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2|回复: 0

从《五朵金花》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1 16: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五朵金花》说起
——序杨继光散文诗集《醉笑红尘》
●        山城子

阿鹏,是经典电影《五朵金花》中的男主角,也是诗人杨继光的网名之一。我在中诗网散文诗苑邂逅“阿鹏”这个名字时,第一印象就是电影中那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杨继光也是白族人。经过较长时间的网上文字交往,回想电影中的阿鹏对金花爱情的执着与忠诚,恰好可以比之散文诗界的阿鹏对散文诗的热烈追求与勤奋探索的深情。我们都知道《五朵金花》的故事情节诙谐而美丽,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也可以比之杨继光的散文诗作品,也为浏览散文诗的众多朋友所喜闻乐见。作为读者之一的我,就是篇篇必读,读则有益。益在可以愉悦情怀,享受语言审美的过程;也可以唱和志趣相激,收获风雅情怀并增进友谊。

最惬意与杨继光朋友在“中国诗歌”和“诗中国”两个论坛的相互读帖与交流了。他的帖子一贴出,就有许多诗友跟帖欣赏,我也在其中。最难忘是他创作《诗说红楼<金陵十二钗>》散文诗组章那阵子,我天天都盯着论坛,一旦有了新帖,我立刻细细阅读。然后,将我读帖的所思所感与收获,写成自由体新诗的模样跟帖,再另帖发出来。与其互动的不止我,还有清云缥缈、小月宛初、红雨等诗友跟写同题。真的很有些十二钗们在大观园起诗社月夜联诗的感觉。
一句“林妹妹”,一锄葬花吟,心传心音,为爱。(《第一钗林黛玉》首行)正是这个美丽的起笔,打动了我,才相追不舍的。我的读后帖《诗说》起笔则是:“一句”“一锄”的排词/ 牵牛鼻子一样牵住了红楼的要点。
在第五行的末尾我读到“可师说红尘浪漫”的美句,也很感慨,就继续写道“最让我动心处在第二节末/ 就是“可师说红尘浪漫//(主谓式“师说”活用为动词/ 使这个句子多么灵动精炼/ 当然,还有做了名词的“浪漫”/ ——可谓艺旨融合的典范)
“求雨,雨打芭蕉心,心碎。”——这是《第六钗妙玉》里的句子。我的读后帖《诗说》里写道:“更喜一行九字却两两顶针/ 精粹的小短句式感觉太好”
“古佛青灯,木鱼“咚咚”响,芳心波波脆。”——还是《第六钗妙玉》里的句子。我在《诗说》里继续写道:“最形象是敲木鱼那儿的特写/ 尘心未了的小尼姑传神了”
“金闺小姐,一枝桃花,该是别样花开,别样花红,别样花飞。”——这是《第八钗 贾惜春》里的句子。读后我在《诗说》里写道“喜欢“别样花~”的复沓/ 比喻含蓄着闺秀人生的大变化”
“自恃才情万千,自恃风情款款,自恃金枝玉叶,如何?”——还是《第八钗 贾惜春》里的句子。读后我在《诗说》里写道“又沓“自恃”的排比而问/ 一定会把“青灯古佛”问哑”
……这样的情趣交流,我们进行了三、四周,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我的感触是:网络上的交流互动简直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了,而文字一旦落纸成书,也就没有这样的活气和欣慰了。

