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兆玉" v- o0 n e7 A8 |9 I7 i& v6 {
; b* g$ m, }7 o) p3 p诗是一句一意的。这和现代流行的分行不可同语,现代的分行不等于句,因为大多数分行不完整或我们可戏称为破句。破句其实就是逗,逗号,也真逗,所以时下的一些分行是很逗笑和逗乐的,这能不能称为诗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有一些是诗,说不定还是好诗,可是对大多数分行来说可能就不一定了。: r( S6 m2 o- T4 S' @$ R
% Q" f+ Q* M4 U1 d1 j, r- n, v
诗是由完整的句子一句一句地竖立起来的,这很相似于行——行走的行,所以真诗歌其语言是可以像人一样地到处行走的,它们能很快地走进大街小巷,甚至于走到人心里去,藏在读者的记忆里。所以就读者的经验来说,大多数是能够记得一些个诗句的,但对时下的一些分行,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不知道是读者的记忆力出了问题,还是当下诗的写作方式确实存在先天的不足。
v. ~! O: q) C4 @' X' T0 `8 [" j- H( E* E$ e" p
完整的句子构成了诗。这是诗的基础。因此有数类小诗,只在几句内就完成诗了。比如双行诗(也称对句),绝句(另有四行诗),日本徘句、和歌,现代汉语诗中的一些小诗,当前流行于网络上的三行(不过有些三行不标题,且一长串地书写下去,这就成为一种书写格式而非是一首首独立的诗了)。
; s) l# s9 |( }( O
) o, B# v9 x" ~, w对中国诗而言,在文言那里,八行的律诗就可生产大诗了。毛泽东的诗属于当下的范畴,但他的《七律·长征》笔者以为是属于文言的而非白话的。在全篇八行里,是标准的一句一意。有意的读者可再去体会体会,这样的诗为什么能够竖立起来,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在白话诗文的天空下,高耸起古体诗的一座又一座丰碑?而近百年的白话诗,尤其是当下的网络分行体,能够竖立起来的有多少?
2 O( O1 D4 R2 [/ l1 Z* ~0 a. K6 A8 {+ ^/ ?& D7 ^) S
文章是以段落为单位的。它要先由句子组成段落,再由段落整合为全篇。所以句子在文章中是很难独立行走的,也不显得那么特别的重要和要求整齐划一。在段落里,句子可长可短,分句、复句、单句、独词句,随意组合,所求的是意思的构成和连结。文章就是在这些意思相连的段落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 V8 n) n- Y2 u6 j; N$ L; e
$ h: {% x- c% S当前某些诗歌作者的诗歌写作是属于文章类型的还是归属于诗的呢?所以视觉上的分行肯定不是区别诗文的最好方法,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混淆视听的。
# V4 k" n9 Y: t% q# k3 M
0 X. r3 d8 d: g. \" B2011年8月23日于江苏油田
$ n' F8 `0 I( @+ [9 s! o2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