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55|回复: 6

兆玉说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6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引- p+ w: B" C( n; V$ ^7 _
. m7 X5 ]+ v9 `( L, |: j
立了这样一个题目,并非表明我对诗有多少超越他人的见地更不表现我对诗有什么专门的研究而是将诗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饭后茶余地说说诗歌。# r* v9 M" c" a2 \6 T8 V# ^
可以视为一家之闲话,专业人士当不得真,偶然浏览的读者也不可以讹传论,如有感触会意即可。若有同好,也无妨说出你的子丑寅卯,我们一起咀嚼。; ^5 S$ [. P* q. j  Z" C
论坛之上是严禁只通行一家之言的。有论坛的地方必有群言。8 [8 A0 \$ t$ u$ O
# V" C( R  t! S" R) Y
12年12月16日; d, ]. E/ m/ v2 z- F$ q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2 b- }& ~) ]- O8 Z' D

/ a  o$ d! z% z9 q! d3 j$ W诗,什么是诗呢?这有时会让人糊涂。
6 K- k! T; H% k2 |' X* i! K: t, Y- h% B从文学的分类上,它是一个大的概念,一切诉诸于诗的我们都可以认为是诗。这就如同当下一些归于诗的分行我们首先也是把它们当诗来阅读的。$ k% R! `4 O& k- m
在文体上划分时,诗往往又隶属于韵文以示和不协韵的散文的区别。从这点看韵文包括诗但又不限于诗,因此押韵的也不一定是诗。比如韵赋就不被当诗看待。很著名的《千字文》《百家姓》从来就没有人把它们当作诗来认定。这里的韵是古人对押韵强化记忆的科学运用。当然熟记了更多的韵文(字),对写作需要押韵的诗是有益的。7 M3 @0 H5 i; l
现代诗,尤其是自由诗,大多不用押韵了,但它们是不是诗呢?回答是肯定的,它们是诗而且其中不泛好诗。因为从诗的本质讲,押韵只是诗的形式之一,而非诗的本质。因此不押韵的自由自在的诗性的书写,也当然地被视为诗的形式之一类。
! N' H# b8 u, @# q那么诗到底是什么呢?' K, U  O* H: M& H* M; S
诗是形式!押韵的句式不定齐整的古体诗是诗,是古体的自由诗;押韵的受限于定字定句的格律体诗、词、曲(散曲)是诗,是所谓的格律诗。今诗中,押韵的但句式长短不一又无限定的是今体的自由诗并和古体的自由诗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其区别在一是古汉语一是现代汉语;以分行为主要标志一般不押韵且不受语法约束的接近于语言自由组合的诗,是今人常说的自由诗;押韵且自律于规范的诗,是今人一直在实践中进行的格律诗;不押韵又不分行且以段落为外形的大多数是散文诗。诗的散文化和散文诗不是同一个概念。西体中也有格律体和自由诗之形式区别,亦有古代诗和现代诗之差异。不同的语种不同的国度其诗的形式在演化的过程中是不一致的但在大的划分上大同小异。押韵的、不押韵的,自由的、格律化的。因此,诗的形式美是诗的特征之一。( k( r6 R* ^; J' r9 A+ f1 Q( l+ {
诗又是内容的。徒具形式,比如押韵、对偶、限字(三字经、百家姓、汤头歌诀)的不一定是诗。对联也不是诗。文长于说理和叙事,诗长于抒情兼纪事。诗因为有了纪事的内容而成为叙事诗或史诗,因为有了情感的抒发或寄托而成为抒情诗,片段的人生感叹寄存于诗的形式而成为哲理式的小诗,以写景或描绘风光为主的成为牧歌式的山水田园诗、咏物诗,以男女之恩爱情仇为主题内容的被称为爱情诗,以时事为主要采写对象的为政治抒情诗……内容不同,就有好事者为其分类。但所有的内容都只有置于诗的形式之下才成为其诗。
% S5 W* `6 M' \' f( [" t
" r: I1 F& ^2 j! z7 B
3 s/ Z1 Y! f2 R/ w5 o& g+ z7 d( @( q7 S
……

点评

因为从诗的本质讲,押韵只是诗的形式之一,而非诗的本质。因此不押韵,自由自在的书写,也当然地被视为诗的形式之一类。 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 20:32
发表于 2013-1-1 20: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2 t% j' c' X  i8 M1 O3 z  |因为从诗的本质讲,押韵只是诗的形式之一,而非诗的本质。因此不押韵,自由自在的书写,也当然地被视为诗的形式之一类。
( v1 D( M9 N( |" p. L  w; p& y! s/ q
; ]0 j& y8 ?$ z赞同!

点评

谢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9 06: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6: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和所咏对象的“距离”,决定了诗和读者的亲情度。( M. T$ r; g% X
一首诗可以是近距离的,也可以是远距离的,可以是亲密的也可能是疏远的,但最好不要选择冷漠。诚然诗人和所咏对象的“距离”越亲切诗作越能感染读者。8 N( B  t# [5 N8 K" d! z
部分作者,将自己的诗作视为任由读者再创作的态度是对诗人的亵渎,也是诗进一步落伍的根源之一,是对诗和诗人的彻头彻尾的恶搞。这和读者从是诗中所引发的审美是两回事。读者的对诗的审美是基于是作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而不是对是作的重写。“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林黛玉”说的仍然是林黛玉而不是将林黛玉审美为贾宝玉。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6: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传达给读者的也正是读者在诗中所获悉的。诸如情感、知识、学养、修为、情操、事件、审美等等以及对诸多信息的处理。之所以列出处理二字,是因为诗不是新闻报道,在当下这个所谓的信息时代,诗传达信息的功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载体,因此诗人们只有将信息处理成诗,才能争取到诗的读者。否则就信息而言,读者尽可以浏览网络或新闻频道就足够了,还来读什么诗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6: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人 发表于 2013-1-1 20:32 , V; x) j: P  b- T% A4 |
因为从诗的本质讲,押韵只是诗的形式之一,而非诗的本质。因此不押韵,自由自在的书写,也当然地被视为诗 ...
9 q' ]# A) B: a) ^) M0 P: n
谢复!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化
" V4 F$ X& K. \* c" E7 G2 Y
: [7 h( F9 g4 ?. e! s% L) l  g诗的散文化是近代诗的一个流向,但这个流向有没有止境呢?如果没有止境,诗和散文会不会合体?合体之后诗到底叫诗还是叫散文呢?或者以散文诗取代诗,那么诗还在当下的写作中存在吗?如果不存在,我们谈到现文学的分类时就只是散文诗、散文、小说和剧本了。3 _  ^1 s  k: ~% U! ]# [
诗的消失真是一件不可思意的事情。所以诗必定存在着而且不是遗产是现存。在当前绝大多数分行都隶属于诗,而不是有人认为的绝大数分行不是诗。在这里诗的散文化,只是诗性的散文解构而不是将诗的形式与内容改写为散文。这就是诗散文化的终结,不能终结于此的作者就是散文家而不是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