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21|回复: 21

[选稿] 10—02《会员跟踪--穆桂荣》栏目选稿、投稿跟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23: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穆桂荣篇

(编审)山城子

*穆桂荣的简介(自撰)
*作品选(欢迎自选)
*相关评论


下期会员跟踪——覃乙峰!


注意:截稿时限为当月10日。
发表于 2010-1-20 0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桂荣!
发表于 2010-1-20 14: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女老乡和灯光同时绽放
文/ 山城子

桂英(穆桂荣)委派的诗是:《绽放》(发表于《诗歌蓝本》2005总第一期第46页)
诗说:
夜晚,灯光和我同时绽放/ 把自己层层打开  直至更深处/

我说:夜深人静,特别是零点以后,哪里的窗子亮着灯光,哪里可能就有一位诗人。如今的诗人真不容易,有酬的发表园地少之又少,无酬的园地经营起来艰之又艰,只好大量地向网上贴。于是网络诗歌发达起来,于是我们在网上相遇问好打招呼,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相互知道并鼓励不舍诗的情结。于是每当夜晚降临,灯光亮起来,诗人的心灯也同时亮起来,物质的灯与精神的灯交相辉映。我注意到你用了“绽放”这个动词来形容来描绘来诉说这种情形,且因此还将其作了诗题。如果是古板或者刻板的语文教师,一定说你用词不当,他会说“绽放”只能修饰花一类的名词,诸如牡丹、芍药、芙蓉、玫瑰,哪怕烟花、火花也行。灯光与你都不属于花的种属,何以“绽放”呢?——正是这样认真、叫真、天真得可爱的老师灌输给一批批的学生,致使他们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杯子”性质的学生,就再也读不懂诗了。读不懂诗的学生长大了,成家了,有孩子了,他们的孩子也读不懂诗。于是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就说是诗人自己把诗歌往绝路上走。其实不然,诗歌的路一点也没有绝的迹象,我是觉得它正在绽放出多姿多彩美轮美奂来。一如科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需要普及,于是就有“科普”应运而生,那么诗歌向前发展了,也许应当有个“诗普”应“命”而生也未尝不可。比如讲一讲“隐喻”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很容易讲清的,不过几句话。比如你这个“绽放”,就是隐喻。花是美的,可以绽放,那么灯光也是美的,你是个女诗人还是美的,为什么就不可以绽放呢?如果我们把“隐”去的“喻”恢复一下就是:“夜晚,金色的灯光和心情美丽的我同时像芙蓉花一样绽放开来。”把喻体和修饰语一并省略,只留下一个修饰喻体的动词,就成了“夜晚,灯光和我同时绽放”。如果不明白其中这样的的转换,学诗者以为什么动词都可以用,直用得人一头雾水,而自恃朦胧、新奇、深邃,就是诗界的悲哀了。比如说“夜晚,灯光和我同时修理”,“夜晚,灯光和我同时愿意”。就不成话了,话都不是还是诗么?你在第二行又用了“打开”,门是可以打开的,书是可以打开的,瓶装酒或者香水是可以打开的,被层层包裹的宝物是可以打开的。你究竟把自己比喻了什么,反正是省略掉了,字面就剩下了打开自己,就很意味深长、意蕴朦胧、意境深沉了。当然是好句子。

诗说:
我把我展放在桌面上  书纸上/ 让诗读我/

我说:在这美丽的夜晚,我知道你是绽放了灵感,绽放了诗花,现在把绽放出来的灵感和诗花,都摆在桌子上了,写在本子上了。你说“让诗读我”,我知道你是沉醉在诗创作的快乐当中了,就把你创造的诗的灵魂看成了花或鸟的小精灵一般,让她欣赏你沉醉快乐时的别样美丽。当个诗人如无这样的精神享受,谁还当苦吟苦行的诗人呢?诗是快乐的天国,诗是新颖语言的加工厂,诗是修辞沿革的花径。从你的“让诗读我”,也许可以归纳一个“隐拟”的新修辞格。因为诗不过是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毕竟不是诗人具体的自己,因而诗不会“读”的,但只要我们将其拟人化,不仅是诗,别的什么也是可以“读”的了。但传统的拟人对像都是物,不是意识,欲将意识拟人,需要有个转换物才行。比如先把诗誉为一朵花,或者一个小鸟儿,那么,让花或鸟来读,就是拟人了。诗人将转换的过程省略掉,也就是把传统的拟人“隐”了去,不就有理由叫“隐拟”了吗?打从朦胧诗兴盛的时候起,就有人指责诗人的“反语法”,我以为那是太表皮了,只要走进诗的肌肤以内,就明白那不过是语言修辞的“与时俱进”罢了。如今的经济社会进入了效益时代,语言也要讲究效益的;不论何种产品,只要增加新的技术含量,价码就提升起来,诗句有了隐喻、隐拟、跳跃、留白等新技巧的含量,其美学价值也就显著提升了。不是么?

诗说:
让读我的人和我一样/ 情思漾开  内心溢出几瓣清香

我说:“读我”或者“读谁”,这个“读”字,早已从诗中走向了散文小说了。“读”字作为一个词义明白无误的单音词,正在沿革自己的内涵。“读”原有的含义,不过是看书上的文字,进而引申为上学读书。读书从状态上说是需要认真仔细的,从心理动作上说是需要思考和品味的。于是,把需要认真仔细把握的东西,把需要思考和品味的事物,都只用一个“读”字来概括,“读”字的内涵也就膨胀起来了。事实上这还是源于“隐喻”,全是“隐喻”惹的“祸”——把好端端的一的词就给用“滥”了,用新了,用美了!诗人不能消失的,消失了诗人,谁来创造更新更美的语言呢?今天我是“读你”了,在品味你情思的同时,还让我思考了许多。真的与你一样,我的心也“溢出几瓣清香”来了。这全是因为你的绽放,我也同亮起来的灯光一起绽放了。

灿烂的阳光早已被黄昏后的夜色收藏起来,我绽放之后好像也要被什么收藏起来,但一时想不清楚,也不希冀,因为我不是阳光。能想清楚的是不管我刚才都说了些什么,中听或不中听,正确或谬误,两位女诗人是会谅解的,谁让她俩是我们那(儿)嘎达的人(儿),可以叫做老乡(儿)呢?
2006-5-18
发表于 2010-1-20 14: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穆桂荣的诗歌语言何以那么灵动新颖别致?
   文/ 山城子

  这一瞬间/ 我掉进诗语的灵动新颖别致里/ 没人能打捞得出/ 是已潜回辽西/ 到了老乡住的兴城/ 叩问《永远的节拍》/ 还有多少踢活的小石子/ 奔跑在你行走的翩然里/ 这么令人痴迷 (《山城子诗意日志•痴迷》)

  ——这首小诗,是我准备这篇文的空档里,突然灵感起来两分钟的笔墨。虽然只有9行,却是我学习研究辽西青年女诗人穆桂荣诗歌语言的真实的心情记录。

  穆桂荣的诗集《永远的节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我曾整体学习过,且写了一篇《来自辽西走廊的清芬》(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3])。这“清芬”是针对语言的气息而言的,分为“轻灵活泼的口语技巧,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诗性化了的乡语味道”三方面来谈的,但总觉没有说到点子上,仿佛心底压了老乡一笔债似的。

  这是08年的7月上旬,我的网线到期——因俩月后将要东北行,且没计划停留多久,我不情愿再续“整年”的霸王条款,只好改在网吧上网,用时比之在家就大块大块地缩减了。这样,我就有了充沛时间,坐下来细细地学习和研讨了。这样坐起来就是大半天。大半天也只梳理了仅占1/4版本的第一辑的51首诗。尽管1/4,却也让我触摸到了奥妙的机关。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诗人诗文本的语言所以灵动、新颖、别致,主要是因为广集并拓展创新了“词类活用”这个积极的修辞方法使然。(所以用“广集并拓展创新”来修饰限制,是因为这不大好分清:哪些是上个世纪30年代、80年代以及当代诗人们拓展创新在先,哪些是穆桂荣个人拓展创新于后的。这种事情就是诗人本人也不好说清的,毕竟灵感来了之后,只想着一吐为快,哪里会顾及用什么修辞方法呢?虽然,因有求新求活求美的意绪支撑,他们还是不自觉地借助了积极的修辞方法。)

  词类活用这种积极的修辞方法,是中华古代汉语遗留的文化瑰宝,多见于先秦散文典籍之中。其中常用的大体有:名词作壮语、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移就格与拈连格等九种。令人兴奋的是,近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不仅继承了这些活用,而且在诗文本的行走中,还大规模地扩展和拓新了乃至创造了更多的词类活用方法,遂使当今的诗歌语言有了划时代的大发展。可以说,凡是在作品中创新了语言的诗人,于兹都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穆桂荣显然是在贡献大者的行列。那么她广集也好,拓展创新也好,毕竟是怎样地活用了词类的呢?且看我的列举与说明:

  1、非名词的名词化用法。

  在传统的现代汉语语法当中,名词在句子成分中是被用来充当主语和宾语的。那么,句子中如果用了非名词(主要是指动词与形容词)来充当主语和宾语,这时的非名词就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此谓之“非名词的名词化”。这是当代新诗中常见的词类活用方法之一。

  “似乎早已适应了这种孤寂”(《寂寞》)

  ——这是形容词“孤寂”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名词性质。语言效果在于化虚为实。

  “我决定让寂寞安分守己/ 让忧伤多一点牵挂”(《落魄》)

