|回复: 4

在周庄,凝听一面墙的心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2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4658_看图王.jpg

                                          在周庄,凝听一面墙的心音

                                                     文/易湄



       那天,我穿着旗袍。也许这样,它就可以很快认同我。
       我们应该是旧相识的。我记得它所有的清丽,鲜亮。而今,它的表面,是斑斑驳驳的,历史的烙印。
       一宛水韵,流经它起伏的岁月,见证了它四季的换装。它亮起来,又渐渐暗下去。
       流水不言,悄悄相随。
       江南的水流,微波轻柔悠缓,仿佛知性美丽的女子,步履碎碎的,心事细微的,有少女的情怀,又有母性的包容与宽阔。它静谧,又暗流不息。
       所以,这朝夕相伴的墙便浸润了水的婉转与沉静。它在渐渐老去,但它却老得优雅,从容,富含别样的韵味。它把一份渐渐浓厚的诗意,篆刻在斑驳的墙面上。仿佛每一块伤痕累累的砖,都是一首可以潜心吟诵的诗。
       所以,四面八方的游人赶来了。他们轻轻抚摸过它的沧桑,仿佛和它有了一次倾心的交谈。又仿佛读懂了它掉落在青石地面上的,充满了伤怀,又隐含了越来越浓厚的,淡漠的情怀。
       它在老去,却又依然年轻。仿佛岁月只是剥离了它墙面的光辉,它内里有不灭的,艳艳燃烧的火焰。
       还有那一份自然、洒脱与经历风雨后的坦然与超凡的韧劲,就刻印在你看不到的,墙的深处。
       所以,当你靠近它时,你有了满满的敬仰之心,你的内心有了起伏的波澜,你生出潮涌的感动,你的眼睛湿润起来,你有了紧紧贴近它,拥抱它的冲动, 你甚至想象,如果可以穿越,你愿意成为它胸腔里的, 那一块,最贴心的砖。
       这又让我怀念起谢世不久的杨绛先生。走过一个世纪的她,像一面古墙一样,在日渐衰老的外表下,是含蓄的超凡、卓越以及岁月沉淀下的纯粹,洁净与高贵、优雅。她是世人永远缅怀,时刻瞻仰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俗世的深处,墙倒众人推。只有不断修炼强大的内心,拥有富足的精神,洁身自好,超凡脱俗,品德高尚,你才能成为一面能够经受住风雨,底蕴深厚,永远不倒的墙。

发表于 2016-6-28 0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仍然收入本期 诗的慢板 之中  

易湄是肯定认真地读过《野草》的。但我还是希望易湄有时间再认真的读几篇。因为《野草》至今仍然是中国散文诗的巅峰之作。

点评

好的。听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9 19:01
发表于 2016-6-28 0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提议:

  将散文诗和散文化的自由诗区分开来,散文诗的格局必更加开阔。

点评

散文化的自由诗?有这个体吗? 我最近的散文诗有点散了,写得不严格。我知道的。以后注意。感谢您提醒。祝福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9 19:0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6-6-28 08:09
仍然收入本期 诗的慢板 之中  

易湄是肯定认真地读过《野草》的。但我还是希望易湄有时间再认真的读 ...

好的。听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6-6-28 08:10
一个提议:

  将散文诗和散文化的自由诗区分开来,散文诗的格局必更加开阔。

散文化的自由诗?有这个体吗?
我最近的散文诗有点散了,写得不严格。我知道的。以后注意。感谢您提醒。祝福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