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7|回复: 0

[选稿] 中成诗界网刊2012——3期(总第32期)文理在线荐稿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8 23: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理在线 荐稿人 本版版主、本区版主
截稿日期 2012.03.26日24时

      网络诗舞是很风雅的事情
          ——读蜀道人生的诗集《流水碎月影》
            文/ 山城子

      跟天府妹子蜀道人生建立网络感情,始于一年前她在“中成诗界”论坛主持假面诗舞大赛。私下里QQ她说,这种带有比赛性质的捉对唱和活动,会逼始参赛者情感迸发,紧急出手,是最好的练笔形式。她说她的诗歌就是这样练起来的,而且受到对方(唱和的诗舞伴)灵感的牵引,风格的影响,一场大赛下来,总会出现一些好作品。当时将信将疑,待我参与了几次之后,方觉她说的很符合实际。
     现在蜀道人生的诗集《流水碎月影》就要出版了,而且绝大部分就是诗舞大赛的原封未动的作品。我有幸事先读到她的全部作品,等于她以她的作品又同我进行了一次交流,使我从中进一步体会到关于诗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感情,比如语言,比如技巧等等。作为学习心得,愿从以下三方面,与感兴趣的诗友探讨:

      一、真感情才是诗歌的生命所在。
      某种意义上说,诗本来就是真情实感的文字流露或流淌、流泻,乃至喷涌、喷薄。从古至今,那些得以长期流传的大作、佳作、美作,哪个不是真感情饱满至今不曾稍减呢!比如《离骚》,比如《归园田居》,比如《登幽州台歌》,比如《将军酒》,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如《琵琶行》…。而那些编出来的情书进行时或格言警句似的东西,尽管可以出小册子卖给那些大一大二的学生,但绝不可能流传下去的。这原因,就是作者没有赋予笔墨以真情实感,那纯粹是文字商品,有幼稚的摘句或卖弄或赶舆论时髦的市场需求罢了。作者的诗人桂冠,也会随着日月渐远而退色,乃至消失了的。
蜀道人生的诗,就没有那股子商品气。尽管面对的唱和诗舞伴是陌生的,但她敲键行文,所动用的内部储存,却是真实的情感。
请看《如影随形》的第二、三节:
 
  我,轻脚轻手
  踱步其间
  为的是,不愿踩碎
  如此难得的欢聚
  
  仰头顾望
  天上的月儿
  好想与你说说话儿

这无疑是对初恋者深情的回忆——我看过蜀道人生的回忆文章,因为彼时的学校严格规定不许谈恋爱,然而不幸被告密,男方则主动全揽在自己身上,宁愿被辞回选送单位。怕耽误女方前程,男方走后坚决断绝一切来往。这,成为两人一生的遗憾。
这两节诗的情形,描写的就是男方离开学校前的幽会。因为怕被发现,走路不敢脚重,说话不敢高声,难舍难分的心态,都在字里行间了。
  
       再看《一腔清歌为谁吟》的后面的两节:

       没有你的日子
      喉头如火烧一样干涩
      沙哑着的曲调
      幽怨 ,哭泣, 悲愤

     我的亲爱
    此生我们已无缘
    我只好为你
    啼尽最后一滴血

      学生时代的蜀道人生,是很有艺术细胞的,唱歌跳舞在那所非艺术学府是拔尖的。然而初恋者被劝退回乡后,她精神上是很痛苦的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一直念念不忘,还吟出了“啼尽最后一滴血”的诗句。

      请品味《呜咽》的最后两节:

      那些青铜假面上
      留下的鹦鹉绿
      是少女悲歌的眼泪

      斑斑点点的泪迹
      已成了无法擦拭的呜咽

     还是念念不忘呀!那位初恋者三年前辞世,蜀道人生还专程去扫墓祭祀。这里的“无法擦拭”,就是暗示人已经没了。

      我要强调的是,所引的这几首诗,都是诗人与不同的诗伴儿对舞(唱和)时的作品。然而,她动用的却是自己内心深处积淀起来的真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因为我在参与这类活动时,就真情不到这种程度。


