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特区、织金、纳雍三县的交界处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伴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发簪,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为“长角苗”。
长角头饰
长角苗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2-4公斤重的头发。这些巨大发髻都是用一支长角木梳和亡故祖先的头发,再加上黑麻毛线盘成。据说发髻盘得越大则越美。这巨大的发髻只在盛装时方“登场”,平日里,女人们头上都挂着雪白的大木角。以前男女均戴“长角”,现在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男子已不再戴,只有妇女仍持守着这一古老的装束。
民族服饰
长角苗服饰极有特色,女人上身着白底蓝绘蜡染束身短衣,下面是黑底嵌以红、白绣带的麻布百褶裙,身后是长几着地的挑花绣片,身前挂一块藏青色羊毛毡护兜,既当风寒,又是女性装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长角苗的女人一年中需为自己做两套以上的衣裙,最复杂、最漂亮的是新娘装,姑娘从容不迫地从12—13岁开始,整件衣服都用刺绣,千针万线,色彩斑斓,耗时5—7年的时间,直到出嫁前才能完成,平时不穿,也不出售。男人们的服装是用家织细麻布,在领、袖口、口袋处均镶挑花刺绣花边的深蓝上衣和白色麻布群裤组成。男式浮肿中最精美的是围在胸前的刺绣围腰,据说三年才能绣成一块。
婚恋习俗
长角苗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与外界的交往很少,其生存环境和经济文化仍保持着比较完整和古朴的风貌。风俗习惯内容繁多、内涵丰富,其中以婚嫁、丧葬、跳场等最为独特。迄今为止,他们基本保持了在本民族内通婚,家族内不通婚的习俗。婚姻和家族血缘关系,把12个村寨牢固地联结在一起,从来没有被割断过。
跳花坡
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四至十四的跳花坡,是长角苗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段时间,男青年都得走村串寨与女青年对歌。他们拿着竹制芦笙、口弦琴、竹笛,或者摘几片木叶,来到中意的女孩家门前对歌。
丧葬仪式
葬仪是长角苗精神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个特别重视死亡的群族,每一次的死亡仪式,都是与他们远古祖先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是一次全族对于自己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复习,如“打戛”、12个寨子一起“绕戛”的仪式、建戛房、拆戛房举行“开路”的仪式等。举行葬礼的村寨这几天家家都会敞开大门招待来自其他各寨的客人,整个葬礼仪式规模空前,犹如一次盛大欢聚的节日。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
长角苗得以面世,得益于中国和挪威政府在此地联合建立了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博物馆保存了长角苗的服饰头饰、生活用品、节日仪式用品等,全面地展示了长角苗一族的文化与生活。其中,陇戛寨是梭戛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所在地,是高兴村最大的自然村寨,共132户522人,是梭戛生态博物馆12个自然村寨中民族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等保护比较完善的自然村寨,也是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村寨。村民自己还组织的民族文化艺术表演队的精彩表演,更让游客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