  ——这里的形容词“寂寞”与“忧伤”分别在两个分句的兼语岗位上,宾前主后,也名词化了。这里不仅化虚为实,与拟人格的结合,就凸显了韵味的别致来。

  “只顾观赏楼层的拔节”(《过错》)

  ——“拔节”系动词性动宾式合成词,在这充当来宾,加之与“楼层”的异样配置,立刻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我要把孤独 虚伪 媚笑/ 溺死在黑海里”(《睡》)

  ——“孤独 虚伪 媚笑”,这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动词性偏正式合成词,虽然被介词拉到短语里充当了状语,但身份也还是宾语,具有了浓重的名词性质。三个丑人般地将被“溺死”,真是鲜活的可以。

  “寂寞的枝头还站着我的张望”(《爱情鸟》)

  ——“张望”这个动词本身就够生动了,却令它“站”成名词性质,就升华为灵动了。
发表于 2010-1-20 14: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从新诗看当代汉语修辞的新发展(节选)
文/ 山城子

12 “隐拟”格

例句:“我把我展放在桌面上 书纸上/ 让诗读我”(穆桂荣《绽放》)
“让诗读我”,诗人是沉醉在诗创作的快乐当中了,把创造的诗的灵魂看成了花或鸟的小精灵一般,让精灵欣赏诗人沉醉快乐时的别样美丽。当个诗人如无这样的精神享受,谁还当苦吟苦行的诗人呢?诗是快乐的天国,诗是新颖语言的加工厂,诗是修辞沿革的花径。从诗人的“让诗读我”,也许可以归纳一个“隐拟”的新修辞格。因为诗不过是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毕竟不是诗人具体的自己,因而诗不会“读”的,但只要我们将其拟人化,不仅是诗,别的什么也是可以“读”的了。但传统的拟人对像都是物,不是意识,欲将意识拟人,需要有个转换物才行。比如先把诗誉为一朵花,或者一个小鸟儿,那么,让花或鸟来读,就是拟人了。这时出现的动词“读”,如不省略拟人的过程,应当是符合词类活用“移就”格的。诗人将转换的过程省略掉,也就是把传统的拟人“隐”了去,不就有理由叫“隐拟”了吗?可定义为:通过省略拟人过程,达到活用动词的修辞方法叫隐拟。
打从朦胧诗兴盛的时候起,就有人指责诗人的“反语法”,我以为那是太表皮了,只要走进诗的肌肤以内,就明白那不过是语言修辞的“与时俱进”罢了。如今的经济社会进入了效益时代,语言也要讲究效益的;不论何种产品,只要增加新的技术含量,价码就提升起来,诗句有了隐喻、隐拟、跳跃、留白等新技巧的含量,其美学价值也就显著提升了。不是么?
发表于 2010-1-20 14: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当代新诗活用动词的大发展(节选)
文/ 山城子

1、就虚用法。
这种用法,其实也是借鉴民间精粹的口语而来。比如“猪肉的价格又掉了”。“价格”这个经济学名词,也同“温度”一样抽象而无形,没有重量,不占空间,无法掉的。但老百姓不习惯说“下降”、“下跌”或“跌下”,偏说“掉”,如果再形象些,就说“跳水”了。
通过这一例子的分析,我们就可以为这种用法总结为:用具体实在事物所发生的动作、行为、变化,移就到抽象无形事物上来,使其产生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就是就虚用法。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例句中体会:
“晚风凉了,夜色刮起秋意,内蒙像一张羊皮慢慢铺开” (安琪《晚风》载《诗歌蓝本》2006年总第二期49页)。
这里的“刮起”是就虚用法,是使“秋意”有了风一样的实感。
“寂寞的枝头还站着我的张望” (摘自穆桂荣诗集《永远的节拍》-《爱情鸟》)
“站”就是“站立”的动作,凡站立的应是具体的人或动物,却不可能是一种视觉动作的“张望”。而现在诗人偏让这个动词用如名词的“张望”站立,不仅灵动别致了诗句,其一种痴情,也因这个“站”的就虚活用,而令人印象深刻了。

2、拟人用法。
这个我们不妨先给出定义来:就是将发生在人身上的动作、行为、变化,搭配给人以外的事物,使其产生拟人的修辞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请体会下面的例子:
“我决定让寂寞安分守己/ 让忧伤多一点牵挂”(摘自穆桂荣诗集《永远的节拍》-《落魄》)
“安分守己”这个属于人的行为的动词性短语和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牵挂”动词,分别用在了用如名词的“寂寞”与“忧伤”的身上,就有了拟人的味道,就美丽了诗句,就深刻了文字的蕴涵。
“水下/ 睡莲默默成长,小美人,别张扬”(天荒一隅《撩起碎玉》-摘自作者的博客)。
“成长”,几乎是孩子们专用的动词,这里给了“睡莲”用,拟人效果就出来了。

3、拟物用法。
以拟人用法的定义类推,那么动词的拟物用法就是:把发生在某些事物上的独特动作、行为、变化,搭配给人,使其产生拟物修辞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
请看例句:“那倦慵的丽人儿/ 怀抱着空虚/ 然后到居委会/ 将我挂失”( 观云忘我《无法轻装》-摘于“中成诗界”论坛)
“挂失”通常的原本用法,是用在有价证券丢失的情况下,找到有关的业务机关,或在媒体上声明作废,办理这个手续的过程,叫挂失。这里使用到人的身上来,就产生了把人比做了有价证券的拟物的修辞效果。这样的活用不仅使语言别致,也使诗句的内蕴耐人寻味起来。
再看:“夜晚,灯光和我同时绽放/ 把自己层层打开  直至更深处”(穆桂荣《绽放》-发表于《诗歌蓝本》2005总第一期第46页)
“绽放”是花开的独特动作,“打开”是暴露或开通相隔的空间或容积的动作,比如打开窗子、打开门、打开箱子、打开锁等等。这里的“绽放”却用于“灯光”与“我”,于是灯光也如花开,人也如花开,这样的拟物效果,立刻就使诗句蕴含起来美丽起来。“打开”,且“层层打开”,其拟物的效果,就让人想到诗人是要把珍藏极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样的动词活用,不仅使语言显出灵动之气,也使诗的象之意,越发浓郁了。
发表于 2010-1-20 14: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珍惜相爱的分分秒秒——品味穆桂荣的《相爱的日子》
————《徜徉爱苑》——“山城子品情诗”系列随笔[7]
文/ 山城子

在辽西走廊我们隔着故乡的两个县
尘世里隔着天南地北万水千山
她网名叫桂英因为她姓穆
相遇必问好文字招呼从未见过面
——摘自山城子2007-5-6日记《老乡的网上短信》

情诗《相爱的日子》,是我的辽西老乡穆桂荣的新作,是上个周日我从网上载下来的,跟帖不少。我匆匆看了一眼,觉得不错,就带回家来。在家就可以从容地品味了。看,就是这首:

《相爱的日子》

你说
如果我们是两块石子多好
或许永远也不会分开
当我正在回想阳光 沙滩
风吻桃花
忽听一块石头滚下山崖
另一块石头尖叫 低泣 和
继续风化

浏览并学习过咱老乡不少诗作,我的印象是:她很讲究效益。
效益之于经济,高中课本上说是产品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比。我每引导学生学到这里,都要补充说明——其实不准确的。因为产品的生产总值再高,而产品卖不出多少,效益还是要差的。准确表达应是:销售总值与成本之比。诚然效益不是经济学的专利,不论做什么事都存在效益问题。这个2500年前的鬼谷子早就启蒙得很清楚了。他说的意思就是:用尽可能小的力,办好尽可能大的事。就比如创作一首诗吧,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蕴。这首诗只有8行才60个字,且明白如话,也许你只吸了一口烟的功夫,她就说完了。但细细品味,就不能不拍案叫绝了。这就是诗的效益。

在相爱的日子里,是幸福的。但要珍惜,要分分秒秒的珍惜。
当然,我要是把上述4个语段分行排列起来,形式也像诗,但这样口号式的说教是打动不了人的。打不动人叫什么诗呢?诗是要用意象说话的。前5行诗就是一个“说”一个“想”构成的“幸福相爱”的系列意象。“说”的意思是爱要永远,像石头那样;“想”的是以往幸福的经历,好美满。后三行则通过想象,晴天霹雳一般急转直下,不幸发生了。这个荒诞意象的构成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爱情个案。此时我就想到了“你是风儿,我是沙。”那位漂亮的青年演员从相爱者的车中飞了出去……而“另一块石头尖叫 低泣”却也于事无补了。“继续风化”这个意象,包含了怎样的痛苦与无奈呢?

