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1|回复: 0

晓荷读《松》----探讨文字对文化的引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04: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读,首先见到“松,这个字”,想必是一首对文字的解读与联想之诗,继而出现“松树”等一系列词组,以及与之一一对应的解释,其中,“腰带的事情”,个人理解物质层面的现状,“至于帽子的关系”,则喻示精神层面的生存诉求;而“松井”一词则穿越了国界,“留下一本书”,显然代表文化的留存,指向和平终极目的;另外,“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显然是一种担心,文化的流失,精英的流失,民族对文化根脉的淡漠,最终会导致凝聚力的瘦弱,优秀品质面临贫乏,土壤贫瘠。联系作者诗中沉重的文字,几乎每个词都和死亡相关,都预示着重生的艰辛,所以这样的推断是有足够理由的。试想,“松井”如果没有死于文革之前,他会有更加完美的结局么;试想,无数思想精英止步于国门之外,苦于报效无方,这样的“被风吹走”难道不是一种精神资源的浪费么;所幸,“文革”思维逐渐消殆,取之以“四海之内皆朋友”的“松井”理念,代之以文化走廊向更加广阔的境域。继续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下。     
   一、对立与统一的最终走向,解读“松树”,也许巧合,松开与树立,两个意思相左的词,组合成“松树”,奇伟,坚韧的民族性集中体现,当效仿松之楷模,前提必须“松开”,文化言论,交流结社体现自由,做到张弛有度,不能一味禁,也不会一味放,考验的顶层设计者的襟怀气度,树立的民族自信心的重新崛起。      
   二、动静相生的人文遭遇,解读“松了”,以一种放下所有的心态面对复杂环境及变化,树和鼠都会顺应周边环境,恰如作者此时静静的叙述,一个人融入社会、变革,自我营造的平衡心态,直指人心,少了些一味激进和挣扎,想必有如此历史经验教训的人,必会拥有睿智的平和。唯有此,为一切变革庇护、通幽。         
   三、文字能引领诗歌及文化突围么?解读“松绑”,当我们当社会松开律法对每个人的监督与捆绑时,会怎样?不切实际吧,毕竟属于星空的引领与自觉的体悟者,在群体中属于少数,多数人是靠着这些为数不多的“先知道者”,靠他们进行行为的开导与规范;这里提供的仅仅一种思路,从外在规范远不及从内心规范来得直指心灵,这就是当今社会大力倡导文化软实力的原因所在,可以有效压缩社会管理成本,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彰显“一座图书馆的价值远大于十座监狱”,当然了,“松绑”的人性和被“松绑”的心灵之间的距离不是靠一两首诗歌就能贴近,但是在每个汉字包括词组中,既有极端的呈现,也有平和的劝导,甚或中性的解读,这些文字智慧的参透,途径象形、谐音以及相关词组搭配过程中随性随意组合,全在于作者平日思考和积淀了;确实汉字的魅力不仅这些,正如历史项链的珠串,行走于丝路,灵欲,淡定而芬芳,千年不败,借用纪伯伦的一句话总结:“抓住你们周围最简单的事情,给他穿上用你们的想象力做的衣衫。要比你们照搬西方人写的最壮观,最美丽的作品好得多。”节选自《阿拉伯语的前途》。   

   感谢独孤九为我们尝试开辟一条,借文字直达世界心灵核心的道路。一并致谢

   附:《松》文/独孤九

正文略(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3年8月24日)链接参考自:http://www.zgsglp.com/thread-417544-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