      二、明快流畅的语言宜接近大众。

      语言的明快,就是通俗明白而简洁——就是从口语提炼出来的,小孩子也听得懂的语言。换言之就是不故意让别人看不懂,或啰嗦别人就好了。语言的流畅,就是读起来具有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叫作具有音乐性。这样的语言宜接近大众。诗必须接近大众,才能得以流传,才能发挥其作为文学与艺术的社会功能。
蜀道人生的诗语言,可以说是最宜接近大众的语言,其不仅明白简洁,也不乏音乐性。这可以在她的作品中随手拈来,都是例证。
      请看:

        点开诗赛界面
        已成了近些日子的习惯
        诗歌可以代替早餐
        也可以忘记化妆洗脸

      这是《我们坐在诗里》的第一节。唠家常似的,很真实的叙述。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打开电脑,点开诗舞大赛的列表,点开自己的参赛帖,看有无赠和,好立刻进入现场状态,回舞伴的帖子。这不仅成了习惯,而且达到了废餐忘妆的程度了。
我曾与蜀道人生数次碰在一起,成为赛场的舞伴,我总是要被动,没有她来得快。这么一堆的意思,也就那么四行就明明白白的体现出来了,当然是简洁的。不仅此,还音乐性十足。

       点开-诗赛-界面(仄平-平仄-仄仄)
        已成了-近些-日子的-习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诗歌-可以-代替-早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也可以-忘记-化妆-洗脸(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虽然第四行仄声较多,但上声与去声相搭配,也一样是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节奏感也很到位,基本上是两音节一拍,而三音节一拍较少,且是缀了轻声的。这一节又是行行踩韵,韵脚为an.

       我们把儿歌
   随意书写
   黑白相映
   书满四壁

      这是《用儿歌把雪屋装饰》的第4节,只十七个字,简洁的可以,也明白的可以。尤其“黑白相应”,墨写的儿歌,与雪白的四壁相映成趣,意境也出来了。行文短促有力,铿锵有声。

       我们把-儿歌(仄平仄-平平)
   随意-书写(平仄-平仄)
   黑白-相映(平平-平仄)
   书满-四壁(平仄-仄仄)

      四短行的平仄关系与节奏,都很和谐。这就是很强的音乐性,尽管没有韵脚,也诗味盎然。

      就不再举例了。如果从语言上看一个诗人的风格,那么诗人蜀道人生的诗,就是明快流畅的风格。这样的风格极易走进大众,极有益于诗歌的回归大众,从而为一个古老的久享诗大国盛誉的复兴,而贡献力量。


      三、积极修辞是文本诗性的保障。

      小标题上这个意思,我已经在不同的文章中,或详或略地表述过多次了。今天不妨用蜀道人生的作品再说一回。
积极修辞可分运用辞格与活用词类两大类别。
      总结我国古代创造出的辞格,大约六、七十种,至今常用的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等十余种。我有网文《摸摸古代词类活用的边界》经过广泛的翻阅与收集,我将其整合为四大类,凡十七个品种。
总结近三十年的中国新诗语言的创新与发展,诗人们至少创造了十八个新的辞格,和远远超过古代词类活用品种数量的大约几十种新的词类活用方法。下面看蜀道人生作品种的积极修辞,是如何保障了文本的诗性行走的。

            十指盲打,急着与你交谈
          你的诗句,带着磁性
          把我感染
          我的分行,结巴,羞涩
          (摘《我们坐在诗里》第五节)

        第一行白描写实,第二行就用了比喻-以“磁性”喻“诗”的感染力。第三行的动词“感染”为新创的动词的比喻式活用,喻体为“美感”。第四行的两个形容词“结巴”“羞涩”,也是新创的被当代诗人广泛运用的形容词的拟人式活用。
      可以说节首起步很稳,接下来则脚步就踏着节拍,借助于积极修辞而绰约妩媚起来,浪漫风情起来。原因就在于语言有了充分的诗性,亦即艺术性。
        
          从童丫到老迈
          我们走过了
          耳鬓厮磨
          听过花开的声音
           (摘《携手》第一节)

      第一行的名词“童丫”与形容词“老迈”,都是自由体新诗中拓展了的借代式活用。前者的本体是“童年时代”,后者的本体是“暮年”。如果从实写出就是:“从童年时代到暮年”,这样明显的就不艺术了。二、三行是一个句子,是成语“耳鬓厮磨”的借代式活用,本体为“~的时光”。第四行是夸张格的运用。四行诗三活用+一格。这样的积极是较为密集的了,所以文本是比较诗性的了。
        