诗所以这样急速地结尾,就是留下震撼,留下警钟长鸣:在相爱的日子里,是幸福的。但要珍惜,要分分秒秒的珍惜。——咱老乡这首情诗构思奇巧,出奇制胜。这,在于传达出了诗人强烈珍惜相爱的真情,又远远走出了山盟海誓的俗套。
最后问好老乡——我品的可贴近了你动笔的初衷?
——2007-5-12夜于文化村小区
发表于 2010-1-20 1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来自辽西走廊的清芬——读穆桂荣的诗集〈永远的节拍〉》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3]
文/ 山城子

宝贵的在里边
32开的小信封
是朋友把故乡寄来了
芳香在书页里

《永远的节拍》穆桂荣著
早就盼望了的
终于捧在手上
像突然降临的幸福
——摘自山城子/李德贵诗歌体日记2007-6-17《故乡被寄来了》

前天从毛栗坡回到家,家人忘记告诉我又来了邮件。因为外孙子中考正在进行时,注意力都在那儿了。昨天下午看电视,我才发现沙发旁的大信封,里边还有个小信封。大信封是销售“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的,单价600元人民币。我没有这个需求,赶紧看小信封,瞭一眼地址,就喜出望外了。故乡的青年女诗人穆桂荣出诗集的信息,去年我就知道了,因为她要附录我的一篇小文——学习她一首诗的随笔。她特意留言联系时,自然就不好保密了。所以我一直盼望着。

打开芳香的书页,就读起来。被冷落的电视不知嘟嘟些啥,我没了听觉,因为视线被吸进这本装帧好美的《永远的节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里了。一个下午,又一个晚上,我拿起又放下(琐事要做),放下又拿起(做完事接着读)。读时仿佛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辽西的春天。到处发芽,春草呀,香蒿呀,想妈菜呀;处处开花,婆婆丁呀,打碗碗花呀,季季草呀。清清芬芬,满嗅觉的快慰!

今天上午,我抑制不住要把昨天快慰的理由梳理一回。一部著作,一本诗集,一卷心情,到底是咋清芬出来的呢?我想这么理理,首先对自己有好处,因为我的分行排列缺乏这样的气息。熏染一些,吸纳一些,化合一些,我何尝不想发芽不想开花呢?自然对我的读者可能也有好处,如果其中有人也渴盼清芬起来。

卖“理事”的都知道诗既是文学体材,又是语言艺术。不然,我才发了一点名气不起来的诗歌作品,咋就“艺术家”,且要“理事”了呢?是的,诗歌是高雅的语言艺术,它的气息,无疑是从语言里散发出来的。穆桂荣的诗语言的清芬气息,是从不同的语言侧面弥漫开来的。这些语言侧面,以我不大好的嗅觉,大致感觉到的是:轻灵活泼的口语技巧,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诗性化了的乡语味道。现分述于下:

轻灵活泼的口语技巧。

如果语言有年龄的话,可以轻灵活泼,必是年轻的语言。
年轻的语言出自年轻的诗人之口。读着穆桂荣的诗,就像面对流下山来的一溪春水跳跃的水珠儿,又像草地上摇曳阳光的一朵朵初开的蒲公英,或是雨后窜动于枝间的一只只柳叶儿鸟。轻灵又活泼,青春又朴实,流畅又干净。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与诗人驾驭口语的娴熟技巧分不开的。

雨水天
小木屋  长出蘑菇
我们坐在童话里  相爱
春风和煦  推开温暖的门
你和我像两只小蜗牛  不动声色
拖着湿绵绵的尾巴
向着各自的一方  慢慢悠悠地爬行
——(《回味》)

这首仅7行的小诗,口语行文,轻灵在前三行的简洁叙述,而活泼在后4行的简约描写。技巧在于叙述与描写两种表达方式恰到好处的搭配。试想,如果前三行就展开描写,雨怎样下着,小木屋什么样式,是什么部位长出了蘑菇等等,必陷入拖沓,就轻灵不起来了。而如文本中这三行,不过19个字,就轻快的告诉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怎样的美满呢?于是就需要描写了。描写也十分简约,简约在于对材料的得体剪裁,不过是推开门进去了,“像两只小蜗牛”,最传神的是“拖着湿绵绵的尾巴”。有趣极了!

春天刚刚发芽  我看见一条河
在山的缝隙间直立起来
一个人同它奔跑  水声  喊声  脚步声
都被风带走  卵石披着绿色的外衣
寻找盛开的蛙鸣

这是《倾听,一条河流进春天》的首节。5行诗把叙述与描写揉在一起。仔细归纳,2-4行的后半部分是描写,余者是叙述。轻灵在“发芽”,活泼在“奔跑”之后。“盛开的蛙鸣”最具灵气,这是诗人成功合用了“移就”与“通感”格所产生出来的效果。“盛开”一般用来修饰花,这里移用于“蛙鸣”,是移就格;也是处理听觉为视觉,亦合通感的定义。

叙述的表达方式如同电影里简述的傍白,如“故事发生在1943年。”描写则关照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与声音,能让人身临其境的。诚然,诗人灵感来时,顾不及选择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方式,只是凭借语言表达的悟性流淌出来的。问题是我们分析它的理性,明白其作用,应当有利于那种悟性的提高。

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

若是语言有气质的话,可以渗透心情,必是女性的语言。
女性的语言总体上温惋细腻见长。穆桂荣的诗歌语言也不乏这方面的特点,且在此基础上,造成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让读者在慢板中体味那种萦绕于心的诗韵与诗蕴的灵动。请看:

十八岁的那朵黄花
别在琴柱上
用一生的爱做琴弦
调好深深浅浅的忧伤
高兴了  就弹两下
不高兴了 也弹两下

这是《暮年》一诗的后半部分。年轻时设想年迈时的生活情景,“用一生的爱做琴弦/调好深深浅浅的忧伤”。这里的“深深浅浅”已经埋下了韵味,问题是高兴不高兴都会“弹两下”。这样灵动出来语句,多么地让人共鸣呀!笔者花甲有五了,常常有事没事地追思先前的过往,就都含在这“弹两下”之中了。

夜晚  恬睡在两山的夹缝
我成了幸福的小溪
绕着山脚  甜蜜的流淌
(《我的大山》)

事实上诗人距离暮年还远,但时不时已经开始“弹两下”了。“我成了幸福的小溪”,美好的回忆——谁没有过父母关爱下幸福的童年呢?即或如我家徒四壁的童年,想起来也一样有幸福感。不必说诗人“甜蜜的流淌”于笔端了。

能够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阅读的效果可以拉近读者,让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并从亲切中共鸣起来,以达艺术互动的美丽享受。穆桂荣的诗,大多都有主观心情的灵动和意味深长的渗透,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倾向,更是她诗质上的一个特点。

诗性化了的乡语味道。

而说语言有胎迹的话,染色乡语味道,必是个性的语言。
穆桂荣是辽西兴城人,与我两县之隔,语言上更是老乡了。不是老乡如何能听出乡语味道?读着她的诗,就像列车北上穿越了山海关,满车厢都是家乡味,亲切之感使我每回辽西都是热泪盈眶。心里说,到家了,到家了!真的到家了。请听:

解开房子  塞满的暖气
向外流溢  我跺跺脚
蹭了蹭鞋底
不带进半点尘土
(《回家》)

这里的“跺跺脚”、“蹭了蹭鞋底”、“半点尘土”,这都是原汁原味的辽西话。而其中的“脚”、“底”、“点”都是“儿”化音。我阅读的时候,读出的就是“儿”化音。不必说有多亲兴了。

细沙里埋进了自己的脚丫
你说
……英儿真像顶着花长的小黄瓜
还带着鲜嫩的刺呢
我不经意的噗哧一笑
(《走过黄花》)

这里的“脚丫”、“顶着花长的小黄瓜”、“噗哧一笑”也都是没开封的故乡语。其中的“丫”、“花”、“瓜”、“哧”也都要读成“儿”化音。
关于“儿”化音,诗人所以没都表示出来,当是照顾到阅读习惯。若是一行诗里有二、三个“儿”化音都写出来,视觉上就有些不舒服,而且非“儿”化音地区的人读起来往往分开读,而不会拼读。例如第3行的“英儿”,要拼读作“yingr”,不是分开的“ying er”。诗人处理的得当,就可以说是诗性化了吧?

将以上三点综合起来看,不难看出诗人穆桂荣所形成的朴实、轻灵、活泼、灵动和乡语品味的语言风格。朴实有利于诗歌的接近大众,轻灵适合现代阅读习惯,活泼令人愉快,灵动引人深思,乡语品味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正是这样的语言风格,从字里行间升起来的是一种格外清芬的气息。

啊!来自辽西走廊的清芬!来自辽西走廊的勤奋!来自辽西走廊的情分!谢谢!盼望有更多情分、勤奋和清芬,源源不绝飘出辽西走廊来!
——2007-6-18晚上于毛栗坡小屋
发表于 2010-1-20 15: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审美辽西青年女诗人穆桂荣的诗
文/ 山城子

穆桂荣是辽西人,我也是辽西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不见面,也不泪汪汪,只是常在网上交流诗艺。她的第一本诗集《永远的节拍》出版后,我已经记录了数篇的欣赏文字,收在我的《赏诗笔记》和《徜徉爱苑》以及《形象诗美学》网集之中。近在网上又读到她的许多新作,依然爱不释手。我爱她作品语言的明晰灵动之美,意象的明艳简洁之美,意境的明朗含蓄之美。所以这样说,有我阅读时进入审美过程的纪录证明:

1、语言的明晰灵动之美

语言的明晰,首先是明白,而后是清晰;语言的灵动,就是灵活而又生动,或者说是渗透着灵气的生动,自然就不是一般的生动了。请看《化整为零》,最为明晰:

