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塬《沉思集》帖子上的回帖选登 周塬: 沉思集 1
月亮经年的羞惭,没有四季
只有轮回
那是太阳深夜的沉思
戴上花环的坟墓。宗教对于
死亡,安抚着每一次
远去的心跳
当曲线成为幻影,失衡的世界
毁于疯狂的舞蹈
坐到对面,永恒依然是蹒跚的孩子
我们的船已苍老
只能守着纯蓝最后的故事
2
不会有两颗星星的拥抱
那将是灾难
天体的轨迹,是无法更改的程序
人们试图改变这一切,改变
一无所有的事实
代价厚过全部的历史
当两个数字相遇,总会湮灭
迟到或落后的速度
诞生的只是新的框架模式
我们把七夕想象成彩虹的样子
牛郎织女从不能穿越浅浅的天河
接近天堂的一刻,废墟已等侯在那里
坐忘还有祈祷,你将忽略
上帝安排与我唯一的相遇 周塬回帖:
感谢欣赏与导读。在这里不需要哲学的逻辑与推论,也不再以数字给人坚实可靠的真实。诗歌展现的正是人类感性认识与理性归纳之间最为奇妙的世界,“潜意识”也是“显意识”,意识与感觉调动起人们经验之前与经验之后的联想,反思与创造以期对鸿蒙最为簇新的触摸。
周塬回帖:
只有人类具备反思的天赋,诗歌把我们感知的时空编织成绚丽的彩虹!
周塬回帖:
有无限天地等待人类去探索,是我们自己套进绳索与再也看不到前方的袋子里!
周塬回帖:
诗歌离不开意境,那样才有可能言不可言之境地!
周塬回帖:
有无限天地等待人类去探索,是我们自己套进绳索与再也看不到前方的袋子里!
周塬回帖:
欢迎云舟,生活需要沉静,找回真实的自己——那些在浮躁中迷失去了的珠宝!
周塬回帖:
您谈到了诗歌的认知与审美,诗歌的创新在于尽可能达到言不可言之境,且葆有美不胜收的妙处!
山城子回帖 在天鹅星座,有一对双星,名叫天鹅座X-1.这对双星中,一颗是看的见的亮星,另一颗却看不见.根据那可亮星的运动路线.可以算出来它的'同伴'的质量很大,至少有太阳质量的五倍.这么大的质量是任何中子星都不可能有的.当然,除这些以外还有别的证据。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天鹅座X-1中那个看不见的天体就是一个黑洞.这是人类找到的第一个黑洞(也是天体——体积小而质量特大)。
——供兄弟参考。 周塬回帖: 谢谢临读,我也喜欢天文学,希望在诗歌里,它们也会有自己的生命。也许在黑洞里会有人类无法去观测和预见的更为繁密的天体生命,科学发现永无止境。诗歌里的两颗星星是不具体的,试图表达一种运动的规律或宇宙的规律,代表现实的矛盾,和不可相悖不为人所转移永恒的东西。其实每个人也是复合体,除了精神与肉体的复合,还有变异,比如两性人,传说中的美人鱼一类;还有人性的复合比如善与恶......但有一个可以成为定论:一个自由完整的人,是肉体与精神都是独立的。这意味着矛盾的永恒性,规律的“根本”性。
另外诗歌是意会与联想,是文字艺术,与科学定律和质数特性相比,空间没有可比性。
感谢先生带来的天文知识,周塬受益感思,辛苦! 山城子回帖 整个的物质世界,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毛主席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规律是事物之间或内部诸方面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世界又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
人们的行为符合规律,则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阻碍事物的发展。
诗歌也是有规律的,谁能把握住,谁就能写出好的,促进诗歌的发展。晚上好——亲亲远握!! 周塬回帖: 诗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与音乐绘画雕塑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殊途同归的艺术规律。她在人类感性认识先验领域,更能深度掘进未来或现实之外遥远而寥廓的至境(丰富妖娆的),在感悟的历程上呈现出新鲜的魅力,这需要不断以充实的经验实现心灵与意识的验证。且以文字的形式和客体的介入拓展出意料之外的情形,是音乐在回响以后,雕塑定型一刻,绘画形象完成之时,所不能更深更远更能超越经验与理性的诸多可能。
现代诗的探索需要期待这样的超越,无逻辑逻辑,无推理之推理,无限矛盾的平衡。这是情感的渊薮人类意识无限可能性决定的,是自由的最大可能,哲学与规律所不能展现的飘渺之境。固然任何僵硬具态般的论定,都是局限的。实现这样的空间而不局限这样的空间,就是“非常道"就是”文字之后的部分“吧。
简单的对立统一,矛盾论,根据论,因果论或数字推演,归纳和推理,是不能解决诗歌本质其本身而落于终止的形式,是诗意的损失甚至曲变;把无形拘囿进有形,而少了现代诗所努力掘进去接近永恒的精神。这源自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是对诗意可以探索无限空间这样可能的主观性的阻断。
人类文明的发展形式也在如此由不确定到不断清晰的轨迹,而不断踏进新的不确定。具体可以体现在所有最初的矛盾都会遭遇人类从推断错误到理性正确的过程。
诗歌文字之外的部分需要恰好把握到最为鲜活的那一阶段,正是许多诗是写给遥远的未来,被”后来“确立为经典的原因。所以顺应不是诗的本质要求,符合当下也会敷衍历史,没有探索的注定是死亡终结的,使命性的终结,导致诗歌没落也就无需奇怪了。徒留曾经的怀想与慰藉,满足于不至于缺席而已,这也正是新诗百年,依然”回头张望“的根本所在! 山城子回帖 问好周塬兄弟!
细细地看了两遍,你所谈没有离开不断创新这个诗歌的大规律。回眸中国诗歌史,楚辞于诗经是创新,汉乐府于楚辞是创新,古诗于汉乐府又是创新,三曹于古诗还是创新……其实都是摸索着创了新。中国新诗整体上说于文言诗是创新。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是一路创新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于《再别康桥》是创新,大量适合于阅读的自由体新诗,对于保持韵脚适合朗诵的自由体新诗又何尝不是创新?诗人的使命是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超越昨天——何以超越,只有创新。 ——山城子2015/8/30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