            《诗疯子》
          比诗还疯  
          比疯还诗

      这是蜀道人生诗集中最短的一首诗了。全诗用格为“排偶”和“复沓”。第一行的“疯”是形容词的拟人式活用;第二行的“疯”,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第二行的“诗”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八个字的一首诗,凡五用积极。这样诗性就很强了,同时也让我想到蜀道人生、哑榴为代表的爱诗每每很有些疯狂的诗友来。

      我与蜀道人生都临界古稀了,与诗这般地黄昏恋,是应当不忽略白璧微瑕的。比如,类似这样的“我们走过了/耳鬓厮磨”,最好合并为一行,做到行、句同步。再有,类似“花开的声音”这里取引用意,尚可,而用在别处,就不新鲜了。就是说,我们运词造句,应当是自己的语言创新,而不用别人新鲜过的词语。比如我读别人诗,一遇到“骨头”“咳嗽”“高度”“细节”,就觉得没看头了——焦裕禄说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在网上回帖子,多次为别人指出这种情形,然而往往好心不得好报,反遭抢白-真是无奈。
        
        最后,祝贺蜀道人生出版首部诗集《流水碎月影》,很为你高兴!


语言的红唇

        ——序蜀道人生文集《流水碎月影》

        文/哑榴

       1.

       蜀道人生的文集《流水碎月影》电子版由天荒站长制作出版了。作为文友,如果不是最近两年在网络舞会上屡次相识,唱和,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些饱含深情和泪水的文字,彩蝶轻灵的翅膀,竟然出自一个年近七旬老人前额瞬息的闪电,分秒的指尖。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呀。

       作为舞伴之一,作为这位令人尊敬的文坛大姐可以信任的弟弟,内心里一直这样认可,她是生命旅途心心相印的良师益友。在文字的舞蹈里醉舞文字,在文字的交流中寻觅生命的真谛,亲自见证了一些作品匪夷所思诞生的时刻。舞会是虚拟的,网络也是。但是恰恰是在这样虚拟的环境里,我们乘着逆时的地铁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纯情的年少时代,恋爱的季节。我们找到了需要倾诉的——语言的红唇。

       语言啊——如此迷人。蛊惑。醉人。在沉睡的心灵唤醒芬芳的春天,逃离躯体的空壳,翩然陶醉,比翼齐飞。然而,现实的生活总是毫不留情地掏空了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美丽,才华和魅力,只留下一只皱皱的皮囊。只有灵魂之水,才能将这只皮囊再次充满,重新焕发青春的光泽。只有灵魂的翅膀,才能再次从苦难的茧里一次次蜕变,飞向新生的阳光。

       我们的灵魂之水流自于记忆的泉眼。我们的感受和灵魂的深刻取决于生命受难的过程。我们的语言总是被生命的苦水浸泡着长大。我们的诗歌是对生命成长的真实回馈,对养育和陪伴生命长大的恩情报答。同时,我们的爱情也备受煎熬。不管语言倾诉的对象是谁,语言总是源于我们最诚挚的心底,最强烈的愿望,最高尚的情操,归根结底,源于至高无上的生活和纤尘不染的心灵。

       因此,不要再怀疑语言本身的真实。恰恰相反,这样的语言充满了忘我的陶醉,梦幻,激情,是现实的超越,是诗歌的真实。

       在蜀道人生的这本文集里,我们将会重温这样的激情——你也许根本不会想到,这个七旬的夕阳(哈哈,请破例允许我这样亲切地称呼)每天早上都是旭日一样充满活力,载歌载舞,翩翩若仙。我们不禁会问道,这不老的青春究竟有什么秘诀?这永不枯竭的生命源头究竟有什么长生不老的秘密?翻开这本文集,我们就会透过语言的本身,找到那只语言的红唇。从她的这些文字里,我们来寻找生命长生的元素,这也就是这本文集来给我们最精彩之处,最有启迪意义的地方。

       我们本来就好似一只器皿,水库,倒空了自己,灌满了别人,到头来又被一些重要的东西重新灌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个器皿变得越来越有容积,越来越有价值。失去了语言的红唇,我们就会很快的变成老态龙钟的木偶,一只灵魂的空壳。

      夕阳无限好,黄昏也痴情。叶落可化蝶,无牵作妙飞。树殇叶总绿,鱼老腮犹红。生命本短暂,每天有清晨。

        2.