我很想
做家传或自传

三、五年了,提不起笔
长篇怕过俗过滥

短篇又怕管中窥豹
因此,写了一些诗

把家、把自己,都拆开
分成节,再装帧

句句明白如话,行行行走清晰。仿佛就是与密友谈心,表明自己天天孜孜以求的艺术爱好,就是以诗的形式,抒写家事与自己。而“拆开”与“装帧”两个动词的运用,立刻使诗的最后两行灵动起来,因而也使全诗站立起来。何以用这两个词就灵动呢?问题是作为写诗的素材的家事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事是感觉是思维,而不是物,因此既不可如物一样地“拆开”,也不可能“装帧”的。偏偏正是于这种通常的不可中,而使诗文本得到了物象一样具体可触可摸可视可觉的诗形象。再想一想,不用“装帧”,如何凸显诗也是一种艺术呢?又如何特别地艺术这8行的语言行走呢?这首诗语言的明晰灵动之美,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下面再看这首《下午》:

宁静的下午
是一朵温馨的花。我
在川边,在洲上
在花香弥漫的温柔中 
想你
你深邃的眼眸,如
一江湛蓝
一捧透明的思念
带走一片遥远,还有
江边的那抹绯红

这首短诗,只比七律多几个字。然而即便是唐诗中的七律,你也找不出这样多的灵动之处。把“下午”这样的时间概念,喻成一朵“花”,且“温馨”,诗一开头就灵动起来。第四行的“温柔”拟人,又使三、四行也灵气了,非一般地生动了。“一江湛蓝”的喻“眼眸”,“透明”的移就“思念”,活跃频出;而最后的“遥远”与“绯红”两个形容词的用如名词,已经是穆桂荣常用的灵动手法了。
诚然,举出这两首,并非说其它不是这样,而是为了说明诗人的语言明晰灵动之美,是如何通过积极的修辞方法而实现的。

2、意象的明艳简洁之美

意象是构成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诗行文中所有含着语言意义的物象与思象乃至幻象的合称。其明艳就是明丽美艳,简洁就是简约干净。请看《悟》:

爱来的时候,我
打扫门庭。让
花开出香,让鸟唱出婉转
我看到爱迈着阔步

灯盏的明媚,满怀温情
日子里,学着思念、疼痛、怨恨
天长日久,方知爱
是一枚涩涩红沙果

“爱来的时候,我打扫门庭”,这是意象①,美艳在“爱”这个抽象的东西,竟然有形地可以“来”了。
“让花开出香”意象②,明丽在花不是开出瓣,而是直接开出馨香来,揉视觉与嗅觉于一体,又何其简洁。
“让鸟唱出婉转”意象 ③,鸟儿唱出的歌,直达“婉转”,明丽简约在词类活用上。
“我看到爱迈着阔步”④,美在拟人,化抽象为具体了。
“灯盏的明媚,满怀温情”⑤,活用“明媚”,拟人灯盏。
“日子里,学着思念、疼痛、怨恨”⑥,美在分抛,及“疼痛”的活用。
“天长日久,方知爱/是一枚涩涩红沙果”⑦,美在以具体的物象,含着抽象的感觉。
全诗8行,共由7个意象组成,各个都因或喻或拟或活用词类,而使其明艳简约起来,一个都不含糊,实属不易。

再看《春天来了》这首,也是8行,共有8个意象组成:

春天像个五颜六色的小妖女
摆动着美臀,扭着柳腰
我瞥她一眼。如果
她向我走来
我就如醉汉憧她个满怀
温柔,如痴如泥
让红、蓝、白的小花
“咯咯”地笑个不停

“春天像个五颜六色的小妖女”①,那天我在网上看到,就憋不住乐了。咱老乡笔下的春天,竟这般地美艳可人。翻遍唐诗宋词,有过这样比喻的鲜活吗?
“摆动着美臀”②,“扭着柳腰”③,你看,说着说这就绰约地动起来了。那烂漫的形象,一如在眼前了。
“我瞥她一眼”④。若是我,就不是“瞥”,而是傻着眼睛地看了。
“如果她向我走来”⑤,我可能是向她走去哩!
“我就如醉汉憧她个满怀”⑥,谁不想这样呢?
“温柔,如痴如泥”⑦,好一个“如痴如泥”,是我,还是她呢?
“让红、蓝、白的小花/
“咯咯”地笑个不停”⑧哇!我多愿意在那笑声中,惬意人生之美呀!
我就不说这些意象是如何比喻,如何排偶,如何拟人,如何分抛,又如何在拟人中拟声了!

3、意境的明朗含蓄之美

诗的意境,是系列物象、思象、幻象所含之意的整合,是诗旨的寓所,是诗的灵魂的栖息之地。意境的明朗,是指褒义的阳光的思想情感的倾向;而含蓄,是指以某种艺术的形式装饰外观,而不直露内质的诗意状态。请看这首《从今以后》:

我是继续做诗还是不
收废品的那个人看重了我的诗稿、诗集
用三毛钱,帮我处理
半夜里,时常被老鼠的嗑咬惊醒

秋末,收起诗的残骸。如果
再见到那个破烂人,我会说
你等着吧
等我离尘而去
宁愿把自己放在外面
也要把诗全部装进坟墓

作为高雅文学体裁的诗歌,正处于商品世界的最底层,遭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挤压,这应当是诗界的共识。但依然有如穆桂荣这样的一大批青年诗人,辗转坚持与坚守,无疑这是诗国的希望所在。题为《从今以后》的这首诗,以收废品的人、老鼠、诗稿、诗集等意象,含蓄地描绘了高雅文学在商品社会所遭际的冷眼。但尽管冷眼如斯,诗人今后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坚守下去,直至“离尘而去”。其明朗的诗心,就含蓄在“把诗全部装进坟墓”的最后的意象里了。如果行文中利用各种意象隐讳地表达出颓废与绝望,其造成的意境就不叫明朗,而只能称为晦涩或灰色了。
穆桂荣的诗作,不论是写家里的生活琐事,还是个人瞬间的所得,抑或一花一鸟一石,则都借助其熟捻的修辞技法,来渲染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因而其诗作每一首的意境,都是明朗而含蓄的。再看这首《红叶》;

你听一束阳光饮水的声音
一步步加深自己的色泽。我
嗅出你春天般的妩媚
几经细雨的吻咂,几经夜的抚爱
鲜嫩、柔婉,在三峡、在水湄
云飘过,风吹过。红叶林里
有绿色的鸟鸣和我,还有
山旮旯里欢笑的月牙,还有
撒野的露珠
诗的眼睛,望着一片片红叶
爱也不是
不爱也不是

悲秋诗作,始自宋玉,伤感之风穿越唐诗宋词,又直下元明清。恕我孤陋,脑海里只冒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句,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昂扬之句。有这两句的引导,喜秋颂秋之作,才不时被借鉴到自由体新诗中来。这首《红叶》,从“春天般的妩媚”“ 鲜嫩、柔婉”“ 绿色的鸟鸣”“ 欢笑的月牙”“撒野的露珠”等意象里,已经透露出喜秋的心情——毕竟是收获的季节。最后说“爱也不是/
不爱也不是”,虽然含蓄了一下意境,但分明强调的是后者,其明朗的情感意向就不容置疑了。

以上,我从穆桂荣诗作的语言、意象、意境三个方面,记录了我对其6首诗的阅读审美过程,但所引诗作并非只是对应小标题的例举,其实是可以“互文”的,第一小标题下的例诗,完全可以用作第二和第三小标题下,反之亦然。就是说,穆桂荣的这些诗作,还包括《童年碎片》《仲夏,晚风吹拂的堤岸》《等待》《情殇》《南瓜藤》《秋天一瞥》《飞行在夜晚的高速公路上》《父亲》《母亲》《胎儿》《端午怀想》《夜晚的思念》等等,其语言都是明晰而灵动的,其意象都是明艳而简洁的,其意境都是明朗而含蓄的。
盼望穆桂荣有第二集诗作出版,盼望在第二集上能看到这些明晰明艳明朗的散发着辽西走廊特有芬芳的这些诗章。
远握老乡!

2009-9-19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5: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美,请你参观非动的动作(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30](第八章 诗的修辞美/ 非动词的动作展现美)
作者:山城子-李

3、

山,现代诗中别人也这样用吗?

当然。我本来是从我老乡的诗中
学来的呢

请打开她寄来的那本《永远的节拍》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翻一翻那些温馨的书页
就明媚出她的灵动了:

“太祖那不易觉察的微笑
时常在祖父的眼中冷寂或灼热”
(摘自穆桂荣《行者》)

这块儿的“冷寂或灼热”
因了前面“时常”的制约
其形容性就有了动作性
作了“微笑”的动作性谓语

美,你再看这句:

“……大瓶的药香
心不在焉地消瘦我的记忆”
(摘自穆桂荣《望尽一滴秋》)

这个形容词性的“消瘦”
分明地作了及物动词
连带了用如名词的“记忆”
——这个宾语


4、

山,咱老乡的《望尽一滴秋》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哩:

“一滴冷秋  落入小草的脖颈
他摇晃着  枯萎着  垂下不堪一击的头”

典型的形容词“枯萎”
被缀上了时态助词“着”
无论如何
情愿不情愿也有了动意

是的,美
凡是形容词后加上“着、了、过”
想动不想动
都已经由不了自己
比如你美着,你美了,你美过
你婀娜着,你婀娜了,你婀娜过
你妩媚着,你妩媚了,你妩媚过
你烂漫着,你烂漫了,你烂漫过

嘿嘿!那我一定要说:
你古董着,你古董了,你古董过
你马列着,你马列了,你马列过
你官僚着,你官僚了,你官僚过
你英雄着,你英雄了,你英雄过
——这样,名词也动了吗?