说杨继光的散文诗作品为诗友们所喜闻乐见,在于他正在形成自己简洁流转、新颖别致、活泼灵动的语言风格。

他文笔的简洁流转,在于较多地运用了叠词、复沓、排比、顶针、回环等传统的修辞格。例如:
“一蕾一蕾地鼓胀着千千万万的思绪,萌开万万千千的畅想。// 而季节的色彩呢,在枝头一苞一苞地发芽了。”(见《一曲琴箫伴鹤远》组章之:琴曲&#8226;2)——前有“一蕾一蕾”的复沓,后有“一苞一苞”的同格呼应;中间则是“千千万万”的双叠,以及“万万千千”同格的回环。于是其音韵无法不和谐流转起来,恰如击节而行。
“因为灼爱,因为真怀,随心一节,一径风柔,一径雨润,一剪鸟鸣,一剪花香。(见《一曲琴箫伴鹤远》组章之:箫曲&#8226;6)——“因为”“一径”“一剪”的变换复沓,使这四字一句的行文,显得格外有韵致,读来铿锵而和谐。
“姻,起于天地人三花三才三聚;/ 缘,起于才情心双绝双合双配。(见《一曲琴箫伴鹤远》组章之:鹤舞&#8226;1)——这是个复沓排偶的两个分句,而每个分句又分别以“三”“双”连续复沓。不仅简洁流转,而且还展示了文字的对称之美。
“一世家园,成几何,败几何,又如何?/ 算来算去,得了几分,失了几分,看破的,遁入空门,你痴迷又如何?枉送了性命,谁怜惜?”(见《诗说红楼<金陵十二钗>组章 第九钗 王熙凤》)——“几何”与“几分”是就近复沓,“如何”是涉远复沓。无论远近,都显示了又简洁又流转的语言风格。
“三千青丝,三千愁,终将是:你的寻寻觅觅,昨夜雨疏风骤,常记溪亭日暮;惜:香冷金猊,闺情,闺思;叹:薄雾浓云愁永昼;悲:病起萧萧两鬓华;恨:归鸿声断残云碧,伦落于风定落花深,诉不尽红藕香残玉簟秋,心枯处,寒日萧萧上琐窗。”(见《在宋朝的天空下》组章之:《你有一剪梅,我有风中笑》-《在宋朝的天空下:约会李清照》)——这一小节对李清照的怜惜入心的文字,以“三千”复沓始,而进入“惜、叹、悲、恨”的排比,中间不时以复沓和叠词配合。于是流转和谐的氛围中散发出诗人深深的怜惜情怀。
“青莲,在明媚之尖,一朵、两朵、三朵……应时盛开。/ 花开一顷,一顷花香。/ 蜂拥,蝶涌,歌者如云。 ”(见 《沧海凡尘》组章之:《一朵花开,一卷心音三生笑》-2)——这是一小节诗,句子何其简洁!长仅五,短只二。“朵”的复沓嵌在成分排比中;“花开”“花香”的排词复沓,携着“一顷”的顶针;且有“蜂拥,蝶涌”的谐音复沓。这样的艺术安排,顿使这样的简洁,彰显了别样的流转美丽和魅力。

杨继光文笔的新颖别致,在于他能够娴熟而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例如:
“风情,你有百般媚;月貌,你有千般娇。”(见《第十二钗 秦可卿》)——这个复沓排词排偶句的美丽别致,还在于其排词“百般”“千般”的夸张,以及“月貌”的比喻。
“ 与真情对望,你的明眸,你的莞尔一笑,笑醒那些枯藤、那些老树,那些昏鸦,还有那些寂寞了一个季节的小桥…….”(见《月月花开一品香》组章之《绀香,三色堇》)——写的是植物,而用第二人称,就是拟人了。而“笑醒”“寂寞”也是人格化的关键词。这样地描写三色堇、古藤、老树、昏鸦,以及小桥,如何不觉得新颖别致呢?别致到“小桥流水人家”去了。
“在三点一线构成的几何平面上,每一个日子恰似故乡的五谷一样生香,醉了我每一首诗行。”(见《沧海凡尘》组章之:《一剪落霞,漂泊之心微语》)——把日子比喻为五谷生香,这样的新颖别致,带给读者的是如身临其境的美丽享受。
   “这时候,最抢眼的莫过于苍耳子,沾满衣襟,沾满裙摆,在逆来顺受的揉搓中,一样被风抽干了思想。”(见《秋归何处》组章之:秋阳老)——这里的新颖别致在于“逆来顺受”和“思想”的拟人效果。
“ 燕儿都知道秋去春回,可是一双儿女呀,归来的身影在何方?”(见《背水的老人》)—— 用“燕儿都知道秋去春回”来反衬儿女的不归,不说语言,其用意也别致起来。