       诗歌语言的精彩,恰恰是在在那些灵感如电石火花飞窜的时刻获得的,垂手偶得的只言片语也总是脉脉含情,不需要更多的神秘,深奥,甚至貌似深沉的无病呻吟,那只是一种无用的修饰。华丽的炫耀没有什么价值。朴素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可以还原那些精彩的瞬间。在那一刻,我们已经完全沉浸在诗意的淡淡花香里,呼吸,忘掉自己。在那一刻,她的妙语连珠精彩无比,她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诗意盎然的活力和生命。

       只有在这样样的时刻,才能够懂得诗歌的的确确浸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细胞,和心灵。我们才能体验到诗歌带给身体的一种神秘的体验。无疑,这也是最真实的。诗歌的目的,总是以不断提高本能,不断纯洁本真,不断诗意生活,不断完善生命,进而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的愉悦为最高境界。诗歌不仅仅是“色”,不仅仅是浏览过后,只剩下一些马赛克一样斑驳的光影;它还应该是“唇”,是一个生命对另一生生命诉说的渴求。它要亲吻我们疲惫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雨后的甘霖是怎样滋润干涸的大地,重新勃发生机与活力。

       没有肤浅的诗歌,只有浅陋的人生。诗歌的深刻来源于生命的深刻,来源于生命的痛楚。每一株小草,都有自己难言的痛瘾。诗歌是一把手术刀,可以切除这些让我们痛苦不堪的隐性的毒瘾。像一根鱼刺卡在咽喉,生命的灾难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我们在文字里可以看见这样的痛楚,更可以看到这些鱼刺是怎样被拔出自己的咽喉,重新找回昔日的清音,放声歌唱。生命之歌从来就不会暗哑,而是越来越嘹亮。

       读诗,读到内心才会共振自己内心的那一部分脆弱。读诗,是读人读她经历过我们相同的经历,忍受过我们曾经忍受的一样的难处,和绝望。读诗,更要读到诗歌里蕴含着与自己不同的非同寻常的心灵体验,与自己绝然不同的生命实践。我们要从生命的真切体验里寻找诗意的来源,诗歌的生活。

       蜀道人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早年夭折的爱情,为她今天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泉。痛苦的人生经历,是诗歌之母。懂得分享别人的痛苦,才能体验自己的幸福。写得一首好诗歌的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尊重一切生命个体的诉求,尊重一切劳动的成果,了解一切可能了解的真相,才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诗歌,善待人生。从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吸取精华,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朵小花,都有自己怀抱里最珍贵的种子。

       诗歌,永远是生命的旗帜。蜀道人生虽然在心里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痕,但是,她并没有沉浸在愁肠郁结的哀怨之中。与之相反,她总是以一曲高亢的人生之歌冲淡了这些无穷无尽的悲哀。生命的愁苦化作热血,啼鸣的杜鹃即起奋飞。这样的鲜血流入了诗歌,使她的诗歌的有了一种血色的魅力。下面,我想从一些“对诗”之中,来寻找这只杜鹃啼血,语言的红唇。

       a.

      荞麦叶说,蜀道人生大姐热情,火辣,被诗情燃烧着,就像秋天的一枚红枫,他这样描述这种奇异的感受:

        “这样浓的雾

       锁不住你的颜色

       这样昏沉沉的夜

       扼不住你的脉络

      如此清晰,美丽

       我的世界

       夜夜被秋意染红”

       蜀道人生在《红叶》一诗里,用“回荞麦叶兼忆故人”这首诗歌,将一朵燃烧在尘世之上的火苗高举,令人炫目:

        “灿烂的秋天

        一曲明丽湛蓝的高歌

        我喜欢这样的境界

        没有落魄低沉

        泪染血真情如红

        枫叶有痕心有泪

       染红的诗歌

        只对故人吟

        你极尽了所有

        用最后一次灿烂

        将繁华散尽。”

        这是七旬夕阳生命的写真。她的“故人”不惜“散尽自身的一生繁华”,只为,她拥有的“一曲明丽湛蓝的高歌”。这个“故人”是蜀道人生花季中相恋相爱的一个真实的人,他为了真爱,将所有的悲伤一个人独吞。这是一个时代滑稽的错误和悲哀却让一对鸳鸯拆散,劳燕分飞。留下永恒的心痛,绵绵不绝。七旬夕阳,你的歌声穿越了生死,穿越了时空。

        b。

       在《湘灵》一诗里,蜀道人生这样描写自己:“8年的相恋,换来一盏孤灯/想起远方茫茫的荻花/江月冷冷无言,浸着/……窗前的枫叶/飘落一地白霜/伤心处,何堪断肠的铃声/.