5、

美,我想应当是的
也应当使得
名词自古就可以动起来呀
比如“冠冠”“袜袜”
前一个冠就是“戴”
——戴帽
前一个袜就是“穿”
——穿袜
不过现代诗里鲜见
更多还是形容词用如动词
咱老乡还诗意了一些句子
何妨再举俩:

“夜色静好  古筝坐在乐谱中
灵动一束白皙的手指”
(摘自穆桂荣《奔跑在夏天》)

“一只鸟飞过河面
水纹破碎了天空”
(摘自穆桂荣《隔世的思念》)

“灵动”与“破碎”本性形容
这里都当作及物动词来用

这一用天空更其破碎
这一用手指更其灵动

这就是词类活用的妙处
这就是积极修辞的功能

(122行)
2009-8-13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于 2010-1-20 15: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美,体会你的含而不露(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32](第九章 诗的语言美// 含蓄与朦胧美)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体会你的含而不露
我懂了何谓语言的含蓄
语言的含蓄
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区别于其它样式的特征之一
所谓含蓄
就是将诗人所表达的意
(诗思或情怀)
隐约在所建构的意象里

山,我不听你的虚理
我要看见实例
我的含而不露
栖息在许多诗人的作品里

好吧——
我刚读过穆桂荣的《寂寞》
不妨就在这儿
体会含蓄的你:

风停了
叶子也不再喧哗
灯光裹紧我
还有
若有若无的挂念  以及
露水潮湿的香飘进来
我关上门
似乎早已适应了这种孤寂
恰到好处的和昨天一样
(《永远的节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

山,你说话呀
缄默可不等于含蓄

美,我当然要说
艰涩难懂亦非含蓄

看你在这里
多么明白流畅的口语线条
勾勒出你绰约的
含蓄

1-2行用“风”与“叶子”
建构意象
含蓄着一种平淡
含蓄着一种安分守己

3-6行从“灯光”到“挂念”
再到“露水”的
物象与思象里
隐约着敬业
隐约着关注社会
隐约着热爱大自然的
个性与思绪

7-9行则用“关门”的动象
以及“适应”、“恰到好处”的议象
隐约着一如既往地
自守着
固守着
孤守着
这样生命状态的孤寂
和执着人生的乐趣

啊!正是这样的含蓄表达
才使明白流畅
蓄满了诗意

2009-8-27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5: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美,真的不须翻吗?(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33](第九章 诗的语言美// 精炼与简约美)
作者:山城子-李

3、

山,不须说
诗语言的精炼
乃诗的本质特征
我们必须
于遣词造句的火焰中
打造简练
炼出精粹
以支撑含蓄
保持精美
延展精悍

是的,美
穆桂荣的《夜将临》
其中两行:
“一个人坐进孤独  开始
默述一些经年的细节 ”
(诗集《永远的节拍》)
就精美得简练

其简练精美在
一个“孤独”
一个“细节”
一个形容词
一个抽象名词
通过名词化(形容词“孤独”用如名词)
和借代(以“细节”代替事情或故事)
就使精粹的效果
得以实现

还有白沙的《冬日》:
“冬天的街道上行人稀少
干冷,也缺色”。
(诗集《玫瑰园》)

这里的精粹
在于提炼
一个很平常口语
“干冷”
和一个书面语
“缺色”
两个词语把冬天的气候与景色
一揽无余
当然是精炼的语言。


4、

山,看来你对精炼
是有些意思了
你可知道
她还有个妹妹
叫简约

简约?
何妨见见面

那就请你
向《芦苇》看:

“伸展天使的玉臂
一袭白裙 倾倒多少骚人墨客”
(穆桂荣诗集《永远的节拍》)

哇!
芦苇飞白的形象
何等的想象而拟
摇曳秋风的样子
省俭如实的现场
纯美若仙的情怀呀
我也倾倒了

山,你再看《成炭》
“难以相信,它们的前生
曾是那些鲜活的木兰花枝”
(白沙诗集《玫瑰园》)

嚯!
一堆木炭
却以“前生”比拟
何等的“鲜活”
隐约看到了木兰花枝
繁茂的生长
却是为后世奉献
这简约的面容
美,肯定
是你藏在里边

嘻嘻……

2009-8-28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5: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评论]

美,与你踏响永远的节拍(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36](第九章 诗的语言美// 鲜活灵动美)
作者:山城子-李

2、

美,看到那一片蓝中
一袭白了吗
那就是我们的老乡穆桂荣
正是她,绝对是她

白浪一波一波的海滩
无数的鲜活涌向伫立的她
都是七彩的鱼儿
不知被什么神仙点化
灵动出许多弧
长弧短弧恣情地穿插

山,她正处在灵感当中
先别打搅她
就从海浪的缝隙
咱们悄悄地听她

好,好!悄悄地
听她……


3、

美,听到了吗
咱们的诗人老乡在说《回味》:

“雨水天
小木屋  长出蘑菇
我们坐在童话里  相爱
春风和煦  推开温暖的门
你和我像两只小蜗牛  不动声色
拖着湿绵绵的尾巴
向着各自的一方  慢慢悠悠地爬行”

山,果然很鲜活的一首小诗
“坐在童话里  相爱”
多么新鲜的事
“小木屋  长出蘑菇”
多么活泼的暗示
那是长出的朴实的爱呀
山,真想与你
住进那小木屋了
也“像两只小蜗牛”
“拖着湿绵绵的尾巴”
多么传神,有趣极了

美,如果语言有年龄的话
这般鲜嫩活泼的
就是年轻的语言
年轻的语言
出自年轻的诗人之口
读着穆桂荣的诗
如读着一溪下山的春水水珠儿的跳跃
又如草地摇曳阳光的一朵朵初开的蒲公英
或是雨后窜动枝间的一只只柳叶儿鸟
鲜亮又活泼
青春又朴实
流畅又干净
这样的阅读效果
美,你就在其中了


4、

山,我发现咱老乡也在听
她在——《倾听,一条河流进春天》:

“春天刚刚发芽  我看见一条河
在山的缝隙间直立起来
一个人同它奔跑  水声  喊声  脚步声
都被风带走  卵石披着绿色的外衣
寻找盛开的蛙鸣”

美,这是这首诗的第一节
我太喜欢这个“春天刚刚发芽”
极像精灵钻进了语言
带了一股仙气或灵气
就不是一般的生动了
这就是灵动
灵动得一条河竟能“直立起来”
“卵石”也新鲜地“披着绿色的外衣”
且能灵动鲜活出“盛开的蛙鸣”

是的!山,“盛开的蛙鸣”
最具灵气
这是咱老乡合用“移就”与“通感”格
所产生出来的审美效果
“盛开”一般用来修饰花
这里移用于“蛙鸣”
是移就格
也是将听觉处理为视觉
又是通感格
而“春天刚刚发芽”
则是省略了具体植物
因而可以想象为无数的植物
都“刚刚发芽”
这样就简约出了灵气
就灵动出了魅力

看来,真正的鲜活灵动
都符合语言及事物之情理
绝非乱相搭配
比如说“馒头刚刚发芽”
比如说“盛开的钟声”
就离奇得离谱了
钟声单调悠长
不比蛙声一片
说馒头开花可以(蒸裂的模样)
发芽就不是人脑的思维了


5、

美,初读穆桂荣的诗作
我很惊喜
有诗为证:

“这一瞬间
我掉进语言的鲜活灵动新颖别致里
没人能打捞得出
是已潜回辽西
到了老乡住的兴城
叩问《永远的节拍》
有多少踢活的小石子
奔跑在灵感的
翩然里
这么令人痴迷”
(《山城子诗意日志•痴迷》)

我痴迷她的词类活用
她的词类活用
成了她鲜活灵动语言的技艺

“我决定让寂寞安分守己
让忧伤多一点牵挂”(《落魄》)
这里的形容词“寂寞”与“忧伤”
分别到了两个分句兼语位上
宾前主后,就名词化了
不仅化虚为实
且与拟人格的结合
就凸显了韵味的灵动

“寂寞的枝头还站着我的张望”(《爱情鸟》)
“张望”这个动词
本身就够生动了
却令它“站”成名词性质
于是就升华为灵动了

“会不会又想那儿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乡思》)
“红”与“绿”,典型的形容词
都作了及物动词用
诚然是对传统的继承
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也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里化出
所以句子古香古色地鲜活

“把折叠的自己,平平地放在枕边”(《飞》)
“折叠”是动作动词
而用在了定语的位置上
就成为一种状态
有了形容词的功能
这样的语言效果
就别致得灵动

“饮一杯夜色/  干一杯孤独”(《夜》)
“一杯”是描述液态物质的数量词
在句中属于定宾搭配
一个多么美的月夜独酌的意象
被灵动鲜活出来了
这也是词类活用的一种…


山,你别说了
看老乡的一袭白,正像我们飘来
还有那些欢跳的鱼儿
还不快打招呼,把臂膀张开……

(162行)
2009-9-4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美,咱去采集花开的嗓音(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49](第十一章 诗的创新美// 语言创新美)
作者:山城子-李

    2、

山,快落下脚来
下面正是故乡辽西的春天
多少面熟的老乡
他们贼多鲜活的语言

哎嗨!这个“贼多”的笑话
曾广泛流传,那是问宿
那个初来乍到的南方人
吓得不敢住进旅馆

是的,山,这从修辞上说
是名词活用为副词
还有“铁心了”的“铁”
活用得既像“形”,又像“动”
又“太封建了”是副词修饰名词
名词就成形容词了
可这些,竟都是故乡
土掉渣了的口头语言