杨继光文笔的活泼灵动,在于他的行文广泛而确当地运用新鲜的词类活用。例如:
“一点光、一点水分染指的生命,雄起。”(见《月月花开一品香》组章《首阳,仙客来》)——这里的“染指”是动宾式双音合成词的拟人式活用。是古汉语词类活用中所未见的新鲜的用法,确有灵动之美。
“ 你,醉美,熏染出一谷深情,熏染出一谷神奇。”(见《月月花开一品香》组章 之《桃良,山茶》)——形容词“醉”用在这里可以叫做谐音式活用。(印象深刻的是贵州的广告——“醉美多彩贵州”)这样的活用就将本体“最” 很具体化了——意思是令人陶醉的美丽。而复沓的动词“熏染”则做了拟物与通感式的兼类活用,阅读效果在于“深情”与“神奇”也都变无形为有形而可视了一般。真是活泼而灵动呢!
“一朵风流,只与夏天的雨儿交欢,只与夏天的风儿缠绵。”(见《月月花开一品香》组章 之《鸣蜩,石榴》)——数量词“一朵”做了比喻兼通感式的活用,遂使“风流”也如花了一般而可以看见了。同时形容词“风流”也活用为名词了。形容词“缠绵”也活用为动词了。
“一杆笔、一池墨,游戏平仄押韵,我恋我痴我迷东坡一卷书香,纾达我心怀。”(见《在宋朝的天空下》之与苏东坡醉酒-4)——“游戏”在这里应当是比喻式活用,意思是说苏轼吟诗赋词就像做游戏一样心情愉悦。
“对空,多少思乡在流淌,多少想望在流淌。”(见《沧海凡尘》组章之<一轮明月,半寸思乡一寸愁肠>)——复沓的动词“流淌”做了拟物兼通感式的活用,于是思乡的浓情厚意和想望,仿佛就在眼前了。这就是语言的活泼与灵动啊!
“ 一日千里的祖国呀,帧帧美景,张张记忆,只有用风的语言与风的速度镌刻和拷贝留痕。”(见《沧海凡尘》组章之: 《一缕心音,笙箫一曲祖国好》)——叠格的量词“帧帧”、“张张”,与联合式的动词性短语“镌刻和拷贝”, 先后做了拟物式活用。这样的阅读效果,使“美景”和“记忆”,先落到了二维的直观,之后又立体起来。这就是既活泼又灵动。
“ 如今,酒半酣,歌半曲,爱之旅程半阙,梦冷。”(见《同题散文诗汇总》应诗友之约起舞《心软》)——偏正式双音合成词“半阙”在这里做了比喻式的活用。其阅读效果将“旅程”的文化底色给勾勒出来了。
“梅,以火热的方式告诉我:春要来了。”(见《与一朵花对视》)——这个拟人句子里的形容词性偏正式结构的短语“火热的方式”,做了移就式的活用。其阅读效果在于活泼中见出别致的美丽来。

诚然,杨继光的散文诗作品,为诗友们所喜闻乐见,还不止于语言上的简洁流转、新颖别致、活泼灵动,因而可以饱享语言的审美过程和为诗技巧的借鉴之益,更有其在内容上的缘由。
通观全集的篇什,其所选的或文化的或历史的或自然的题材与素材。这些本来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比如“金陵十二金钗”,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津津乐道呢。再比如历史上的爱国名将岳飞,那是人人都爱的英雄人物;而苏东坡与李清照,简直就是宋词豪放与婉约的两座高峰,文化的中国人家喻户晓了。至于风花雪月、笙管笛箫、琴棋书画、金石鱼鸟等,也都是文化人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是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又何尝不是劳动的文化群体呢?自然都喜闻乐见。
正是凭借这些劳动的文化群体喜闻乐见的题材与素材,白族诗人杨继光娴熟地把握语言,由衷地热烈地深刻地抒发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怀与志向。
应当说,这本散文诗集《醉笑红尘》,完全是正能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品,非常地值得朋友们阅读和收藏。

   2015-3-11于筑-观山湖区碧海红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