       而笔者在这一次诗舞里,也深深懂得蜀道人生的的确确沉浸在自己的哀思里。她将自己的心思托付给诗中所倾诉的对象。入境,入情,入理。迅速,我也进入到她的内心世界里,这样写道:“静夜的月光/流失多少甜蜜/树林的冰枝回想起/夏季婉转清凌的歌喉/一位少女滴血的颤音/如今,江水沉着寒月/白沙晶莹了冰冻的月光/你听,北风的体内/浸着一个女子/整夜的呜咽/.”

        c.

       如果一个人一味沉溺在往日的追忆里,则这些诗歌带给我们的除了哀痛,只有哀痛。蜀道人生诗歌的价值,正是捅破了个人的小圈子,忘掉了个人的哀痛。她在与山城子老师的对诗里这样直截了当地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人间憾事多/过了就过了/看你相中谁/与她去对歌/”。她在 《一瞬间》里写道:

        “我的初恋,至今没有忘怀,时时赋予我甜蜜。

       赐给我难言的痛苦,泪水,思念。

       给我储备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我的诗歌,很少苦思冥想,深思熟虑,往往都是来自瞬间。

       那些灵感,仿佛冥冥之中的暗示,如天籁奏响的梵音。

       汨汨流向了我的心灵,我的笔端,指尖和写字板。

       流向我的博客,空间,论坛。”

       像一只扑火的飞蛾。“初次遇见那一丝灯亮/你就变成那只扑火的飞蛾/围绕灯光旋舞/你这小精灵/明知烫伤了自自/还是将一腔真爱献出/。”(哑榴)

       她以永不衰减的热力活跃在诗坛,炫舞在诗人们中间。“曼妙的舞姿/流萤一样轻盈/霓裳飞舞,鳞片闪闪烁烁/。”(哑榴)

       d.

       蜀道人生异常谦虚,她在《你是北极的光》一诗中写道“将军,你莫要把我比喻得太过清亮/我只是被世风荡来荡去的一柳轻杨/”她在《梦幻。火焰》一诗里这样渴望:“一场彻底的崩溃/大火烧穿一条再生的坦途/”。她说:“是你,为我掀开一幔崭新的天幕/让我沐浴,来自南国的艳阳/让那僵死的躯体,笼罩着新生的曙光/给我的天地,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来自于七旬的夕阳,我们在这里哪里能看见夕阳的影子,分明是一只含情脉脉欲火重生的凤凰,分明是一轮朝气蓬勃光焰飞腾的旭日。她对自己年轻的心说——

       “我好期盼,大地回春的时候

       和你,去到山间,畅游溪旁

       静听山风和习,虫鸟鸣唱

       渴饮洁净的甘泉,吮吸无尘的清氧

      相携的手里,浸出彼此心脉的激荡。”


        e.

       蜀道人生曾经对我说,扮演小凤仙,是最尽兴的时候,写作起来灵思如水,也许,是那早夭的爱情也与小凤仙有相似之处。笔者在这次舞会上荣幸的扮演蔡锷,亲眼目睹了她那无与伦比的光华。总之,这些诗歌都是蜀道人生心灵的血脉,心灵的颂歌。她的诗歌通俗而不浅显,直白而不落俗,简洁而不乏灵思,是春天的小草,是质朴的生活,是高尚的情怀,是幸福的颤栗,是不灭的火炬,是耀眼的星辰——“即使生命像彗星那样迅忽”——

       “虽然,只是瞬间划过

       却让那块漆黑的幕布

       留下了永世璀璨的亮痕”

        3.