美,有这样的语言土壤
开出什么花来不鲜艳
听听咱老乡诗人穆桂荣的嗓音
你就懂了语言创新的内涵

山,怎么老提这位女老乡
我都有些嫉妒了
但,我还是愿意
愿意给你,背诵她的诗篇


3、

美,哪篇?咱一起来吧
呵呵!这首《下午》:

宁静的下午
是一朵温馨的花。我
在川边,在洲上
在花香弥漫的温柔中 
想你
你深邃的眼眸,如
一江湛蓝
一捧透明的思念
带走一片遥远,还有
江边的那抹绯红

美,这只比七律多几个字
即便是唐诗中的七律
你也找不出这样多处
创新了的语言
把“下午”这个时间概念
喻成一朵“花” 且“温馨”
多么聪明的艺术展现
第四行的“温柔”拟人
又使三、四行也灵气了
非一般地生动新鲜
“一江湛蓝”的喻“眼眸”
“透明”的移就“思念”
活跃靓丽的嗓音频出
而最后的“遥远”与“绯红”
及前面的“温柔”与“湛蓝”
四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即刻使语言灵动空前

5、

哈!道理说清了
美在语言不断地向前发展
发展经由的是创新
创新靠的是积极修辞的层出不穷
问题是我们要善于发现
从生活
从民间
比如穆桂荣的新鲜
也可以从诗的语言本身的要求
或从创新的诗观
比如阿吾
素洁诙谐地呈现

(158行)
2009-10-18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5: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美,和你跳格玩好吗?(节选)
——《形象诗美学》书稿[54]
(第十一章 诗的创新美// 修辞创新美-4)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和你跳格玩好吗?
我说的是跳新格

跳就跳呗
现在世界上谁怕谁

那你就先出一格
然后我再出一格

3、

美,轮到我了
一下子又想起咱的老乡:

“我把我展放在桌面上 书纸上
让诗读我”
(穆桂荣《永远的节拍》中的《绽放》)

山,老乡说“让诗读我”
老乡是沉醉在诗创作的快乐当中了
老乡把诗的灵魂
看成了花或鸟的小精灵
让精灵欣赏诗人的沉醉
诗人的快乐
诗人的美丽
如无这样的精神享受
谁还苦吟苦行呢?
不过这里可以归纳一个
“隐拟”的新修辞格
诗是快乐的天国
诗是新颖语言的加工厂
诗是修辞沿革的花径
而诗是不会“读”的呀
但只要将其拟人化
不仅是诗
别的什么也是可以“读”的了
但传统的拟人对像都是物
不是意识,欲将意识拟人
需要有个转换物才行
比如先把诗誉为一朵花
或者一个小鸟儿
那么,让花或鸟来读
就是拟人了
这时出现的动词“读”
如不省略拟人的过程
是符合词类活用“移就”格的
但诗人将转换的过程省掉
也就是把传统的拟人“隐”了去
不就有理由叫“隐拟”了吗?
可定义为:
通过省略拟人过程
达到活用动词的修辞方法
就叫隐拟

美,你说得真好
真可谓条条是道


2009-10-29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于 2010-1-20 1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穆桂荣,辽宁省兴城市人。葫芦岛作家协会会员。
2005年开始学习写作,在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400余篇首
有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诗刊》《诗潮》《中国铁路文艺》《江门文艺》《中国诗人报》《绿风》《青年文学》(沈园杯)《合肥晚报》《三明日报》《黄河文艺》等。获过奖,入选多种选本。

著有(合集)《诗百家》《葫芦岛当代诗人诗选》著有个人诗集《永远的节拍》
发表于 2010-1-20 18: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穆桂荣 于 2010-1-20 18:28 编辑

  *春天来了
  
  春天像个五颜六色的小妖女
  摆动着美臀,扭着柳腰
  我瞥她一眼。如果
  她向我走来
  我就如醉汉憧她个满怀
  温柔,如痴如泥
  让红、兰、白的小花
  “咯咯”地笑个不停
  
  
  
  *一米辙痕
  
  小时候
  非常爱听姥姥讲故事
  狐狸偷葡萄啊
  孟姜女哭倒长城啊!还讲
  自己的小脚。一步三颤,是
  折了翅的蝴蝶,是
  她一生中疼痛最深的
  辙
  
  
  *化整为零
  
  我很想
  做家传或自传
  三、五年了,提不起笔
  长篇怕过俗过滥
  短篇又怕管中窥豹
  因此,写了一些诗
  把家、把自己,都拆开
  分成节,再装帧
  
  
  *与一只鸟对视
  
  与一只鸟对视,只能瞬间
  它的眼里刚落定我的影子
  一扭脖子就飞了
  我知道,它再不会回来
  我的一片天空
  空着
  
  
  *数羊
  
  睡不着的夜晚,习惯了数自己的羊群
  一只、二只、三四只
  春日的河堤,落下朵朵白云
  最后,总有一只温柔缠绵在主人的身旁
  头上还有个红色的好看的发夹
  直到天亮都在想,这与众不同的羊
  
  
  *等待
  
  一只鸟,紫色的羽毛
  飞出一道绚丽的光
  高枝盼它栖息
  千山留下了它清疏淡影
  天空撒下它甜美的韵味
  
  有人忘记了赶路
  有人踏遍沟壑,追寻它的踪迹
  还有一个人,不追也不找
  他耕耘在大片的谷地,一边歌唱
  一边等
  
   *春光
  
  一粒种子突破坚硬的束缚
  爆出一声脆响。我
  腰系一缕阳光,奔跑
  在三月的山冈
  捡拾一枚枚春天的小脚印
  听山水对唱
  
  飞吧!蝴蝶和风
  到处都是花香
  不要等到蒲公英飘零
  再怀念那朵金黄
  
   *弯曲的快乐
  
  我乐得弯曲的生长
  你看不到我在母亲的子宫里
  弯成了什么样?可是
  出了母体之后还是弯
  妈妈双手捧着我的哭啼无法抱住
  邻居们怜悯的目光里说这可难活
  
  写弯曲的字
  声音好似也被什么压弯
  但这弯曲的声音坚韧、锋利而有弹性
  可以穿透你的耳朵和一面完整的墙
  
  弯曲的工作并快乐着
  走弯曲的路
  我知道最怕的是绝路
  而绝路逢生更值得庆幸
  弯路会让人更聪明
  
  *走进城市的“红草莓”
  
  乡村的姑娘带着清纯、美丽,欢欢喜喜走进霓虹闪烁的城市。
   ——题记
  
  
  你在清新的土地上适时露出红肚兜
  甜在乡村的心坎上。鲜亮的红
  让人心荡漾春光。有你
  缤纷的晚霞如过时的衣装
  
  城池夜幕四合
  你脱下原本的羞涩
  旋转出钗裙的绚烂
  美在城市的艳福中
  
  红红的草莓
  灯盏一晃,你便掉进了夜晚
  再没有出来
  当你被城市咀嚼成果酱
  是否有些悔恨或怨怼
  
  你火焰般的初衷
  敲打青春皱裂的伤痕
  你酥软、麻木,压痛深深的子夜
  草莓啊!惟有家乡在暗叹
  惟有岁月不回头
  
  #父亲
  
  从垅东头爬到垅西头
  就是父亲的一生
  从不懂看风景,总是
  一背背一抱抱地把柴或草扛回家
  
  三月,杨柳惹眼
  父亲喜欢咀嚼翠绿
  如同把春天含在口里,
  那淡淡的苦涩,正是
  农人四季的味道
  
  雨前腿痛,如伤心的往事,
  突然间冒出来。父亲
  只会在清晨宽大的灰袍子里
  咬牙切齿地急行。他说
  这是治病的秘诀
    
  
  #母亲
  
  母亲,病弱
  我真怕有一天
  拉不住她将要隐去的身影
  而更加珍惜现在的拥有
  汤匙一勺勺舀着日子
  亲情和着酸涩调成羹
  
  母亲的话少了,更多的是
  默默地看着父亲、孙子和我
  像看着园子里的菜瓜
  病榻前,我双手捧着她的痛
  像小时候
  母亲坐在我的床边
  
发表于 2010-1-20 18: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女子
  
  牡丹亭,你看
  蝶舞春梦
  柳岸,微语
  一对翠鸟
  从云的故乡说起
  轻风、细雨
  
  走出月亮门,绕过影壁墙
  簪花、玉镯
  衣袂翩翩,擦亮月色
  
  你将一笺相思,寄到夜的那头
  兀自桥下,凄美如古诗
  三寸金莲,踩痛
  
  *胎儿
  
  我还没出生便似苍老
  满口无牙的小嘴紧闭着
  额头皱得像个核桃皮
  整天闭着眼睛想心事
  
  想,早些到院子里小坐
  阳光下伸出双手
  慢慢的,很好看的
  然后再认真地画几幅地图
  然后再颤微微地走两步
  就这样,足以令父母宠着、爱着
  一个生命的种子,不谙世事的孩子
  
  就这样思忖,沉稳、悠闲地
  蜷缩在母亲的子宫里
  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一株悠然的香草
    
  *瘦西湖
  
   (一)
  
   一湖瘦水,一湖诗
  小金山,风亭上环顾
  李白蹒跚着走来,他
  把你入诗。烟花三月,让
  瘦西湖更分外妖娆。石涛走来
  把你入画。《山水册》千古风流
  那动态的感觉,让我闻到
  湖水的清新,岁月的芳菲
  而那无声飞逝的留白,是湖水?还是时光
  
