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2|回复: 0

晓荷读诗——《韩簌簌<一个人的伊甸园>,兼谈祭诗的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0 2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一个人的伊甸园

                  韩簌簌

其实,作为水草,只是想缠住你
说那些风吹石乱走的岁月
玉玦,滑行的尺度,仅小于那场飓风
那些沉下去的鱼,让浮云早早上升

说:其实那个洞穴,本就是我们的新房
鱼们游来游去,你身上的佛手游来游去
你挂满了水王孙和莼菜的臂弯,像极了夏娃
豢养的那条蛇,任它的红色信子交给你鲜红的初吻

其实,我们该活在水里,第二阵蓝光闪过
我们生火,我们缝制蓑衣
我们把心形的玉石摆上供桌
河流,经期的血是从朔方介入的
亲爱的人,你介意捡过粗树枝的手,搭在你的额前吗

可你还在结网。
你细长的手指刚好埋下一枚骨针
那个海边清唱的女子,缝好夕阳刺破的
一小块黑,却不知道天色已晚

星光消失
石质的孩子跃上祭坛

                   (2007年)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396176-1-1.html


诗无新意休轻作
——兼谈“祭诗”的写作

关于伊甸园
关于诱惑
关于水,河流以及大地的血脉
从何来
到何方去
该诗给我们提供的版本似乎很经典,很传说
但我说缺乏新意

点题“一个人的伊甸园”,最终还需破题
但是从最后“石质的孩子跃上祭坛”
仍然围绕“一个人”的视角
镜头拉得不开,转换很少
这个孩子该以何种姿态立于不败的星空下
徒生想象,没有交待

整诗情感过泛
理智冷静不足
对待“大我”(自然)和“小我”(人类)
纠缠过多
突破过少

譬如,“小我”中涵盖,容纳父性成分
譬如,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繁衍的方式
是不是可以脱胎人类固有思维模式
借用其他生物无机繁殖方式
此诗染墨过少
“自由”分量明显有待加强

当然瑕不掩瑜
由两个人回归一个人
由自然的孕育
最终脱胎母体
重新获得大自由
真爱的意义阐发动人
此诗亮点多多

对情感(母性)和意志(父性)的梳理
对“光”(喻示理念)
对“玉”(喻示贞洁)
等息息相关的精神物质元素
参与现实生活勾兑和再创造
抒发到位,想象瑰丽
此诗营造了足够思考的空间氛围
达到启悟,返璞归真之效

“祭诗”操作起来有难度
局限作者只能运用有限的词汇和联想
和绝大多数读者的接受能力有关
总不能眼高手高,云来雾往
让多数读者接受,有兴趣评判
才不失诗歌启悟人类先天本性
之主旨
之暂时一段路途


  注解:所谓“祭诗”,“诗”在古代指“巫”的语言,人类和自然连接的“脐带”,和“天”对话的方式。

  原始人类捕捉自然规律,聆听自然之道,或者说遵从自然规律的辅助,手段之一。

  诗歌承载的“道”,以及普及“道”的功用,其他艺术方式望尘莫及;诗歌(具备文字,象形,吐音,韵律,抒情,明理)等等先天优势决定这些。


晓荷写于520,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