       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诗歌。与所有诗歌爱好者和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蜀道人生的诗歌,自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她的诗歌不讲究雕琢,不讲究修辞,口语和民歌的成分较多。一些诗歌比较潦草,甚至一些诗歌缺乏应有的支撑点,显得乏味,诗意不足。她的语言虽然并不晦涩,阅读起来容易渗入,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言的苍白,无力。她的手法单调,线条简单,意象单一,对于纷繁的意象驾驭不到位,显得力不从心。诗歌毕竟是浓缩的感情,是升华的语言,必定要增加一些阅读的难度,才能更加耐得起品尝。手里摘下露水的绿茶,并不能立即喝出它的茶香,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才能成为精品。
   
       蜀道人生对此也有彷徨。她说:“我该如何面对内心的萧瑟/那幅褪色的秋景/树枝已经干枯/无疑,我的面容/也纵横交错/”……“我的绿还留着雪的温度/不要嫌我轻薄幼稚/不要怨我没有厚度和深度/……包括所有朗朗上口的诗句/还带着牙牙学语时的结结巴巴/来不及跌宕/变成一缕清风.”她时刻都在渴望:“思想之喙/面对瑟瑟秋风/啄破千年干枯的树枝/如同一声鸟鸣/绽出春芽/”。

       她的一些小诗,写的非常灵动,自然。就像那大自然朴素的小花,不时为我们带来异样的惊喜。例如这一首《桐芽》,构思纤巧,细腻柔滑,散发出自然光泽,出自老凤之口,却更兼雏凤之音。

       ◎桐芽

       街上的老桐

       冒出了一茬茬新芽

       嫩嫩地抚慰着

       千疮百孔的树桠

       难道,还想痴心地

       重回韶华

      那些蚁穴

       需要怎样的填补

       那些斑驳的树皮

       用什么腻脂润滑如初

       再看这首《居所》,心思入墓,原来只是想将“烦杂设密码加锁寄存”。这样的思维,不是凡人所能体会,也绝非人人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这样智慧的思辨,最终达到一种睿智的宁静:

        ⊙居所

        扪心自问

        居所与墓地有何区别

       莫非一个存放活体

       一个存放虚无与宁静

        居所万般繁华

       也存放不了心墓的安宁

       墓地死寂

       却不能提前把烦杂

       设密码加锁寄存

       自然,这样自然流露,率性表达的诗句比起那些缺乏真情实感,闭室造车的诗人们,比起那些故作高深,自以为是,写了一辈子诗歌,玩弄技巧,没有生活,不知所云的大家,至少,我们认识了一个率性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火热的人,一个疯颠颠的七旬老太太,每天载歌载舞的七旬夕阳。

        语言的红唇,毕竟年近七旬,我们不能过高的要求于她。我们要从她的作品中读到一种执着,一种近乎忘乎所以的痴情,一种无与伦比的热爱,这些足以让我们为这一本文集打上一个完美的审美句号。

      走进蜀道,走进心灵,走进诗歌。她已经站在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诗人应该自觉站立的高度,对于这样光彩的夕阳,这样年轻的心,这样潮气蓬勃的生命力,真的是一个传说,我们只能仰望。让我们再一次悲伤她的《殇》,她的《憧憬》——

       “高埂子是母亲的出生地/我的根在那里/那里的茅屋冬暖夏凉/那里的竹林有蜻蜓和七姑娘游弋穿行/那里有你在田间使牛打耙的影子/还有你带斗笠披蓑衣吹笛的缭绕空音/我们已有媒妁之言/洞房已经秉烛/是那场震天的轰鸣/让我们一个成殇/一个成哭”——《殇》

      “我已经越过喜马拉雅/在黄河源头/饮我的四匹骏马/我要采集冰山上的雪莲/和草原上的各色鲜花种子/我要用鲜花做一个硕大的花环/装点我们的新房/我要把花种/种植在我们屋后的花园/我要弥补千古的遗憾/像纷飞的蝴蝶在花丛中翩跹/我还要我们的贝贝/不再受前世的熬煎/”——《憧憬》

        4.