  扬州,春絮如丝
  树影、杏花锁墙头
  雨打芭蕉的节拍,滴滴答答
  
  瘦美人,你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
  听!潮湿的桨声
  将你的温柔戳成一个浅浅的酒涡
  一声蛙鸣,抱着一湖瘦水,独占风骚
  田田荷叶微微一颤,贴在湖水俏皮的笑靥上
  
  瘦西湖,以你善良的天性
  给干涸的心灵以无声的滋润
  化解人间多少孤寂
  
  (二)
  
  我仿佛见到了虹桥揭开了
  一位美人的红盖头
  水嫩的女子,婉丽、窈窕
  瘦西湖在岁月里流光溢彩
  
  驻足在御码头,仿佛见到
  乾隆乘舟徐徐驶来
  西园里,御碑亭,挥毫
  正侧虚实,相映成趣
  墨痕中生长出一种奇异的绿色光泽
  
  香风吹,柳叶翠
  时而有沙鸥数只飞出
  勾勒出惹人心醉的曲线
  玉人的箫声,挟带千年烟雨
  叩醒一湖莲的幽梦。白塔、风铃
  至今还挂着我的一缕思念
  扬州如此多娇,瘦西湖如此多娇
  把我一颗流浪的心摆渡
  
  (三)
  
  夜将临,月光悄悄地走来
  宛若凉爽的轻风
  一群在野且有灵性的鸟儿
  扎在湖边的窠臼里梦呓
  
  穿过月光流动的瘦西湖
  此时的湖水恰好最亮
  湖水的晶莹,让心也明亮起来
  我的一缕魂魄从旷古走到盛唐
  没有哪个生命配得上这样干净的音色
  怎样的幸福才可以让我静卧
  就像一朵莲,睡在水之上
  相知的心没有距离
  清清浅浅如一帧水墨
  
  瘦西湖
  你的目光如月光一样妩媚,我
  多想在你的身边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用完
  
   *知音
  
  (一)
  
  我曾去过高山流水的小村寨
  你曾弹琴给我听。一只金蜂
  踮着脚尖摘下一朵爱的奇葩
  捧在宽厚的掌心
  我眼中飞舞着一对歌吟的翅膀
  桃花开时,我们相约去看花
  落霞,如杜鹃的颜色
  
  那天,你说
  你有个遥远的梦想——当时
  我真想哭,但还是笑了
  即便是粒石子,也要唱美丽的歌
  为你远去的跫音合一生的节拍
  
  塞外秋来早
  青鸟飞向云的高度
  我的思念像一罐古酒,越酿越醇
  跪倒在厚实的蒲团上,双手合十
  停止不了的相思,一如
  北国的雾凇,分外妖娆
  
  (二)
  
  一树萧风过后
  我们画在沙地上的诗词,像
  一枚枚银色的叶子,喧哗着
  若我们泪水贯穿伤口深处的忧和痛
  花开花落的声音并不大
  “噗”的一声,却惊心
  
  我不得不深入自己的沉默
  忧伤、牵挂,如雨在窗前行走
  丈量一个人孤独的深度
  星空,一把明亮而寂寞的镰
  割痛整片夜色,大地闭上了霜的睫毛
  
  无需花草传情,心有灵犀
  心仪的人,轻轻啄开我尘封的门
  梦见你又在作诗,我拈来一首赋知音
  爱无涯,恨无痕
  我在想,某一个梦醒的清晨
  一睁眼便看见
  千里之外,倾听我喃喃自语的你
  
   (三)
  
  如果时光能退回几百年
  我会回到乡下,住茅屋
  织布、纺棉花
  与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管河套阴风有多霸道
  我只在乎你的一颦一笑
  
  扶住倾斜的雨
  如同扶住了我们的一生
  提着所有挖空心思的浪漫
  我们用诗倾述
  没谁能阻止
  我们男耕女织
  
  (四)
  
  打开神秘的心灵感应
  给了自己一个斑斓而正宗的理由
  等待。一个又一个真实又迷离的梦境
  透明的相思
  别人无法知晓的故事
  
  想着你,就设想风总有一天
  会善解人意地把你吹回老地方
  木鱼敲细的山路上,仿佛你担一脉清溪
  一怀痴情
  
  今年的雪花有些重,如房前屋后栽满经典的字
  爱的憔悴,焙成梅的一缕香
  寂寞一朵朵胜开,无奈、渴望,楚楚动人
  多年后,我们的影子会在一首诗里出现
  我就在你的左或右
  
  
  *端午怀想
  
  掬一捧艾的清香
  仿佛见到了一个楚国的幽魂
  兀自于汨罗江之上
  
  风,歪了野草,皱了一江涟漪
  时间的经纬,编织着人类的挽歌
  几千年,孤绝的影子
  倔强染白你忧患的胡须
  一袭蓝衫,衣袂飘飘
  
  离骚、天问、九歌
  一支笔刺破青天的剑戟
  百年沧桑,千里漂泊
  愁苦的长歌,哀叹声声
  弹指琵琶,舞起尘世多少黄沙
  世间是否还有属于你的牵挂
  
  今日你履水而来,见
  河东路瘦河西雨长,见
  饥饿仍一丝不挂
  死亡就蹲在荒芜的山梁
  你又会怎样击水吟哦
  你又会怎样毫无吝啬你强大的忧伤
  
  
  *端午歌吟
  
  艾草又青了,足够的芳香弥漫
  五月的缅怀与寻找,那清瘦的面容
  沾满风尘的长须,那
  深深皱褶里的忧国忧民
  你一个纵身,便与楚辞酣醉千年
  留给青史一生彻骨的痛
  
  一个从诗中走失的人,在五月
  历史的长河中复活
  千年的激情、悲壮、泪水,汩汩流泻
  汨罗江上,浓烈的酒香,落在青青艾草上
  都成了《九歌》《离骚》的平平仄仄
  龙舟的浆声很长,划破了多少个春秋的寂寞
  给我虚幻的梦境、任意拉长的想象
  添了几分真实
  
  五月的忧伤,怒放。照着河水的影子
  谁的脚步?江畔沉重。饥渴的灵魂
  把你的楚国从前胸看透后背
  五月,催醒千山百梦
  嵌一夜相思。屈子
  你迈过历史的门槛儿,潮头之上俯视
  那条不可逾越的人间屏障
  河套吹起凄凉而无奈的风
  但水仍然无能掩埋你倔强的思想
  
  掬一捧江水,这是诗人腮边那滴
  亘古不坠的泪。时空深邃的眼眸中
  孤独的灵魂,于野水、老桥
  且行且吟。你
  既沧桑又豪迈
  
          *祖国啊!我亲爱的妈妈
          ——为祖国母亲六十华诞礼赞
           
  我一睁开惺忪的眼睛便看到祖国
  水的柔媚、山的巍峨
  我一打开窗便闻到祖国
  桃花般的清新香芬。一走出家门
  便投进母亲博大的胸怀
  在一片红色的招展下,扶起跌倒的自己
  仰起头颅,把压弯的腰板
  一点点直起,一切的艰辛化为一种信念
  
  祖国,我是你万绿丛中的子鹿
  我是你广阔蔚蓝中的小鸟
  我是你姹紫嫣红中的一朵谦卑的稻花
  只因你为我衔来的一缕暖阳
  只因你为我抚平创伤的慈祥目光
  我要在经幡的色泽上挂满爱的风铃
  风一吹,次第摇响感恩的心声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如北国冰雪大川上喷涌的
  春潮。我内心的渴盼如旌旗,猎猎作响
  我们以一株草的葱绿,在你伟大、富庶里
  将内心的甜蜜存储
  十月是一架竖琴,一曲“祖国好”,唱响天地
  十月是怒放的谷香,香遍母亲的每寸肌肤
  十月是一坛好酒,醉倒大山,在河的心波娇情万种
  十月是五千年、六十年、每一年,豪迈、深沉的抒怀
  既牛又贤淑
  
  我在祖国的脚趾上搬运泥土的芳香
  从长江、黄河两岸刻上“奔腾”
  在珠穆朗玛峰刻下“飞翔”
  从“八百里秦川”再一路向北
  在家乡金色的炊烟下,在大片高粱红的土地上
  亲亲我的祖国,再送给母亲一个深情的吻
  
  *写故乡
  
  有人舞蹈、有人歌唱
  有人画故乡。可我不会
  我就写,写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东北
  那是一首女孩唱过的歌
  
  故乡的每一棵高粱都能长成天使
  每一片叶都有灵性
  山多高,水多高
  湾湾的水,湾湾的岸
  岸柳垂丝抛青眼
  
  故乡的每一根骨骼都有色泽的白
  白得干净、坚韧、灼热
  即使折断也清脆
  村庄的阳光哗哗落下,如三月的小雨
  
  我若一株小草,坐在穿天杨下,写
  让那绿、山魂、野水、溪里的小蝌蚪
  还有激情的锣鼓、大秧歌
  都在故乡里馨然暴动
  
  
  *手指
  
  婴儿爱吮吸自己的手指
  妈妈说,指尖有婴孩的二两蜂蜜
  现在我也爱吮吸手指
  听人说,手指有诗的味道
  
  孤寂的夜,思念比月亮还亮
  想起他对我说,写首诗给我吧
  我伸出右手说
  我的诗都在五指上
  
  他握着我的手轻轻地闻
  好久,痴痴地说
  兰花吐蕊
  爱的芬芳
  
  *悟
  
  爱来的时候,我
  打扫门庭。让
  花开出香,让鸟唱出婉转
  我看到爱迈着阔步
  
  灯盏的明媚,满怀温情
  日子里,学着思念、疼痛、怨恨
  天长日久,方知爱
  是一枚涩涩红沙果
  
  
   *情殇
  
  月亮半明半暗
  多像你遮掩的灵魂
  一只鸟在你的眼里找不到天空
  几分浅笑,柔软的伤害
  缝缝补补的爱,情不自禁地陷落
  一首血色的诗里,岁月落在小桥旁
  无路可走的爱,还没看清黎明的方向
  碎了一地相思
  
