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9-2 07: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蜀道人生 发表于 2011-9-1 18:26
; ]* \8 n9 {* U5 w非常赞成! 6 G0 t/ `& t" F& i8 P; [& N
一时所想,谢谢支持。& Q v* }" ~+ _' R: e
. V2 W* @* l/ Y也是读兆玉先生的文章时,对文中所提出的写作现象的另一重思考。心情文字、随笔式的分行或严格意义上的散文诗,有无质地的区别,或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链接?我们是否可以把那些心情文字、随笔式的分行视为诗文类作品的草稿,是我们所读到的作者的未曾经过深加工的文字,这些草稿有着初起的冲动与激情,给读者以某种亲切感和自然的错觉。但当我们站在审美的高度时,这些草稿的粗砺就显示了出来,成为在阅读咀嚼时的碜牙,从而让读者又误判为作者水准的低下,乃至迁怒于诗界、文学界的失准。说(当下)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I. t3 _% Z7 q, a+ n8 P* v
为此,我也常常感慨于当下这个商品时代广告的精致——为蔽假或不实所做宣传时的匠心独运及其精心制作——包装。而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们在面对艺术的真实时却表现出不应有的轻薄,并以此轻薄为时尚。这到底是应当理解为文艺家们精神底抗议,还是坠落式的玩世不恭。
1 H5 E2 y+ G2 N! a% h5 x拙见以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们在面对真实或表达这一真切时是应当更艺术更虔诚更小心翼翼的。这才是作家艺术家们所应持的艺术态度。 |
|