      蜀道人生语言的逸散,如语言的红唇,同薄薄的霓裳。那美人在水一方,在迷雾之中。太阳的红脸,是语言的微笑。

     〈山城子赏情诗〉1、农妇情长

           ——欣赏依然春衫薄组诗《秋收,眺望缀满枝头的季节》第三首《白露   活着的细节》
              文/ 山城子

           这是冠以秋季的六个节气为分标题的一组爱情诗。笔者更青睐第三首《白露   活着的细节》。何以青睐,先看这首诗的文本:

        露从今夜,白如一头无怨的等待
        谷归仓。我在收割后的田野里
        像一只过冬的麻雀,慢慢地
        捡拾被生活忽略的细节

        选个诸事皆宜的日子
        把小麦嫁给远方
       你知道:明天早晨,巴山的夜雨
      一定会漫过屋前的秋池

        两节八行。写秋收之后农妇对外出打工或经商的丈夫的情深意长的思念。
       第一节第1行从节气起笔,把“露从今夜白”后边两字断开,让“白”冠以下面的行文,来概括出农妇对爱情“无怨无悔”的忠厚品格。2-4行写秋收完毕后,农妇在田野里一面捡拾散落的粮食,一面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比喻“像一只过冬的麻雀”,写出了农妇勤劳、节俭、朴实的性格风貌;而“被生活忽略的细节”,则明里写捡拾遗落的粮食,暗里是写农妇在“慢慢地/捡拾”之中,从记忆深处,捡拾那些昔日相亲相爱的细节。
      如果说第一节是客观的叙写,那么第二节就是描写主观情怀了。诗主体“我”思念中独自合计,得选个好日子,把余粮卖出去,秋收的后续工作就算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面在心里计划着,一面竟与丈夫说起话来(大地里没人,尽可以自言自语)“你知道:明天早晨,巴山的夜雨/ 一定会漫过屋前的秋池”。这位当下的农妇,至少是初中文化程度,想起课本上学过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 来了。“何当共剪西窗月”,不消说,就等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本诗从技巧上说,主要用了比喻、词类活用、拟人、用典等积极修辞方法。正是这样的积极修辞,才使诗文本具有了很强的诗性(精炼、含蓄、艺术),从而与散文区别开来。

             2012-3-18于沪




           欣赏诗歌的误区(一)
           文/八大少

    最近我发现有人逐字逐句来解析诗歌,感觉很有趣,,于是也尝试着来赏析一些名篇,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就现代诗歌而言,若逐字逐句来解剖,恐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诗歌了。我只简单说一句:“诗的语言有时是打破常规的语法规则的,尤其是对语法和词意的破坏,没有这些破坏,诗意将大打折扣。”,以后我会专门发帖讨论这个问题,先举几个例子,大家品味一下:
1,收割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海子《麦地》)---想象一下这个‘洗’字,已遭破坏,若用其他字诗意就荡然无存了。
2,蛛网上斜挂着一眼闷热(臧克家《场园上的夏夜》)---‘闷热’是肤体感觉,因为‘斜挂’而转移为视觉。
3,‘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喝’字
4,‘夜从城楼跳将下来’---‘跳’字
以上都是公认的名篇,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若逐字逐句解构,将体无完肤,结论可想而知了。
另:欣赏也牵涉到诗歌的风格和门派,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所有风格的诗歌的,不拿别的来说,就以朦胧诗来讲,恐怕那里的意象和隐喻,就有大部分人不喜欢,之所以不喜欢最根本的原因是读不懂!比如:北岛的诗歌。还有海子的一些诗歌。所以呢,我对于诗,一直是心怀畏惧和崇拜的。不敢妄下断言,只有欣赏和学习的份了,也希望我的朋友和我一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好了,说的太多了,刚喝完酒,有点多了,语无伦次,见谅,谢谢朋友对我的厚爱,祝朋友们开心。就说这么多吧,想说的太多了,脑子有点乱,哈哈,即兴一首:

《谁有权封我为诗人》
文/八大少

我本不是诗人
可是
生活给了我太多诗意
于是我自封诗人
你可以把我看成诗人
也可以把我看作别的
若我真是另类
那你真的比我还有诗意
于是你成了诗人
而我只是未写完的断章
任由你来品评
却不由你来修改
2012年3月24日晚

------酒后乱语,俺也尝试一下口语诗,没有那些所谓的意象,直白!直白,再直白!!!!不知各位仁兄以为这是不是一首诗呢?哈哈哈哈哈哈。我认为是那就是了,你说呢?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