  *从今以后
  
  我是继续做诗还是不
  收废品的那个人看重了我的诗稿、诗集
  用三毛钱,帮我处理
  半夜里,时常被老鼠的嗑咬惊醒
  
  秋末,收起诗的残骸。如果
  再见到那个破烂人,我会说
  你等着吧
  等我离尘而去
  宁愿把自己放在外面
  也要把诗全部装进坟墓
  
  
   *鸟们
  
  一只老鸟在无力地鸣叫
  凄婉,悲怜
  饥渴难耐
  她的宝贝小鸟呢
  她的儿女飞远了吗
  
  高飞的鸟儿
  你听到了吧
  当你举不起一片羽毛时
  是不是也要这样
  无力地叫着
  
  
  *下午
  
  宁静的下午
  是一朵温馨的花。我
  在川边,在洲上
  在花香弥漫的温柔中
  想你
  你深邃的眼眸,如
  一江湛蓝
  一捧透明的思念
  带走一片遥远,还有
  江边的那抹绯红
  
  
   *南瓜藤
  
  一条青龙涉世
  从春游到夏,从夏游到秋
  季节里千回百转,搅得伏雨绵绵
  有人说,高处不胜寒
  但你可以,爬上墙头看世象
  卧在屋檐听风雨
  龙子龙孙,就地十八滚
  眨眼间老气横秋。一不小心
  滚到锅里。沸腾、飘香
  “这是龙肉汤”
  奶奶给我盛汤时总是这样说
  
发表于 2010-1-20 18: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一瞥
  
  秋天里的秋很脆弱
  清风一荡,一段易于破碎的记忆
  如渐渐隐退的雨水。栀子花
  此时正一瓣瓣扑入相思的热土
  飘零一地美的忧伤
  金蜂曾被她们的香吹痛了
  翅膀还粘着满是寂寞的幸福
  大地很薄,唯有蒲公英
  一抹流光,在艳阳的眸子里
  春也灿烂,秋也飘逸
  
  
  *飞行在夜晚的高速公路上
  
  路伸向夜的一端
  车辆追逐着渺茫,又
  把渺茫抛得很远
  甩掉我红红绿绿的心事
  思念以最快的速度遗忘。行驶
  拒绝惆怅。飞轮弹起路的长弦
  音符拍醒夜的耳朵,隐没于静谧的高冈
  我想跑到时间之外,一睹夜的辽阔
  飞行中,一些物体消失
  一些物体争着显现。我忽然看到
  午夜开出一朵五光十色的奇葩
  它正翘首等待曙光破壳而出
    
  
  *夜晚的思念
  
  夜稍不留神,被月光轻轻展开
  犹如打开美的遐思
  拥一怀清风,摇曳整个夜色
  也摇曳着我瘦弱缱绻的梦
  苍穹广袤的墨蓝从你的幽谷
  一直漫延到我的心灵
  自从你去了远方
  
  夜的深处
  我看见两只童年的萤虫,闪烁
  影子东奔西突。我不知道
  是你的天涯美还是我孤独的快慰
  坐在外婆的矮墙上
  一遍遍唱起儿时的歌谣
  
  
  *小桥
  
  孤独的小桥
  是你我共同垒筑的爱桥
  我们的汗水流成桥下的清波
  小桥踮着脚尖,望向两岸
  一心等着你我,从桥上走过
  
  往来的风,吹落层层霜雪
  不知岁月又轮了几个回合
  是杏花涨满了你的沟壑,还是
  秋雨蓄满我的溪谷
  自己封锁了自己的前路
  
  小桥
  西喊一声姑娘
  东喊一声小伙
  
   *芦花飞
  
  你的名字美得如出嫁的新娘
  大片的光泽,多么干净
  秋风摇过,沿着河堤
  飘过木桥,飘上小路
  三三两两的思念
  寻寻觅觅,相约的人儿
  
  漂泊者,一支芦笛
  行囊里风雨飘摇的日记
  背负春风所淡忘的故园遗梦
  苦苦追随自己的那束牵挂
  如期而至
  
  你的缠绵裹住了徒步者的感伤
  你的水袖温柔抚过谁平展的双肩
  坦荡的心怀
  多想留住那纯情、轻盈的灵魂
  芦花,你这洁白的精灵
  燃烧在我的胸膛
  
  你的灿烂,我的沉默
  岸边,拔不出越陷越深的祼足
  什么样的爱才会让人如此心碎忧愁
  你飘逸、迷离,而那凝视的眼神
  让我心生更多的爱慕
  一刻也不愿离开你,就让我化做蒲公英
  填补你心灵上些许的空白
  
  芦花,带我走吧
  伸过你天使般白皙的手臂
  一同高蹈
  岁月的恶魔,白了你的秀发
  憔悴在爱的河床
  我,站在梦的路口等待
  
  
  *白狐
  
  一个灵魂苍白的影子,披满身月光
  山间追寻那个一袭褴褛的人。你
  铺落叶,饮山泉,草根下咀嚼甘甜
  茅屋难为你遮挡风寒
  而你的诗赋却是我充饥的山珍
  
  野狼的啸声盖过犀利的北风
  如一支掠过丘陵上空的响箭
  嗅着你的清瘦,吞食白骨的快感,垂涎
  水蛇也想与你几许缠绵。浓艳的夜
  我翘翘兰指点平地为堑,化石为火,让狼
  墓穴旁孤独空守,仰天唉怨
  让蛇,退缩粉红的舌尖
  
  吹口仙气,你宽宽的额头温暖,恬睡安然
  梦里同渡一舟,登峰比翼,足下的新芽
  是你送我的诗行,弹起你颓废的七弦
  恩爱的海洋轻取一瓢。你歌吟,鹤唳声声
  我回眸,桃花开
  剑眉下的那泓秋水
  一朵白莲沉浸在那深邃的湖底
  掬美酒,共醉天涯
  
  
  *红狐
  
  据说,有一种火红的狐狸,为爱而生。我想,我遇上的正是这一只。
  ——题记
    
  一只会舞蹈的狐
  她四顾茫茫地奔走
  她有一个美好的梦
  
  我只是山隘的一块顽石
  愿她千百次地踩踏
  我把自己的心愿
  铺成一页洁白的信笺
  蓝宝石的语言
  悄悄展开在她出没的路口
  
  小雨飘呀飘,轻风吹呀吹
  让我们沿着稻谷金黄的田野
  摘一个成熟的秋
  
  *分手
  
  我曾经来过这个小山村
  你曾经在村口张望
  山上的桃花开时我们挽手去看花
  听春雨斜织的缠绵
  
  七月的红嘴鸟飞过重山
  在我的眼里留下的影子
  让我想起当年,你的脸
  平静如低垂的夜幕
  棉质的格衫,如一朵渐渐飘远的云
  
  那夜,点亮一盏盏灯
  望着一个个自己
  除了影子,还是影子
  
  
  *想
  
  落叶如蛱蝶
  扑入我的胸前
  吻着我无边的寂寞
  
  菊花眨着小鸟般的眼神
  看着我的忧伤,默默垂下金丝
  一缕风跑在世俗荒芜的田野
  把相思拉长
  
  从不知道我的痛我的爱有多深的青石上
  今日只坐着我自己。再见你时也许我们都老了
  我想,那时两只枯干的手还会握在一起
  我们还会绽开满是皱纹的脸
  孩子一样的笑出辛酸的泪花
  
  
  *摇曳的巢
  
  我衔来遥远的枝条
  你用乖巧的喙编织
  耗尽了我们多少爱的心血
  也筑进了你我的忧愁。而后
  高悬着、空虚着,欧耶
  昼夜唱着凄美的小调
  
  不知岁月又过了几个春秋
  不见翅膀飞翔。那片天空,空寂
  
  满巢寒露
  凇雪压来
  一朵巢,鲜亮的白
  摇摇欲坠的疼痛,花样绽放

  *打工的人
  
  一缕夕光染过的红墙
  冷风拾着落叶
  收了工的脚步
  踩得枯叶一阵喧哗
  仿佛父亲的老寒腿又在咿呀作痛
  
  一个想家的民工
  望着西边的飞霞,多像故乡深处的奔马
  他坐在烂砖头上
  如一只呆久了的鸡,扑棱下翅膀
  又走两步,说
  粮食应该都进仓了吧
  
  他说这话时若一把利剑把时间削短了一半
  他说这话时轻风吹亮墙头上的月光
  如雪、如母亲的白发
  他捡一把零零碎碎又潮湿的小调
  哼唧着、蹒跚着踱进工棚
  夜里,梦很窄,鼾声宽敞
  
发表于 2010-1-22 0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桂荣的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